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神都锦绣

第四百六十一章 征辽军略(一)

  • 作者:钟山布衣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08 13:06:06
  • 字数:3342

猜不透那就放一旁,随机应变就好。

几天后,谢岩在“公事房”里与“新安县”过来的官员询问一些事情,可坐下来还没能说上几句,吴成匆匆入内禀道:“校尉,‘官衙’门房处,有军卒执‘英国公’府上腰牌前来,称‘老公爷径直去了学堂,有请黜置使前去一晤’。”

“英公能来,乃荣幸之至,下官欢喜尚且不及。”谢岩赶紧上前行礼道。

“皆同殿为臣,虚礼就不必了。”李绩随即道:“县子请坐,待老夫引荐几位同僚相识。”

“来者何在?”谢岩问。

可是,当谢岩走进“督学公事房”里的时候,却是大吃了一惊。

屋里坐着的共有七个人,除李绩、高远、王伏胜三个熟人外,还有四个他不认识或者说依稀见过,却忘了称呼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来者皆是出自军旅,那一身“铁血肃杀”之意,普通人根本装不出来。

“老夫冒昧而来,叨扰了。”李绩淡淡客气一句。

好在,来人谢岩曾有见过,是李绩近身侍卫,故不疑有他,简单说上两句后,便一同前往“皇家学堂”。

“皇家卫岗学堂军事院”,如今拥有两个独立院落,其一为“兴趣班”;其二为“军事班”,而这个“班”的人员构成,目前分为两部分,一是拥有一定职衔和战功,由“兵部”指派的“保送者”,另一部分则是军队里“考上”的各级军官。

由于大唐地域广阔,可通讯条件很差,所以,“军事院一年级”只有三十人,全部来自“关中十六卫”,从这个“新学年’起,新招收的八十人,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批学生,其中十个“保送者”,余下皆是考入军官,其中边军占了三成,可谓不少。

那一番所谓“绝配”言论,不仅传遍全府,甚至连“冯府”那边都知道了。弄得贺兰敏月连续多日,待在自家,足不出户。

谢岩也知道,堵住悠悠众口是不可能的,唯时间可以淡化。再者,要说他本人对于李涵石话语一点心思没有动,似乎也不对。

于是,什么动静都没有,算作应对了。

遇上李涵石,谢岩绝对无语。

“军事院”学制为四年,每年定招百人,人数不够没关系,可以有多少教多少,但不能降低“招生标准”,这是谢岩底线,“兵部”那头也干预不了。

因此,谢岩一直认为,李绩领同僚“观摩”,应当是去了解“军事院”实际情况的,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事情或者想法。

谢岩不认为如李绩这般人物,会闲的没事干到处转悠,其中必定有“情况”。本想派人去找高远打听,可想想又放弃了,很简单,真要是能说,只怕来者通报时就说了。

“英国公”李绩出身“瓦岗寨”,当年以“道人”身份示人,虽真假无人得知,但是有一点,其与“道门”定有所关联。那么,在“道教盛大法会”行将结束之际,过来走一走,露个面,称得上合情合理。

可“携同僚观摩学堂”又是何意呢?

吴成道:“尚在门房恭候。”

谢岩不作多想,只能对来访官员道一声歉,而后快速离去。

随着谢岩坐下,李绩缓缓道出另外四人身份——

苏定方,自大破“西突厥”后,进爵“邢国公”,拜“右骁卫大将军”。

契苾何力,大唐为数不多的异族高级将领,爵至“郕国公”,拜“左骁卫大将军”,加官“检校鸿胪卿”。

梁建方,拜“左武卫大将军”,乃戎马一生的老将军。

最后一位,那更是在后世声名显赫的名将薛仁贵,此刻官任“右领军卫中郎将”。

“明日才是‘法会’最后一日,李绩他们怎会今天就来?”谢岩心中有些纳闷,但却无法直言问出。

皇帝给了设立“密案司”的权力,不用太浪费了。借着这个机会,谢岩重建调整了“皇家学堂”内部结构,将“高级班”分设成“格物”、“医道”、“军事”、“算学”及“百业”五个部分,以后世“基础课”加“专业课”来设置课业,同时单列一“番学院”,教授异族子弟。至于“密案司”,暂由自己办理,待日后皇帝任命“督学”后,整体移交。

将“皇家学堂”内部事务大致理顺时,“元德观”操办的“水陆道场法会”已接近尾声,其成效如何,谢岩不关心,他只知道,高远差人捎话,曰:“‘英公’将于法会结束日,前往‘元德观’,且携同僚,观摩‘学堂军事院’。”

阅读神都锦绣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