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千年烽火何日休

第25章 镔铁是个啥

  • 作者:吴越官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30 11:07:20
  • 字数:6586

“哈哈哈,我家大姐就是懂事,知道心疼爹爹,你们还小,正在长身体,自当多吃些,现在不比以前,有饭大家吃,不用拘束,你吃得开心,爹爹自是高兴,只是一点,往后这碗可兴舔,女孩子终究是要文雅些的。”赵峥笑着说道,又给狗娃夹了块兔腿。

“谢谢东家。”狗娃接过,用手抓了就啃了起来,还不忘在大姐面前炫耀式的晃了晃,挤挤眼,直引得大姐对他瞪眼,他更吃得兴高采烈。

又过了一会儿,五块铁料磨好了,另一边随着风箱工作的吱呀声,炉膛里的火顿时旺了起来,伴随着炉膛内颜色渐渐发生变化。

“你做的这个砂轮真是好用,否则平日里要用手磨,没有一个时辰都做不完这些。”说着将铁料一块生铁一块熟铁地叠好,用铁丝捆扎紧实,让赵峥抱着这十来斤的铁疙瘩送到炉边,老人用铁钳夹住铁料,送进炉内。

吃过饭梁老汉嘱咐狗娃和大姐自去睡觉,跟赵峥对了个眼神,爷俩默契地走去了铺里。

“爹,你说的这我知道,但是这跟你白天说的镔铁有什么关系?”

“莫要急,今晚老夫就把这法门教给你,你好好看,好好记,到时候你自然知道,凡事戒急戒燥。”梁老汉不紧不慢地说着。

“是。”赵峥答应一声不敢多嘴,他隐隐觉得这所谓镔铁肯定是某种钢材,原料自是这生铁和熟铁。

另一边梁老汉从料堆中检出几块铁料,打开砂轮把铁料表面的氧化层打去,赵峥生了火,开动风箱,就在梁老汉边上看着。

“大郎,这买来的铁料大致分为熟铁和生铁,生铁火小,脆硬、耐磨、可融了铸成器物,但不能锻压,熟铁是烧透的纯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但强度和硬度均较低。”梁老汉一边做着事,一边跟赵峥讲解道。

“什么?可以拉铁丝?”赵峥诧异道,在他印象当中铁丝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了,怎么手工就能生产的吗?

今天晚饭很是丰盛,公社里有了食堂,捎带着梁家人也在食堂搭上了伙,跟其他社员一样,自打社员开始有了工资,食堂就开始收费供应了,社员除却从工资里扣除一部分偿还之前住房、伙食等的债务之外,余下的工资白条就可以在食堂吃饭,在百货购物,实在遇到非要花制钱的也可以来找赵峥兑换铜钱,但自从张茂把百货也办得有声有色之后,来找赵峥换钱的就越来越少,随着公社各项产业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很快这白条也可以不用了,钱荒危机也快过去了。

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白面蒸饼,按赵峥的认知其实叫做馒头跟亲切,一大盆的鸡蛋汤,一份菜蔬,一盆红焖兔肉,还有一盘装着几条手掌长的烤鱼,标准的三菜一汤,在梁老爹的面前还放着一壶烧酒,这是赵峥自己蒸馏的。鸡蛋和兔子都是公社里自己养的,鱼则是河里捕的,由于这食堂算是公社的福利,菜价仅仅是料钱和人工,外加一成利作为食堂职工奖金,顿顿有肉,不仅社员吃得高兴,有些村民也慕名而来,买些肉菜回家吃去,对外赵峥原本是想要加价的,但苟延年则提议对同村乡民一视同仁,仅对外乡人加两成利,他的理由是不想令村民与社员有不必要的隔阂,毕竟说到底他们这些社员基本都是原来迁入的辽民,原本多多少少跟本乡本土的宋人是有些心理嫌隙的,现在他们在赵峥的带领下算是立住了脚,日子过得也好,还是要跟村里搞好关系,免遭嫉妒闲话,他这理由倒是跟梁老爹时常在赵峥耳边念叨的几乎一样,看来还是他们上了年纪的人更懂得人情世故,于是赵峥也就同意了。

赵峥制造出精盐白糖,最先得意的自然是广大社员,把官盐换成精盐,食堂又按照赵峥的要求在菜里加一点点白糖提鲜,饭菜的味道明显有了很大提升。

回到家里,正赶上吃饭,赵峥心情大好,吃起饭来也格外香,梁老汉还道是他那盐和糖制得顺利,见他高兴心里也是轻松。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呶,你看那边,不是铁丝吗?”说着梁老汉指指铺里地上放着的一大捆铁丝,接着说道:“把熟铁打成圆棒,然后依次从孔径大小逐步缩小的孔板里穿出,每拉一次,这铁棒就变细一次,根据你要的粗细,耐心做就是了,这又有什么难的?”

生熟铁还有钢都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差异就是在含碳量上,古代由于材料技术限制高炉温度低,最高也就是1200-1300度上下,也就只能达到融化生铁的温度,没有进步的炉型设计和储热室、焦化处理的煤,是无法达到生铁的熔炼温度的,也就没有办法实现铁水炼钢了。这赵峥都知道,可是还没看明白老头这是要干什么。

大姐脸上微微一红,见赵峥温柔爱怜地看着自己,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道:“谢谢爹爹,今天这汤真是好喝,爹爹整日忙碌也该多吃些才是。”

一家四口边吃边聊着日间的琐事,赵峥很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他妈妈健在的时光,这才是家的感觉,每每情不自禁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即感到伤心,又感到幸福。大姐吃了两个蒸饼,毫无所谓淑女风范的跟狗娃这半大的小子抢着肉吃,显得格外香甜,见她吃完,端起碗来,喝光自己碗里剩的最后一口汤,还意犹未尽地用小舌头把碗沿都舔了个干净。

赵峥见她那样子不觉心疼,又从盆里舀了两勺鸡蛋汤,到她碗里,温言道:“小馋猫,不用急,饭菜还有,慢慢吃。”

“爹,现在大晚上的也没外人,白天您老没说完的话可要给我说道说道了。”

“哈哈哈,”见赵峥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梁老汉心中得意,扬了扬下巴,“走,跟爹烧火去。”

“孩子,你记住洪炉鼓鞴,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这也叫团钢,是老祖宗从唐朝时就流传下来的灌钢法。”

“是,”赵峥嘴上答应着,心里不以为然,弄了半天不就是个灌钢法嘛,自己好奇半天,原来是个这东西,赵峥心里不禁有些失望。

父子俩在炉边坐下,等着铁料烧透,赵峥给老人倒了碗茶水。

“爹爹,孩儿依稀记得神宗朝时有位叫沈括的大人著有一书曰《梦溪笔谈》,其中就记载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说的不正是这灌钢法吗?想来此法虽好,却也不是什么不宣之谜吧。”

“你小子居然还读过书?”

“没有,我也不晓得怎么知道的,就好像脑子里有似的,爹爹刚刚提了团钢,孩儿才自想到,究竟何时何地看的我也不晓得。”赵峥知道失言,尴尬地含糊道。

索性梁老汉也没较真,反正这个孩子来到这个家,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就是告诉梁老汉他能用竹竿把月亮挑下来,梁老汉也不会觉得很奇怪。

“团钢说起来却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能做好的却是不多,我宋国冶铁千年,各地都有铁场,临近的磁州和邢州就盛产铁,其中以磁州产得生铁最优,而邢州熟铁品质则更好,我们用的铁料就分别来自这两州。”

梁老汉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北有大辽、西有夏国,这两国也都产铁,论起来世间最好的铁却来自于夏国,号为‘镔铁’,确只有夏国和西域才有。”

“爹爹,这镔铁好在哪里?如何特异?”赵峥不解地问,听说这个时代最好的钢铁冶炼技术居然不是在宋国却是在西北小国夏国,这让赵峥有些意外,自古华夏第一的民族感情受到小小地挫伤。

“这镔铁是一种带有花纹的铁,故而又叫‘花铁’、‘文铁’,质地特性兼具生熟铁各自的优点,是打造刀剑的最好材料,刀剑制成,表面遍布花纹,形态有如流水,有似彩云,或象菊花,或类似木纹等,极是美观精妙,据说这技术源自于高昌回鹘,镔铁打造的刀剑锋锐无比,当今官家的天子剑都是夏国剑。世间的好东西自然人人都会想要,这镔铁我宋国没有,都需在榷场重金从夏、辽购入。”

老爷子卖关子,赵峥也没办法,只得听老人的,赵峥在老人指导下在炉里装上煤,用木柴和稻草引燃了,烟气顺着管道,经过储热室下面排出室外,炙热的烟气慢慢加热着储热室内的砖石。

对赵峥而言,现在的伙食也不再那么清苦难以下咽了,甚至都带有点美食的意思了,现在的烹饪手段还是以蒸、煮、烤为主,虽说食堂里几个大妈大姐的手艺相当了得,菜色花样也是种类繁多,但赵峥还是有点想念炒菜了,等条件再好点一定要搞起来。

狗娃和大姐却吃得很是香甜,这对他们来说早已不是粗茶淡饭可比的了,顿顿吃白面,顿顿有肉吃,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那种对食物的欢喜和满足自是写在脸上,表达在努力吃喝的动作上的。

阅读千年烽火何日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