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朱棣穿越汉少帝

第30章张角义释郭奉孝弘农王忘履相迎4000大章

  • 作者:长安归故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1 07:23:57
  • 字数:10048

原因是他们没能从那个少年将军手中斩下樊稠的头颅,便被白衣少年法杖一指,个个开始七窍流血,紧跟着口吐鲜血,眼珠崩裂,瞬间没了性命。

“问你话呢!”

少年看出郭奉孝的心思,随即笑道:

“他和你一样,假以时日也是个难得的人才。”

少年的声音如雷击胸口,杨奉吓得直接瘫跪在地上:

杨奉不解,但又不敢问。

所以少年将郭奉孝喊来,又备了酒菜,郭奉孝看着只有自己独来,心中不免担心起徐元直。

“你朋友还没死。”

杨奉不敢抬头:

“良师认得他?”

“一个颇有文才的废天子。”

......

“那个人是谁,查清了吗?”

郡守府堂上,烛火微晃,烛泪积了一堆又一堆。

————————————————

少年言道:

“不过,现在全天下应该都知道这废天子不仅能写诗,还会率兵打仗了......这老刘家还真是了不起啊!每隔一两百年,就蹦出来一个厉害的家伙!”

他此刻候在少年的案前,颤颤惊惊,满脑子都是不久前那几个黄巾力士死时的画面。

对于眼前这个少年,从一开始的怀疑,到惊喜,到仰赖,再到此刻的恐惧......

前后不过几个时辰的事情。

“回大贤良师,查清楚了!那人便是大汉弘农王,就是他占了陕县,又打下曹阳......”

“他啊.....”

郭奉孝顿了顿,随即一笑,拍拍手上的灰尘,径直的走向酒桌边,端起一壶酒,猛饮了一口,闭眼回味着酒甘,露出陶醉的神色。

“跟着我,这样的美酒,我能让你喝一辈子。”

少年再度拉拢郭奉孝入伙。

“断头酒没什么好喝的!”

郭奉孝嘴上拒绝,却又忍不住尝了一口酒:“喝一口少一口的。”

他是个好酒之人,这几日连着赶路追赶弘农王,如今又被关进起来,不由得酒瘾犯了。

看到这酒,也不管如何,只管吃喝起来,已然一副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无酒不行。

“难道朝廷的酒就好喝吗?”

少年道:“你瞧瞧满堂文武,无不囊括一般。一个董卓便搅得整个天下都乱了,这样的朝廷有什么好报效的。”

“董卓如此行径,迟早会自取灭亡的!”

郭奉孝道:

“到那时候朝廷法度,社稷秩序都会好起来的。”

“可万一再出现第二个董卓呢?”

少年道:“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瞧见了,只要拿住天子,就拿住了天下......这样如案上鱼肉的汉室还能长久吗?”

郭奉孝闻言,笑了笑,又饮了一口酒:“那是以前了......”

“原来你不是要投靠朝廷,而是要投效弘农王啊!”

少年笑道。

“有区别吗?”

郭奉孝看着少年沉默:

“十年一英才,百年一英主,天不亡大汉,我怎寻他处!”

少年沉默了许久,忽的唤人,一直守在堂外的杨奉立刻带人冲了进来:

“把他带出去杀了!”

郭奉孝挥挥手,冲着少年笑了笑:

“我就说这是断头酒吧!”

将那最后一口酒饮下之后,郭奉孝朝着少年拱拱手,即将被人押出郡守府,砍首的时候。

少年忽然又大声喝止:

“算了!放他走!”

以手遮面,掩饰眉宇间的纠结和痛苦。

什么?

郭奉孝楞在那里。

要砍他脑袋的杨奉也楞在那里。

杨奉正要确定,郭奉孝先一步问道:

“那我朋友呢?”

“一起滚!”

少年表情平静的坐在案台上,端起另一壶酒,缓缓给自己倒了一杯。

整个堂前都凝聚着一股风雨欲来的气息。

杨奉急忙让人去把徐元直带来。

郭奉孝站在那里,注视着少年:

“你当真是张巨鹿?”

“张角已经死了!”

少年夹了一口菜,就着一口酒,不屑的说道:

“但大贤良师还在......”

郭奉孝再度躬身施礼,谢过少年不杀之恩后,便转身离开。

少年眼中虽满是不舍,但最终只得闭眼叹了一口气。

等到两人离开了郡守府后,杨奉再度上前询问少年,若是后悔,他们还来得及将人擒拿回来。

“我既然放了他们,那便不会反悔。”

“可是我观此人不简单,若是投靠朝廷,恐怕以后会是咱们的大敌啊!”

“大敌?整个天下都是咱们敌人,你不知道吗?”

少年叹息道:

“在整个天下的眼里,我们就只是贼!”

正当杨奉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

少年已经起身,手中杯子重重摔在地上,怒喝了一声:

“难道他们忘了,这天底下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吗?凭什么天下只有那些士族坐得!”

“大贤良师......”

“去给我再找一百个,不,是一千个士兵过来。我要让这些家伙知道,他们的苍天已经死了,现在是我们黄天再立的时候!”

杨奉领旨退下。

而被他放走的郭奉孝和徐元直趁着夜色,慌张张逃到了城外。

再回头,看着弘农城。

徐元直甚是不解,直至此刻,还如同做梦一般。

“咱们真的逃出来了?”

郭奉孝回头也看着那里,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就凭这一点,天下重任,便不是他能担当的!”

徐元直点点头:

“生逢乱世,不能杀伐果断,只会成全敌人,害了自己。若是以后再遇见,算了......这等人,恐怕很难再遇见了......”

二人随即往汉军军营处又奔走了一段距离。

直至确认弘农城没有追兵,两人安全之后,方才放缓脚步。

“追了三次,今晚终于到了。”

看了看眼前近在咫尺的汉军大营,郭奉孝回头又看了一眼忽然停步的徐元直:

“你不去吗?”

“我忽然觉得凭我一把剑,不足以平天下大事,我要回太学院再读几年兵书、”

徐元直抚摸了一下手中长剑。

这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没有想明白。

如排兵布阵,如运筹帷幄,若非郭嘉一路提点,让他顿时茅塞顿开,方才知道眼下自己最缺少什么。

随后笑着对郭奉孝说道:

“等我能像你一般胸怀韬略的时候,我再入仕!”

“一剑之勇,可平一家安,一腔之勇,可平百族安。”

郭奉孝朝着徐元直拱手拜别道:

“元直这几日护送之恩,奉孝必牢记于心。”

“江湖路远,终有一别!”

徐元直笑道:

“希望你这次真的是找到了明主!我走了!”

伴随着马蹄声远去,徐元直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郭嘉的视线当中。

郭奉孝望着徐元直驾马离去的身影,久久方才回过头,望向汉军大营。

“明主?不是明主又如何?当瞎了眼,再换一个呗.....驾!如此乱世,群雄并起,终会有一个自己可以追随的主公的......”

......

汉军大营内。

以人数较多的西凉军为主营地,朱棣的白波降卒,以及吕布借过来五百并州骑兵被安排在了侧翼。

但这些不是朱棣在意的。

朱棣坐在营帐内,不断的揉着眉心。

虽然在外人面前,依旧表现的很从容,但眼下,却有一堆事情,他着实想不明白。

黄巾力士从何而来?

这法子不是随着张角死,也绝了吗?

还有城楼上那个白衣少年又是什么人?

张牧之箭法这么好,竟然被他轻易得给挡掉了?

还有白波军......没想到史书上寥寥几笔记载下来的历史,此中竟然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的细节。

朱棣深叹一口气,再度揉起了额头。

以史为鉴,但凡人记载历史必然有出入,只能当做参考来看。

想要了解全貌,就必须要深入到事件的本身当中。

帐外,小杨修走了进来。

汇报当下西凉军的情况。

朱棣也不避讳,让人打来一盆热水泡了泡脚。

并安排杨修回去也泡泡,这样解乏。

显然对于朱棣这种形态,杨修也早就习惯了。

两人虽然表面上年龄相仿,可是心理年龄差着劲儿呢!

虽然朱棣知道杨修是一个聪明的小子,可总觉得跟自己不对味,只能培养成一个幕臣,留作备用。

暂时还不是自己近臣的人选。

他还是需要一个知心的人,如姚广孝那般的存在。

说起姚广孝。

老和尚啊!

离开你这么久了,朕对你的思念,还是如此深厚啊!

朱棣忍不住对标了一下这个时代的那些智囊谋臣。

也就那么几个人够资格。

如卧龙军师的诸葛,如国士无双的荀彧,如鬼才无敌的郭嘉,羽扇纶巾的周瑜......再加上后起之秀的陆逊!

随便来一个都行了!

咱肯定跟他掏心掏肺,把他当老和尚一样,视为知己好友。

总好过一个人在这儿苦着脸、皱眉头。

等到杨修汇报完,朱棣让杨修把张辽,徐晃几人也喊了过来。

“樊稠将军那边怎样了?”

朱棣问道。

“樊稠将军腿折断了,短时间内恐怕不宜出帐了。”

杨修回禀道。

“伤经痛骨一百天。樊稠将军也算是战伤......西凉步卒所剩两千四百多人,不可一日无将啊!他可有安排?”

朱棣问道。

“樊稠将军说由他手下的副校尉樊威暂领。”

钟毓上前汇报道:“他已经安排樊威全力配合殿下行动。”

“哼!”

杨修哼笑一声:“这是生怕殿下拿了他的兵权啊!亏着殿下刚刚还救了他呢!忘恩负义......”

“你他娘的在那里胡言乱语什么!”

没等到杨修自作聪明的把话说完,朱棣一把将将案上的一个书简直接砸向了杨修脑袋。

杨修忍着痛,满是抱怨看向朱棣,却见朱棣满眼杀意,立时便怂了,下一刻意识到什么的杨修,立刻跪在地上。

“是在下胡言乱语了!”

兵权?

这是朱棣最想得到的。

却也是眼下最忌讳拿到明面上说的。

可即使不说,这一路走来,想来也有人看明白了朱棣所图。

只是希望洛阳那边后知后觉一点,这样自己才能有足够多的时间,笼络到更多的兵马。

所以,每一步都不能耽误,每一步都得小心一些。

朱棣一脸怒气的伸手指着小杨修,恶狠狠的说道: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他娘的好好想想蔡大儒对你的评价!老子说得是后半句!”

随后,将杨修四少全部赶出营帐!

四人离开营帐之后,王凌和黄贺便都是对杨修打抱不平:

“你说得是实话啊!他怎么还急眼了!亏我们还以为他如今转性了,心胸开阔了呢!”

“要我看,他就是嫉妒杨修的才智。还拿东西砸你,如此不能礼贤下士,岂能成为一代英主,修啊!你这次是看走眼了啊!”

一旁钟毓沉默不言,杨修也是揉着额头,此刻心中也满是怒气,却又不敢随意发泄。

这时,张牧之忽然急匆匆从营外冲到了营帐这里。

不多时,便看到朱棣激动不已的冲出了营帐,连鞋子都没穿好,便冲出了营帐。

这是发生什么事儿了?

让朱棣如此失态的冲出来?

难道是贼军来袭?他要逃命?

可他一脸兴奋不已的表情,却又不像是贼人来了啊!

只见朱棣光着脚跟着张牧之一边朝着营外走,一边不断确认道:

“来人当真是郭嘉吗?当真吗”

“反正他说自己叫郭嘉!但是不是殿下说得郭嘉,俺就不知道了!”

见着此番情景,杨修四个少年生疑,忍不住好奇跟了过去。

想瞧瞧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让朱棣激动到忘履相迎。

身后还有从帐内也是好奇跟来的徐晃和张辽两员将军。

夜幕下。

昏暗的火把燃起的光亮下。

一个衣衫打扮极为普通的瘦书生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

直至他看到一个人没穿鞋兴匆匆朝着自己走来时。

他先是一惊。

再三确认。

来人正是朱棣。

月旦评匆匆一瞥,郭嘉对他的印象早已深入心中。

看到朱棣忘履相迎,郭嘉顿时心头一悸。

出身寒门的他何曾受到过这种待遇,急忙躬身道:“寒门子弟郭嘉,特来投靠弘农王殿下.....”

“奉孝啊!我终于等到你了啊!”

朱棣早已经张开了双臂,上前激动的给了对方一个拥抱。

郭嘉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回过神问向朱棣:“殿下怎么知道我的表字?”

朱棣这才回过神,眼珠子一转,想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离谱的理由:

“我说我在梦中见过你,你信吗?”

......

白衣少年闻言,轻哼一声。

原本光滑的蜡烛此刻竟是粗糙不平的丑态。

透过那燃烧了过半的蜡烛烛光,看着站在那里,神情紧张的杨奉,满脸煞白,没有一丝血色。

阅读朱棣穿越汉少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