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科技进化 > 名著穿越之旅

第28章阳谷县三碗不过冈

  • 作者:blue橙
  • 类型:科技进化
  • 更新:11-13 01:19:30
  • 字数:8788

二人在场中对面站定,拱手示意。武松使出光明拳,招势大开大合,直接进逼中路。张清丝毫不惧,如松树般沉稳,摆好架势正面迎击。武松招沉力猛,一拳接着一拳,频频攻击,如暴风骤雨。张清挥拳格挡,以硬碰硬,如两只猛兽暴力互扑。众人只听得嗵嗵声响,劲气扑面而来,不禁相顾骇然。

在梁山泊时,张清注重维持“明主”的人设,一向不以武功见长。现在既然要“辅佐”柴进,自然要表现出强悍的一面。

这日武松来找张清,道:“当年小弟在清河县时,因酒后失手打死一人,逃到柴大官人处躲灾避难,至今已一年有余。近日打听到那厮却不曾死,当日只是晕了过去。我如今想要回乡去寻我的哥哥武柏。”

张清赞道:“二郎是个义气男子,我也不敢苦留你。如若得闲时,再来相会。”取出一袋金珠送予武松。武松打开看时,大吃一惊,道:“如何让哥哥如此破费?”张清道:“你我自家兄弟,何必见外?”

武松见不能以力取胜,有些吃惊,便使出绝技:玉环步,鸳鸯脚。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张清脸上虚晃一晃,忽地转身便走。张清跟着追将来,武松飞起左脚倒踢向张清小腹。张清便蹲在地上。武松猛转身,那只右脚早踢起,直踢向张清肩膀。

当夜,张清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讨论拳脚。次日起来,武松便将光明拳传授予张清,而张清也投桃报李,将八极拳传授予武松。二人整日在一起谈论武艺,较量枪棒,形影不离。

张清想起武松后来在战场上被敌人偷袭砍断手臂,于是又送给武松一件带臂护的软甲,并传授他铁布衫功夫。武松感激之下,说道:“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松四拜,拜为义兄。”张清大喜,取出一枚夜明珠相送,又传授给他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嘱咐他不得对他人提起。

在水浒众好汉中,武松最合张清的心意,行事、脾气颇像乔峰,故此勾起他的思兄之情。武松在少林寺学过艺,知道绝招的来之不易,各大门派视若珍宝,轻易不肯传授。于是他视张清为半师半友,极为殷勤恭敬。

宋朝皇帝的贴身侍卫因为要替皇帝佩戴御用的弓箭和宝剑,被称为“带御器械”。朝廷明确规定只能选6个人,必须是人高马大、虎背熊腰、武功卓绝的武官才可以担任。

东京禁军数量大约在40万左右,先从中选出3000人充当皇宫侍卫,再优中选优,挑出6个人擢升为“带御器械”。在选拔过程中是真刀真枪地比试,每年不知死伤多少人,只有力压群雄才可以脱颖而出,由此可知他们的武功之高强,比起三国夏候恩之流的背剑之将可是要强得多了。

张清在天龙世界时,用大理铜矿交换了两个“带御器械”作保镖,常与他们切磋武功,见识过“玉环步、鸳鸯脚”。而武松一听“带御器械”四个字,也就不再追问。

酒酣之时,张清问武松:“兄弟平时使得哪一路拳脚?”武松道:“某昔年曾去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习得少林俗家拳法。又有幸遇见周侗大侠去寺里拜访,蒙他看重,传授了几手绝活。”张清羡慕道:“闻听周侗乃是一代名师,几个徒弟俱是武艺出众,惜无缘一见。”

武松此时兴起,便道:“今日月色正好,待我演练一趟拳脚,与哥哥助兴。”跳入院中,使了一路拳法,舞的密不通风、生龙活虎。最后左拳一晃,右拳击出,一道强劲的破风真气,携带着闷雷般的声响,纵横激荡,打在环抱粗的柳树上。柳树发出咔嚓一声响,竟然被击出一道裂痕。

张清惊讶不已,上次见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已觉世上难寻,现在看到武松一拳几乎击断柳树,亦是不惶多让。他走到院中,查看柳树上的痕迹,暗自惊叹:这一拳劲力直透树身,怕不有千百斤力量?难怪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柴进其时正在与宋江说话,见状便吩咐人安排酒席,为众人庆贺,直饮到月上树梢。

柴进连连鼓掌,叫道:“我手下也养得数十好汉,只不曾有张贤弟和武二郎这般英雄。”上前奉酒为二人庆贺。

宋江在旁惊得目瞪口呆,心想:张清本是皇室后裔,有家财万贯,已是令人羡慕,不想又有如此武艺,实乃神人也,如何与之相争?不觉把往日的高傲心气泄了一半。

武松也是个武痴,一听到没有学过的拳法立刻来了兴趣,当即提出要和张清搭搭手。张清当年跟随慕容复学习武功,对天下各家各派的武功路数大都了解,今天为了引起武松的兴趣,专门说了一个后世的拳种,果然成功引起了武松的兴趣。

张清算是个武痴,因未能见识到这两样武功,一直引以为憾,不料却有缘见到武松习得,自是惊喜不已。武松见状问道:“哥哥也懂得少林功夫?不知使得哪一路拳法?”张清想了想,回答道:“我曾学过罗汉拳和少林长拳。但是我最拿手的,是自幼修习的八极拳。”八极拳是他在现代社会学习的拳种,刚开始闯荡天龙世界时,颇赖其力。

八极拳追求动作刚猛,朴实无华且发力迅猛。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是中国大多数警员和军人学习的武术。

张清却使出巴西柔术的功夫,双手撑地,让过武松的右脚,自己却飞出左脚踹向武松的左腿膝弯处,将他踢得横飞起来,再飞出右脚踢向武松的背部,直接将他踢飞数米之远。

武松爬起身来,走到张清面前,大礼参拜道:“哥哥神技!武松自闯荡江湖以来,使此绝技不知踢翻多少英雄好汉,今日却被哥哥所破。万望哥哥指教一二。”

又携武松一起来告别柴进和宋江兄弟,道:“我来此时日亦久,准备回东京去见两个兄弟。”柴进本想留下武松为他效力,怎奈前面因不识英雄而冷落了武松,现在极力挽留不住,于是取出些金银、衣裳相送。

张清取出一幅王羲之的字送与柴进,柴进惊喜交加,连称厚赐,再三推辞方才收下。张清求赐一匹良马给武松代步,柴进直接将自己的坐骑相送。宋江在旁看了,黯然神伤,上进之心又熄了一半。

张清与武松各自收拾了包裹要行,柴进又治酒食送路。张清与武松牵了马,一齐谢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相辞了便行。

于路行了十余里,武松道:“哥哥,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那条岔路却是投东京去的,你我兄弟就此分手吧!”张清道:“兄弟,我有一句话说。”武松道:“哥哥请讲。”张清道:“兄弟,这大宋乱象频现,兵灾将起。你回乡里去,纵然英雄了得,也似龙游浅滩、虎落平阳,枉受小吏欺压盘剥。何不随我去东京快活,见识那繁华世界。他日若有机会,则趁势而起,从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岂不痛快?”

武松沉吟半晌,道:“哥哥所说,句句在我心里。只是我想念家中兄长,势必要回去一探。若是家中无事,再来追随哥哥。”张清笑道:“此乃正理。我左右无事,便随你走一遭。”武松推辞道:“荒野村居,安能容哥哥尊驾?”张清笑道:“我见兄弟之面,如见故人,心中不舍,情愿与兄弟多处几日。”武松大喜,遂不再劝,二人并绺而行。

张清心里打算好了,到了阳谷县,直接将武大郎一家搬到东京去,在雷横手下工作。雷横在楚王的支持下,大力扩张财团,新开了几家店铺。可以让武大郎当个掌柜,有了高薪和京城的住房,想必那藩金莲会安分起来,武松也可以安心给自己做事。张清要的是重情重义的热血武松,而不是受刺激后变得杀人如麻的黑化武松。

两人快马加鞭,傍晚来到阳谷县地面,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道:“哥哥,我们入内吃些酒肉再走吧!”张清答应,两人下马,将马匹拴在门口柱子上,入内叫道:“主人家,拿些精料把马喂了,再筛些酒来吃。”

店主人答应一声,吩咐店小二去喂马,自己端着六只碗、两双箸、一碟热菜,放在二人面前,满满筛了两碗酒来。此时的酒制作工艺较为落后,酒中常有些杂物,因此需要用筛子将其过滤掉,方可饮用。

武松拿起一只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什么下酒菜?”店主人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店主人自去里面切熟牛肉。

武松问张清:“哥哥为何不吃酒?”张清道:“我闻这酒味道一般,不吃也罢。”武松笑道:“哥哥是个富贵人,哪里吃得惯村中劣酒。在我眼里,这就算不错了。”张清也笑道:“兄弟先用这酒漱漱口,一会我自有话说。”武松听了洒然一笑,便将另一碗酒也一饮而尽。

此时店主人端了一大盘子牛肉过来,放在桌上,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

店主人又筛下两碗酒,武松都吃了。店主人见了,吃惊道:“客官,这几碗酒都是你一人吃了?另一位客官为何不吃酒?”张清道:“我习惯吃自家酿的酒,别人家的酒一慨不吃。”店主人劝道:“这位客官,我这酒十里八乡都有名,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何妨一尝呢?”

张清听罢笑道:“好吧,那就尝一尝。”店主人大喜,殷勤上前筛了一碗酒。张清拿起一饮而尽,道:“确是好酒。”店主人闻听夸奖,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喜滋滋地又筛一碗。武松道:“主人家,与我也筛一碗。”

店主人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店主人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斜眼看着店主人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店主人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店主人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

武松大笑道:“原来如此。我却吃了四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又不是没钱给你,再筛三碗来我吃。”店主人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张清劝道:“兄弟,店主人也是一片好心,这酒确是劲大。这样吧,我带得一瓶蜜酒,兄弟尝尝看。”出门到马褡裢里取了一瓶酒回来,其实是从随身空间取出来的,雷神索尔送的美酒巨釜里的酒。

进到店里,打开瓶盖,一股香甜气息弥漫开来,整个店里的客人都在夸赞:“好香的酒气,哪里传来的?”

张清连忙扶起武松,道:“兄弟,非是哥哥能耐,而是哥哥曾见皇宫带御器械使过此招,因此百般琢磨之下,想出破解招数。兄弟若是想学时,不如你我互相传授技艺,岂不是好?”武松大喜。

他问道:“武松兄弟,你这是什么拳法?是哪位名师所授?”武松道:“这是我在少林寺砍柴时,遇后山草庐里的一个老僧所授,叫光明拳。可惜,这位高僧既不肯透露法号,也不许我对他人提起。”张清惊叫道:“光明拳!这不是少林失传的拳法吗?”

张清当年曾研习过少林七十二绝技,其中光明拳和杂阿含功均已失传。光明拳在黄山比武时获得‘天下第一拳’的美誉。杂阿含功则是修习其他绝技的兼容心法,若能精研杂阿含功,对各种武功往往能触类旁通、事半功倍。曾有高僧修成杂阿含功,进而修成七十二绝技中的一十三种。

阅读名著穿越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