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这个史官不怕死,啥都敢写

第十章 身为史官,就是要悍不畏死!【求点花,求点票】

  • 作者:菠菜有泥巴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11 04:24:04
  • 字数:5296

想到这里,苏承泽决定在三天后的殿试上,重新撒一次泼,成功的被朱元璋处死。

可能是今天精神太过高度紧张的缘故,想着想着,苏承泽只觉得一阵疲惫,沉沉的昏睡了过去。

有了学识作为基础,加上多年历练的主政经验,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

大不了,自己从下一次的恩科开始,每年多招录一些进士,总能熬出几个有用的人才。

...

不知科举制和举荐制有问题,而是他们对于选拔出来的人才处理有问题。

这些丝毫没有执政经验的新科进士,贸然让他们主政一方,对当地百姓是极不负责的,对大明朝也是一种伤害。

这些人就应该放地方基层好好历练一番,让他们一步步的爬上来。

大明如今的官员一部分是前朝老臣,要么就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晋升上来的人。

三年以来,所有的新科进士,能进入朝堂、主政一方的还真没有。

那些被委派了官职的进士,到了地方之后,做出的政绩也是惨不忍睹、差强人意。

进入房间之后,苏承泽一头栽倒在床铺上面,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

本来按照自己的计划,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人头落地,成功的回到了21世纪才是。

但是没想到装比没有刹住车,阴差阳错的博来了一个参加殿试的机会。

此时的苏承泽已经按着记忆中的位置,回到了客栈里面。

朱元璋对此一直颇有微词。

苏承泽今天的一番话点醒了朱元璋和朱标。

届时,朱元璋一定就会下令处死自己。

在殿试上,自己再一次的口出狂言,激怒一下朱元璋。

相信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即便是太子朱标出面作保估计也没有啥大作用了。

应天府,皇宫之内。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还在讨论今天的事情。

朱元璋随即就把自己的想法和朱标说了说,两人开始讨论了起来。

大明洪武年间,朱标虽身为太子,但实际上他更相当于第二个皇帝。

上到皇帝朱元璋,下到九品芝麻官,他们都知道朱标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

朝堂上有什么重大的事情,朱元璋一般都是将朱标带在身边一同商讨。

甚至有些事情,还会特意的询问朱标的意见。

这就是有史以来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朱标。

两人商讨了一通之后,终于得出了共同的意见,着六部开始制定一套完整的官员晋升和考察方案上来。

太监领旨后,小跑着出去了。

此时,一位留着些微胡须的年轻官员手持纸笔,静静的站在一旁,在手中的册子上奋笔疾书着。

他身着绿色官服,绣着黄鹂补子,是一位翰林院编修,八品文官,也是负责编修《明实录》的官员。

通俗的讲,这就是一名史官。

而史官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专门记录帝王起居言行的,又叫做起居注。

而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编修《明实录》,也就是历代帝王的起居注。

另一种则是记录本朝事件及编修前朝历史的史官。

一个是记录帝王个人,一个是记录整个朝代。

史官选拔首先要有一定的才学,接着便是要有一颗刚正不阿的心,不被帝王威严所屈服,不被财富美人所诱惑。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书写一段真实的历史,借以警示后人。

但同时,史官也是最被历朝皇帝不喜的官员。

因为这些史官会记录他们所能见到的,皇帝的所有言行,无论好坏。

所以难免会记录一些皇帝不想看到的事情。

虽然最后的成书会交由皇帝亲自过目审阅,但是谁又愿意有个人成天跟在自己背后,用个小本本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呢。

而且碰上一些头铁的还会将自己不好的言行无限放大。

朱元璋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这名史官,有些不悦:“这小子整天就知道写写写。”

“屁大点事都要记录在册,真是烦人。”

朱标闻言笑道:“父皇稍安,这也是他们这些史官的职责所在。”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没有气恼,只是觉着成天有人跟在屁股后面,怪不自在的。”

朱标轻笑:“父皇,这可是你自己要求翰林院编写的明实录。”

“而且有了这些史官的监督、记载,您作为一国之君便更加会端正自己的言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您不是成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嘛。”

“还说,等明实录修好以后,要让后世子孙好好观摩,警醒前人过错,端正自身态度。”

朱元璋见朱标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赶紧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说完,回头瞪了一眼身后的还在不停记录的史官。

年轻的史官看到朱元璋的眼神,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但是手中的笔却并没有丝毫的停顿。

朱元璋看着这名小史官不停挥动的毛笔,无奈的叹了口气。

虽然他也同历朝的诸多君王一样,对这些史官十分的不喜,但是还从来没有升起过要责罚史官的心思。

史官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史笔如铁,如果有帝王敢擅杀史官,那肯定是要被这些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得翻身的。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即便是杀伐果断的朱元璋,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对史官下手。

朱元璋叹了口气,收回了目光:“这些史官还真是不怕死。”

“寻常官员看到我的眼神,早就跪下了。”

朱标笑道:“身为史官要的就是一身正气,悍不畏死。”

“您作为大明开国雄主,还会在意小小史官,您就让他去吧。”

朱元璋摇了摇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对朱标说道:“标儿,关于殿试的试题你有什么看法。”

朱标微微苦笑:“孩儿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元璋看向门外,站起了身子:“走,随咱一起去上书房瞧瞧。”

“今日的奏章咱还没有过目呢。”

说完,便朝着殿外走了出去。

朱标也站起了身子跟在朱元璋后面走了出去。

......

....................................................................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有人看吗?如果有,还请各位大佬投点花投点票,我心里很虚......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先不说苏承泽今天的狂妄之语令人震惊,但是他提出的科举取仕的问题,确实是大明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三天后,自己就要同那些贡生们一起去到皇宫内参加殿试了。

这次的殿试也是个绝佳的机会,自己一定不能再错过了。

阅读大明:这个史官不怕死,啥都敢写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