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汉末之我来了

第35章整治效果

  • 作者:云开月明19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21 20:00:24
  • 字数:7082

而今日,太后则总是问问皇帝的意见,而少年皇帝也时不时发表一些自己对事务的处理意见。

这些落在了朝臣们的眼里,又引起了一番揣测。

这是何意?儒家出了叛徒?何人指使?

太傅陈蕃面色不善,眼神冰冷地看了另一侧的骠骑将军窦武。

且发现因为皇帝的意见有理有据,所以,太后略思忖便都一一采纳了。

一是保全出自儒家一派文官的地位。避免与法家两败俱伤,最后让兵家、农家坐收渔翁之利。

二是顾全少年天子首次下诏整顿吏治的权柄威严。毕竟得罪了天子,很多事情都不太好办。

可是这个并州一派的王昭却突然跳了出来,且是弹劾天子亲自提拔任命的司隶校尉。

忙碌一个多时辰后,皇帝、太后暂歇时,一名中年文官手持笏板站出来向着皇帝、太后躬身行礼?

“臣侍御史王昭,弹劾司隶校尉目无法纪,大肆抓捕正直贤臣,致使多人蒙冤入狱,且他审讯手段太过酷烈,致无辜之人伤残,请陛下申诫、惩处,以正法度。”

随着侍御史的“弹劾”二字出口,整个崇德殿内顿时落针可闻。

先帝入土为安后,新皇帝华耀昨日便吩咐内侍们打扫收拾干净,朝会地点改在了这里。

大殿内,文官以太傅陈蕃、司徒胡广为首,武官以大司马刘宠、骠骑将军窦武为首分列而立。

所有人都目不斜视、神情肃穆地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候天子和太后临朝。

北宫,崇政殿。

这可是天子下诏后最重视的一项工作。几位重臣气得面色发青。

早在昨日、前日,太傅和司徒、司空等大臣就已经约谈过大部分下属官吏,一再告诫他们要尽量避免互相倾轧。

此时的皇帝尚未成年,一应政务本应都是由主持朝政的太后做出决定。

见礼完毕,朝议正式开始。

先是长官,再是品级次低些的官员,依次手持笏板向皇帝和太后汇报各项工作。

皇帝和太后这对礼法上的母子,关系似乎有所改善。

这让陈蕃、李膺、刘宠等重臣都不由的放松了些心神。

只见窦武此时却是眠观鼻、鼻观心,对身周的一切置若罔闻。

而皇帝也并不急躁、生气,淡定如常地看向稳如泰山的阳球。

“阳卿,有申辩否?”

阳球听出皇帝语气中的轻松喜悦,心里更是毫无负担。

“臣所行之事皆是依律而行,所抓捕之人皆是应抓之人。”

言语至此,阳球不慌不忙掏出一份奏章。

“这是那些受到惩处之人所犯下的罪行,以及所抄没家产的数目帐单,请陛下、太后御览。”

张让快步走下玉阶,去到阳球面前,接过奏章而回返御前,躬身呈上。

“陛下!”

华耀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正色吩咐道:“念!”

“喏!”张让展开奏章,开始大声宣读。

“夏门门候,薛谦,为人贪婪荒淫,任期内大肆私受贿赂,并强抢民女。曾致三名无辜女子惨死,女子之家门破灭。

今依律叛处其斩首之刑,抄没其家产二十六万七千钱,宅院二座,田地三千二百六十亩。”

“奉车都尉、冉翊,在任期内纵容家族中子弟大肆侵吞官田,强行购买平民土地。并因此致十三个平民死于非命。

今依律判处其斩首之刑,行凶杀人者腰斩,抄没其家产一百四十五万七干八百钱,宅院三座,良田十万三千九百亩。”

“今有太仓令、王诓,任期内大肆侵吞仓府钱粮,损公肥私,致使府库空虚,民有难时而不能救。

今依律判处其腰斩之刑,抄没家产八十七万八千七百钱,宅院三座,良田八万六千四百亩。”

“……”

“今有北门都尉…”

“够了!”华耀厉声喝止了张让继续再念下去,神情阴郁地纸俯瞰着下面的一众朝臣。

陈蕃、李膺二人此刻内心也是异常愤怒,还有些羞愧。太仓令是他们二人曾经看好举荐过的。

他们没想到,平日里自诩为正直忠贞之士居然如此贪婪卑劣。

这些官吏的丑恶行径与行事卑下的孽宦又有何异?简直是为儒家丢脸,为圣人抹黑。

“哼!”华耀重重地叱哼一声,大力拍打了书案一掌。

“嚯!这些就是为我大汉牧民,为朝廷分忧的官员?就是尔等嘴里所谓的忠直贤士?

孔子曰仁,孟子取义,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啦?”

皇帝的几句问话让一众文臣羞愤不已。而太后在珠帘后面却差点笑场。

随后华耀站起来走动了几步,转头看向窦武,凝声问道:“骠骑将军认为该当如何?”

“这…?”被皇帝突然点名的窦武回神,继续思忖…

方才张让念到的姓名,不仅有陈蕃一系和宦官一系的人,也有自己一系的人。

可以说是包括了朝堂之上的所有势力,这的确是不易处理。

窦武思来想去,一时也想不出妥当的办法,不知应该如何为好!

皇帝见窦武不打算出言,转首又问李膺:“太尉又如何看?”

“陛下,臣认为这些人身为大汉官吏,知法犯法,不仅是其罪当诛,更应罪加一等。

阳校尉精通律法,且执法公正严明,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李膺本就是忠直之士,这些人里面也有自己一系的,真是丢脸。

既然他们贪的时候不知节制,受律法惩处也是应当。

“既如此,就依司隶校尉阳卿的判定结果,依律执行。”皇帝一锤定音,拍板认定了处理结果。

“喏!”阳球闻言立即出列应承并谢恩,“臣谢过陛下!”支持臣的工作。

“阳卿不必谢朕!是朕应当多谢汝与一众辛劳的臣卿。”

华耀声情并茂:“谢汝等为大汉的律法施行而尽力,为朕尽忠分忧,为朝廷、为天下、为万千百姓伸张了正义。”

阳球与一众朝臣躬身行礼,感动道:“臣等汗颜!”

谢恩过后,阳球站回原位。大殿之上再次安静无声。

大家都对阳球这位在先帝时期就以酷烈手段、嫉恶如仇而闻名在外的法家典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下,看来还有许多人要开始走霉运咯!”

这是中正,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态的那类官员的心声。

“不知道现在送礼求人,还能避过一劫否?”这是手脚不净,心虚胆怯之人的念头。

华耀这个皇帝是下定了决心,希望阳球好好整顿官场的。不然,也不会破格提拔他。

果然如百官想的那样,得了皇帝明确支持的司隶校尉,这下才是放开了手脚干大事。

阳球原先抓捕的那些只能算是开胃菜,用来试探陛下和朝臣们的态度。

不过又三五日时间,司隶衙门就抓捕了不下一百五十余人,廷尉府的大牢被塞的满满当当。

“呵,这个阳卿啦真是雷神执法,雷厉风行,无所畏惧!”

华耀审视着阳球呈递上来的奏章,居然要求抓捕尚书令-荀氏八龙之一的第二龙。

另外,还要求皇帝、太后允许他抓捕大长秋曹节、小黄门段珪。

华耀弹弹段珪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扭头问道:“张让,段珪乃何许人也?”

张让对皇宫内的小黄门、小太监们都熟悉的很,不用思考。

“回禀陛下,段珪原是北宫崇德殿看门的小内侍。后于大长秋庇护举荐下,为崇政殿小黄门。

其人贪财,好钻营。家中兄弟姐妹甚多。”

华耀很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张让,知道他有给曹节上眼药的意思,并不阻止。

听完他的汇报,将其中一张奏章递过去:“汝将这份奏章送回给阳卿。并传他与太尉御前奏对。”

“喏!”

司隶衙门,阳球见到自己呈上的奏章被驳回一份,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即瞟了一眼张让。

这个桓帝朝不显的内侍,如今却随侍陛下,不知道这个宦官是否蛊惑了天子?

“是了。陛下召了阳校尉和李太尉御前奏对。

吾还得去宣召太尉,请允许吾先行告退。”张让被阳球的那一眼看得心惊肉跳,逃也似的离开了。

他不敢直面阳球,虽然上交了大部分财物,可依旧经不起司隶校尉的细查。

心里真的害怕这个酷吏趁机抓了他拷打一番。这样的事情,阳球以前可是做过几回的。

“哼迟早把尔等孽宦抓起来办了,让尔等知道吾秉持的律法之公正,尝尝刑具的苦头。看看尔等还敢作妖否?”

虽然阳球的大肆抓捕引起了许多有小辫子官吏的不满,但他确实浑然不惧。

因为只要他不是恶意栽赃陷害哪一位,在这情势严峻的当下,皇帝陛下必定为他撑腰!

是以,阳球行事自然是坦荡直白,无所畏惧。

犯了事落在了他的手里,能够剩下半条命,那是犯人罪不至死。

他的一系列行动让洛阳及周边的郡县的世家豪强,纷纷约束各自族中纨绔子弟。

“现今,朝堂内外的贪腐之风应当有所收敛了吧?”

阳球脑子里想着朝廷局势,天下形势,整整衣袍,理理仪容,随之步出衙门,向皇宫而去。

他在宫门处遇见了太尉李膺,急步上前先行见礼。

看来这届姓窦的太后不似以往的邓太后、梁太后那般擅权专政,对少年天子的权威算得上尊重。

“陛下上朝,百官跪拜。”

随着张让的高声唱喝,君臣之间开始例行礼节。

阅读汉末之我来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