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理科生

第五十一章 似是故人来

  • 作者:门修斯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0-31 01:39:10
  • 字数:4834

“将军过奖了。如果暂无他事,运开这就告退了。”韩启道。

孟达点头应允,等韩启到了门口,忽然他开口说,“元直说你若行商,可往蜀国去,你近期可有入蜀的打算?”

刚想对韩启这个年轻人致谢,却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韩启到了孟达的令,立刻就征调人手开始扩建仓库。原本仓库不应该只是放在房陵县一地,但是为了防备申耽申仪两兄弟,韩启只是秘密在房陵建造新的仓库。

韩启停下来脚步,转头看向孟达。他不知道徐庶的信里面究竟说了多少他和对方的对话,也不知道孟达问这话,是不是意有所指。

简单的说,这两人就是见风使舵,虽然有些本事,但是基本上就是附庸更强着。

孟达心想,如果未来有一日,真的被猜忌,这两人大概率不会全心全意的帮自己防守三郡。想通了这一层,孟达顿时大汗淋漓。

虽然只是猜测一番,魏国可能并不会因为猜忌而前来讨伐。但是一些对申仪申耽两兄弟不信任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孟达眯了眯眼。他的思绪开始不断的往前追溯。申仪和申耽两兄弟一直就是上庸、西城郡一代的本地豪强,汉朝时就是两地太守。

后来暗中和汉中的张鲁通气,投了他。

但是不久之后看曹操势大,又转投了曹魏。

韩启说,“诸如屯田校尉,不过将军可暗中行事,征召百姓移民到荒芜之地开垦田地,寻常不允许人靠近。”

“这是个法子。申仪是本地豪强,去办此事刚好合适。”

韩启忙说,“将军,不可。我听闻申仪两兄弟和你关系不佳,此等机密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

“以屯田的名义暗中练兵?”孟达思索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建安年间,孟达从秭归郡攻伐房陵,两兄弟都投降蜀国。

两三年后,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但是随后情况急转直下。而两兄弟紧接着就跟着孟达再次投降了曹魏。

孟达点头,又称赞到,“元直说你可堪大用,的确让我意外惊喜。”

“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倒是想让邓贤去办此事,但是他并无屯田练兵才能。”

韩启说,“此事倒是不急,将军可慢慢物色人选。不过现在可以防备东吴西蜀名义,着手修葺城墙。城墙坚硬,粮草丰沛,无论谁来,都能守住三年五载,必然就无人敢来冒犯。”

不过他还是看向孟达的眼睛,然后低头作揖,“待时机成熟。”

“何谓时机成熟?”

只是征调建新仓库的人,多是从流民中征募,许给他们食物,暂时安置。

邓范前来告辞。韩启之前听娄烦说他家中贫寒,就偷偷塞给他不少的钱财,邓范忙拒绝,着急说话,一着急又变得口吃,“我我我……为潘潘潘……公子子子子办……”

“我知你家贫,但是我也知道你有大才,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你早晚一定能赚到钱,到时候还给我便是。”韩启不由分说的把上百钱全部塞给他怀里,可不巧怀里面正好掉出来一个布包,跌在地上,正好是一块已经有点发霉的饼。

韩启忙捡起来,笑道,“就算是你讲此物卖给我,早晚有天赎回去,你看如何?”

邓范几乎眼中含泪,说说,“谢……谢先生。”

韩启说,“你我年龄相仿,可以表字相称。”

“运开!”

韩启握住他手说,“士则。哈哈哈!”又问,“你便是要回汝南郡,记得要一路平安。”

邓范挠挠头说,很缓慢的说,“我难得来荆州,此地里襄阳新野近,我打算回一趟新野祭祖。”

“你祖籍新野?”韩启顿时大为惊讶。

“是。”

韩启忙拉着邓范的手到无人处,“你可记得蜀国昭烈帝曾在新野?”

邓范点头,“自然记得。昭烈帝在新野时,我刚五岁。即到离开时,我已经十一二岁。我小时,昭烈帝还曾抱过我……”

他没想到竟然能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和刘备接触过的人,忙兴致冲冲的问,“你觉得昭烈帝治下如何?”

“民风朴素,路不拾遗,百姓安居乐业。我至今仍心向往之!”

韩启有些兴奋,自己一直以来心目中的理想国度,从另外一个人的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就是证明那个理想国依旧还是存在的。他大笑着拍了拍邓范的肩膀,“好好好,我就知道如此,哈哈哈哈!”

邓范有些不明所以,“云开为何作此姿态?”

“你是不明白,哈哈哈!或许以后你会明白的。”韩启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再继续纠缠邓范,将他送走了。

忙完一些事情,韩启又和娄烦商议蜡烛和肥皂生产和销售的事情。

“这两物不比饴糖,不用卖给寻常百姓用,应该想办法卖给那些达官贵人,所以生产宜少不宜多。”

韩启点头,“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两物的生产,暂时绝对不可透露给更多的人,你需要给我物色一些信得过的人,用来生产这两物。”

“恩主考虑的周到。”

“不过这信得过的人,的确有些难找。”韩启开始纠结了起来。

府外一阵骚动,有人兴冲冲的冲里面大喊,“老爷,我们寻来了!”

韩启看到魏掌柜、李丙和花知一行人从外面鱼贯而入,看到花知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有人选了!”

娄烦问,“是何人?”

韩启说,“既然并不打算大规模生产,完全就不用专门找工坊,招工人。直接在府内生产即可。”

“恩主的意思是?”

“蜡烛、肥皂这种东西,不像是饴糖,动辄生产数万斤,月产数千足够了。工量不大,可以在府中以丫鬟名义,招募一些女工,就在府中制造这些。”韩启兴奋的说到。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韩启嘿嘿冲着花知笑了起来,还不断的向她摆手招呼过来,“花知,你快来我这里,有事和你商议!”

后者顿时毛骨悚然。

“目前饴糖生产供给国内尚且不足,暂时不必售往吴蜀。”韩启隐约猜到了话里面的意思,但是还是没有直接戳破这层窗户纸,只是又多了一句,“将军,申仪、申耽两人反复无常,机密之时不可托付给他二人。”

“那就郡丞李辅去,此人是我心腹之人。”

韩启说,“李辅此人可信,但是郡丞职位重要,又是朝廷任派,派去练兵长时间无法述职,恐怕不合适。”

阅读三国理科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