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我不是武大郎

第二十一章 欲说还休心中事

  • 作者:佛前莲花开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7-15 23:18:24
  • 字数:7480

但新法因抑制富豪阶级而遭到官僚等上层阶级的激烈反对。

同时,王安石因急功近利,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小人来推行新法,结果使本应造福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

尔后,宋徽宗又下了一道更严重的命令:凡印有苏轼书法、诗文的书籍等,片纸只字,焚毁勿存。

而苏东坡对蔡京是有提携推荐之恩的。在这三百零九人中,还包括了与蔡京意见不合的变法派。

元符三年(年)正月,年仅二十五岁的哲宗病逝。哲宗无子嗣。在神宗皇后向氏的帮助下,神宗第十一子赵佶继承皇位,是为徽宗。

出任丞相不久,在徽宗的支持下,蔡京将哲宗元祐年间参与主持朝政的司马光、苏东坡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祐奸党”的帽子,在全国竖碑,警示全国。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年),一代大文豪苏轼暴病,瘴毒大作,卒于常州。享年岁。

在苏轼去世后的第二年,蔡京等又煽动徽宗下令:天下碑碣榜额,系苏东坡书撰者,并一例除毁。

徽宗的艺术天赋颇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广泛涉猎。毫不夸张地说,他在书画方面的艺术造诣是历代所有皇帝望尘莫及的。

但他在政治上确实昏庸无能。

被贬的蔡京乘机勾结宦官、后宫,得以顺利重返朝廷。

对于北宋的灭亡,他们谁也脱不了干系。特别是丞相蔡京,首当其冲要负有主要责任。

与高俅相比,蔡京出身官宦之家,还是文艺青年,才华横溢。其四岁时能背诵《岳阳楼记》。书法、诗词、文章样样精通。

蔡京的仕途始于熙宁三年。

读过《水许传》的读者,都知道蔡京、高俅、童贯是书里的“三大奸臣”。

在朝廷上,蔡京擅于投机取巧,极尽阿谀奉承之能,博取了徽宗的信任和宠幸。

蔡京不久出任了丞相。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了将近十五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稳定了北宋的统治。

蔡京感觉机会来了,积极参与变法,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

但工于心计的他决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脚踏两家船,混迹于新旧两党之间。两边都很吃得开。

徽宗登基之初,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大事”。

她早就反对新法,于是变法派蔡京等被贬出朝。

德政不修,天降灾祸。

公元年,宋徽宗崇宁五年正月的一天。

这一天早晨,天空中的东南方突然出现了一道明亮的彗星,迅速地接近太阳,紧接着一道闪电,击在东京汴梁大内皇宫文德殿的东墙。

“官家,官家,启禀官家,文德殿的元佑党碑刚才被雷劈成两半了。”

内侍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徽宗大惊失色。

徽宗认为这是上天降罪于他,当天深夜派人悄悄地把宫内的元佑党籍碑毁掉了。

从此,蔡京、童贯、高俅等在徽宗统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掌控朝政。

在经济方面,蔡京以“不患无财,患不能理财”为借口,竭力搜刮财富。经过多次变革茶盐钞法等,朝廷获得了丰厚的财政收入,但普通百姓的负担大大加重,整个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在军事上,他先与童贯、后与高俅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喜欢搞花架子,哄皇帝高兴;私下里妒贤嫉能,诬蔑陷害,把禁军当成了自家剪除异己的工具。

“你在想什么?”

蔡婉儿突然勒住缰绳,回头看我。

“没想什么。还有多远?”

我心想:想你爹了。能说给你听吗?(求鲜花)

“你说,宋辽两国在真宗时签订澶渊之盟,和平相处已有百余年。为什么最近边境却紧张起来?”

蔡婉儿所答非所问地望着远方。

“这事你得回家问你父亲丞相大人啊。”

其实在大学读书时,我看过几本不同版本的《宋史》,对这一段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

“还有,我父亲以前与童贯大人的关系可好了,两人在商议朝廷之事时经常不谋而合,可现在却因边境问题时常发生争执。”

我突然发现,蔡婉儿可不仅是江湖儿女,还是官宦之女,对边境问题也很用心。

我更纳闷:她怎么主动给我说这些事情?

我在她眼里,可是又傻又丑的武大郎哦。

“朝廷大事,肉食者谋之。我一个卖炊饼的,又傻又丑的,哪猜得透你们的心事?在你们眼里,我们这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小百姓,还不如你们豢养的小猫小狗金贵呢?”

我的话匣子一下子被她打开了,发牢骚也不看对象,一股脑地泼向了她。

“唉,唉,怎么这么酸呢?咋还一肚子山西老陈醋,要不要横搁在马背上再颠颠?”

她边说边伸手向后抓住我的胳膊。

“饶了我吧,西门夫人,我再也不敢了。”

我装出怕得要死的样子向她求饶。

“你喊我什么?”

她厉声喝问一声,反抓住我的胳膊,霍得从马上飞身跳下。

我也被她拽下来丢在了地上。疼得我呲牙咧嘴。

但我知道,她没用力摔我。否则,我不断胳膊就得折腿。

她抽出宝剑,直指着我的咽喉,警告道:

“你给我记住,以后永远不要这样称呼我。除了这个,喊啥都行。”

“喊老婆也行吗?”

我看出她的虚张声势。

她之所以突然恼羞成怒,是因为我称呼她“西门夫人”。而且特意加重了语气。

她焉能听不出我的调侃?

可见,“西门夫人”这个称呼,对她来说不是耻辱的标签,就是不愿、不敢触及的内心伤疤。

不知者不为罪。

别看她满脸冰霜,不苟言笑,其实她色厉内荏,心灵深处也柔软得很。

而且,她的性格还有点小小的冷幽默,心里喜欢,或者说至少不讨厌男子向她撒娇卖萌。

但要有分寸,尺度比较难把握。她毕竟也有点喜怒无常。

所以,我又胆大地往前挪了一寸寸。

我要试试她的底线,探寻一下她的内心世界。

相对于金莲的柔弱真诚,耶律燕的纯真无瑕,蔡婉儿是个谜一样的女子。

越是神秘未知的东西,越能激发我强烈的探索欲望。

我多年来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既出我意料又在猜想之中,她不仅没有生气,脸色反而缓和下来。

“你哪是卖炊饼的傻子?倒像一个痞子无赖。”

她低下头。莞尔一笑。

天啊!她竟然笑了。

这是我认识她以来,见她第二次微笑。

真难得!真好看!绝代佳人!

“知己啊!”

我对她伸出大拇指。

“自由不羁,随和任诞,在这一点上,你倒和他一样有趣,只是,只是,他不像你这般赖皮,有胆量。”

“唉!”

她凝视着远方,幽怨地叹口气。

“他是谁?”

我紧接着问。

她没有回答。

“你是不是喜欢他?”

我心里不知为何有了一点小紧张。

“是耶律武?”

我心里有点舔醋的感觉。

不论颜值、地位、武功,还是财富、品行,我想,恐怕只有耶律武这样的男子才能入她的法眼。

她却摇摇头。

“我知道了,是他……”

我还没叫出名字,她就点点头。

心有灵犀一点通。双方明白了彼此所说的他是谁。

“哪你后来怎么嫁给西门庆了?”

我禁不住好奇地问。

“徽宗帝登基那年,我父亲因参与王安石变法被向太后贬出朝廷。后来,我父亲想方设法结交了童贯大人,通过他攀附上了向太后。这样,我父亲得以返回朝廷为官。”

“那时我正好从天山学艺归来。我父亲让母亲带着我进宫给向太后请安。向太后见我聪明美貌,又一身功夫,非常喜欢,非要给我做媒,说她有一个表外甥叫西门庆,长得一表人才,玉树临风,现在太医院学医,还会功夫。”

“我母亲回家禀告了我父亲。他喜不自胜,求之不得。我鼓足勇气给母亲说我喜欢我的师弟武山,我们已经私定终身。师父周哈哈也知道并同意。可父亲坚决不同意。我要回天山。父亲说你走吧,不出半月,你会接到你母亲病死的消息。我给师弟武山飞鸽传书。”

“两个月后我接到他的回信。他在信里说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我,以前只是跟我逢场做戏,借以排遣深山学艺的寂寞。他现在已奉师命下山,去了西北从军,现在西北禁军里给太尉童贯大人做先锋官。他已经由童贯大人做媒,于近日与陕西巡抚的女儿结婚成亲。”

此时的蔡婉儿已哽咽难言。

我轻轻叹口气,以示同情与安慰。

“后来我与西门庆结婚了。新婚之夜,我发现自己跳进了火坑。你知道吗?西门庆根本不是人,不知他从哪里得到了一本《九阴真经》,那是一种很邪恶的武功,书的扉页上写着‘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他已经不是男人,喜欢和帅哥厮混在一起。贾县令的小儿子就经常夜不归家,与西门庆同宿同吃。本来自己已经不是男人了,可他又很变态地喜欢美女,经常往家里带漂亮女人,有拐来的,有买来的,还有抢来的。自己不行,就变着法折磨那些女人,简直禽兽不如,令人发指。”

蔡婉儿已经泣不成声。

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没有动。满头秀发被风吹起,飘拂到我的脸上,摩挲得我心手都痒痒的。

徽宗亲政以后,改年号为崇宁,表示要崇法熙宁。

一开始蔡京给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当秘书。后来苏轼被贬官时把他推荐给了王诜。王诜是皇帝英宗的女婿,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神宗即位后,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任用王安石为参政执事,启动熙宁变法,对宋朝的经济、军事及教育科举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革除弊政的目的。

阅读我不是武大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