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风华岁月

第3章神明

  • 作者:梅若北斗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11-02 04:05:58
  • 字数:5522

“红衣大炮”“火铳队”便是在永乐时期铸造和形成的,在当时可谓是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并且,永乐大帝在位期间,还组织修撰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本最为完整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其文化成就也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你还说你身体好着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嘛!”太后眼中晶莹,似嚎啕般又着急又心疼。

朱瞻基这时也没有太多力气了,虚弱地道:“娘,我没事,只是这些日子朝中的事务太多了,我劳累了些,没有大事的。”

而到了仁宣时期,就是仁宗朱高炽和宣德帝朱瞻基两父子统治的时期,大明的综合国力又达到了顶峰。

太后微微颔首,略带心疼的看了一眼朱瞻基后便转身准备向外走去。就在这时,挽着孙皇后的朱瞻基在一步踏出过后忽然像是腿脚乏力般倒在了地上。

“儿啊。快传太医,快传太医!”太后焦急的向门口的太监喝道。

孙皇后也很懂事,连忙扶起朱瞻基到龙榻上躺着,同样一脸焦急。

“娘,您怎么来了?”朱瞻基努力让自己看起来精神饱满。

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微微抿了抿嘴,眼中满是心疼。“儿啊,上完早朝累了吧,咱们就好好休息休息,娘让太医来给你开几道方子,可以养神。”

闻言,朱瞻基不知该如何作答,笑笑:“娘,您儿子我好着呢,开什么方子啊,我啊,是在宫里闷得慌,想让皇后与我一起出宫去走走,解解闷儿。”

杨士奇按照朱瞻基的吩咐,已经开始将山东的备倭兵调往了北境,而北境的将士们只等着他们一到,便可回家。这些天来,大明的北境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但同时也没有放下对关外的戒备。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外一直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并且严禁关内关外自由贸易,为的就是守好大明的边关,不让胡人再度入侵中原。

到了明成祖永乐时期,曾暂时停止过此政策,允许关内关外进行商贸交易。

数日过后。

太后知道自己拗不过儿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转向孙皇后,“皇后,你可得把皇上照顾好了,千万别让他受了风,早些回来。”

孙皇后行礼道:“请太后放心,臣妾定当好好照顾着皇上的龙体,定不会让龙体染风。”

而其中,又以神机营的杀伤力为最,因为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支正统的炮兵部队。

而永乐期间,在太宗朱棣的雄才伟略之下,将大明的国防军事能力推向了巅峰,也才有了太宗朱棣五伐漠北之壮举。不仅如此,永乐时期明朝军队的“三大营”更是披荆斩棘、难遇敌手。

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

能够造就这一切,宣德帝朱瞻基功不可没!

“罢了,朕今日出去走走吧。”在彻底解决完边境换防的事情后,朱瞻基回到寝宫中,顿感压抑,决定今日出宫去走走。当然,是不可能穿着黄袍的。

太后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太医就到了。

片刻后,太医从寝宫中退了出来,跟随一起的还有太后。

“皇上龙体有恙,旧伤未愈,又经常劳累过度,偶感风寒使得身体已经严重透支了。微臣也无根治之法,只得开一些养身的方子······”太医并未说完话,有些话说出来是大不敬,但太后心中已然明了。

让太监送走太医后,太后走进寝宫中,双眼含泪的看向朱瞻基,道:“儿啊,太医说了,你的身体就是操劳过度了,我让他开了几个养身体的方子,你好好休息,才能恢复过来。”

朱瞻基怎会不明白自己的身体与母亲善意的谎言,“皇后,你随那太医去帮我熬一副药吧,免得娘在这儿担惊受怕的。”

孙皇后心中也明白,朱瞻基这时故意支开她,想要与太后商量储君的问题。

待到孙皇后退去后,太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恸哭道:“儿啊,儿啊,早知道会是今天这种情况,娘当初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亲自去带兵打仗,怎么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朱瞻基安抚着母亲,道:“娘,今日我想与你说,这储君之位应当是祁镇的,但如若他的病也治不好的话,就把位子让给祁钰吧。但有一点,您一定要看准他的品性,若品性不佳,就去其它藩王那儿过继一个,反正都是朱家的天下。我会赐予你摄政的权力,往后啊,我的孩子们还得靠您了。”

太后虽然心痛于自己的儿子,但此时朱瞻基与她说的是国家大事,她也不敢不认真听认真记,毕竟这是自己儿子亲手开创的盛世。

在一阵伤感过后,太后终究还是退出了朱瞻基的寝宫,让其好好休息。

其实作为母亲,太后早就感受到儿子的不一样了,不如以前生龙活虎,不如以前神采奕奕。不知从何时起,自己的儿子没了以往的那股勃勃生气。

只得长叹一声。

待到母亲走后,朱瞻基起身将前些日子在御花园中“做梦”时画的画拿出来仔细端倪,好似要将山川河流的每一寸都印入自己的脑海中。

朱瞻基并不信仙丹,更不信长生,他知道人这一生终究会尘归尘、土归土,所以在过往,他都努力的对得起自己。可如今到了这步田地,朱瞻基心中难免也会难受,但更多的,依然是不舍,对家人的不舍,对黎民百姓的不舍,对江山社稷的不舍。

此时,朱瞻基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他的往昔岁月如小河淌水般缓缓流过。从一个懵懂少年,到被册立为皇太孙时的意气风发,再到即皇帝位时的肃穆。

他这一生些许短暂,但朱瞻基作为一代圣君,这一生的功绩已经无愧于任何人。唯一觉得不够好的,或许就是没能做得更多。

“爷爷,爹,这些日子梦见你们越来越少了,我们也快要再次相见了,孩儿想你们啊。”

朱棣病逝于榆木川时,朱瞻基就在身边。可父亲在BJ逝世时,他却未能相伴于塌前,这也是朱瞻基心中永远的遗憾与愧疚。

小河静静流淌,朱瞻基过往的一生也缓缓地在其脑海中漫漫浮现。时而开心大笑,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意气风发,时而黯然销魂······

是啊,他累了。自从当了皇帝过后,他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在秦淮河畔白衣傍身、温文尔雅的男孩了。他再也不能如以往一样,有父亲和爷爷的悉心呵护了。

不脱离于父母的羽翼庇护,就永远也成为不了翱翔九天的雄鹰。而朱瞻基,也早已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丈夫!

是啊,他累了。从皇太孙转变为皇帝过后,变的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有千斤重担压在他身上,时而让他喘不过气来。

亲手杀了自己的叔叔,让朱瞻基不仅在史书上有了一笔黑墨,更让他的内心极度煎熬。夜深人静时,总感觉好像自己的父亲怒视着自己,让他良心不安。

是啊,他累了。伴随着脑海中过往的点滴缓缓睡去,他不知道还能睡上多少次觉,只怕今后的某一天,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就在皇后孙氏为其换上便装准备一同出行后,朱瞻基的母亲,皇太后张氏来到了他的寝宫之中。

如果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开路者,那么大明后世的几位皇帝可谓是开拓者。

太祖朱元璋不仅将中原地区从蒙古人手中拿了回来,并且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使得汉家王朝重新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

阅读风华岁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