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医匠

09风波之前

  • 作者:阴九流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3-17 21:38:01
  • 字数:7468

而且有皇孙皇后病情在,就如同有了护身符。可是这毕竟是抗旨,还是有些肝颤。

“哦?莫非是什么达官显贵?”

皇帝冷笑:“妹子多虑了。过些时候,怕是太医院都得空了。”

皇后不解:“空了?这是何意?莫非是哪地方出了瘟疫。”

“并不是。只是直隶衙门里一名普通的皂隶。”

“重八,我的命跟孙儿的命都是徐先生救下的。救命之恩比天大,得多给他些赏赐才是。”

皇帝点头,神情却有些心不在焉:“都听妹子的。那你看,让他做太医院院使如何?”

皇后皱眉:“院使?徐大夫医术高强不假,可让他直接做院使,怕不能服众。咱可不能把他架火上烤。”

徐一真战战兢兢地躺在床上,请走了宫女,原以为今夜难以入睡,没想到一沾枕头,一股巨大的困意袭来,便睡过去了。

不提睡得昏昏沉沉的徐一真,单说皇后这里,皇帝正跟皇后聊闲篇。

自从建立了大明,一个理顺朝廷,一个理顺后宫,好不容易说会话,说的也大多是朝廷之事。

徐一真号脉,知道肺脏病症去了大半,心脏病症也有好转。只是陈年旧疾不宜过猛,要想尽全功,怕是也得七八天才行。

徐一真跟皇帝一一说了。

皇帝很满意。毕竟在此之前皇后都要死掉了,现在七天就能痊愈,没有比这儿更满意的了。

一口白痰吐出来,皇后舒服了很多,困意涌来,便不可遏制的睡下了。

哪怕刚开始是说那个儿子坐没坐相,哪个孙子出息了,说着说着又回到朝廷之事上来。

反倒是像现在,纯粹的聊天越来越少,越来越宝贵了。

徐一真这话说的战战兢兢。虽然早已知晓,现实中的洪武皇帝并没有史书上的残忍好杀。

皇帝看也不看,直接塞进怀里,嘴里说着:“天色已晚,徐先生不如就住在宫中,也好方便为皇孙皇后看病。”

“陛下隆恩,草民本不敢推辞。只是明日辰时我要为城东一户人家行针,住在宫中极不方便。”

皇帝不以为意:“即是皂隶,晚一点早一点又算得了什么?何况辰时已经不早。你今晚就睡在宫中,明日一早我派人送你过去。”

话说到这儿份上,哪还有徐一真拒绝的余地?只得拱手抱拳,谢主隆恩。

皇帝继续笑,发怒地笑,每个肌肉都扯动着,努力做出“笑”的表情:“不是国土上出了瘟疫,是人心中出了瘟疫。”

随之,皇帝便说了皇孙的药的事。

皇后气得浑身颤抖:“这是杀人!这是叛逆!重八你一定要把幕后真凶查出来,处死!”

皇后说这话,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的。

皇帝一边大以为然,一边奇怪:“妹子平常总劝我少杀点人,怎么今回儿杀性这样种重?”

皇后听了眉毛立起来了:“那能一样么!这是咱孙子,亲孙子!”

皇后脸色气得通红,呼呼喘着粗气。

皇帝看到皇后脸色,猛地想起徐一真嘱咐:不可让皇后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心里一下慌了。

连忙抚着胸口顺着后背:“不必生气,治病有徐大夫,药方面,我先让蒋瓛去宫外采用,必然不会碍了孙儿和你的病。

“至于太医院的那群庸才和幕后之人,自然不必你说,我也绝不会让他们好死!”

皇后这才情绪缓和了些:“咱俩真是上辈子造了福气,才遇到徐大夫。你切不能摆着你皇帝架势,怠慢了人家。”

皇帝见皇后情绪稳定了,脸色好看了下来,也笑着点头:“是,是,一定,一定。”

正在此时,王公公进来禀告:“回禀皇上,蒋瓛大人在宫外等候。”

皇后知道皇帝有正事要忙,摆手:“你且去忙吧,我也困倦了。”

皇帝又嘱咐了几句,又吩咐身边宫女好好照料,有什么情况立刻禀告,这才走出去。

来到外间,皇帝重新拾起了帝王威仪,冷冷地吩咐王公公:“召蒋瓛近来见咱。”

不一会儿,蒋瓛进来了,手里小心拎着食盒。他也没穿官服,而只是一身布衣,腰间悬着锦衣卫腰牌。

这个人看上去不像堂堂锦衣卫,倒像是酒楼里送烧尾的。

皇帝看着奇怪:“你怎么这副打扮。”

“臣刚从宫外回来。”

皇帝明白了。他要蒋瓛做的事,去到宫外若是穿着官服极为不便,相比倒不如一身布衣自在。

“孙儿的药熬好了?”

蒋瓛将食盒献上。

王公公接过来,小心的移到桌子上,打开食盒,里面静静放着一白瓷壶,用软木塞塞上。白瓷壶又放在一水盆里。水盆里盛着热水。

皇帝很满意:“你有心了。”

蒋瓛喜不自胜。他做这么多,无非是为了皇上一句夸奖。

皇上夸奖重要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夸奖背后的上心。只要皇上上心了,知道自己办事用了心,还不怕以后的奖赏么?

“为皇上办事,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皇帝不置可否:“药渣,拿到了么?”

蒋瓛面色一变,身子匍匐下来:“皇上恕罪。”

“怎么?没拿到?”

蒋瓛加着小心:“臣审问了太医院上下,都说从从未看到过药渣。臣又审问了给皇孙开药的黄太医和院使张太医。可,

皇帝面沉似水:“怎样?”

“张太医言说药渣由黄太医保管。而黄太医已经上吊身亡了。臣查抄了太医院中黄太医的房间,并没有发现任何药渣。”

“好,很好!”皇帝面无表情:“你可将他们都押入诏狱?”

“无陛下谕旨,臣不敢擅断。”

“着令!将全部太医,并黄太医九族全部押入诏狱,封锁御药房,定要将此事查问明白!”

“是!”蒋瓛应是,神情凝重透着兴奋退下了。

“慢着!”

蒋瓛连忙回身。

皇帝拿出药方:“这服药仍如孙儿一般,去宫外采买。”

一夜腥风血雨,与徐一真无关。

徐一真是被宫女叫醒的。

他朦朦胧胧的扣着眼屎,突然意识到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妙龄少女,连忙把自己裹紧:“怎么了?”

“徐大人,已经卯时了。陛下吩咐,伺候徐大人洗漱更衣,之后送徐大人出宫诊病。”

“哦,好。”徐大夫茫然应着,突然想到什么:“你歇着去吧,我自己洗漱更衣就成。”

少女也没多纠缠,应了声是,也没行礼啥的,就离开了。

徐一真心里多少有点惆怅。

随即他失笑。有什么好惆怅的。这人别看只是宫女,怕家庭出身比他高了不知多少个档次呢。

想着跟里似的有个什么艳遇一见钟情,那真就只是情节。

徐一真洗漱完毕。宫女又端着托盘进来。

托盘里撑着一碗小米粥,几碟咸菜。这就是早饭了。

早饭未免寒酸了些。“御膳房就给皇帝吃这个?”

宫女笑得拒人于千里之外:“陛下吃的当然不是这些。不过也没有太过奢侈就是了。”

徐一真吃完早饭,仍旧由宫女领着出了东宫,便该有小太监带路,一路顺着昨天来路来到宫门外,便见宫门外停着辆马车。

驾马车的其貌不扬,穿着布衣,腰间悬着令牌。他看到徐一真和小太监并不意外,跳下马车迎接。

“徐先生,今儿由我护着您去诊病。您叫我小六就成。”

这人虽然是马夫,但手粗脚粗脖子粗,手掌虎口有老茧,眼神如鹰隼直刺人心,显然不是普通人物。怕是传说中锦衣卫里的高手。

他哪里敢称呼他“小六”?

徐一真抱拳拱手称呼:“六爷。”

六爷笑着摆手:“哎呦,您可是皇上前的红人,可惶恐死小人了。”

徐一真上了马车。小太监转身进宫,马夫便“驾”得一声,一扬鞭,便驶离宫门了。

小六一边驾车,一边回身对车厢里的徐一真说:“徐先生,等您诊得了病,皇上吩咐还得送您回宫。”

“还要回宫?”徐一真一愣,却是没想到。

虽然,皇孙皇后每天都要行针,但时间段都是一样,都是在傍晚戌时左右。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早上,太阳刚升起来没多久。即便是诊完了病,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回宫干嘛?等着太阳落山么?

但徐一真能说什么?他就一小小草民,什么都说不了,只能说一声:“好。”

一路没什么言语。毕竟彼此不熟,更别说徐一真心存疑虑,小六显然也不是健谈的人。

沉默的气氛马车突然停下,小六招呼:“徐先生,到了。”

徐一真茫然的出了车厢,左右一看,还真是关志家前。

徐一真不由心头凛然。

虽然皇上什么都没说,一副好说好量的样子,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就把他查了个底掉。

连关志的住处都查清楚了。

是他睡觉的时候查的?还是之前就查好了。若是睡觉时候查的还好,若是之前就查好了,当时皇帝问的时候他要稍一犹豫,没有说实话……

死到不至于,但在皇帝心中有了坏印象,可不是什么好事。

徐一真一边想着,一边来到门前,敲门。、

门开,关志一脸茫然的面容见到他不由得大喜:“徐大夫从宫里出来了?什么时候出来的?怎地现在才来?”

这时,他视线越过徐一真肩膀,看到他身后的马车,以及那个明显一拳能打死三个他的马夫,声音戛然而止。”

“皇上隆恩,特地派六爷送我出宫,为你妻子诊病。”

关志跪地,面朝皇宫,三跪九叩,一脸感激涕零:“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一真看着关志表演,目瞪口呆。

接着便有宫女头前引路,领他回到东宫太子处,在北边找了间房收拾住下了。

“虽说只针灸也无碍,但保险起见,我开服药,让皇后每天午时服下。”说话间,早有机灵的宫女拿着笔墨来到跟前。

徐一真将方子写了,呈给皇帝。

阅读大明医匠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