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建安五年

第74章冬藏夏出是为蝉

  • 作者:渔不笑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17 11:55:42
  • 字数:4882

刘琦摇头道:“我亦和孔明百般揣测,想来必和水脱不了干系,而太守韩玄亦牵扯其中,其余皆不明了,还请中郎指点。”

邓义颌首谓道:“少将军所料,已中大半矣。蔡瑁之诡计,乃请太守韩玄先以查缉长江水贼之名调动部下军马,再以准备平荆南军务之名,引汝携少量亲随去潜江水寨检阅舰船。等从潜江回程之时,再由洞庭水军扮做长江水贼,于大江之上拦舟截杀。如若侥幸逃脱,去了岸上,自有蔡龙麾下死士与韩玄兵马埋伏在回江陵必经之路上,三重杀机,确保万无一失!待事成之后,一切皆推给水贼便是!”

刘琦看在眼里,心中忧虑,遂召孔明、庞统与自己并席而座,笑谓道:“二位先生卧龙凤雏,世间奇才,得一而可安天下,想我何德何能,竟能兼得之,真乃天佑汉室也。还望二位同心协力,助我匡扶社稷,平靖天下,方不负满胸才华也!”

庞统知刘琦乃为宽慰其心也,心中感动,暗觉愧惭,胸襟一开,便再不复落寞神色。孔明早已看在眼中,遂举盏前来相敬,言语甚谦,庞统与孔明执手交杯,展颜而笑。

刘琦闻言,大惊失色,喝骂道:“蔡贼之心,何其歹毒也,妄我父亲还将其当做荆州股肱重臣,待之甚厚,如此无君无父之辈,简直猪狗不如!”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于是翌日清晨,刘琦便去州牧府拜别刘表,而后与孔明、玉儿以及众近卫拍马出南门,取了候在山间的李通所领飞鹰骑后,径直投江陵而去。

一路骤马趱程而行,到了江陵后,刘琦当夜便急召部下心腹文聘、黄忠、黄叙等在簪花别院内宴饮议事,并引诸葛亮与众人相见,诸葛亮执礼甚谦,言语从容。

除庞统与诸葛亮是襄阳旧识外,其余众人皆只闻卧龙之名,未曾看过真人。今日一见,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皆甚喜之,推杯换盏间,相谈甚欢,唯有庞统神情间隐有落寞之色。

蝉?刘琦脑海中有光闪过,却并未道出,而是默记于心。

直至二更时分,诸人方议罢诸事,约定届时如何如何,待回江陵后,遣影卫入潜江,以通消息。

为避人耳目,邓义携甘宁从后门连夜而去,刘琦执手送别,虽是今朝才投,却感贴心如斯,两相难舍也。

邓义闻言,凝眉沉思,少顷后抬眼看向诸葛亮,叹服道:“孔明先生果不愧卧龙之名,此计洞悉人心,破绽难寻,蔡瑁必欣然而从之也。”

说罢与孔明、刘琦目光相对,畅然而笑,然甘宁在侧,左看右瞧,满脸困惑,仍未能明,遂出言问道:“卧龙先生如此谋划,岂非乃助蔡贼功成之策也?”

诸葛亮笑而不语,邓义则耐心为爱将解释道:“兴霸有所不知,如今官渡战事吃紧,南阳曹军兵少且不精,如若我大军以势相略,平推向前,虽有苦战,终可下城。可蔡瑁心中对曹军常怀怯意,未战便已怵了三分,有能不战便不战之妄念,故而卧龙先生让我进此稳扎稳打之策,正乃是投蔡瑁之心意而出,故蔡瑁必将欣喜而受也。”

隔日邓义便将与诸蔡相会,共议取南阳之策,故特求计于刘琦,询问当如何谋算蔡瑁,刘琦遂请孔明道出定计,并面授机宜。

邓义方走,刘琦便将之前在江陵查明有暗桩以蝉为信物之事告知诸葛亮,诸葛亮闻言大惊,称道:“这名埋伏在东营的暗桩必是以蝉为名也!蝉者,冬藏于雪,逢夏而出,一鸣惊人,诸蔡谋算公之日,便是此蝉显身之时!”

是夜刘琦又与孔明密议诸般事宜,直至更深,均觉时间紧迫,而头绪众多,当速回江陵,汇合庞统等众将后,再分头行事。

刘琦言语间若有所指,邓义遂笑道:“莫非少将军已然明了蔡瑁祸心之所在?”

众人闻言,相视而笑,邓义又谓道:“只是届时蔡瑁败后,必溃逃无状,恐曹军乘机掩杀,渡河夺城,当要有所准备,想个万全之策才是,切莫方除掉蔡贼,却被奸臣所乘。”

刘琦颌首称是,谓道:“邓公所言,实乃老成持重之策,我腹中已有一计,只是如今江陵界内,魑魅未除,不能全力北进,故而颇为苦恼。”

骂完之后,又揖拜谓邓义道:“如非邓公忠肝义胆,冒着天大的干系前来报信,等事发之日,小子我糊里糊涂,必在大江之上葬身鱼腹也!”

遂据此共议对策,商定各自当如何行事,既要让韩玄那厮授首伏诛,又要借此剔除洞庭水军中诸蔡心腹。邓义提及那日蔡瑁酒后所说四管其下之言,其中蔡龙麾下死士、洞庭水军及韩玄兵马皆已明了,唯有最后一项“冬藏逢夏而出”反复思量后仍难解其意。

宴毕刘琦与诸心腹密议襄阳诸事,请孔明在列。孔明将诸蔡即将借平荆南之事谋害刘琦一事告知,众将闻言皆大忿,文聘更是以手击案,森然斥道:“韩玄这厮,本意给他当个太平官,却不料自己作死,既然如此,我这便领军从东门连夜杀入城中,夺了他太守之印绶!”

黄忠亦是起身,怒目谓道:“飞鹰骑儿郎正欲寻人厮杀,西营韩德所部,一鼓可歼之!”

却见诸葛亮凝眉谓道:“两位将军奋勇可嘉也。只是韩玄乃本土望族出身,在江陵颇有根基,不可蛮力夺之。所谓捉贼要捉赃,不如反其计而行之,以拿实据,方可无后患。只是若谋划不详,有所疏漏,让他走脱,届时再反诬我等,恐江陵士族百姓不服!”

刘琦以目视庞统,扬眉笑道:“孔明大可放心,韩玄但有异动,尽在士元股掌之中也,绝不容其有丝毫走脱之可能也!”

诸葛亮大奇,忙问为何,刘琦遂告诉他庞统手下影卫早已渗入韩玄身边,一举一动皆有信报,诸葛亮闻言,大为佩服,自叹弗如。庞统连声自谦,但得卧龙如此相敬,内心实则喜不胜收,些许芥蒂,亦告消散。

刘琦闻言也是茫然,诸葛亮略作沉吟后谓道:“所谓冬藏逢夏者,当乃蝉是也,只是这蝉是何意,吾亦不明。”

甘宁亦乃有勇有谋之辈,闻邓义之言,亦当下便有所明悟,遂朗声笑道:“夏侯元让乃惯战之将,闻得声势浩大,更会有所防备。蔡瑁本应集中兵力,直取宛城,分兵而进,看似来势汹汹,但却必露破绽,如我是夏侯,当选一千精锐,出其不意反守为攻,击溃蔡瑁数路先锋,便可让诸蔡胆寒,进军更是迟缓。而后囤积粮秣,或收兵待援,或退守叶县,只要熬到秋后,曹军在官渡得胜,大举来援,便可尽歼来犯之诸蔡也!”

刘琦笑道:“幸亏蔡瑁不是兴霸也,否则南阳必将被取,我辈只能早早俯首称降。”

阅读建安五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