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朱棣穿越汉少帝

第88章愿用余生振朝纲不遗余力护安康中

  • 作者:长安归故李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01 07:24:42
  • 字数:6318

“是啊!差一步,殿下似乎就危险了。”

随后,李儒离开了弘农王的小院,返回到董卓宫中,将一部分内容撇除,而是着重告诉了董卓,所查到的的那个惊天骇案。

李儒随即解释道:“若说合适,弘农王刘辩恐怕比相国更愿意查清楚这张笼罩在朝堂上的大网。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毕竟可是一个对他下毒三年的家伙啊!

董卓听完李儒的介绍解释之后,伸手端起桌子上的一杯茶。

若说有......但董卓不确定那个人算不算自己人。

“可他也不是敌人。”

此时此刻真正要命的敌人是谁,董卓很清楚。

董卓问李儒。李儒则是将弘农王刘辩之前的吩咐说了一遍:

“此时此刻。敌暗我明。应当小心行事。着人暗中调查。避免打草惊蛇。最好是找一个胆大心细,还能和咱们站在统一战线的。

这个人必须要有权有势,但又必须要远离朝堂纷争之外。”

......

三年前就已经开始下毒了......

就算汉少帝刘辩没有如正史里面一般被董卓一杯鸩酒给赐死,最终也会因暴毙而亡。

————————————————

显然李儒这么一说。

董卓摇摇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李儒也是不由得感慨:

朱棣不禁感叹道:

“我运气可真是好啊!”

手竟然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该是怎样的一股力量。附在暗中,控制整个朝堂乃至皇亲贵族的绅士。

使得董卓倒吸一口凉气,心中越发觉得寒冷。

董卓仔细想了想也的确如此。

毕竟被人下了三年的图,换做谁都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的阴谋。

董卓暗暗点点头。

虽未言语,李儒也已经确定董卓算是同意了,让弘农王刘辩继续去调查这件事情。

李儒也趁势上前说道:“微臣建议新设一个衙门,专门调查此案。”

董卓好奇的看向李儒。

“新设一个衙门。这是何意啊?”

李儒随即跟董卓解释道:“设立一个专门监察百官的衙门。”

李儒接着向董卓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一个叫镇抚司,锦衣卫的衙门所行的职责权利和职责。

就这样后世千百年后出现的锦衣卫提前在这里登场了。

作为后来人的朱棣,将锦衣卫和镇抚司的情况大致给李儒说了一下。

那是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也就是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北镇抚司外部任务较多,经常出差全国。北镇抚司外出特务皆为“钦差”。由于北镇抚司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地方官员见到北镇抚司的人都是恭恭敬敬,一点不大意,称呼为“上差”或“钦差”。

明代最有名的锦衣卫即为北镇抚司十三太保。

在自己在位的的时候时,将锦衣卫镇抚司分为南、北两司。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纠。“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司法机构。死于酷刑拷打之下者不计其数。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雅称为“缇骑”。瞿式耜曾道:“往者魏、崔之世,凡属凶网,即烦缇骑,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

.......

李儒听完后,倒吸一口凉气。

这衙门的成立,就如同是在百官的额头上悬了一把尖刀啊!

随后去繁留简,将大致的情况,尤其是监察百官,帮助董卓稳固地位的权限说了一下之后。

董卓听后,微微吸了一口气,露出了很是意味的满意神色:

“这他们有点意思啊!”

李儒也是笑着点点头,应和了一下。

“可是这衙门交给谁负责呢?”

董卓也是听得出,这个所谓的镇抚司压根就是跟百官作对的一个衙门。

没有哪个官员。傻到去这样一个衙门得罪文武百官。李儒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想相国心中恐怕早就应该已经有人选了。”

“哦?”

董卓好奇的看向李儒,忽然也笑了笑:

“也是啊,除了那臭小子还真没有人愿意干这种事情。得罪文武百官就如同断了自己的仕途。”

董卓大笑了几声。

反正这小子也不需要什么仕途。

没有做太多的犹豫,董卓是随即安排李儒,尽快去促成此事。

李儒当即领了圣旨,随即转身离开。

一切如计划般顺利的进行着。

当以弘农王刘辩为主要负责人,满宠。杨修,钟毓,王凌,黄贺等几人为辅助的镇抚司衙门正式成立的条文承上之后。

董卓点点头,吩咐李儒就这么办吧。

次日的朝堂上,镇抚司这个新衙门也正是向文武百官公开成立。

“今朝政懈怠,贪官污吏纵横,百官文武难辞其咎,上位不查难托其词。

为上安社稷,下定民心。

特设新设镇抚司衙门,官署名为锦衣卫稽查朝中大小冤案,错案等等。

擢升弘农王刘辩领镇抚司衙门第一位指挥使,统帅锦衣卫。

擢升满宠,杨修,为锦衣卫同知。钟毓,王凌,黄贺为佥事辅助指挥使,治理锦衣卫衙门。

凡锦衣卫所查案件,各衙门当全力配合......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

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听不出来这个衙门设立的意味着什么。

因为是董卓亲自安排,故而无人敢妄加谈论。

尤其是负责人还是弘农王刘辩那个活阎罗的时候。

本以为随着那几十个官员被杀,被查。

之前文武百官头上悬着的那把利剑终于消失了的时候,以为终于可以太平的时候,结果。一把大砍刀彻彻底底的架在了文武百官的脖子上面。

时刻都有砍下来的可能。

“以后可没有好日子过了。”

有官员在私下这样抱怨道:

“什么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无非就是用来铲除异己罢了。有本事先砍了董卓,再说。”

而这位多嘴的官员,很快便给新成立的锦衣卫衙门喊去问话。

不多时,过往的过错全部被纠察出,下了大狱,全家老小,皆因其一,罪过无一幸免。

这时候所有人方才一直打这个锦衣卫衙门,不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往后的日子里。锦衣卫衙门,就像一滩阴云笼罩在每一个洛阳城官员的上空,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来。董卓那边是说不通了,有人试图。去跟刘协去说这件事情。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的刘协选择站在董卓和弘农王刘辩的立场上。

刘协说道:“众卿若是行得端坐得正。何故担心会被陷害?弘农王刘辩所查办之人皆是遵循章程,并非诬陷,所有的罪证均由三司复审过,朕也亲眼看过。朕不觉得有什么异常。“

让人惊讶的是。年纪轻轻的刘协都知道这个衙门意味着什么。

看似对百官无一利,却对皇权的稳固有着极大的作用。

果然没人再敢多说什么。

只得提醒自己以后做事要小心谨慎一些罢了。

随着镇抚司和锦衣卫的成立。

这个原本不受待见的衙门。却在处理了几个当朝官员之后,打响了自己衙门成立后的第一炮。

锦衣卫衙门更是张开榜单,公开的招揽江湖侠客,寒门子弟等凡是有能力者皆可报名参加锦衣卫考核。

无论身份出生,都会依能力进行职务安排。

而第一位加入锦衣卫的江湖侠客,便是不久前闹得洛阳城满城风雨的史阿。

期间所有人提出不少异议。

“你怎么看?”

一张隐藏在历史当中的大网正逐渐露出它的边角预料。

若非朱棣成为汉少帝,若非去从军,平定白波贼,得了那三卷《太平要术》,若非里面的功法以及滋补身体的药物恰好可惜排毒,若非.......

阅读朱棣穿越汉少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