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

第四十七章 大善人是李长卿?

  • 作者:春雨夏松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19 16:39:01
  • 字数:3428

而愿意拿出巨额财富赈济灾民,可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犹如肉包子打狗,花了就是花了,一去不回。

何况他还不说自己是谁,这格局一下就拔高到天上去了。

看到朱标扛着麻袋进来,朱元璋有些诧异。

朱标步履铿锵有力,将麻袋一放,道:“父皇,天下之大,远超您想象,看吧,这就是亩产数千斤的土豆。”

说他是全国首善也不遑多让了。

这段日子朱标跟变了个人似的,从没见过他这么给一个人求情。

以往他惩罚某个大臣,刑过了,朱标也会求情,但顶多两次就罢了。

到了李长卿这里,他跟疯了一样天天求情。

这帮镇江来的商户可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要是他们早来几天,他还有理由把李长卿再宽限一段日子。

可现在来不及了,李长卿怕是已经快到刑场了。

“陛下,太子殿下和燕王求见。”

“因为在这之前,听说灾民赶来,镇江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准备赶走灾民。李御史号召赈灾之后,百姓见贤思齐,纷纷开始收容灾民。”

朱元璋听着听着就愣住了。

开始听他们说御史,他还纳闷,脑子里一直思索是哪个御史家里这么富裕,一出手就拿得出五十万白银。

“然而就在昨日,我们才知道率领大家赈灾的人,正是李长卿李御史,听说陛下要砍他的头,我等冒死来陈情,数十万灾民在整个冬天吃饱饭穿暖衣,没有一人死去,若不是李御史,这数十万人不知道要死多少。

刘会出现在大殿门口,躬身说道。

“宣。”朱元璋心情复杂的道。

更让他心情复杂的是,大明从未出过这么一个大善人,说到捐钱,有比这更多的,比如沈万三,但沈万三是把钱花给明军的,有拿钱消灾之意,说白了就是讨好明军,毕竟他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财富,生怕明军抄家。

一时间,他对李长卿这个人更加看不透了。

拿得出五十万两的人,家中必然还有盈余,也就是说如此身家的人早就是大富大贵,可以过任何自己想要的生活。何苦去做背负骂名的讼师。

此等善举,搁在平时,是要被朝廷昭告天下周知的。

可李长卿马上要被砍头了,再去各地贴告示,被百姓知道这么一个大善人要砍头了,那些热血的岂不又要造反?

朱元璋瞅了瞅:“土豆不是死了吗?”

朱棣激动的道:“又活了!按李御史所说,土豆切成块培育幼苗,再将其种植土里,只是这东西自古以来生长在南美洲,水土不服,上粪上不好都不成活,这半亩恰好没有上粪。父皇,您知道这半亩产量多少吗?您知道这半亩只用了多少土豆块吗?

“儿臣让人算了一下,一亩足足有两千斤的产量!这还是李御史不在的情况下,倘若李御史指导,儿臣相信亩产至少三千斤。”

朱元璋惊坐起,极度震惊之下,手开始发抖,拿起一颗土豆,仿佛当年听说陈友谅死了一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为什么?这样一个驴粪蛋子能亩产几千斤?”

朱标道:“父皇若不信可亲往田地看看。”

朱元璋道:“你们吃过吗?”

朱标道:“父皇以为我们百日返程,吃的是什么?这土豆口感极佳,蒸煮煎炸炒皆可食用。”

朱元璋颤声道:“扛饿吗?”

朱棣道:“李御史说土豆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扛饿效果和饱腹感极好,若是打仗急行军,吃一顿能扛一天。”

朱棣一脑门子的带兵打仗,凡是跟打仗有关的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

他已经想好了,自己以后跟着徐达在北境打仗,一定要多带土豆,他可是第一个在大明土地上种出土豆的人。

将来土豆在大明普及,靠的都是他这半亩地的功劳!

等于这半亩就是母体,切割成块重新种植,便可以繁育出十亩、百亩、千亩、万亩!

这玩意简直就是宝贝,种植简单,成熟周期快,还方便储存,食用起来简单,不是宝贝是什么。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他现在听到造反就够了,李长卿那天指着他鼻子嘲讽说大明农民造反多,他身为明朝最大的造反头子,还能说什么呢。

想来想去没有锁定人选,但无论想到谁,就是没想到李长卿,李长卿只是个讼师出身的草民,要是有五十万白银,怕是当初也不会做讼师了吧?

可谁知这人偏偏就是李长卿。

阅读大明:天天状告,让朱元璋罪己诏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