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尘埃如山

第十六章围衙(3)

  • 作者:锦衣夜行风之子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2-01 07:55:04
  • 字数:3174

于守林跟师爷敲定主意,便回来给社长们倒苦水。他说作为一县父母,他也深知百姓日子过的太苦了,但洋人威逼胁迫,他纵然是悲天怜民却也毫无办法。于守林当着社长们的面,立即将万民书和县衙的意见派官差送往东岗教堂。

于守林还信誓旦旦的说,百姓的要求他一定会和洋人据理力争,但请百姓们尽快解了衙门之围,因为县衙里都快断顿了!

郭修安却说:“老爷您真不用担心吃喝!您是百姓的父母官,俺们老百姓就是自己饿死,也不能让父母饿死!你看这样中不中?您让人把衙门里要采买的柴米油盐,列个单子,再把银钱给俺们。俺们闲着也是闲着,乐意白跑腿帮您采办,保证让衙门里的老爷们吃喝不愁!”

里莱德听完官差的禀报,万民书看都没看,便断定李家拿抗捐要挟官府,让官府给教堂施压索要赔偿。里莱德冷笑着说:“三家营人学聪明了,让衙门出头,还不是被洋枪吓住了?”

里莱德一口回绝了县衙的要求,并让官差带话给县衙:如果伏阳官府没有能力驱散围衙的“反民”,他可以立即派洋枪马队进城“帮忙助剿”,以解官衙之围。

教堂拒绝撤销洋捐,而且嚣张的要进城助剿的消息传来,围衙的百姓怒火中烧。但一年前神拳会众血喷教堂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老百姓围衙抗捐大不了忍饥挨饿,但惹怒了这帮浑不愣的洋人,说不定真的性命难保。

“他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于守林对师爷说,“一个泥腿子能扇乎起来这么多人进城,只围衙不动手,分寸拿捏的让城里的百姓都服气,背后没人指点咋可能呢?”

“老爷您说的没错,”师爷顺着于守林的话说:“刁民们围了县衙也正常,就是围了府衙也说得过去——洋捐是咱们征收的嘛!但偏偏还围了镇衙,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啊!”

“师爷不愧是师爷,”于守林终于满意的说,“如果老百姓不来围衙,衙役们在下面催逼紧了,难免有刁民生事,到时候派兵压制的肯定是镇衙。我要是周总兵,这赔钱连个吆喝都不赚的买卖,说破天也不愿干的!”

“这个郭修安真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仗着家里有块御赐的金匾,来要挟大人你不说,还硬着脖子咄咄逼人,这哪像个族长,简直就是个混不吝的滚刀肉!”师爷对着于守林将郭修安一顿骂,希望能让丢了面子的于守林心里痛快点。

郭修安提议围了东岗教堂,逼着里莱德答应要求,社长们却没有一个人呼应。牛恒山硬着头皮对郭修安说:“修安哥,你是百社之首,留在县衙跟于奸臣周旋吧,我带人去围东岗教堂!我真要有个三长两短,牛家庄的乡亲你以后就多照应一下吧!”

“镇衙甩锅给咱们,咱们可以甩锅给洋人啊!谁想吃肉就别怕烫到手!”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守林对师爷说:“在打探消息这点上,你还真不如包采办!”

于守林附耳跟师爷小声言语了一通。师爷才恍然大悟:“大人您这么一讲,让我醍醐灌顶啊!”师爷捻着胡子喃喃自语:“通了!都通了!”最后师爷说:“大人,我有办法了!”于守林问什么办法。师爷扇子拍拍手说:

“俺们哪也不去,就在衙门外等着您回话!啥时候撤了洋捐、放了百姓,俺们自然会回乡种田,老爷们该干啥干啥!要是洋人觉得没商量,我们就把教堂也围了!老百姓缴不上洋捐横竖都是个死,不撤洋捐我们就没打算回去,要死大家一起死算了!”

于守林嘴上说“有劳有劳”,心里却骂了郭修安一千遍的“刁民无赖”!

当伏阳百姓的万民书送到东岗教堂的时候,里莱德正在和传教士商量如何处理李泰栓撞死在寨门上的事情。这几天教堂一直把眼睛盯着三家营的李家,等着李家人来提要求。

于守林接着说:“但刁民们进城把三个衙门都围了,就是把周总兵这只老虎,堵在了笼子里成了病猫!然后刁民再把火引到县衙,直接把我架在火上烤!被动变主动,赔钱的买卖立马成了稳赚不赔的好生意,这才是郭修安高明的地方!不,应该是周世平高明的地方!”

“难道郭修安抗捐是周总兵授意的?”师爷终于转过来了弯儿。

阅读尘埃如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