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千年烽火何日休

第17章 私盐贩子

  • 作者:吴越官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30 11:07:12
  • 字数:6714

“不就是货郎嘛?咱们公社还有百货呢,这有啥?”看着小子远去身影,赵峥撇撇嘴嘟囔着,忽听背后传来梁老汉的笑声。

“呵呵,大郎还不知道,这李大官人在江湖上也是有名号的主儿,说是粮商,实际真正做的是贩盐的买卖,镇上官盐都涨到三百钱一斤了,哪家不想买便宜的呀,快走,我们也去买盐。”

“刘先生,这会子怎么亲自来了啊?”,走到近处,梁老汉高声向那人招呼道,那人抬起头,见梁老汉笑着走来,眼睛一亮,脸上露出职业的微笑,放下茶盏,站起身客气的施礼回道:“劳梁老挂怀,正要上门拜望,却不想你到先来了。”

梁老汉笑道:“刘先生说笑了,小老儿岂敢,有什么活计差个小厮吩咐一下就是,何必亲自过来一趟。”说着带着赵峥已来到那人面前,两人相互施礼,嘴上却没有停。

“我去,私盐贩子呀,这不是要杀头的嘛。”赵峥吃了一惊,“卖私盐”这词稍有点文史常识的现代人都听说过,程咬金、黄巢、张士诚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但自打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一直遵纪守法谨言慎行的赵峥怎么也没想到,这传说中的杀头买卖还能这样大张旗鼓地做,这无异于在自己的时空公然非法卖烟、贩毒,难怪老爷子见赵峥安排张茂买高价官盐的时候一再阻止,原来竟有私盐卖!

钱氏宗祠前的空地上已经挤满了人,好不热闹,这哪是偷偷摸摸做违禁品交易的黑社会,这整个就是个大商队啊!一个个摊位,青衣布巾的小厮叫卖着各色商品,村民们人头攒动,俨然就是个市集,最大的两个摊位一个买卖粮食,另一个围满人的正在卖盐,一队神色冷峻的黑衣汉子人人带着朴刀,守在摊子后面。

赵峥也是开眼了,这不光做生意还有打手镇场子,女儿大姐高兴地不行,什么胭脂水粉、糖人花布,无处不是让她两眼放光的好玩意儿,赵峥远远见到张茂早已在这,正跟商贩说这话,赵峥让张大彪家的陪着大姐逛去,自己则带着人跟着梁老汉往盐滩去。

买盐的村民甚多,李家的虽说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但明目张胆地打着盐贩旗号官面上也是过不去的,只有在夏秋两季收获的季节,打着收粮的名义才能贩盐,这个时节百姓有了收获,一则有钱,二则也是商贸流通比较频繁的时候,这样他们规模庞大的商贸对于也就不那么显眼了,盐价不比官盐差,价格又便宜许多,村民们毫无例外地买上好几个月的量,梁老汉见摊位之后有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正在喝茶,身后站着四个黑衣汉子,让狗娃排队买盐,拉着赵峥绕过人群向那人走去。

“那还真是业界良心了。”赵峥如有所悟道,顿了顿又说,“可是这光天化日就公开卖盐,哪有不走露风声的?官府知道了也不来管?”

“傻小子,你道是官府公人就不用吃盐过日子?这买卖又岂是寻常人能做得的,人家李大官人手眼通天,别说在我们这儿,就是整个河北西路还不是横着走的主儿。”

原来是官商勾结,赵峥心想,又奇道:“那大名府不是在河北东路?怎的这李大官人却在我们河北西路有那么大能耐?”

自产的菜蔬、兔肉、鸡鸭蛋和通过磨坊换购的面粉,让社员们不仅吃饱,更能吃好,个个红光满面的,神采奕奕,引得村里贫户好不羡慕,虽有赵峥的指示,暂不接受想来工作的佃户,但几户人口多条件经济条件差的自耕农还是申请加入到了公社。

苟延年在燕云也是乡绅,自然懂得乡绅地主们的心理,经过赵峥的支持,不仅向以钱怀仁为首的各家赠送牲畜种苗,提供平价饲料,富裕物资更是平价对村民销售,村里人上上下下都得到实惠,嫉妒排斥辽民的声音也慢慢小了下去。

这种集中人力统一调配资源的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开明的乡绅好像钱怀仁那样的,也学着在自己的土地上搞起了集中式的多种经营,养殖业在村里的红火也带动了农场饲料生产的产量和效益,秋季稻的种植工作开展在即,村里也加大了灌溉系统的改造升级,或买或租翻车,也让营建坊的业务变得更加繁忙。

夏收的劳作接近尾声,有了水力磨坊,钱家洞的村民们破天荒地从容轻松起来。公社农场在苟延年的领导下,地虽只开出来三十多亩,但引水渠却已贯通了大半土地,在低洼处还挖出了一亩多的水塘,蓄水、养鱼,养殖更是已见成效,用了赵峥的发酵法产的饲料,猪不仅爱吃,这肉也眼见着蹭蹭往上长,鸡鸭也是爱吃,产得鸡蛋鸭蛋每天都有好几十斤,兔子是繁殖最快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已经繁殖了一代。

“你小子怎么那么多问题,兔子不吃窝边草,这个道理你还不懂?好了,别废话了,多带点钱,叫上几个人赶紧过去,要是盐卖光了可就又要等几个月了。”

梁老汉不耐烦地开始催促,赵峥也不敢再问,听话地带上了女儿大姐,又叫了几个社员跟着梁老汉一起去了。

“嘿嘿,人家带来好多好东西呀,钱大官人都去了,叫我们几个小子通知下乡里,要买东西的可以抓紧过去,梁大哥也可以去看看。”见赵峥这模样,这小子觉得好笑,得意地解释道,说着这小子飞也似地跑走了。

“大哥,大李庄的李大官人家的粮商从大名府那边过来了。”

“粮商?是来收粮食的吗?”赵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外地来个粮商哪至于那么高兴?

“钱大官人都带头买,你怕个球,你以为你在家里天天有盐吃是靠着啥?老爹可没你赚钱多,可吃不起那三百钱一斤的官盐。”

“就那又苦又涩的粗盐?这些私盐贩子也是真黑心。”

“我家大官人听说你们村里有巧匠搞出了个神奇的‘龙吸水’,特地派我过来看看,另外还要拜托梁老打造一些铁器,这不正好跟着粮队过来,顺便也押个货。”

“哈哈哈,大官人还真是消息灵通,这才多久功夫连大名府都知道了,那‘龙吸水’正是我家大郎所做,回头正好让他亲自带你看看。”说着,梁老汉侧了侧身,把赵峥介绍给了那人。

“大郎?”那人狐疑地看着赵峥,显然他是认得梁大郎的,可眼前这个青年怎么看都不是,梁老汉见他脸色,自然明白,踏出半步在他耳边嘀咕了一番,那人听了脸色变了变才重又露出一副笑咪咪的样子,对着赵峥上下一番大量,接着拱手道:“在下刘思贤,字闻达,现在大名府李大官人庄上做事。没想到梁老竟又得了位神乎其技的好大儿!”

赵峥见这人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真丝宽衫,腰系一条黑色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副读书人的样子,忙还礼谦道:“先生过誉了,小人梁大郎,就是会捣鼓些奇巧淫技,不登大雅之堂的,先生见笑了。”

“哪里哪里,贤弟不用过谦,我家大官人听闻了你造的那‘龙吸水’好不惊异,直赞是神乎其技,回头方便时不妨来我们庄上看看,我家大官人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能人异士。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实乃响当当的好汉,小哥若被我家大官人见到,定欢喜得紧。”

我去,这宋朝的社会人是不是都是讲究这“仗义疏财,结交好汉”啊?这刘先生说的让赵峥不禁想起《水浒传》里的宋江、晁盖这些江湖好汉,哪个不是这个套路,若不是他早听说去年武功大夫折可存就剿灭了山东群寇,宋江等首领的人头早早在城门之上烂成了枯骨,赵峥还以为这李大官人也是个梁山人物呢,想到这里,赵峥不尽恶趣味地想到那流传千古的西门大官人、金莲嫂子,十有八九也还大有人在啊。

心里想着,赵峥嘴上谦虚客套一番,两人算是认识了。那刘先生又转过去跟梁老汉耳语起来,赵峥一时无事,便东张西望起来,没有啥比卖私盐的场面更让他有兴趣的了。

此时赵峥正在摊位后面,十几大箩筐灰白的私盐一字排开,另一边几个青衣小厮正忙碌着称盐收钱,眼见着一大筐盐迅速见底,另两个筐里则堆起了满满的铜钱,赵峥不禁咂舌,果然来钱快的买卖都在刑法里,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赵峥抓起一把盐来,果然跟自家盐罐里的一般无二,富含杂质的粗盐无异,这盐味发苦,好在食盐精贵,平日里吃得清淡,赵峥也没多放心上,但此时见着许多的盐,赵峥忽有了想法。

“刘先生,这盐粗劣,吃来发苦,可有精盐卖?”赵峥打断两人的嘀咕问道。

“知足吧,你买的官盐又好到哪里去,不给你掺点沙泥那都不叫官盐,这私盐品质可要好得多了,关键还便宜,五十文就能买一斤。”

这日赵峥正在铺里监督水力锻机的安装,忽听外面喧哗,听来好不热闹,赵峥出外查看,见个半大孩子欢天喜地地正沿街跑来,却是村里王家的小儿子,赵峥赶忙招呼他过来。

“拴柱,你这是跑个啥?”

阅读千年烽火何日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