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第第八铭

  • 作者:独孤赏月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2-18 04:51:34
  • 字数:4882

也不知道是死于农民军之手,还是死于官军之手。

他和妹妹被自己的大哥拉扯大。

这是他们家族一代代人交代给子孙的任务。

他跟着吴三桂一路征战,从陕西打到汉中,然后进入四川,在保宁他们与明军蜀王刘文秀大战一场。

他的嫂子很能干,一家人靠着开荒经营了几十亩的土地。

无奈的第八铭从了军。平西王保证,当了他的兵,家人就能够得到庇护,关键是有五两的安家银子,每个月的饷银还能够寄到家中。

大哥临终的时候将嫂子,侄子、侄女和小妹都托付给了自己。

他第八铭还要将他们家这个已经凋零的姓氏给传下去。

一年到头忙里忙外,最后剩下的糜子都不够自家人果脯。

大哥在看田的时候被人杀死。

田里的粮食都被别人收走。

但是千年以来,陕西地区经过了无数次的变乱。

从两汉的新莽之乱,到三国时候董卓之乱,蜀魏之争,再到西晋八王之乱,紧接着五胡乱华,隋唐重新从这里崛起,北宋时西夏不断袭扰陕西……

这里的人死了一茬又一茬。

第八铭在家中排行老二,据说他们这个姓氏千年以前还是贵族。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多年的战乱已经让这里失去了秩序。

直到清军杀来,秩序稍许恢复一点,不过清军也要吃粮。

他父亲在农民军作乱的时候就死了。

第八铭顶着这样一个奇怪的姓氏,不过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好处。

他要跟别人一起在这乱世中求活。

多年战乱,荒地到处都是,但没有人愿意开垦。

因为但凡你种出了一点粮食就会有无数的人惦记。

伤亡了好些陕西同乡,可是第八铭活了下来。

他成为了一名老兵,被提拔为什长。

接下来他们少有败绩,一路从重庆打到贵州,又进入了滇云地区。

路过昆明的时候,平西王指着城外的农田对大家伙说,等仗打完了,就将这些田地分给大家种。

这里挨着大湖,一年四季如春,粮食可以种上好几茬。

第八铭也是一个老庄稼汉,一眼就看出,这里的土地比他们陕北的土地好上太多。

这里的气候也要远超陕北,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他憧憬着能够分上一块土地,再将嫂子、侄子、侄女还有自家妹子接过来。

妹子到年龄了,马上可以许配人家了,自己要多捞点军功给妹子置办嫁妆。

可是,一直势如破竹的他们,竟然就这么败了。

败得实在是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就被明军伏击,前面领路的八旗难道都是瞎了吗?

还被莫名其妙的武器攻击。那些裹成包裹一般的震天雷威力巨大。

关键是这样的东西,明军像是不要钱一般地向自己这边招呼。

这明军咋就突然变强了呢?

好在自己最后再次活了下来。但是他的心中却感到屈辱。

他不知道该不该感谢明军的不杀之恩。他的心中对此是抵触的,因为昆明的田没有了。

这么长时间立下的军功也没有了。

今后没有他的军饷,嫂子一家还能继续活下去吗?

想到这些,第八铭就感到一阵的绝望。

至于李嗣兴跟他们说的那些话,他其实是没有听懂的。

或者说他心中对李嗣兴说的那些大义并不明白,小老百姓,所求的不就是活命吗?

不过有一点,他是听明白了,这些人中有很多他的同乡。

这确实让他感到安心不少。

第八铭是不会逃的,这山旮旯里,往哪里跑,他都不知道。

与其不为人知地死在山中,还不如先活下去。

看那少年将军说的话,似乎自己的未来还有转机,毕竟都陕西的老乡。

李嗣兴也知道跟这些大头兵讲民族大义没有什么作用。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是没有什么民族意识的。

不光是在大明,整个世界都是这样。

文化只是少数人的专属,没有文化,如何识得大义。

李嗣兴只是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有感而发,不说不快。

李嗣兴也想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地锤炼一下自己手中的那些新兵。

这些兵并不是纯粹的新兵蛋子,他们只是在炮兵营,接触到的实战太少,他们只要经受几场实战,很快就能成为老兵。

……

吴之茂也是在辽东就跟随吴三桂的老人。

他是吴三桂的家将,随了吴三桂的姓氏。

虽然在领兵作战当面,能力不如吴国贵、高得捷等人。

但是吴之茂却难得的忠厚老实。

深受吴三桂的信任,每次作战,吴三桂都将自己的后路交给吴之茂。

而吴之茂总是会坚决执行吴三桂的命令。

这次吴三桂让人守卫浮桥,诸将都不愿意做这件简单的任务,最后还是老实的吴之茂留了下来。

吴之茂手下有一千五百士兵。他将主要的兵力都放在了江东岸。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场仗都是不可能存在变数的。

而江东岸是清军之前的大营所在。

吴之茂将守卫的重点放在大营,而不是江上上浮桥,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浮桥的东西两头吴之茂各放了一队五十人的士兵。

他们主要的任务也是放哨。

山中的战斗并没有传到这里,毕竟是离了几十里的路程。

加上山势的阻挡。

吴之茂也并不知道山道上的情况。

因此,直到此时,他还在大营中清理物资。

他知道大军要是打到了腾越,肯定要从后面调运粮草物资。

由此看,他这个殿后将军还是非常尽责的。

“向头,你看江面上有东西漂过来了。”江边临时搭建的了望塔上,一名清军的士兵指着江面报告道。

向勇朝着江面的上游看去,确实是有东西,像是木筏,又是枯木。

不过可以确定木筏上没有人。

向勇稍微放心了一些,也许是山中的伐木工遗落的木排。

他是湘南人士,原本是何腾蛟的手下,清军打入湘南,他随着主将降清。

辗转成了吴三桂的手下,至今也成了一名把总。

“去两个人拿着木叉,将其推开,不要将我们的浮桥给撞坏了。”向勇下令道。

官兵、流民、山贼、强盗,甚至是自己的邻居……

但是陕西的汉儿就跟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多少的异族在这里被融合,多少的姓氏消失了,紧接着诞生了新的姓氏。

阅读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