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第十七章 快去学堂告诉燕王秦王,一起去刑场留人

  • 作者:春雨夏松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1-01 16:08:09
  • 字数:3738

这么风光霁月的人,死了真是可惜。

……

而且火铳这东西动不动炸膛,火铳队的士兵们动不动就炸伤胳膊、炸瞎了眼,也是大明军部没有大肆配备的原因之一。

这一点李发财特别指出,三眼神铳不会炸膛。

朱元璋一个人待在西宫寝殿,看完了那些厚厚的商业计划。

但是李发财详细列举了各国的价值性产业和资源,朱元璋才知道那些国家原来那么有潜力。

那就值得成立一支火铳队过去拜访一下。

问题是万人火铳队太过庞大,火铳的生产又价值不菲,以国库目前的财力,也是有心无力。

以往这种产业,朝廷主持开采,征用当地百姓,都是按照服徭役走的。也就是免费使用当地青壮劳动力。李发财建议采用劳工制,务必支付薪酬。

中间的木头简单,枣木、槐木、楠木都可以,朝廷只需下一道召令,让各地按标准生产就行。

其他零件同样如此,每样零件都能给一个地区增加不少商业活动。

从种种方面来看,李御史在她眼里都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加好人。

她为自己失手打了好人而难过,要不是她买了一大堆鸡蛋,李发财现在也不会那么脏,看上去那么狼狈。

她很想上去帮他清理一下,但又觉得没有必要。

徐妙云仍旧站在人群最前面,还在为自己刚才的过失内疚不已。

其次,扩张性的掠夺经济,成立一支万人火铳队,前往周边各国串门,友好安抚,再友好的拿走大明需要的东西,如果资源丰富,可以留下常驻。

这一点朱元璋很喜欢,他把周边很多国家列为不征国,一来是跟北元常年交战,不想多线结仇。二来觉得他们地处偏僻,贫瘠之地没什么玩意可觊觎的,出征反而浪费人力财力。

她痴痴的看着李发财,越看越觉得此人风采超然,远非常人可比。

皇上这次一定是糊涂了,错杀好人。

要不是他爹去了北境戍边,她非要让他去皇上面前求情。

关于商业策略他兴趣不大,对那几样工业品倒是很惊喜,有点惊为天人的意思。

尤其三眼神铳,李发财指出,它的商业价值不亚于自动纺织机。

至于成本核算,朱元璋看了两遍才看明白,火铳的生产之所以昂贵,是因为下游产业不够繁荣,一旦大规模涌现下游产业,火铳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下降。

这种经济关系他不太擅长,但好歹是看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下游产业蓬勃发展,生产一把三眼神铳的成本跟一支火铳差不多。

朱元璋觉得此事有很大的可行性。

他早就看某些附属国不顺眼了。表面上它们归顺,实际上没一个忠诚的,都是左右横跳反复无常的家伙。

一个个都长了一副贪婪嘴脸,就想从大明捞好处,本来指示它们一年两次朝贡,结果有的附属国一年来十几次,每次来都带着大量土特产,来换取大明的金银、茶叶、丝绸。

要不是在意那一纸附属关系,谁稀罕它们那点破东西。

都是一群豺狼罢了。

整个商业书,朱元璋最喜欢的就是三眼神铳和拜访邻居了。

但是按照李发财的规划,拜访邻居属于后期才能做的。

前期要先刺激经济繁荣,提高各项产业链。

如果一上来就那么做,把大明拖入一个战争主导经济的模式,很容易崩溃。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是最符合大明现状的。

自动纺织机……上海县……一定程度开放商业活动。

这是李发财给出的步骤。

他预估一年上海县就能拿出两百万两的商税。

总之就是生产,玩命生产,不怕产业过剩,过剩了就拿出去跟邻国做交易,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换取大明需要的。

“咱以为这小子口出狂言,看来一点没有,这份商业书,李善长和刘伯温加起来都写不出来。”

朱元璋有些感叹的道。

因为光是那几样手绘图,就证明李发财在制造方面的造诣早已经超过大明绝大多谁工匠。

“刘会,去东宫把太子叫来!”

朱元璋一抬头,看着日头高悬,已然午时一刻。

八面玲珑、巧言令色的大太监刘会,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尴尬的看着朱元璋,心想皇上怕不是思虑成痴,神经错乱了,东宫现在哪还有太子殿下。

朱元璋也是一怔,改口道:“准你宫内骑马,快去学堂告诉燕王还有秦王,一起去刑场留人。”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首先它可以刺激国内的军工业下游生产,上端的铁疙瘩,需要扩大铁矿开采,建工厂、招聘开采工,一下带动不少就业,刺激当地经济繁荣。

因为他实在太有风度了,临死之际,仍能淡然处之,谈笑自若,甚至还体贴备至的安排丫鬟的退路。

这种人能有什么坏心思?

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