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国色芬芳

卖花女36

  • 作者:天下任纵横1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4-02 09:39:19
  • 字数:5906

据冯梦龙所著《情史类略》记载:徐渭担任胡宗宪的幕僚时,曾出游至杭州某寺,不被此寺的僧人礼遇。徐渭心中记恨,在一夜睡在歌妓家时,窃取她的一只睡鞋,欺骗胡宗宪说这只鞋子得自某寺的僧房。胡宗宪大怒,不再细查,直接下令捉拿此寺的两三位僧人,在辕门将其斩首。

徐渭为人猜妒,在妻子死后续弦,又颇为嫌弃。之后再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一天,徐渭刚从外回家,突然听到房内传出嬉笑声。他隔窗斜视,发现一位二十多岁的英俊僧人将妻子抱在腿上,二人抱在一起嬉闹。徐渭非常生气,取来刀杖,想要杀死此僧。等他进房时,僧人却不见了。徐渭质问妻子,妻子也说不知道。十日后,徐渭又一次发现僧人与妻子竟然在白日同寝。徐渭怒不可遏,大声呼喊,直取灯檠刺死了妻子。他因此被下狱,直到后来才被朋友救出。

义熙十一年(415年),谢灵运转任中书侍郎。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征讨后秦姚氏,骠骑将军刘道怜留守都城。谢灵运被任命为谘议参军,再转任为中书侍郎,接着又被任命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后来,谢灵运又奉命出使彭城,慰劳刘骏,并写了《撰征赋》。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在彭城建宋国,奉命出使归来的谢灵运仍然被任命为宋国黄门侍郎,再升任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擅自处死门生,被免除官职。

徐渭出狱后,一天闲居时,突然悟道英俊僧人的出现是自己以前报复杭州僧人的报应。徐渭感伤妻子死于非命,于是自赋《述梦诗》。自此至死,再不娶妻。

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出任琅琊王、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谢灵运喜爱奢侈豪华,他车子的装潢鲜艳而美丽,他的衣着玩的用的东西,无不改变以往的旧样式,世人都学他的样子跟着变,人们都叫他谢康乐。

义熙三年(407年),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谢灵运担任刘毅的记室参军。刘毅镇守江陵,又让他当卫军从事中郎。

义熙八年(413年),刘毅起兵反刘裕,兵败自杀,刘裕任命谢灵运为太尉参军。返京后又转任秘书丞,后因事而被罢免。

人物生平

自幼聪颖

谢灵运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祖父谢玄十分看重他,跟亲近的人说:“我生了谢瑍,谢瑍却怎么生出灵运的呢!“谢灵运幼年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儿。谢灵运从小便爱读书,博览经史,他文章写的非常好,江南几乎没人赶得上,堂叔谢混尤其喜欢他。

豪宕不羁

胡宗宪对他更为倚重,对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优容。陶望龄《徐文长传》记载说:徐渭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文武将吏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渭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不惧权势,前来求画者,须值徐渭经济匮乏时,这时若有上门求画者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若赶在他囊中未缺钱时,就是给的再多,也难得一画。正如他自撰的《题墨葡萄诗》所言:

轶事典故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十八岁的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享受两千户的税收待遇。援引先例,谢灵运被朝廷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但谢灵运拒绝担任该职务。

出仕东晋

猜妒致祸

立斩健儿

徐渭曾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徐渭暗中写短函迅速告诉胡宗宪,胡宗宪立即下令将几人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

任意妄为

元初元年(420年),刘裕代东晋自立,谢灵运爵位由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食邑五百户,又出任散骑常侍,转任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天性偏激,常常有触犯礼法律令的行为。朝廷只把他当做有些才华的文人,而不是有学识才干的政治家。而他自己却认为有水平参与国家大政,却不被赏识得到重用,经常愤愤不平。

永初三年(422年),宋少帝继位,权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谢灵运在中间挑拨离间,诽谤当权的人。司徒徐羡之等人很怕他,便排挤他外放任永嘉太守。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谢灵运一贯喜欢游山玩水,因为他是被贬谪出来的,于是便任情地遨游,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个县,每次出游,经常十数天不归,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郡守的主要职责,他一概不闻不问。他无论到哪个地方,都吟诗作赋,表达他的感受和心意。在郡上任职只一年,便称病离职,返乡隐居。他的堂弟谢晦、谢曜、谢弘微等都写信规劝他,但他根本不听。谢灵运祖父和父亲都安葬在伯宁县,那里有他家的老屋和别墅。于是他自行把自己的籍贯改成会稽郡,在那里修建房屋和庄园,他的居处前瞰环环的秀水,后背巍巍的大山,极尽幽深静谧的风致。他和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遥放纵,作诗为乐,他每一首诗被传到京城,无论贵贱竞相传抄,一夜之间,官吏百姓便对这首诗知晓熟悉了。远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一时间,名噪京城。他还写了一篇《山居赋》并自己进行注释,以记述这些事。

景平二年(424年),刘义隆登基为帝,并于元嘉三年(426年)诛杀权臣徐羡之等人,随后调任谢灵运为秘书监,但两次召见,谢灵运都没理睬。刘义隆派光禄大夫范泰写信给谢灵运称赏他,他才应召就任。皇帝叫他整理秘书省的书籍,补增遗漏的地方,又因为有晋一代没有一本完整的史书,所以叫谢灵运写一本《晋书》,他写出粗略提纲,但这书终究没有写成。不久又升任侍中,每天早晚被召见,很得文帝的宠爱。谢灵运的文章书法都独步当时,他每次作文,都亲笔抄录,文帝称他的文章和墨迹为二宝。既然自己是名人,谢灵运觉得自己应该参与朝政,开始被召见时,便这样自许,但召见之后,文帝却只把他当成一个文人而已。他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时,文帝不过让他谈论诗文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人,名声和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却同时被宠待,谢灵运心中不满,往往推说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筑池塘、种植花树、移栽修竹、摆弄香草而已,并且无休止地让衙门里的劳役服务于他个人。出城游玩,有时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一走就是十多天,既不上书请示,也不请假。宋文帝见此情形想将其免职,但又不想直接下旨将其免职让他颜面丧尽,便暗示他主动辞官。谢灵运于是上表称自己有病,皇帝让他休假回家乡休养。他临行之前,又上了一道奏疏劝文帝北伐。

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阅读国色芬芳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