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

第133章秽士

  • 作者:阴阳寻人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3-11 01:09:13
  • 字数:5112

食之,可保心肝不腐,再以秽土养之,百二十年便可再得‘重生’。

从这里不难看出。

原文是:钟山有古神,名曰烛九,其子神窫窳(yayu),遭贰负与危所杀,帝令巫祝以不死药救之,事竟成,却化妖。

还有一段是:开明以东方,有六巫祝怀不死药,其名曰:巫彭、巫抵、巫阳、巫覆、巫相、巫凡、合力疗窫窳,事成,化猰貐。

书中所记载的‘秽土’,应该是一种红泥。

我还真想不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

除此之外,我在这书中,还看到了一些有关于无启国的记载。

其中一个,与《山海经》中的一段描述极其相似。

是指:固态,液态,还有气态。

而固态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却没有。

原因就在于固态物质,没有流动性,而液体有。

除了吃饭如厕,白天一般在二楼,到了晚上,我才会偷偷潜入地下室查找资料。

好在我爸设置的机关给力,无论是开是关,都只有轻微响动。不然的话,诸葛狄他们恐怕早就发现了。

另外,经过这两天的努力。

接下来两天,我基本在家。

如此一来,这书中所描述的‘秽土’,那可就有意思了。

它既有固态的形体,又有液体的流动性。

不动时形似如泥,却无法用篓盛装,会如水一般泄漏。

全因他们食用了一种名叫‘秽土’的东西。

书上记载,这秽土色如朱砂。

但书上却又说,这秽土无法用篓承装,也就是意味着,它是液体。

这正是我想不通一点。

而这两段记载,大致意思是:曾经有一座山,名叫钟山,山上有位古神,名曰烛九,这古神有个天神儿子,叫做窫窳,但却惨遭贰负与危二神所杀!

某位帝王下令,让当时的六位巫祝,用不死药救活他,没成想,救活之后,这窫窳却变成了一种名叫猰貐的妖怪。

本来一开始。

我并没有将这些与无启国联想到一块。

直到我看第二遍的时候。

注意到‘巫祝’以及‘不死药’一词。

而那名从无启国带走‘起死回生’术的人,在帛书上,就是叫做‘巫祝’。

另外,当我仔细回味这两段记载中的故事之后,揉合到一块,基本上与我在帛书上看到的内容一致。

也就是说,帛书上所记载的那个变成‘独眼怪物’的勇士,就是这记载当中的窫窳!

而据我所知,在《山海经》中,也有关于窫窳的描述。

这是神话传说中一位神袛的名称,原型为人首蛇身,后因危与贰负杀了它,化为一种龙首猫身的怪物,居于弱水,喜爱食人。

这一点,倒是与帛书上所描述的有所不同。

可无论如何,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窫窳复生之后变成了怪物,这是不争的事实!

难不成是这不死药,出现了副作用?

我思来想去,只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无他。

因为我所见到的那个萨满大祭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确算是‘重生’了,但却丧失了人的体态和理智。

总而言之,这起码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这不死药,真的是有‘起死回生’之效。

可书上明明说,那些无启民是靠‘秽土’得以重生的,而我们从赖布衣弟子墓中带出来的不死神药,却是丹状,类似古时方士所炼制的金丹。

还有那萨满大祭司,壁画上可没记载她生前吃了什么东西,只是躺进了一口有红色棺液的棺材中。

等等,红色,棺液……

难道这棺液就是‘秽土’?

一时间,我恍然大悟。

“不动形似如泥,动如水。食之,可保心肝不腐,以秽土养之,便可得‘重生’。”

我再度默念起记载中描述‘秽土’的那段话。

形态,颜色,基本完全符合。

没错了,这棺液就是传说中的‘秽土’。

可奇怪的是,用这‘秽土’重生后的人,好像都不太一样。

如帛书上所记载,当年那个巫祝在闯入无启国之后,可是见到了三种人,一是正常人,二是长着独眼的怪人,还有一种更是离奇,竟是人首蛇身。

当然了,人首蛇身要是放在先古时期,倒不足为奇,因为我们所熟知的两大人文始祖,就是长得这般模样,一是伏羲大帝,二是女娲。

除此之外,我刚刚所提到的窫窳(yayu),也是人首蛇身的形态,死后重生,方才变成那种独眼怪物。

“难道说,这无启民的三种形态,是先后顺序?”我捋了捋思路:“这些无启民,没重生之前,是人首蛇身,吃了秽土重生之后,就会变成那种独眼怪物?可这也不对啊……”

我记得帛书说,这三种形态的人数,可是各占无启国民的三分之一。

要是这些人首蛇身的人,在吃了秽土之后,就会重生变成独眼怪物。

那这独眼怪物的人数,铁定要比人首蛇身的人多才对,而且还有三分之一的正常人,这作何解释?

要知道,他们可是雌雄同体,且不会生育,也就没有所谓的人口增加一说。

另外,帛书上也是将这些无启民,分为了录民和细民,录民死后膝盖不烂,一百二十年重生,细民死后肝脏不腐,八年后便可重生。

这等同于三种形态的人,还只归类于两种。

一下子,我的脑子再次乱成一团浆糊。

而我之所以如此执着想解开这个谜题,全因我爸留下的那本书上,也记载了这个事件,我料想,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

当天中午,诸葛狄从老宋那里回来。

我爸之前攒下的几件黄货,我让他全拿去‘割骨’了。

割骨,是古玩行中,店摊的行话。

割,是转卖和出手的意思。骨,就是指骨著(古玩)。

至于买进的话,则是叫‘请著’。

至于为什么要说是‘请’,那是因为能被称为‘古玩’的物件,少说也得是百年以上,论岁数,基本上都是你太爷爷那辈。

而且大多古董,都是来自地下。

沾了阴气,只有说请,方能凸显尊重。

“卖了多少?”

我看着诸葛狄两边鼓鼓囊囊的裤兜,虽然大致有个数,但还是问一下比较好。

“一共四万七。”

说话间,诸葛狄掏出两边裤兜里的钞票,放在了桌上,随后又从身后摸出两叠。

我一听这数字不对啊。

按照我的估价,这批黄货顶多值两万七。

这多出来的两万咋回事?碰上冤大头了?

要知道,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三态。

还真让我在一本古籍上,找到了一些无启国较为详细的记载。

书上说,这无启国国民,之所以能周而复始的‘死而复生’。

阅读我当探墓人的那些往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