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万历四百年

第十五章 世家气派

  • 作者:而肥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10-02 20:06:27
  • 字数:7628

当下也去除杂念,屏气凝神,继续吐纳,操纵天地之气在自己的身体里运转。

小周天的运转效用又有两种,一是通过天地之气在人体之内运行,可以刺激人体精血,强壮肉体。第二则是人体精血能反哺天地之气,让其更加强盛有力。

就会瞠目结舌,为王氏的大手笔而赞叹。

在礼堂之中,学生们坐着的地方下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各种符箓和阵法。

小周天的修行就是这样,花费时间进行运转天地之气。每天都必须勤苦搬运,因为天地之气的哺养壮大,就是一种水磨功夫。如果一旦放下练习,偷懒一会,那么过个十天半个月,别说体内的天地之气,恐怕可能连第一步气感都要再花大功夫踏入。

要是他这个念头被孙教习知道,估计少不了一顿责骂。修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初学者,必须要有人引导,不然根本无从下手,不知如何破其门。

王氏族地学堂为了准备今日让学生们初感,单场地布置就进行了一个月之久。

要是有人能从地底往上看。

不过无论如何,人能感应到气感,换做以前朝代,可以称之为踏上仙路。自这一天开始,便已算是越了凡人。强者甚至可以活上数千年,打破了天地规则,到最后也可能变成一抔黄土,但也不枉这一世的奋争了,毕竟冲破了天理禁锢,改变了命运。

随着小周天的不断运转,王安之可以明显感觉到身体内的那股天地之气的不断壮大。

身体那股暖洋洋的感觉也从原本的拳头大小,变成热流涌下了四肢。

王安之在心中默默一念,想象着自己用力一撞。

滋溜一下。

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冲撞感。

砰!

王安之心中却转过一个念头。

“修行倒也不是太难。”

自己也是太贪心,第一次吐纳就想打通穴窍,也真是想得太美了。

下一刻这气又想是孩子般自顾自地往前驶去。

王安之倒是自嘲了一下。

小周天的这种运转特点也决定了为什么有些人究其一生都踏不上修行之路的原因。

每个人在年少时都是处于后天洗涤最少,能花下时间最多的一个阶段。

在礼堂之外,天空之上,一个巨大的繁琐符箓正浮空旋转,放尽华彩,遮天蔽日,夺尽天机。

至于其他的东西,更是多得让人难以想象。

比如学生们身穿的衣物,都是由上等云罗衫织成。云罗衫来自南海云罗岛,须知当地岛上盛产的一种叫涨海虫,其虫吞云吐丝食石,吐丝所出就是云罗衫。此虫多头,每过一年就会长一个头,在春天喜欢互相撕咬。此虫脑袋越多,吐的云罗衫就愈好。因为云罗岛占地有限,此虫也饲养较难,一年云罗衫产量也有限。一般也只有关系较好的宗门家族才能拿到一些。倒是自前朝一位农牧大家研究出了一种人工养殖的技术,把此虫从云罗岛带到大陆后,也让一些寻常殷实的人家有机会穿得上此衫。不过就算一些学府对此进行相关研究,用严密的算术方程计算出来认为大陆所产的云罗衫效能不比云罗岛的差,但是世家大族还是认岛不认虫。在市场之中,大家还是认地不认衫,以岛产为尊,以陆产为鄙。

又比如像王安之他刚刚闻到的清香,是用三十多种药材按一定比例掺杂点燃。这其中还是不单单只是普通的掺杂,是来自南疆一土族通过几十代传承下来的特殊手法混杂而成的。等专人运到太原后,还经过家族大能用特殊的术法熏制。最后到学堂使用时,用先天PY离火点燃。此火性温,最适燃,通过种种手段,最后才能发挥出此效果。

就连他们现在坐着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坐蒲,那都是用数种珍贵植物与动物毛发编制而成。编制的人家也不一般,是一户晋南群山之中的豪族。说是豪族其前身也不过一个破落户,但是有幸得到前宋年间一股叫八字军的零星传承,踏上了修行之路。八字军的传承有一部分可以说是有点过时了,但是有些东西就算是以现在的目光看,都可以说是璀璨夺目。凭借山中特产,又名叫太行三宝的三件物色,把靠山吃山发挥的淋漓尽致。

所谓太行三宝,分别指的是天上飞,地上跑,树上长的三种生物。天上飞的是紫金雕,地上跑的是混元貂,树上长的则叫太行花。这三种生物放在外面也不算什么特别的生物,但是有着八字军传承后又是不一样了。

之所以说不一样,也要从八字军的历史说起。八字军在前朝有一大敌,对方誓不两立,血仇似海。对方为了消灭八字军使出各种手段,甚至一度封山封林封城。这也多亏了当时八字军之中集中了一大批能人异士,他们因地制宜,把太行山本土产物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也成功地让他们能在封锁区中生存多年甚至壮大。

这后起的豪族也是靠八字军残存的一部分的传承,把这土特产多年后推向众人面前。那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材质,发挥出了不凡的效果。

告诉数千年后的大明帝国的众人,这个世界有人抗争过。哪怕最后失败了,哪怕最后只能躲在树林之中。

他们也能啃着树皮,挥出手中的长剑。

这些等等外物。再加上各位教习们在其中施法,展现神通。

等等等。

难以说全。

伴随着每分钟天文数字般灵石的消耗,可以说,此刻王氏族地,就是在烧钱。甚至准确的说,烧钱都没有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消耗大。

礼堂高台之上。

可以俯视全场。

孩子们吞吐之象,虽然还有稚嫩之感。但是数千人一起吐纳,还是颇为壮观。

马林站在台上。

看着全场。

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也亏得是太原王氏才有钱这么造。

开钱庄的就是不一样。

他不由得想起年少时曾经和自己父亲的对话。

“林儿,你说一个家族,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时候的自己年幼无知,心比天高,大声答道,“是人才,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人才家族才能兴盛发达。”

当时父亲笑着说,“不是。”

自己当时还不敢相信,大声问道:“那是什么?”

自己的父亲笑道:“在我们大明,对一个家族,最重要的是资质。”

当时的马林,对这个答案不屑一顾。

反而大声反驳道:“父亲大人一介农户出生,却能闯下好大名声,挣下家族荣耀,我们马家,现在在北地,也算是一方豪强。这不就证明了人才最重要吗?”

当时时任左都督的马芳哈哈大笑,也不接过此话,反而转问道,“林儿,你说现在公认的天下第一是谁”

马林不假思索道:“必然是新建伯啊。”

见此答案,马芳也不否认也不肯定,只是继续问道:“新建伯之族为姚江王氏,你觉得姚江王氏比太原王与琅琊王如何?”

当时的马林心中虽有答案,但是嘴硬道:“儿子估计也差不了多少吧。”

马芳也不以为然,只是说道:“人才是一个家族兴衰的关键,但是只是一时的关键。家族兴衰寄予一人之上,人盛则族兴,人亡则族息。就算是天下间如新建侯般的存在,其家族你还知道几个人?能说出几个其他人来?天下焉有万载的第一,但是天下间,万载世家多不胜数。”

可能想到了什么,马芳叹了一口气,“太祖时期名帅不绝,修行通天,南征北战,可是你看看他们,身死神消后,又还有几个家族有生前威势。把一族的荣辱寄予一人的生死上,这是家族还是寄生虫”

看着似懂非懂的马林,马芳可能谈性正浓,解释道:“所谓资质,则是世家大族通过千百年传承凝聚出来的一种特质,是他们存在已久的底蕴。其常常表现在朝廷给予的特许权上。这也是世家大族能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关键。太原王氏拥有北地三关专属的贸易权,还拥有天下八家票号之一的经营权。只要这些资质在,太原王氏就不会倒。只要这些资质在,哪怕自家难得一代没有出什么杰出人物,天下间的人才也都会涌过去帮他们。他们只需要坐在那边,手微微倾斜,漏出些东西,就会有良师去帮他们教育子弟,就会有英才帮他们开拓版图。而我们马家,对外征战,需要为父去,向朝廷邀功,需要为父去,培养族内孩儿,也需要为父。如此分心,对己对公,怎能全力以赴呢?”

最后他叹了口气,“这就是世族底蕴。”

马林现在一看,也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世家。什么叫底蕴。

太原王氏之所以能在北地拥有一条贸易线,就是因为他们有无数子弟每天都在冰寒危险之中开拓进取,万年没有停歇。他们在冰原北漠之中,比一些北贼都还要适应。他们不是靠天子赏赐得到贸易的特权。而是天子需要他们,没有他们不行,才拥有了这样的权力。

太原王氏还拥有着八大票号之一顺昌号。这也是靠几千年的经营,无数子弟在各地扎根运营才有今日的辉煌。

所以太原王氏可以某一代不出一个天才,因为他们有得是老一辈的天才。但是太原王氏他们不能缺少下面这些孩子们。因为正是这些孩子,从太原出发,行走天下,给王氏的底蕴添砖加瓦。

仔细想想,太原王氏虽然称得上是一流世家,但是也绝对不是靠前的那几位。

更别提平阳王氏只是太原王氏中的一支。

在学生初入气就花费如此大手笔。

让他自诩为北地豪族,都看得有点肉疼。

这还是学堂里的一个礼堂。

这样的场景,在学堂中东南西北各有四个之多。

其中总得花费,估计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换个思路想想,不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花血本,在哪里花更值得呢?

也只有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花下本钱,才会让人觉得不会亏本。

如果在年少时不能突破到大周天境地。等到年纪大了,开始遇到俗世打扰,繁琐的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身体机能下降,时不时还三天晒网两天打鱼,能维持原有修为都是一种困难,更别说再进一步了。

也没有什么虎躯一震之类。

只感觉到天地之气好像撞到了橡皮一般,滑溜地被弹到一边。

阅读万历四百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