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三国:乐善好施荀令君

第64章万骑追董各自成军

  • 作者:典二楞子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04 22:11:27
  • 字数:9230

损兵折将,让他打出了名望,现在从洛阳跑去投奔荀潇的人更多了。

原本,军士不像流民,并不是只要荀潇仁义就会去投奔,他们更明白军力不足,不能护境,迟早也是城破人亡。

“那管他们的!用兵马押着他们走就行了!”

董卓很是蛮横,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洛阳若是被攻破了,咱家就要被那些诸多逆贼斩杀,将头颅悬挂在城门之上!”

但现在看荀潇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满朝公卿要怎么办呢?”

李儒当然同意迁都,早点回到关外,也就早早能够回到熟悉之地,也可以得更多人资助,关外的夷族和董卓的关系也都还挺不错的。

但他现在就是担心,公卿大臣们,一定不愿意离开这四百年古都,他们更信天命在此,而且洛阳日积月累的财富和坚实的城郭,若是落入他人之手,以后也别想回来了。

小人得志尔!

董卓发了一通火之后,慢慢的冷静下来,现在袁绍、孙坚都还在蓄势待发,准备进军。

他的军队已经疲于奔命了。

孙坚和荀潇两人都是满脸随意,并不把他放在眼里,这李儒若是在洛阳,那是董卓身侧的毒士,深受器重。

没想到来这里却被两个出身非望族的人讥讽嘲弄,那荀潇更是笑得放肆猖狂,根本不把董卓放在眼里。

李儒灰溜溜的回到洛阳时,董卓派李傕出迎十里,接他回去。

“轻便。”

“李儒,那荀潇和孙坚既然不肯联盟,那就算了,咱家估计这些诸侯,也不打算再回头了,是一条道,走到黑。”

“这洛阳,不好待,咱看,不如迁都,携天子而走,以往你说的那一条行军之路,早日起行吧。”

但是他又无可奈何,现在根本没办法调出兵马来去攻打许县,上一次派遣胡轸、吕布、徐荣前去尝试,被荀潇由守转攻杀了百里。

“此人太过自大!我亲自招揽,许以重利,居然不肯!哼!”

董卓说罢,又讲眼前的案牍直接拍断,气性很大。

他不光仁义,他的兵马义从还真的是能胜之师在,那么,他的名声也就压不住了。

而且,孙坚不给我面子也就算了,他好歹是个乌程侯,占据南阳有一郡之地,本身还是长沙太守,这一辈子打下的家业极多。

“咱家管不了这么些了,马上召集诸公,就说商议大事,而后准备迁都事宜,他们同意就好,不同意也得同意!”

“是,在下这就去!”

李儒当即躬身退步,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同时告知三军清点各部兵马,准备依次撤离洛阳,沿途在各大关隘设下兵马驻守,以抵抗追兵。

他们因占据了山河地势,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

不多时,洛阳城内的各大官吏,都被叫到了长乐大殿上,而蔡邕、王允、杨彪则是被叫去了大殿后的内殿中。

董卓持剑披甲,神情淡漠,告知三人要迁都长安,让他们劝百官早做准备。

三人明白是他不敌诸侯联军,不敢再留于洛阳城中,但撤军关外后,就是董卓的地盘,他经营多年更为熟悉。

恐怕以后就更不好回来了。

于是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规劝。

蔡邕最为着急,他本是董卓任用上来的大儒,而且期间董卓身后文武虽然凶恶悖常,但是对他又颇为尊敬,从来没有为难过。

现在恐怕是两难之境了,若走,真的就要得罪所有文武,被他们当做千古罪人了。

蔡邕还是心怀恻隐,毕竟不管怎么说,的确是董卓迎回了汉帝,他的功绩是有的。

不该为千古强人挂在史册上。

“相国,百年古都不可轻易挪动,此乃是天命根基所在,多年来,大汉治于此,兴旺于此,是福地啊。”

“蔡公,现在是乱臣贼子在外造反!还管什么百年古都!大汉是什么!?是人!怎么会是一块不能动的地盘呢!?天子还在,大汉的体统就还在,所以你们莫要迂腐。”

董卓根本不听他的意见,在他看来,这些儒生只知道治国之策,提拔选举之法,但是不懂用兵。

现在若是再不走,再过一段时日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相国,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杨彪和王允也都出言相劝,但是他们明白,这个人是劝不动的。

“不考虑了,咱家夜观星象,发现大汉复兴于西边,落下来就是长安。”

“谁若是不走,就当做是乱臣贼子对待,定然与外面那些诸侯有苟且互通!咱家一个都不放过,你们快快去劝说!”

三人无奈,只能摇头。

为了迁都,他都会夜观星象了,还能怎么劝?

……

当日,董卓宣布迁都,带天子而走,同时纵兵劫掠洛阳全城。

抢劫财物、妇女、金玉宝物等。

他麾下兵马在外驻守交战,又下诏令命皇甫嵩等将死死坚守,足足洗劫了一日夜,洛阳城内,尸体遍地,满目疮痍。

等到袁绍、孙坚等军逼近之时,忽然在洛阳城中燃起了一场大火,于深夜仿佛点燃了整片夜空。

城内吵杂声喧天,仿佛朝都之下的地面也在震动,在许县的荀潇看到这一幕,和文武将士一起登高阁而望。

关羽、张辽、典韦三将都在,徐庶、郭嘉等尽皆感慨。

不知多久,有人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话。

“四百余汉室,终亡于一炬也。”

这一夜。

无数人在同一片夜空下,都可见这一场大火,诸侯、士子、豪士皆如此。

而每个人,仿佛都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看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触动。

……

洛阳城大火烧了一夜,城内混乱不已,董卓和文武百官,携天子乘坐车驾,举家迁徙,同时带民二十余万同行,但根本没有兵马护卫同行,所以这些百姓,实际上是董卓的盾。

用来抵挡诸侯兵马的脚步。

追逐的联军兵士,若是要急行追兵,就必然会冲杀了路上的百姓。

他们走得慢,但队伍很长,刚好可以当在董军之后。

令人无法追逐。

许县之内。

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曹操已经遣军到来。

到许县汇合,同时,刘备先联军一步,也到了城外军营,来求见荀潇。

是以,荀潇和孙坚一起,接了曹操后,到营中一同会面。

此刻再聚首,三人都是唏嘘不已。

孙坚更是豪气之中略带无奈,感叹道:“士族总说我孙坚鲁莽残暴,不过是一庸碌武夫。”

“今日,却只有我这个武夫,与诸位一同去追逐天子,救驾于水火。”

曹操也同样很有感触,背着手望向远处天边,沉声道:“兄台所言,触动我心。”

“我曹孟德,何尝不是被人认为阉宦遗丑,士人羞与我为伍。”

“这位刘玄德老弟,身为汉室宗亲之人,同样被人士人无视,连看都不会看一眼,诸位今日到此来所为何事,无需多言。”

“最后,却是我们这等人,在为汉奔走。”

荀潇对三人抱拳行礼,此次聚首,他几乎可以当做名画作藏于心中。

这三人,可是未来割据一方的豪雄,今日却都聚于我城中。

“对了,玄德公是为何而来?你不是在联军之中吗?”他倒是没想到,刘备也能闻到这种机遇的味道,因为他人马少,又不曾在这几次大战中得扬名,所以应该还是在公孙瓒麾下才对。

刘备苦笑,面色有些绝望和无奈,他本不想说,因为既然来了,就肯定是为了除贼追杀,建功立业。

但既然荀潇问了,他只能如实告知。

“我在联军之中,力劝伯珪出兵,全力追杀董卓,才得知他们一个都不愿追,只是将兵马缓行,慢慢推进及洛阳。”

“如此,只能错失战机,于是我想到了文伯,你麾下义从极多,都是我大汉英雄,若我来投奔于你,定可一同建功!追杀董贼,迎回天子,虽死无憾!”

“原来如此。”

荀潇微微点头。

这么说,就是临时抱佛脚抱到我这里来了。

“只可惜,我也只能缓缓进军,占据洛阳四周,将颍川收为我手。”

“为大汉稳住离散的子民,追不出去的。”

刘备登时愣住,面上已经有些失落了,“为何?”

连你荀君也是这样?

不肯进军去追?这可是最好的时机,可以得立天功!

“我已将我麾下战马,全部赠予曹公,他会领兵去追,如今已聚六千余骑,还有劲弓步卒在后跟随。”

“啊?!”

刘备和孙坚顿时惊讶无比,战马全给曹操了?!

早知道我来要了!

我也可以追!我也可以爱国的!

不过面上,却是不好表达出来。

此二人都是讳莫如深的看了一眼曹操,现在明白他和荀潇的关系匪浅了。

但是,此刻不知两人是否有别的志向。

孙坚道:“我麾下还有三千骑,倒是可以与曹校尉同追。”

“兄台,不必追逐了。”

曹操当即摆了摆手,“我来此,其实也是为了你。”

“且将你麾下的骑兵借给我,我一同率领他们去追董贼,如此便可聚万骑而追逐,董卓岂能抵挡?”

曹操脸色认真,十分诚恳的说着,“若是你肯借给我,文伯便在这许县驻守,收治流民,而玄德可以协助,抵御作乱的贼寇。”

“老兄你,领本部大军直进洛阳!”曹操紧盯着他的眼睛,语重心长的道:“联盟时曾约定,进洛阳者便是大功!”

“老兄,此功绩我们谁都不敢跟你抢,你只管拿去便是。”

孙坚一愣,看了看两人的眼神,都是无比真挚。

而且荀潇还满是期许的看着他。

于是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但是,真要是如此划分,自己便可得大功,而且首入洛阳之名,日后可以传扬四海。

各地的郡民都会敬佩敬仰,特别是江东父老,他们不知实情,只知道我孙坚第一个踏入洛阳城。

这是何等的威风名望,若真是如此,谁又还能说我是贼人呢?

且,追逐董卓兵马,风险极大,他一定会沿途布置伏兵,阻击追击的兵士。

若是分兵去追,难免被逐个击破。

全给曹操,他可以聚众上万,这些骑兵奔腾起来,不是轻易可以击退的。

此事怕是可成。

“当真如此?”

孙坚还是问了一句。

曹操当即抱拳,单膝跪地道:“在下用性命担保,兄台若是还不信,那就与我同追,我在前引出各处伏兵,你在后掩杀!”

“哎!”孙坚大手一挥,见曹操说得如此慷慨,他也不好再回绝,“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担忧,你若是兵败,岂不是自己危险?”

“大丈夫当为雄也!何惧生死!若可留名于青史,也是快哉!”

“好!好!”

孙坚连连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道兵符,“这是我的信令,孟德且去追杀董贼!”

“我领兵入洛阳!”

他说完面向荀潇,双眸一凛,沉声道:“文伯,乱民、流民,就全数交给你了,务必不可让生灵涂炭。”

“好。”

三人相继抱着彼此肩膀,脸上满是郑重。

在一旁的刘备看了几眼,发现他想加进去,但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好像不应该在这里,我应该在城楼底

最终还是曹操提及了他,才没有那么尴尬。

“玄德老弟,辅佐文伯就交给你了。”

“曹公放心。”

刘备说完这句,又想了想,一咬牙道:“曹公,我此番来许县,还带了三百骑,你也且带去,他们能跟随你建功立业,乃是福分。”

“好!”

……

曹操大军以雷霆之势离去。

此号称万骑兵马,乃是聚集了六七位豪雄麾下之众,加上他曹氏的家资,甚至到处借兵而得。

但凡不是去救天子,都不可能有这么多战马给他。

这在日后,必也可以引为一段佳话!

这身份本来就不一样,你荀潇凭什么!你一个荀氏的义子,连庶出都不如!什么官职都没有,有个县令官职还是买官得来,居然敢如此无视!

等到了皇宫内,董卓听闻了这段过往,勃然大怒,差点没当场杀了几个宦官内臣。

他对孙坚的态度只是不满,而对荀潇就完全是怨恨了。

阅读三国:乐善好施荀令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