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第274章 早朝

  • 作者:月不语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1-15 09:36:52
  • 字数:4532

【上朝时间】

辰时初。

这将大大影响以后的升迁。

……

【上朝官员】

右列走武官,由拥有爵位的人在前领导,枢密府、都察院、内务府其次。

进入大殿以后,当文武官员全都入殿,礼部的风仪官会站出来检查官员们的着装。

衣衫不整者,立即就会被记上一笔,事后内阁就会发文申斥,会被记录在吏部的官员档案里。

当然,若有官员有急事需要上朝,来不及提前通知内阁,可以临时通知掌管朝会纪律的礼部官员,由礼部官员带入朝堂。

【朝会仪式】

上朝官员,需要提前在朝会大殿外面等候。

辰时初(七点)。

一名女官站在王宫大殿之前,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喊道:“时辰到!开——朝——!”

正在大殿外面等侯的文武官员,连忙分做左右两列,鱼贯而入。

华夏元年5月1日。

一旦王宫女官宣布开朝,就分文武两列序次入殿。

左列走文官,由内阁官员在前领导,科学院、六部官员其次。

此外,如有必要,可特旨开朝。

也就是说,每月的朝会时间有六天。

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

不按品级,按需求。

具体谁有资格上朝,内阁会提前至少一天通知礼部,由礼部向本人发出通知。

种种规矩,让某些官员觉得有点麻烦。

但是,仪式感的确是出来了。

有了仪式感,帝王威仪,朝廷威仪,也都展示出来了。

到了现在,无论是赵云还是一众官员,全都已经习惯。

事实上,这对赵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就比如今天。

他也是提前就到了。

他提前到来以后,就坐在大殿旁边的侧室里。

一边喝着早茶,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一些事情。

突然间,从隔壁的大殿里面,传来了礼仪官的威严喝声:“肃静!”

这声音,是对殿内官员的提示,也是对赵云的提示。

赵云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带着一名女官,掀开侧门通向大殿的布帘子,进入大殿之内。

他一边走向丹陛上的王座,一边扫视着殿中的文武官员。

不出所料,今天多了几个人。

整个大殿之中,文武官员合计四十来个。

赵云在王座上坐下,神情庄重地平视前方。

跟随而来的女官喊道:“群臣拜见!”

官员们一齐挥动袍袖,躬身行礼,嘴里齐声道:“拜见大王!”

女官紧接着喊:“山呼!”

群臣齐喊:“千岁!”

女官又喊:“山呼!”

群臣又喊:“千岁!”

女官再喊:“在山呼!”

群臣再喊:“千千岁!”

赵云抬手道:“众爱卿平身!赐座!”

群臣喊道:“谢大王!”

喊完,这才直起腰,各自退回自己的座位坐下。

大殿两侧,早就摆了两排椅子。

各人坐哪里,也是早就被礼部安排好了的。

随着一阵椅子响动声,所有官员都坐好了。

赵云这才开口:“诸位爱卿,可有大事奏来?”

事实上,大多数的大事,早就由内阁和赵云商议好了。

放在朝廷上来说一说,主要还是把相关事情当场安排下去,顺便让各种政策显得更加庄重。

群辅慕容平安立即出列:“大王,我有事奏报!”

赵云点点头:“讲来。”

慕容平安语气沉重地说道:

“国家建立之初,巡查司用人不当。

致使新城建设工地上出现了滥用权力的情况。

致使王城范围内出现了五大家族那等黑恶势力。

为免此种事情再次发生,内阁取消了巡查司的巡查权,将其暂时交给了禁卫司。

在此期间,刑部对巡查司的上下官员,以及造成恶劣影响的执行人员,视情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惩处。

并且,巡查司对新任官员,进行了全面的内部培训。

培训至今,时间已经超过四个月。

经内阁考查,新任巡查司的官员上下,都已清楚了自己的职责。

内阁建议,让巡查司担起本来的责任。

同时,禁卫司中的优秀巡逻兵,优秀巡逻官,可视自己意愿,调入巡查司任职。”

这件事情,赵云私下里已经允准了。

考虑到这是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大案子,就拿到朝廷上来走个流程。

对于内阁的话,赵云并未立即表态,而是看向刑部高官。

巡查司是刑部的一个直属部门。

不过,至今为止,刑部依旧没有尚书。

张松兼任的刑部左侍朗,就是当前刑部的最高官员。

张松面容严肃地走到过道里,朝赵云拱手道:“刑部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务必做好全国城乡的巡查工作!”

赵云这才点点头:“准了!”

张松再次拱手:“谢大王!”

慕容平安也拱了拱手,与张松一起退了回去。

接下来是蔡琰出列。

蔡琰原本身兼两大职三小职。

两大职为:

计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

三小职为:

国子监祭酒,文教司司正,希望小学总教师。

目前为止,她已经去掉了两个职务,只剩下计部左侍郎、国子监祭酒、希望小学总教师这三个职务了。

“目前,计部作出了最新的数据统计。

统计时间,截止到四月十五日。

大王可要听一听?”

同样的,蔡琰要念的数据,赵云也早就知晓了。

在这里念一下,是给所有在场的官员增强对相关数据的印象。

同时,也方便赵云发表相关意见。

赵云微笑道:“选择主要数据念一下吧。”

如此一来,无事之人基本上不会在朝会上浪费时间。

自从蔡邕这位当世大儒做了夏国的礼部尚书以后,夏国的朝会制度也基本完善了。

由于赵云天性懒散,规定的时间是每月逢一、逢六,开常朝。

阅读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