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千年烽火何日休

第37章 村宴

  • 作者:吴越官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30 11:07:27
  • 字数:5918

薛大郎的工场扩建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过程中虽有点小波折,但跟着杜松也发了财的薛大郎也给了赵峥一个惊喜,他竟然在赵峥土法水泥的配方基础上,找到了大量生产的办法,根据他自己摸索出来的,改进了赵峥的配方,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处杜松所需要的水泥来,经过张茂的推销,也在真定周围县乡卖了起来。

赵峥自己又在盐糖铠甲上赚了一大笔,果然是人无外财不富,赚钱的买卖都在刑法里,名义上铠甲的买卖是梁老汉的,但都是一家人,赵峥这本事也让梁老汉欣喜不已,都让赵峥做主,梁老汉到是乐得退居二线,就帮着赵峥打理生意火爆的铁匠铺。

赚了钱,梁老汉就怕惹人眼红,毕竟梁家是村里的外来户,若没前代与钱家的联姻,梁家也没得村中的地位,在他的提醒下,仍算是村里新进丁口的赵峥决定出钱宴请乡邻。

梁老汉流着汗,指挥几个铺子里的伙计和家属,二十张八仙桌,摆满了祠堂前的空地,临时的后厨堆着小山般的食材,工人赵七八家老婆在灶台边帮忙烧火,家庭妇女显然更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煤的热量,好些妇人帮着杀兔子剥皮清洗,这用的兔子和鸡都是公社农场自己养的,一个从镇上请来的厨子忙着切肉煮菜,赵峥的徒弟之一,铁牛在给他打下手,梁大姐笑嘻嘻地啃着半根黄瓜,在旁边看着,时不时伸出筷子,偷尝下刚出锅的菜式。

十几人清早起来就忙活到现在,宋人只吃早晚两餐,但考虑到这等规模的流水席晚上张灯着实麻烦,梁老汉和里正商量之后特意安排在了中午,时值夏末眼看立秋,有了赵峥的水车,田里灌溉大大节省了人力,这让今年的农忙变得轻松起来,听说梁家请吃席,又有酒有肉,村民们无有不满怀期待的,好些村民早早便来了,帮着一起张罗。

午时未到,饭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只有六个菜,就是红烧猪肉、炙兔肉、炖鲤鱼、羊杂汤、蒸子鸡、凉拌猪头肉、炒时蔬、白面馒头和杂粮饼之类,若是个现代人看着菜色可能没啥新奇的感觉,但这红烧猪肉和炒时蔬却是按照赵峥的要求特意制作的“创新”菜。

图纸早已偷偷画了,因为采用铸造的方式,在试制时各个零件赵峥在晚上都多铸了几套,枪管分别采用铸造和卷制各做了三根长七寸(约21厘米),口径三分(约1厘米),为了测试还卷制了一根二尺的超长枪管,采用铸造的口径一致性比较好,只要模具精度和一致性达标,适合于大量标准化生产,卷制的主要在于赵峥二把刀的手艺,口径大致也能统一,但要打制的管壁均匀厚薄一致对铁匠的手艺要求就高了,反正他自己打的三根就有粗细不一致的这种问题。

就连弹头也采用铅和钢分别做了圆形和近似现代手枪弹的钝头锥形两种形制,圆形弹丸采用将熔化的铅液盛于底端开小口悬于高处的漏斗中,令铅液逐滴滴入底下盛满水的桶中,冷却形成弹丸,只要能控制滴落速度,就可以得到大小一致形状相同的铅丸了,但是赵峥在第一次试制时,发现这个方法并没自己想象得理想,铅液在空中由于万有引力和空气阻力的共同作用,并不是形成他期望的球形而是跟雨水一样的水滴形,再加上入水时的冲击,成品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他果断放弃,还是采用铸造的方法,把经历放在如何快速大量制作标准化模具的上面,这放到让制做弹头的工作变简单可控了起来,最后一次性做了几百发弹头出来,通过简单的抛光打磨,得到每个重三钱(15克)左右的四种弹头,以供测试定型。

赵峥偷偷组装起了六只测试枪,枪全长不过一尺二寸(约36厘米),空枪不到两宋斤(约1.4千克不到),拿在手里,手感不错,久违的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令赵峥非常高兴。

与周宝分别后数日,一切如旧,好似什么都没发生,私下里赵峥问起四喜,见到杀人害不害怕,那小子竟像没事人儿一般,燕京战乱,死人见多了,无论辽宋,这样的勾当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这小子竟是见怪不怪,反倒是赵峥第一次亲历了伤人杀人,倒是少见多怪了。料想这事儿过去,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但倒是让赵峥迫切地加速了自己的造枪计划。

为此赵峥还特地请梁老汉打制了五口十多斤重的熟铁大锅,光是这口能容下一个孩童洗澡的薄铁锅就令包括厨子在内的众人都颇为惊诧,须知此时虽说在大宋子民的食谱上也可谓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但所有菜色多为烧烤炖煮蒸制,而要做炒菜必备的两个条件,一是铁锅,二是油,而这两者均未大规模普及开来。

苏轼老夫子在黄州发明的“东坡肉”还仅在南方少数地区流下,用的也是砂锅炖肉的制作方式,而钱家洞所在的北方地区,肉食除了禽类和鱼类,畜类还是以羊为主,上到王宫贵胄,下到黎民百姓,无有不爱羊肉的,只是羊肉固然好吃,价格却贵,平日里一斤羊肉也要五六十文一斤,由于近年辽国大乱,进口羊肉锐减,使得羊肉价格猛涨,有些地方听说都能达到一贯钱一斤!这里虽没那么贵,却也要三百文一斤,跟盐一样精贵!相比而言,仅需三五文一斤的猪肉就太有性价比了!这大摆流水席,羊杂汤已经很有排面了,而数月没吃上一口像样猪肉的赵峥自然盯上了猪肉。

赵峥原本还打算“发明”厕纸,跟旱厕搭配,没想到第一次去镇上就在集上找见了草纸,这种用稻草为主原料制作的纸张质量粗劣,并不适合写字,但用做卫生纸却是合适,价格又是极贱,一文钱就能买一大摞。问了摊主,才知道用这纸拭秽(擦屁屁)自唐代就有,只不过读书人多秉承“纸张圣洁,不可拭秽”的思想,多数不被提倡,而乡野之间,往往并不讲究卫生,需求亦不旺盛,故而产量也不大,还没有流行起来罢了。不管别人喜不喜欢,赵峥可是乐坏了,掏出钱买下摊主所有草纸,还跟摊主谈好价钱,要他持续供货。自那以后,每个修厕所的客户,赵峥都免费送上一大摞草纸。

铁匠铺的生意持续火爆,按赵峥说的法子,陆陆续续从应聘者中招来十来个成年工人,听了老爹的建议,还招了四个十来岁的学徒,都是其他村的半大小子,其中有一个也是辽国迁来的。对于一月三贯钱的工资,外加一天四个时辰,做五休二的工作制度,引来不少羡慕惊叹,只是限于目前的生意规模,这点人手也是够用了。

杜松已做了周边沿河十数个村子的水车工程,这特色的旱厕也在周边推广着,修个旱厕也就需要两个工人一天的时间,成本不高,赵峥现在有钱,倒没想再考修这厕所赚钱,反而让杜松把修旱厕当做水力营建项目的赠品给新开发的村镇,不过并不是给每家每户都免费修,而是得到村里同意,在乡民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修个公共厕所,每修一个厕所,统一在墙上刷上“梁氏铁器,价廉物美”的大字,也不管乡民是不是能看懂,赵峥相信看得多了自然会明白意思,广告就这样简单直白粗暴就好。

村里钱氏宗祠前的空地上,人声嘈杂,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烧煤的味道。

“这边这边,把桌子摆过去点,狗娃你再去借几个凳子。阿贵嫂,你再去看看后面准备好了没有,别耽误开席。”

“知道了。”

赵峥拆装测试了几次,通过铸造、打磨,可以实现很好的零件通用性,六支测试枪倒是基本都实现了零件互换通用,只不过因为工艺原因,公差还是稍微有点大,属于能用却不够好的程度,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空枪测试击锤动作,工作灵活可靠,扳机力有点大,对精确射击影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好处则是不容易走火,为了结构简单可靠,赵峥是没做保险的,这对于要靠手动拨开击锤的手枪,其实也没有必要。

看起来六支测试枪都能用的样子,现在就差弄到硝石做出发射药了,赵峥对自己这个划时代的创造还是非常期待的。

阅读千年烽火何日休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