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收藏纪元

第70章 青瓷蚂蝗绊

  • 作者:半半道人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05 01:26:25
  • 字数:4562

关于秀活,在古董圈里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故事。

南宋时期,日本有一位贵族叫平重盛,向宁波阿育王寺捐献了黄金。

焗瓷这门手艺,原理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瓷器上钻几个孔,再用长短不一的钉子给固定住。

但是,给瓷器钻眼可不同于金属。

作为回礼,阿育王寺回赠了龙泉窑的一件瓷碗,备受平重盛喜爱。

说了半晌,常闲问道:“说起来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是这能做秀活的焗瓷匠,怕是不好找吧?”

牟端明皱眉道:“不错,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我刚才都没想起来,这门手艺面儿太窄,太苦,现在瓷器修复都没有用这个办法的了,几乎都是胶粘。要是真能焗好的话,勉强也能算是全品相了。”

其他几人互相望望,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可是龙泉窑经过时代变迁,已经烧不出同样釉色的瓷碗。

怎么办呢?

成化帝便让御用焗瓷匠将此碗修复,带回日本去。

常活是走街串巷给穷人服务的,老百姓家里穷,瓷碗摔了舍不得买新的,就找人补。

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都知道,焗匠会肩扛着一个挑子,带着调门喊“锔盆、锔碗、锔大缸”,这都是老百姓常用的几件东西。

这种常活的工匠,叫箍炉匠,下九流。

焗匠分两种,一种叫常活,一种叫秀活。

这个瓷碗上焗了几颗豆钉,看起来形状有点像蚂蝗,于是日本人把这个瓷碗起名叫做“青瓷蚂蝗绊”,成了日本最著名的茶具之一。

可以想见,焗瓷手艺,已经到了和瓷器本身同辉的地步了。

这时就需要有专门的工匠把它修补起来,而且不能光补完就算,还得保证艺术完整性,对焗瓷匠的要求更高了,不光手艺,还得兼顾艺术性。

至于秀活,是专为古董瓷器修补而发展出来的。

古瓷一代一代往下传,难免有不完整的时候,甚至有时只能找到一堆碎瓷片。

后来到了室町年间,这个瓷碗被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政得到。

可惜因为屡遭战乱,这个瓷碗出现了几道裂痕。

给金银器钻眼,考验的是力道,弄错了还能回炉重化。

其中钻孔这一道工序,最考验功力。

给瓷器钻孔,只有一次机会,用错力气就碎了,所以需要极为精细的控制。

瓷器薄而脆,要在上面钻出一个孔来,还得保证不碎不裂,需要极精细的手法。

焗匠用的开孔工具,是一根铁笔,在笔头镶嵌一颗金刚石,在要开孔的部位轻轻研磨,磨出一个孔来。

中国有句俗话,叫“不是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打这里来。

又苦又累又精细,市场还没了,这门手艺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牟哥,说起文物修复的话,可能可以找找南师……”

常闲琢磨了一下,自己想了个办法。

牟端明眼前一亮:“这个可以问问看,他跟文物修复的圈子应该熟。”

“小常,要不你把这蛐蛐罐儿让给我吧,我去找会秀活的焗瓷匠,给你一个全品相的价儿。”

那边喻博大咧咧的道:“八百万,怎么样?”

看他的神情,对这蛐蛐罐儿的修复胸有成竹。

听他报出这样的价格,另外几位也是吃惊不已,不单单是价格高,也是这年头能够随手掏出八百万的人真是不多。

常闲都一下子愣住了,他知道假如是宣德的真品蛐蛐罐儿,那肯定是值钱,但没想到会这么值钱。

看常闲发愣,牟端明缓缓道:“小常,你要是愿意出手,喻老板的这个价格非常有诚意。”

“去年在香港苏富比拍了一只直径17.8cm宣德青花折枝花卉笠式碗,以667万RMB成交,真正到手还不到六百万。”

“你这个蛐蛐罐儿直径是14cm,但是这个有盖,还有蛐蛐皇帝的额外加成。他的这个价就是全品相的宣德青花蛐蛐罐儿的价格。”

“不好意思,喻老板,谢谢您,不过这件东西我还是想自己留下。”

常闲回过神来,做了决定之后,他显得云淡风轻:“就像刚才我师兄说的,假如这要是一件别的宣德的瓷器,那我就让给您了,但这是蛐蛐皇帝的蛐蛐罐儿,里头有故事,我还是想留下,不想用它来换钱。”

喻博一愣,眼里露出一丝欣赏,看得出来,常闲并不是一个有钱的主,能够抵御八百万的诱惑,不是意志坚定的人真办不到。

对常闲的决定,德叔几人也流露出一丝愕然。

只有郑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本来嘛,她郑大小姐的朋友本应如此。

喻博是个豪爽的人,大笑道:“没事没事,不换钱,那咱就换物嘛,下次到京城去看看哥哥的藏品,有看上眼的,咱就换换。”

常闲笑道:“那感情好,到时候一定过来开开眼界。”

郑芒却是不解道:“喻哥,刚才牟哥也说了,这明明才三四百万的物件,您这价儿是不是有点离谱啊?”

喻博哈哈笑道:“丫头,别看你喻哥五大三粗的,但也不至于做大头。”

“这几年以来,明清官窑都是打着滚儿涨。今年香港佳士得,一只永乐朝的“青花龙凤呈祥棱口洗”以2638万港元高价成交。同是青花巅峰,同样是小件儿物件,宣德比永乐又能差多少?”

他大口喝了口茶,嚼着茶叶道:“老牟子说的价格是没错的,但他那是就现在说现在。我出的价也没错,我这个是就现在说往后,我看好这个罐儿的真正价值。”

“就像小常说的,其他的瓷器还好找,蛐蛐皇帝的蛐蛐罐儿真的少见,莫说我可以找人修复,就是修复不了,放两年肯定就是千万以上了!”

牟端明悠悠道:“喻老板这话到位,说到底,就是物件是有数的,钱这玩意儿,嘿嘿,每天都在印呢!”

足利义政派遣一位特使,携带此碗来到大明,希望成化帝能再赠送一件。

常闲同学小时候见过的就是这类。

现在不同往日,日用瓷器不值什么钱,坏了就换新的,所以焗瓷的常活几乎灭绝了。

阅读收藏纪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