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30章 罪不及后?

  • 作者:岁月如梦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3-10 16:58:43
  • 字数:10898

因为此时正处于黄昏之际,光线有点暗沉的缘故,看不清楚关内全景。

可进入里面

桌面上空无一物。

“峣关本是军营,比不得咸阳行宫,还望监国莫要见怪。”苏传显得十分的客气。

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

嬴城就被引入了一座军殿之内。

军殿并不是很大,主要是议事之地。

此时军殿已经全部掌灯,并不昏暗,就在一处看起来左右分明的客厅所在,摆放着一个一尺见高的长桌。

峣关是关,一座纯粹的关口。

内有城郭,可容三千兵马。

而两侧。

从峣关内涌出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迅速的来到了嬴城的面前。

众骑下马,为首武将迅速下马拜道:

“末将峣关守将苏传拜见监国。”

而就在嬴城快要抵达关口的时候。

也是悬崖峭壁。

很快。

嬴城点了点头,跟着进了峣关。

“谢监国。”苏传迅速直起身子,说着,也是对着郭怀义一拜微微道:“见过郭将军。”

而见嬴城并没有下马的意思,也是翻身一跃再次骑在了战马上,道:“末将已经准备好了晚宴,监国里边请。”

峣关前后三百丈,刚进城门,就清晰的看到要远比内关高出很多的外关出口。

而此时。

“我大秦将士尚且能长守于这山涧之地,我又有什么。”嬴城也是客客气气的说着,坐了下来。

说实话,这一路从蓝田到峣关,确实有点困饿了。

“苏将军不必拘礼,请坐请坐。”嬴城坐了下来说道。

“谢监国。”苏传微微一拜,坐在了嬴城的对面。

随后对着侍从点了点头。

迅速的。

就见到两名将士抬着几个巨大的青铜盆走了进来。

嬴城见到青铜巨盆所盛之物,也着实被惊了不少。

“末将不知晓监国喜好如何,只得入山猎几只虎以待监国,还望监国赎罪。”苏传微微的告罪。

“苏将军有心了。”嬴城惊叹。

说真的。

他在秦国活了十一年。

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食物。

一只成年的华南虎,有两百多斤重,被开膛破肚,然后用一根铜棍串在一起放在火上烤熟,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他也是很少见到这样的吃食方式。

通!

随着几名将士将青铜盆放在桌面上,整个桌面都是震颤了三分。

“监国尝尝如何。”苏传笑呵呵的道。

“呵!”嬴城瞅着一个小盘子里面盛放的刀具铜锤斧钺,又看了看面前的烤虎,颇有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

苏传却是笑了笑,拿着锋利的斧钺在虎腿上面砍去。

冒着热气的虎腿便被卸了下来。

“监国!”苏传说着,侍从将虎腿轻轻的递在了嬴城的盘中。

嬴城也是饿了,忍不住的拿着匕首在虎腿上面轻轻一划,矫健的肉丝便被划拉了下来。

入口。

略带一丝的酸味,可似乎被什么东西给去除了,竟然别有一番味道,有一种酸中带咸麻之味。

“苏将军口福不小啊,这虎肉竟如此好吃。”嬴城忍不住的笑道。

“监国谬赞,这虎肉和牛肉一样,肉很老,很难熟透,且纯烤蒸煮的话,却带着涩酸之味,很难入口。”苏传说着,给郭怀义也准备切,郭怀义拒绝,这才自己动手吃起来的笑道:“这一头虎,差不多要烤两个时辰左右。”

“在烤之前,开膛破肚将里面的脏物取出,然后要用带盐的黄泥浆将整个虎躯都给包裹住,烤三刻,再次将虎躯放在加入咸麻之物的泥浆内。”

“此后,每刻再以醋入浸泡虎躯外壳的滚烫泥浆。”

“末将也不知这是何道理,经此之法之后,这泥浆之中的咸麻之味便进入了肉食之中,反而虎肉之内的酸涩味被去除干净。”

“肉食鲜嫩美味,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苏传说着,忍不住的一叹道:“只是,虎豹豺狼多在深山之内,即便是末将深处这崇山峻岭的之内,想要猎杀到虎豹也是不易。”

“只有偶尔遇到散落野外的虎,才有可能猎杀。”

闻言。

嬴城忍不住的问道:“如此说来,这人间美味,峣关众多的将士也是不曾美食?”

“自是如此!”苏传点头回道。

“岂有此理,峣关将士戍守武关道,竟然没有吃到此等美食,决不能亏待了将士。”嬴城当即拍桉而起道:“郭怀义,将这虎身一半分与众将士一同食用。”

“监国尊贵,岂能与士卒分食。”苏传急忙起身拒绝。

“有何不可,与子同袍,与子同衣,与子同泽,与子同食,众将士为我大秦戍守峣关,岂能亏待于众将士。”嬴城震声道。

“如此,末将替峣关众士卒,谢监国恩赐。”苏传起身深深的一拜。

“应是我大秦,要感谢如苏传将军这般,为国镇守四方的将士,若没有诸位将士,岂能有我大秦如今之安定。”嬴城说着,举杯道:“城,敬将军一杯。”

“监国能够珍视将士,乃是将士的幸运,末将敬监国之大义。”苏传举杯相敬。

转眼。

庞大的虎躯就被卸了一半被抬了出去。

而嬴城安稳的坐着,好奇的问道:“闻听苏将军乃是一代纵横大家苏秦之后,竟从军于戍关?”

苏传摇头笑道:“先祖之事,不值一提,如今我苏氏,不过南阳一小户,图个安稳罢了。”

嬴城点了点头,一路巡视之所在,他对所历官员和整个咸阳势力分布也是略有了解,当即道:“不知苏将军如何看待驴政之事?”

苏传奇怪的看着嬴城,不明白嬴城为何要如此一问,也是摇头回道:“末将只是一介武夫,虽略涉有军事,却对政务之事略有不通。”

“末将看来,驴政之事,必然是要辅之一军事,若无军事之强,断无经商之便利。”

嬴城见苏传停顿了下来,似乎已经说完了,心中微微一沉,不由问道:“没了吗?”

没错。

峣关守将,统领三千兵马的苏传,正是苏秦的后代。

说真的。

听到苏传的回答,他还是略有失望的。

一代纵横家,佩六国之相,后代平平,岂能不失望。

“末将才疏学浅,恐令监国失望了。”苏传微微一叹的回道。

都这样了,嬴城便忍不住的问道:“说真的,初次闻听苏将军乃苏秦之后,略有惊讶,想当年苏秦也是纵横七国的大家,配六国相印何等的英姿。”

“城料想这苏秦之后,怎么着也应该是纵横之家,却不想,自苏秦之后,苏家竟然从于军事。”

“既然相见,便多有一问。”

“苏家可还有未出世之纵横雄才,经略纵横之术,即便不及苏氏先祖,也可相及?”

虽然,这并不是他巡视的目的,但既然遇到了,免不了想要一问。

不拘一格降人才,大秦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见嬴城之惋惜询问,苏传微微犹豫,直言一叹道:“监国有所不知。”

“先祖曾留有祖训,苏氏子弟不得再学纵横术,先祖虽显赫于世,却也因纵横术被车裂而亡,这纵横之术,乃是凶险之术,自先祖辞世,苏氏子弟便无人再学纵横术。”

说着,苏传微微一叹,道:“其实,苏氏谈不上苏氏,先祖起于微末之中,乃是魏国务农的乡民,只是先祖不甘于下,这才到齐国求学,拜于鬼谷门下,学成归来得燕文公赏识,出使秦国,这才有后来种种。”

“然先祖无显赫之家,家室不显,虽有一时之兴起,却也穷三代之气运。”

“再加上昔日先祖组训,纵横之术便被束之高阁,后经种种,苏家也迁至南阳扎根。”

“昔年陛下未一统天下之时,侵吞天下之势,末将这才入秦从伍,略有薄功,便被陛下委以重任,戍守峣关,自不敢相忘。”

听着苏传的解释,嬴城微微一叹,“如此吗,罢了,可惜了苏子纵横,从此成为绝笔。”

苏传眉头一皱,见嬴城真有感叹之意,忍不住的问道:“恕末将斗胆,这纵横之术并非善术,素有纵横出,天下乱之说。”

“纵横之术核心在于运势而谋势,也可称之为辨术,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

“如今天下安定,纵横之术必要藏于深山,不可问世!”

嬴城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苏将军觉得典客府府令姚言如何?”

苏传一愣,想都没想的道:“姚言自得姚公真传,下官不敢非议。”

嬴城呵呵一笑,道:“是不敢,还是不想说?”

顿了顿,嬴城抱怨道:“也不知道你们这些纵横家们在犯什么毛病,看看丞相李斯,李瞻的升官传奇成为人尽皆知的佳话,李斯毫不掩饰自己子承父业的想法。”

“可是,苏秦,张仪,姚贾这些纵横家们,全然抱着辉煌于一时。”

“这么说吧,姚言之纵横,连姚贾一成都不到,甚至连姚公所着作的《列国三十六篇》都没有读完。”

“再说姚公姚宏,究竟是有意藏拙还是没有真才实学,竟也是成为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

“纵横之术的失传,你们这些纵横世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听着嬴城如此直白的抱怨,苏传一时间也拿捏不定嬴城究竟是什么目的,只是,忍不住的道:“末将斗胆直言。”

“这纵横之术,乃是屠龙之术。”

“若行纵横,天下必先大乱,人心开始背离,所谓纵横,必先有利再争。”

嬴城笑了笑,轻轻摇晃着酒杯道:“大秦需要纵横之术,用于河西之地,大秦需要纵横之术,用于百越之地。”

“我要河西之外乱战四起,我要百越诸国内乱不止。”

“距离苏相已有百年,苏氏,该出一位深谙纵横谋略的大家了。”

闻言,苏传一愣,内心季动,道:“苏氏恐怕令监国失望了。”

嬴城笑道:“无妨,我相信,上天若垂怜我大秦,必将不拘一格降人才。”

嬴城只是点播苏传。

苏传的话也只能信三分。

南阳苏氏啊,若真的如苏传所说,只是寻常门户,始皇帝也不可能任用苏传,让苏传守卫峣关这种军事要塞。

不要说在曾经那个贵族横行的时代,即便是在如今,也是奉行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除非被拆家灭族,是真灭族那种,将九代亲族全部诛杀。

若不然。

一人得道,鸡犬必升天。

不会因为苏秦曾经被车裂而改变。

正如洛阳吕氏。

并没有因为吕不韦的下场而彻底没落。

而这。

也涉及到一个极其凶险的问题。

罪不及后代。

吕不韦死后,吕氏在朝堂的力量被始皇帝肃清一空,这才清除了吕氏的影响力。

而在随后,始皇帝实行了凡是与吕氏有牵连的官员逐渐被免除,这才令洛阳吕氏逐渐没落。

也就是在实行了这两个策略之后,一国宰相在朝堂的话语权,才彻底消失。

然而。

一旦废除罪及后代的政策。

看似。

这样的政策在惠及百姓,百姓犯罪之后子孙可以为官。

但是。

其根本在于,这必然是要让吕氏、苏氏等等这种真正的贵族重新崛起。

苏氏还好,时过百年,苏秦的影响力已经所剩无几。

但吕氏,左右不过二十余年,吕不韦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而这。

废除便意味着加快阶级固化。

而他。

在三川郡郡守举荐的情况下,让吕氏二三子入朝为官,但并没有废除罪及后代的律法。

完全是因为。

最及后代的事情,是完全可以进行模棱两可的方式来处理的,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反而适得其反。

让吕氏二三子为官,所释放的信号无疑是给那些曾经犯错的官员后代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看你表现。

而不废除罪及后代这样的律法规定,是要警告所有犯错的人,不要轻易从恶。

一旦废除。

意味着当老子犯错之后,儿子可以跟着老子所积累资源迅速的上升,那还有别人什么事。

而当所有官员后代都是如此。

那么,官员阶级一定会固化,上升之路一定会被堵塞。

反之。

不以出身论才学的局面。

如果你有才学,酌格提拔,免除罪人后代的身份。

凡是以绝对来衡量的事情,就一定会出现对立的局面。

吃饱喝足。

嬴城起身离席的笑道:“天色已黑,今夜就在峣关住下了,苏将军不如带着本监国去转转吧,顺便说说,这峣关之事。”

峣关城门已经关闭,不允许人进出。

嬴城也是眉开眼笑的道:“苏将军不必多礼。”

并在随后指着郭怀义介绍道:“卫尉校尉郭怀义。”

阅读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