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天下归明

第35章我喜欢讲故事

  • 作者:月下扫雪人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03 17:03:07
  • 字数:6156

这种繁文缛节的礼仪乃是大明国家中一种重要制度,也是张夫子个人极其重视的,简直可以说是张夫子理想中的完美世界,所以就算是通判之子也决无宽贷。

钱贵安悻悻地收了腿,端正坐好。

“我要说的是大明嘉靖年间,在成都府下辖的彭县县衙发生的一桩弊案。这个案子规模很小,案情也很简单,讲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

“既然没啥可讲的,那就别讲了。”孙锦撇撇嘴。

直到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竖起耳朵,张夫子这才满意的示意其中一位老师。老师点头,然后打开本次开讲的议题,环视大家,庄重的念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孙锦说的基本都是些大道理,我这个人不喜欢讲大道理,就给你们讲个小案子吧,你们当故事听。”

孙锦适才所讲的,一听就是作文常见的摘录式,这一句,那一句,拼凑而成。咋一听,有点道理,但实则狗屁不通。再说了,一帮小学生,给你们讲大道理,听不懂也不爱听啊。

一听李维说要讲故事,原本个个思想已经默默神游各方的同学来了点兴趣。

好歹也是学霸,众目睽睽的压力之下,思索片刻后,他开始有了一点思路。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他从苏洵的《辩奸论》开始,举例月之晕,屋返潮预示风雨,万物万事变化皆有因果,从细微之处就可预见日后将会发生大变化,又谈到国家发展和万事万物一样的道理。

学霸虽然是学霸,但由于准备不充分,说的磕磕巴巴的,前言不对后语,但好歹还不算离题。

和其他所有的仪式一样,必须要有目视耳听的对称均衡。

张夫子面南坐定,另两位先生依次进入,行礼如仪。

大讲堂早已打扫得干干净净,采光甚好,宽敞明亮。设杉木书案两张,一张摆前,供听讲的人查鉴。另一张摆在数步之外,为讲学的人所用。

早课后,经筵开始。

张夫子心中大为失望,这可是州塾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怎么表现得如此不堪?但他不能当场流露,因为这是他自己提出的“经筵”,责问或指斥讲者,均属于失礼,这可把夫子的脸都憋红了。

“行了行了,就此打住吧!李维有什么意见?你来辩讲。”

倘若经筵上,有人不敬礼仪,那么夫子会教导此人,直到此人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

这话若是有人当真了,那就是傻叉了。张夫子目光一扫,眉头一皱。

“钱贵安,把你的腿放下来!”

夫子道:“就以此为议题,开始吧。孙锦你先来。”

孙锦很不情愿的出列,按仪式要求叩头。叩头毕,趋前,立于书案前的位置上,开始演讲。

张夫子瞪了孙锦一眼,以示警示。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全部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老师亦不能例外。

李维笑道:“正因为它太过平常,在我大明一千多个州县里屡有发生,故而颇具普遍意义,值得一听。”

孙学霸翻了个白眼没再吭声,钱贵安闭眼睡觉。万家出事后,他似乎收敛了一些,对李维的态度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至少面上相安无事,没有再挑衅。其他人则安静听讲。

“这事发生在嘉靖二十五年,当时彭县县衙里,有个叫陶成的,是吏房的一位书手。一个叫陈佐的人,在户房担任算手。在衙门里,户房和吏房并称两大要害机关。

吏房管公文,户房管钱粮税赋。这两人都有极大的权利和便利搞出小动作。因为他们只消在公文和账簿上做一做手脚,哪怕改写一笔,一户农民的命运就改写了。”

“大胆!你说什么狗屁话!”正在假装闭目养神的钱贵安突然猛地站了起来,指着李维大声呵斥。

“钱公子稍安勿躁,我讲的这个故事,不是什么狗屁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人曾形容说,‘朝穿青衣而入,暮各持金而回。’可见胥吏油水多丰富。你爹是通判,你应该比别人知道这些内情吧。”

“钱贵安,别吵,再吵就请你出去了。”张夫子很不快,他组织的这个仪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你是通判之子,也不能扰乱破坏。钱贵安恼怒地闭了嘴。

“我继续往下讲了。那么这两个胥吏是怎么讨钱的呢?

“嘉靖二十五年八月,彭县要佥派老百姓来三班服役,指派了吏房和户房执行。户房确定应役人选,吏房负责登记造册。陶、陈二人一听,哈哈,钱来也。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合适人选。

也巧了,在佥派名单中,有个叫刘选的,被安排的役职是个快手。大家知道快手的日常工作要送公文,管治安,缉拿犯人,经常奔走外乡,甚是奔波。所以刘选就不想做快手,但不服徭役那是大罪过,于是他找陶、陈二人出主意,花钱‘买闲’。

何谓买闲?就是刘选每月出点钱,找个闲人来替他应差。反正审核的人是陶、陈,他们只要给刘选勾个应役,然后补一个闲人名额,人数能对应就行,因为没人会仔细检查名单。

不用说,两人都拿出了钱粮,孝敬陶、陈二位。也就是贿赂。”

李维环视在座,张夫子和三位老师,还有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说,就连钱贵安虽然表情不屑,但也在听。

李维继续往下说:“很快,一个叫王用的人找上门来。他在皂班当差,期满本可回家,但他不想走,因为皂隶有油水。比如给诉讼的人递东西传消息,甚至行刑的时候动作轻重,都有几个小钱可拿,比回家种地舒服多了。

于是王用也求到了陶、陈二人。然后也成功的‘买闲’,顶替了另外一位徭役,那人还得每月给王用工食。

王用觉得陶、陈二位太能了,便把自家亲戚王廷美介绍过去。王廷美读过书,有点儿小理想,不想混日子,打算买个胥吏干干。

陶、陈为王廷美弄了个‘越次争参’,就是通过修改公簿,把他的排名改到最头,一但招吏,就能越过其他人,马上授职。王廷美很快也进了户房,成为陈书手的同僚。

可巧了,这次佥派结束之后,原来的主簿病死了,新来了一位王主簿。陶、陈、王三人就都去巴结他,成其心腹。

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陶、陈二人上结主簿,下联隶役,在彭县衙门里形成了一个官、吏、役跨部门小集团。大伙儿可以想象他们是怎样一番讨钱寻租的热闹胜景。

我以上说的都只是衙门里胥吏讨钱的惯常操作,接下来的事儿就有意思了。”

赵坤素来从不爱听讲,可这会儿也听得入神了。他爹就是衙门当差,他多少知道点里头的事儿。

他心中暗暗咂舌,怎么回事,李维家里可没人在衙门里呆过啊,他怎么对衙门里的这些事知道得这么清楚啊。他觉得李维越来越神奇了,简直没有他不懂的!

张夫子则连连点头,虽不做声,心中却对李维说的颇为感概。他的学生们都还是少年,而他活了半辈子,自然通晓人事。

“转眼之间,到了缴纳粮税的时节。这是衙门头等大事,诸县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彭县一共佥派了六十二个解户,每一个解户负责解送的粮食数量与地点,都不一样。

具体流程就不细说了。不用说,负责此事的又是陶、陈二人。如此良机,他们自不肯放过,于是公然向六十二个解户索贿。这六十二个解户无奈凑了银子给二人。

其中有个杜解户负责的区域中,有个农户求了王用,想少交一点粮。王用虽然只是一个小皂隶,但他不仅少交粮还强迫杜解户足额收取,并讹了他银子。

杜解户十分愤恨啊,因为这等于自己多负担了。各位,你们看,皂隶算是衙门的最底层,权力小到可怜,可即便如此,仍能从两头榨取好处。”

所有老师学生都纷纷点头,大部分学员的家中都是普通商户平民,多少知道家里缴税的事,对此都有感触,这就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

他先发了一阵子呆,众人皆安静等候。

待先生们都坐好,参加听讲的学生们鱼贯而入,分列左右。

“咱们就不要讲究那么多礼仪了,可简便一些。”张夫子道。

阅读天下归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