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

第10章磷火琉璃顶

  • 作者:阴阳寻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03 14:04:42
  • 字数:5162

想到这,我就问李老大,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其他倒是没什么,对了……”

李老大说完,我和诸葛狄都愣住了。

锃亮的东西?

李老大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随后蹲下身子,在一旁的土堆中翻了一会,然后找出了一块酷似玻璃碴子的东西。

诸葛狄也是一脸茫然。

“不清楚,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我问道。

“没有,我刚才挖出这东西之后,就发现底下的‘熟土’不太对劲,然后我拿手电一照,我看见底下好像还有什么东西,锃亮锃亮的。”

琉璃,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特殊的物件。

其由来是在青铜器铸造时,所产生出的副产品中获得,然后经过提炼加工,最后才形成琉璃,古人也常叫它为‘五色石’,由于民间罕见,所以古时的琉璃,比玉器更加珍贵。

而琉璃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是出现在唐代李亢所著的《独异志》中,只不过李亢的书多数形近而讹,只有一些有史可考的东西,才具真实性。

我虽然有专业知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整不明白,这种紫褐土……我还真是闻所未闻。”

李老大甩了甩头,接着说:“按道理来说,这个末代渤海王,当年是在宋辽时期被辽国所灭,他的陵墓建造风格,应该多倾向于宋代,而宋代的回填土多以黑土,这……”

“李老大,你怎么看?”

“这应该是琉璃。”

我说完,李老大就发声了:“琉璃?这坑外怎么会有琉璃?”

而我不予苟同,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件事,恐怕是没那么简单。

想来想去,诸葛狄也就想出这么一个可能。

“有是有这个可能,之前我们哥几个,还遇上过用朱砂装神弄鬼的。”李老大点点头,也觉得诸葛狄说的有道理。

“素闻你们发丘将军,多以古董商人和当铺朝奉掩盖身份,招子倍亮,你瞅瞅这是啥玩意?”李老大将东西递给我。

我接过手仔细的瞧了瞧。

我皱起眉头,看了一眼手中的琉璃碎片,心想这底下难不成还有琉璃不成?

想到这,我从李老大手中接过手电,立马趴在洞口往下看。

果不其然,在手电的照亮下,底下隐隐可见一阵光亮反照,且颜色多变,有流彩烁动,我猜测这东西,多半也是琉璃。

可奇怪的是,这‘东家’为何要在‘东道房’的顶端,放置琉璃呢?

难不成是这‘东家’有先见之明,知道后世会有盗墓贼光临他的墓坑,所以提前放置大量琉璃,想以此讨好盗墓贼?求放过?

我实在是想不通,只好先站起身来,将我的所看所想,告诉了李老大和诸葛狄。

很快,诸葛狄也说出了他的想法:“我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若是此坑东家真有此意,反倒是会更加激起旁人的贪念。”

自从李老大探洞带出白膏泥之后,

诸葛狄对我的态度,明显友善了许多,甚至还带着一丝敬意,先前来的时候,他可都是一副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走路都是鼻孔朝天。

“嗯,我也觉得诸葛兄弟说的有道理。”李老大表示赞同。

随后,我们几人又琢磨了好久,但实在想不通原理,李老大就提出晚上让张显宗过来瞧一眼,或许就知道是什么原因。

毕竟张显宗在这一行,久负盛名,上到战国秦汉,下到宋元明清,他刨过的坑,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众人当中就数他经验最丰富。

就这样,我们三个先把刨出来的土,就近处理,然后找来了枯草掩住盗洞,又往上面撒了一层黄土,直到看不出什么异样之后,我们才撤离……

回到镇上之后。

李老大立马找到张显宗,把情况汇报了一遍。

张显宗听后,并没有感到太惊讶,只是说了句‘知道了,小问题’,然后他就开始通知众人,今晚准时开工。

对此,我自然是高兴的。

刚准备回房眯一会,诸葛狄却已经站在了我的房间门口,看样子应该是在等我。

“有事?”我问道。

诸葛狄微微一笑:“没什么,就是想给你提个醒。”

“你什么意思?”我警惕起来。

诸葛狄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走了过来,靠在我耳边说:“有些话,不可尽听,有些人,也不可尽信,总之,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喂,你到底什么意思!”

我冲着他大喊,可诸葛狄已经回到了自己房间,随手关上了门……

……

晚点十点。

张显宗逐一叫醒了我们,我们一行八人开着三辆车赶往渤海镇,在接近田仙峪村一公里的时候,张显宗他们在山路边找到了几处空地,将车停下,随后就地砍伐树枝掩盖车身。

处理好车子的事后,-我们背上装备,徒步赶往田仙峪村的后山。

约莫是晚上十一点半,我们终于是到了地方。

李老大等人立马开始做准备工作,张显宗也是第一时间就趴在盗洞口,用手电查看坑下情况,看了好一会之后,他这才掏出一根烟点燃,显然是有些发愁。

见状,我就问他怎么了。

张显宗不答反问:“你有没有听说过……磷火琉璃顶?”

我微微一怔,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发丘秘籍》上看到过,这是宋辽时期,一些贵族墓葬中常见的防盗装置。

其构造方式,是在墓室顶端,先铺设一层极薄的琉璃瓦,然后放入一层特殊的油性物质,接着再铺一层琉璃瓦,一旦受到外力破坏,琉璃一碎,里面那种特殊油质,一遇空气就会点燃,乃至是发生爆炸。

最后,墓坑里的东西,会伴随着大火或爆炸,和盗墓贼一起同归于尽,这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自杀式’的防盗机关,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那种特殊的油质,在《发丘秘籍》上也有记载。

古时候,在苗疆那边,有一种独特的昆虫,名为‘滚山虫’。

当地的草鬼婆常常给其喂食黄磷,久而久之,这种昆虫身上积攒了大量的黄磷成分,其鲜血和唾液就有了如黄磷一般的作用,一遇空气立马自燃,她们也将这种虫子,称之为火虫蛊。

因此,我祖上一位大明时期的祖宗认为,这种磷火琉璃顶的防盗机关,其中的那种特殊油性物质,很有可能就是这火虫蛊的鲜血,或是唾液……

本站网站:

这东西也就指甲盖大小,通体剔透,色彩呈现一种诡异的紫褐色,但在太阳底下一照,立马又变得琉云璃彩,五彩斑斓,看上去非常像一种东西,那就是琉璃。

我也赞同他的说法,不仅仅是宋代,唐宋时期基本上多是以黑土回填,东汉除了黄沙泥不用,其余的都有,西汉回填大部分就是用黄土,春秋战国就是用红土的多。

“会不会是这个渤海王与众不同,想搞点特殊的?”

阅读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