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第251章难题

  • 作者:枚池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9-05 00:30:25
  • 字数:4954

吩咐兵部送出山东的用兵方略,蒋德璟总算是舒了口气。

山东眼下的情势,虽然不说是岌岌可危。但毕竟是建虏派了大军,两军对垒,稍有不慎,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么大的事,他身为礼部尚书,不可能不闻不问。

经钱谦益的提醒,顾锡畴不由一惊,这可是新皇登极后的第一个大的节庆,万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好在新传回来的军报,说是建虏的肃亲王豪格,率领大军向着登莱而去,没有进一步攻打兖州的打算。

其他人深以为然,自蒋德璟任首辅以来,不论大事小事,都会和内阁其他人商量,从未有独断的时候。

钱谦益道:“这马上邻近千秋节,皇上还让礼部召了十几位近支的宗室到南京,御史们这样闹下去,我总担心要出什么乱子。”

皇后的千秋节正是由礼部安排,皇上那边已然确认过了流程。

“这可真是个大难题啊。”

“谁说不是,这些御史们也当真是锲而不舍,这都三四日了,每日还有这么多奏疏,偏偏还不能淹掉,哎,你们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弘图这一问,其他人也都想知道答案,钱谦益叹道:“皇上倒是沉得住气,这几日了,也没个明确的态度。皇上一日不发话,那些御史们还是会追着不放。”

面对着群臣汹涌的上疏,朱慈烺似乎也被衡王的事情惊到,在朝会上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命司礼监将所有人的奏疏收了上去。

朱慈烺的态度,让内阁诸臣少了许多担心。

可御史们却没有太多的疑虑,眼见着朱慈烺没有正面回应他们的诉求,更是摩拳擦掌,放弃了山东的王永吉和刘大才等人,针对藩王们的所作所为,各显神通。

第253章 难题

“蒋阁老,方阁老,皇上给你们透露了什么口风没有?”

顾锡畴这一问,蒋德璟登时摇了摇头,说道:“咱们同在内阁,皇上若是有谕示,不会只和我们两个说。就算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也会照会各位一声。”

没有朱慈烺的谕示,内阁批也不是,不批也不是,几百封奏疏堆积在文渊阁里,看起来如同小山一般。

在最初的两日,朱慈烺还将奏疏压着,似乎是想等过了风头,让这些奏疏自动淹掉。

然而随着奏疏越积越多,御史们却没有消停的迹象,内阁诸臣又头疼了起来。

这对于大明来说,无异于是一件好事。

趁着建虏东进的功夫,兖州那边抓紧整顿军备,待建虏回转时,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

帝后和谐,天下太平。

想必皇上也是看重这句话,这才特意安排礼部召集了近支的宗室来庆贺,图的就是吉兆。

念及于此,顾锡畴看向了姜曰广,道:“居之,你也该约束一下那些御史们,不能任由他们胡闹了!”

“我这几日守在都察院,每日都会约束他们,就差朝督暮责了。都察院能拦住,可他们在朝会上奏疏,根本拦不住。还有通政使司的那几个人,他们可不管什么国家大势,说不定,还在后面煽风点火,盼着越乱越好。”

姜曰广说着,从那一大堆奏疏里挑出了一堆,又道:“你们看看,这一多半都是通政使司送过来的!”

有这么多奏疏放在眼前,顾锡畴知道姜曰广说的也是实情,只得又看向了钱谦益,说道:“受之,咱们这几日抽空组织个诗会,把那几个后辈也请过去。我倒要当面问问,他们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是不是故意和咱们两个过不去!”

钱谦益沉吟了几息,摇头道:“怕是来不及了,按咱们的安排,福王和潞王的车驾明日就到了南京,还有其他几位羁留在江南的藩王,这几日陆续也都到了南京。内阁的事加上部里的杂事,根本没机会把人召集在一块儿。”

顾锡畴叹道:“晚些下衙之后,我去给起东兄和金铭兄打个招呼,御史里可有不少他们的弟子,闹腾了这么几日,也该消停一下了。总不能因为一个衡王,闹得朝中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吧?”

蒋德璟等人还在文渊阁惴惴不安,他们却是不知,京中发生的这一切,都由锦衣卫报到了朱慈烺的耳中。

“皇上望安,福王殿下和潞王殿下的车驾已经进了应天府的地界,预计明日就能到达城外,下面的人请示,两位王爷带的都有家眷,是让礼部迎进城,还是安置在城外?”

刚刚回到南京的李若琏,虽然还是锦衣卫同知的位子,领的却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若琏颇有些微词。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南京不比北京,这里是读书人的大本营。

朝中的那些官员,可要比北京的那些难缠多了,初来乍到,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回南京之前,他按着锦衣卫的习惯,暗中留了一百人在滋阳,混杂在流民之中,连王永吉都不曾发觉。

这些人都是收集消息的高手,这一个月来,不断地将山东的消息传回南京。

关于青州失陷一事,在王永吉收到陈子龙的信时,便有人打探到了消息,并立时送回到了南京。

这等大事,朱慈烺的应对,却是让李若琏有些摸不着头脑。

按说衡王投敌这等消息,涉及到宗室的脸面,应该是盖的越严实越好。

到了今上这里,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自收到消息之后,朱慈烺便让人故意将消息泄露出去,引得那些御史们闹个不停。

这还没消停下去,又要借着千秋节,召集宗室把酒言欢。

李若琏还在猜测着天心如何,只听朱慈烺淡淡道:“先安排在城外吧,福王和潞王都是朕的长辈,待时机成熟,朕自当亲自出城迎接。”

蒋德璟的心中刚有些松懈,抬头便看到对面的那一摞摞奏疏,不由又皱紧了眉头。

尤其是那些地方的监察御史,纷纷在奏疏中指斥藩王在地方种种不法情事,请求朝廷和礼部严加约束。

更有人翻出了郑藩第五代世子朱载堉当年的条奏,建议朝廷彻底放开藩禁,除亲王、郡王、镇国将军之外,其他不愿受封者,可入学应举,可自行择四业。

阅读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