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耽美言情 > 香江1980

第225章 新流派开创者

  • 作者:92V
  • 类型:耽美言情
  • 更新:12-30 00:57:15
  • 字数:3036

再次是香港文学的自我定位,它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部分,不过不是普通的一部分,而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心。

刘以鬯能担任主编,一是文坛元老,资历深,成就高,能服众,二是他非左非右,能够团结各方人马。

对于这些写严肃文学的人而言,徐洛的那些作品其实可以判到通俗类那一块去。

不过刘义鬯并不去在意这个,他在60年代的时候,为了生活需要,他也不得不撰写大量的流行以迎合市场需要,往往一要写超过十份报纸的连载。

但这本杂志创得略微有些早了。

当时普通民众对港英政府并无好感,同时也无力反抗,因此更加在乎“中国文化的根”,这也是50年代香港新派武侠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

如果,金庸是香港流行文学领域的大师,那么在严肃文学领域的大师则是刘以鬯。

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意识流’的《酒徒》就是他写的。

徐洛认真考虑:“好,既然刘叔邀请,我抽时间写一篇稿子。”

刘义鬯邀请他也是深有用意。

50年代的金庸类武侠,对当时香港大众来,是一种有填补、修复功能的读物。

“我想请你在我们杂志上写一篇稿子。”刘义劾,“严肃文学类型的。”

《香港文学》不但接续香港文学的命脉,更创造八十年代以后香港文学的新的格局。

在《香港文学》创刊号刘以鬯发表的“创刊词”中,强调有几层意思:

第225章新流派开创者

当时的读者也不单对武侠情有独钟,对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也有深厚感情。

金庸里的中国文化元素,可以是十分多元化,诗词、宗教、武艺、五孝道术、书画,无一不是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亦是传统中国武侠的重要元素。

其次要打破香港文学的政治化格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搞对立,派别林立,而是要“凝结”,成为一个共同体;

3、《香港文学》不是同人刊物,而是各方公开园地,希望能够产生的作用,创造“深远的影响”。

这三点意味深长:首先要打破香港文学的商业化格局,建立严肃文学的平台;

徐洛的到来就像是蝴蝶扇动翅膀一样,虽然没有影响到全世界的格局,但有些事情还是影响到其原本的走向。

刘以鬯在创刊号编后记所:“在此时簇办纯文艺杂志,单靠逆水行舟的胆量是不够的,还需要西绪福斯的力气。”

而如今的武侠在金庸这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前,那些武侠家开始寻求突变,最明显的就是温瑞安。

他在82年推出的《布衣神相》这本书里,还加上若干还珠的奇妙素材,使得书内的神魔虚幻色彩甚浓。

他并不满足,还在寻求更大的突变。

当徐洛带着那些网文架构的出现,主角一路狂奔,各种超时代的操作让人目不暇接,读者才恍然猛醒。

原来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看。

在卷的同时,有人认为他不止是开创新类型的,还开创出新的流派。

既然《香港文学》相当于一个号召令,各路作家汇聚的新书面。

那当然不能落下徐洛。

“你可别写得再跟那些通俗一样。”旁边的李敖接过话,“其实我很想看你能写出什么样的稿子。”

徐洛摇头:“我是学经济学的,在国学方面比不上你,但我信奉一句话。”

“什么话?”李敖问道。

徐洛道:“如果你跟我挑战,你放马过来,我不回话,只是疾驰而去,然后马后炮打倒你。”

李敖顿时大喜,“你这句话很对我的胃口,我们不能等最后审判时才收拾所有的人与敌人,在半道里,我也要随手宰他几个。”

之所以有这个法,大概是因为现在前途未明,却创了这本杂志。

1、香港是高度商业化社会,严肃文学受到排斥,我们要有正确的文学价值观念;

2、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但它位置特殊,是中西文化中转,海外华文文学中心;

阅读香江1980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