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技进化 > 名著穿越之旅

第55章赠舍利圣僧归东土

  • 作者:blue橙
  • 类型:科技进化
  • 更新:11-13 01:18:59
  • 字数:8134

他用眼看用三个徒弟,问道:“你们三个谁愿将此舍利带在身边供养?”

行者本来对舍利爱不释手,但听说是如来佛祖的舍利后,有些犹豫,道:“俺老孙当年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实在是怕了他老人家。如今要把他的舍利天天带在身边,却是有些胆怯。”摇着头走到一边去了。

众僧急取衣而出,至西街时,早已有人传播说:“取经的人适才方到,万岁爷爷接入城来了。”众僧听说,又急急跑来,正好遇着,一见大驾,不敢近前,随后跟至朝门之外。唐僧眼尖,看见旧徒,便向李世民说道:“陛下!我早年收的徒儿亦来迎接,还请命人放行。”李世民即命人引唐僧旧徒驾后跟随。

来到紫禁城,众人进朝。李世民携唐僧手共同上殿,分主宾坐了。唐僧教把经卷抬来,行者等取出,近侍官传上。李世民又问:“多少经数?怎生取来?”三藏将前事略说了说,李世民更喜,命当驾官:“光禄寺设宴,开东阁酬谢。”

沙僧本是玉帝身边心腹,是被安插进取经队伍的探子,有些机密事情藏得很深,又岂敢放如来佛祖的舍利在身边?于是也摇头道:“我自知佛法浅薄,当不得如此重宝。”也走到一边去了。

众人闻言大惊,不敢作声。李世民毕竟经过战场厮杀,胆气略壮,勉强问道:“此三者是何人?”唐僧道:“是我途中收的徒弟。”李世民即命侍官:“将朕御车马扣背,请御弟上马,同朕回朝。”

唐僧四众,随驾入朝,满城中无一人不知是取经人回来了。却说那长安唐僧旧日居住的洪福寺大小僧人,看见几株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

其中有三藏的旧徒道:“是取经的师父回来了!”众僧问道:“你何以知之?”旧徒答道:“当年师父去时,曾有言道:‘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我师父佛口圣言,故此知之。”

那长老闻得香风荡荡,起在空中。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送往东土。

那国王和大臣、百姓们,都叫道:“轻轻地把个活佛放去了!”俱都采办品物,祭祀烧纸。以后每年四大祭,二十四小祭。还有那告病的,保安的,求亲许愿,求财求子的,无时无日不来烧香祭赛,真个是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载灯。

且说四众驾着祥云,渐渐望见长安。原来那李世民自贞观十三年九月送唐僧出城,至十六年,即差工部官员在长安城外起建了望经楼,李世民年年亲至其地等候唐僧。

国王面上露出为难之色,推辞道:“圣僧!我已经想明白了,天下宝物乃有德者居之。我这小小城池,数年内招惹两大妖神,虽然蒙圣僧相救,击败妖神,追回佛宝。可是圣僧不可能一直在此守护。万一下次再招惹哪个妖神,我这小城说不定就要遭遇灭顶之灾了。还请圣僧把佛宝带走吧!”说着,他偷偷看了旁边的万圣公主一眼,显然怀有忌惮之心。

唐僧看到国王的神色,便问万圣公主:“公主此次立功,应当嘉奖。就把此宝拿去供养如何?”万圣公主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小龙因上次偷盗佛宝,几乎家破人亡,岂敢再生贪念?若圣僧念我报信有功,何不放我父王回宫?碧波潭一脉永感圣僧恩德!”

唐僧回头问张清:“八戒,你意下如何?”张清道:“那万圣龙王跟随我等取经有功,至少要封为八部天龙。岂不胜过在一小潭里栖身?”万圣公主叩头道:“我等小龙,只求阖家团聚,逍遥自在,实不愿遁入佛门。”

唐僧又将舍利子递过去,道:“此宝如今完璧归赵,还请国王派人仔细看管,不可再丢失了。”

恰好那一日出城到楼上,忽见正西方满天瑞霭,阵阵香风,圣僧领着三个徒弟,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太宗同多官一齐见了,即刻下楼相迎道:“御弟回来也!”唐僧双手合十作礼。

有官员斥道:“唐三藏见了皇帝为何不拜?”行者大怒,上前厉声道:“我师父乃是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如今取经成功,回归本源,即将成佛!你等凡人,有何本事,让我师父拜你!”

唐僧看着手上的舍利子,道:“这上面的佛光我原认得,是我师父如来佛祖的。想他当年修成丈六金身之后,肉身化为舍利,流传世间宣扬佛法。若能得此舍利在身旁啊,早晚沐浴佛光,必然佛法精进,早证菩提。”

张清点头答应,解去黄龙马的辔头和鞍鞯,吹一口仙气,将其变化为人形。老龙王骤然得了自由,抱住公主痛哭一场,又谢过唐僧师徒,驾云离去了。

唐僧又问鼍龙马:“你可愿到佛门中得个正果?还是回去西海龙宫找你舅舅?”鼍龙马口吐人言,道:“吾乃泾河龙王之子,因无处安身,不得已占了通天河为怪。如今情愿加入佛门,看门护山。”张清笑道:“你倒是个有福的。”辟水金睛兽修行时日尚短,身不化形,口不能言,因此并不问它。

唐僧又将目光投向张清,问道:“八戒,你意如何?”张清走上前去,双手合十,道:“弟子虔心向佛,愿意供养佛祖舍利。”唐僧大喜,道:“却是八戒佛缘深厚。”将舍利郑重地双手递了过来。

张清躬身低首,双手将舍利接了过来,收入怀中。

又见他三个徒弟立在阶下,容貌异常,便问:“高徒果然是外国人吗?”长老道:“大徒弟姓孙,法名悟空,臣又呼他为孙行者。他出身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因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佛祖困压在西番两界山石匣之内,蒙观音菩萨劝善,情愿皈依,是臣到彼救出,甚亏此徒保护。二徒弟姓猪,法名悟能,臣又呼他为猪八戒。他出身原是福陵山云栈洞人氏,因在乌斯藏高老庄上作怪,蒙菩萨劝善,被行者收之,秉教沙门。三徒弟姓沙,法名悟净,臣又呼他为沙和尚。他出身原是流沙河水怪,也蒙菩萨劝善,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

李世民称善,道:“我麾下却不曾有如此人物,否则早已打到漠北去了。”

唐僧又将几匹神马的故事略讲了讲,李世民闻言称赞不已,道:“可惜见不到那万圣老龙王。”

又问:“御弟远涉西方,究竟路程多少?”三藏道:“依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夜夜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王国,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陛下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

李世民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钦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李世民览毕,命人收了。

当驾官上奏宴席已备,李世民即下殿与长老携手而行,又问:“高徒懂礼数吗?”三藏道:“小徒俱是山村旷野之妖身,未谙中华圣朝之礼数,万望陛下赦罪。”李世民笑道:“不罪他,不罪他,都同请东阁赴宴去也。”

三藏又谢了恩,招呼他三众,都到阁内用餐,连洪福寺旧徒亦有席位。

张清出列,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听说你收藏了许多名人的字帖,其中就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知可否赐我一观呢?”李世民惊讶道:“不知天蓬元帅竟然也喜欢书法?”张清呵呵笑道:“陛下乃是天上星宿下凡,想当初你我也曾同殿为官。你大概忘了,我是最喜欢附庸风雅的。”李世民大喜,道:“竟是故人到了。难怪看着就生起亲近之心。”

行者和沙僧在旁也叫道:“陛下,我等也曾天庭任职,俱是旧相识也!”李世民愈喜,他当初为夺皇位杀兄弟囚生父,为天下人诟病,多年来一直努力做善事改善自己的形象。现在有天上的神仙来承认他是天上星宿,如何不喜?

立刻下令增加宴席,让文武百官全部都来赴宴,听听天上神仙是如何说的。又命人引张清到藏宝库,尽情欣赏宝物,有想要的只管拿走。

张清根本不需要,他拿出聚宝盆,把看上的宝物都复制出一大堆,藏在随身空间里。又拿出三国时期的老丈人蔡邕亲自书写的《篆势》《笔论》《九势》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最喜书法,见到后视若珍宝,对张清愈加信服。

当日天晚,谢恩宴散。李世民回宫,众官回宅,唐僧等归于洪福寺,只见寺僧磕头迎接。方进山门,旧徒报道:“师父,这树头儿今早俱忽然向东。我们记得师父之言,遂出城来接,果然到了!”长老喜之不胜,遂入方丈住下。

张清取出几粒金丹,送与旧徒,俱各欢喜。这几个算是师兄了,以后他们修行有成,进入灵山,亦是唐僧的嫡系,自然要相互照顾。

次早,唐僧进朝,李世民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如何?”长老道:“陛下,若演真经,须寻佛地,宝殿非可诵之处。”李世民甚喜,即问当驾官:“长安城中众多寺庙,哪座寺院最洁净?”班中闪上大学士萧瑀奏道:“城中有一雁塔寺洁净。”

李世民即令:“把真经虔诚奉请几卷,同朕到雁塔寺,请御弟谈经去来。”众官遂各各捧着真经,随李世民驾幸雁塔寺中,搭起高台,铺设齐整。

长老又向李世民道:“陛下欲将真经流传天下,须当誉录副本,方可布散。原本应当珍藏,不可轻亵。”李世民又笑道:“御弟之言甚当!甚当!”随召翰林院及中书科各官誉写真经。又命在城的东面建设一座寺庙,名曰誊黄寺。

长老捧几卷真经登台,方欲朗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声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三匹神兽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慌得那李世民与多官望空下拜。

李世民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的经文传布天下。

办理完祭赛国的公案,国王设宴款待唐僧师徒。翌日清晨,唐僧师徒告辞国王,欲回东土,国王和文武大臣极力挽留多住几日。忽闻空中有人叫道:“回东土的,跟我来。”

张清把万圣老龙王变化的黄龙马牵过来,问道:“如今你女儿万圣公主帮助我们追回佛宝,应当嘉奖。她却不愿受赏,只愿请你回宫。我且问你,你是愿随你女儿回宫,还是随我们去灵山受封八部天龙,成个正果?”

那黄龙马望着跪在地上的万圣公主,眼中滴下泪来,道:“老龙不愿成正果,只愿与家人相聚。”唐僧见状,顿生怜悯之心,道:“八戒,这老龙王一路上也颇有功劳,足以赎罪。既然他一心回家,就让他去吧!”

阅读名著穿越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