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宋:朕即天下

第11章正面硬刚求追读

  • 作者:青山斜阳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6-06 08:32:07
  • 字数:5068

‘女后乱之于前’是告诫刘娥,不要效法武周之事,奸臣当然指桑骂槐,代指丁谓。

而最后的‘宦官覆之于后’,则是对之前的言论进行总结,唐朝亡于宦官之祸,本朝岂可再复宦官干政之举?

但召回王曾的决定,是她做出来的。

王曾继承了王旦、李沆、寇准等人的人脉,其背后潜藏的政治势力,不容小觑。

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引经据典,骂人都不带脏字。

此时,年仅四十五岁的王曾,已然是二进宫,再次担任参政之职。

台上。

刘娥通晓史书,自然听得出王曾话中的弦外之音,听到这般话,她心里多少有点不悦。

后来,吕蒙正主动退让,成全了李沆。

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一个宰相岳父,王曾的仕途极为顺利。

虽然仅仅不到两年,李沆就病逝了。

“臣请对!”

“丁相所言,恕臣不能苟同!”

“天子之柄,不可下移,事当间出睿断!”

一旁,王曾听完丁谓的发言,直接越过次相冯拯请对。

但李沆的同年好友,太平兴国五年榜(980)的进士王旦、寇准、向敏中仍然活跃在朝中,且都是身居高位。

有这些人的庇护,王曾入仕仅仅十二年,便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

王曾这番话,内涵程度丝毫不输于丁谓,甚至犹有过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可不察也!”

听到这话,赵祯不由侧目。

王曾是咸平五年(1002)的进士,且发解试、省试、殿试俱是第一,三元及第。

是金子总会发光。

刘娥召回王曾,正是为了制衡权势愈发膨胀的丁谓。

这不,效果是肉眼可见的。

满朝大臣中,大概也只有王曾敢和丁谓这么争锋相对。

台下。

王曾无视了丁谓眼中的怒意,面不改色道。

“臣请太后,援引东汉故事,五日一御承明殿,陛下在左,太后坐右,垂帘听政。”

自东汉以降,以左为尊,王曾话里话外都在提醒刘娥,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他相信刘娥能够听得懂。

毕竟,刘娥通晓史书的名声,满朝文武皆知。

不过,王曾这里用的典故,稍微有点错处,因为汉朝太后临朝,是不垂帘的。

垂帘听政始于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

但现场的人,却不会指正王曾的错漏之处。

武则天垂帘最后导致了什么?

武周代唐。

这种犯忌讳的事,只能暗喻,不能明言。

台上。

不论是王曾的建议,还是丁谓的建议,刘娥都没有表露任何倾向。

只见她目光流转,先是在冯拯的身上停留片刻,而后视线就落到了枢密使曹利用那边。

“曹枢相,有何高见?”

台下,曹利用闻言心中一喜,他是武臣出身,且是两府大臣中现存的,唯一一个武臣出身的人。

他知道,这些文臣们,骨子里瞧不起他,嫌他读书少。

为了让这群人刮目相看,曹利用暗地里读了不少书,今天,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了。

“臣谨对。”

“臣请太后援唐朝故事,单日视朝,太后与陛下,单日晨起,于长春殿(垂拱)受百官之朝,至午后,于崇政殿视万机之事。

至于双日,念陛下幼冲,当辍朝不坐。”

此话一出,在座的群臣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曹利用。

看到这一幕,曹利用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就像是三伏天喝了一大口凉水。

但慢慢地,曹利用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怎么回事?

他们的目光中,怎地不是惊讶,而是鄙夷?

还有惊怒?

我,说错话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场合不对,曹利用估计已经抓耳挠腮了。

到底哪里说错了?

台上。

赵祯听到曹利用的话,差点破功。

你一个武臣出身的,为啥要和这帮文臣们拽文?

以己之短,攻彼所长,这不是上赶着被打脸吗?

别说是台下的群臣,便是赵祯也听出了许多疏漏之处。

曹利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提及‘唐朝故事’,没看到王曾宁愿背上‘不学无端’的名声,也不提唐朝吗?

其实,真宗末年,因为身体缘故,一度实行单日视朝,双日辍朝的常例,曹利用作为元老,亲身经历过那段时间。

他完全可以引先朝故事,曹利用绝口不提‘先朝’,而改口‘唐朝’,估计是为了彰显他读过唐书什么的。

但值此敏感之际,‘唐朝’是万万不能提的。

其次,曹利用也不该提‘受百官之朝见’,刘娥虽然受先帝遗诏,有处置军国大事的权力。

然而,处置军国大事和接受百官朝见是两回事。

前者是权宜之计,后者则是触犯礼制。

像王曾提及的御承明殿,太后只能见到宰辅大臣,以及部分中高阶层官员。

另外,御承明殿的规制和御长春殿(垂拱)的规制,也是两回事。

长春殿的规格更高,非重大事宜,太后是没有资格在那里接见群臣朝拜的。

台上。

听完曹利用的话,刘娥心中宽慰了不少。

曹利用这个搅屎棍,不负众望,果然将水给搅混了。

没错。

她点名曹利用,就是为了转移火力。

这种感觉,她很喜欢。

哪怕她只是坐在那里,满朝风云,也是尽在她手。

紧接着,压根就不用丁谓和王曾出手,枢密副使钱惟演就直接当庭质问自己的顶头上司。

“曹枢相,敢问枢相是何居心?”

“国朝听政,自有法度。”

“何须援引前朝旧规?”

看着钱惟演咄咄逼人的样子,曹利用怒从心头起。

你钱惟演,什么档次?

一个靠姻亲上位的副手,也敢和自己呛声?

此刻,似乎所有人都忽视了次相冯拯,若是换做旁人,或许会觉得伤了面子。

但冯拯却不这么想。

现在的局面,恰好是他所期望的。

丁谓和王曾,压根就不是一路人,如果有机会,丁谓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打压王曾,最好是将王曾赶下台。

然而,丁谓想归想,却做不到。

太后看着呢!

斗吧,斗吧!

往后啊,这朝堂,有得热闹了。

省试堪堪结束,高中‘省元’的王曾,立刻被两位宰相同时找上了门,吕蒙正和李沆(hang四声)都相中了王曾,准备招他为婿。

“且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兆矣!”

“唐有十八帝,惟武德、贞观、开元、元和百数十年,号治平,此间之外,女后乱之于前,奸臣坏之于中,宦官覆之于后。”

阅读大宋:朕即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