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

第三十二章 二十万人翘首期盼,等着臣带他们发家致富呢!

  • 作者:春雨夏松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1-01 16:08:42
  • 字数:3872

这十万两银子已经代表朱元璋有了反思之意,至少对郑方辉有了一点悔意。

李发财这次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半了。

怎么也得让南郊富裕起来,再来跟朱元璋找茬。

他一句话也不说了,像个哑巴似的站在角落,默默看着前方,仿佛又成了以前那个默默无闻、记小本本的小御史。

他甚至都没想到朱元璋能给沧澜县十万两银子。

没想到能这么顺利,老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他这次可不是来找死的,南郊目前纺织业蒸蒸日上,但是离全面小康还有一段时间,挣钱不容易,少说还得半年才有能力大规模改善南郊面貌。

首先得从基建开始,基建太花钱,他手里这点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它们不妨碍朱元璋成为一个居功至伟的皇帝。

“刑部大牢以及各地入狱的臣僚,户部协同吏部和刑部一起调查,有冤屈的记下来,交由大理寺复审。”

朱元璋声音平静,缓缓说道。

伴君如伴虎仿佛是洪武时期臣僚的座右铭和墓志铭。

明明能和千古名君齐头并进,非要把自己往千古暴君的队伍里扎。

不过李发财也知道朱元璋不是标准意义上的暴君,他可能误杀过好官,但大多都是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狗官。

是不是暴君……李发财看了看周围默默低头、噤若寒蝉的臣僚,又看看朱元璋……你心里还没数吗?

落在众人心里却如同一声春雷,掷地有声,不绝于耳,皇上居然松口了,居然愿意让大理寺复审。

李发财默默退了回去。

朱元璋给了沧澜县十万两银子,对一个县可能不算多,但这可是从朱元璋手里出来的银子,此前因为县官而补偿这么多的,从来没有。

他上朝自然也不是为所有人说话,只是想给郑方辉那种人一条活路。

他好歹是个御史,既然是奔着青史留名去的,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杀。

不是因为这十万两银子,他刚才也不会那么心平气和的对朱元璋说话。

至于为臣僚发声,他已经尽力了,他一个小小御史,能发挥的空间就这么大了。

但是这一刻所有大臣都在心里重新把他放到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没人敢把他当成一个小御史看待。一力扛鼎、一语定乾坤有些夸张,但一己之力把皇上的怒火平息了一些,狱中臣僚不再审都没审就杀,他们这些还活着的,还能上朝的,也不用再担惊受怕写好遗书上朝了。

每个人都在看着皇上,但心都在李御史身上,幸亏他回来了,不然这么杀下去,大家都受不了了。

别人都感激,只有胡惟庸心里在骂李发财,他刚刚那句‘除了某些大臣之外,很多都是清清白白……‘很是刺耳。

胡惟庸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皇上两次没杀他,让他很诧异,但他不着急,以李发财目前的状态,跟作死没什么区别,他承认他有能耐,自动纺织机很赚钱,但李发财在江南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胡作非为,扰乱市场,皇上早晚有天要收拾他的。

“李发财,你愿意跟刑部一起彻查空印案吗?”朱元璋忽然问道。

“臣在南郊的事业刚起步,老百姓都等着臣带领他们致富,抽不出时间彻查空印案,反而辜负陛下的信任。所以臣不愿意。”李发财不卑不亢的道。

“不愿意就算了,你南郊的生意也别做了,自动纺织机可以继续推广,但江南的布匹市场不能乱,不能任由你肆意破坏。你还是回半山寺教书吧,朱棣和朱橚对你评价很高,也都希望你能回去。”朱元璋淡淡的道。

“臣不是教书那块料,皇子教育事关国本,臣怕误国,还是让翰林学士们来教吧。”李发财现在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哪有工夫管那帮皇子。

“咱是这么考虑的,文典方面有这帮大儒教育,你呢就负责给他们讲讲其他东西,我看你脑子里歪主意不少,或许他们爱听。但有一点要警告你,不能胡说八道,讲什么商业治国,最多讲一讲三眼神铳和自动纺织机对大明的影响。朕会让司礼监太监过去监督,你好自为之。”

朱元璋不容置疑的说道。

“陛下,臣在南郊的形势一片大好,谁背后说我坏话?我怎么破坏江南市场了?就算破坏了说明它不合理,不然也不能一击即溃,老百姓热情高涨,家家户户都抢着要自动纺织机,这才是大势所趋。二十万人翘首期盼,等着臣带他们发家致富呢!陛下可不能出尔反尔啊。”

李发财有些着急的道。

“你能抗旨不尊,咱为何不能出尔反尔?”朱元璋冷笑道。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其实站在历史洪流的后世看,从大明江山的统治模式看,从肉烂也要烂到一个锅里的角度看,洪武四大案并没什么原则性过错。

受空印案牵连的也都是地主阶级居多。

当然地主阶级也不全是该死,就像郑方辉一样随大流罢了,他们身为地主,祖祖辈辈都欺压老百姓,到了自己这一代不欺压就显得不合格一样。

阅读大明:开局状告朱元璋治国不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