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穿越南宋当皇帝

第74章 坚壁清野

  • 作者:浮沉的命运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1-17 18:03:59
  • 字数:6826

“我也不知道。你要问,还是问那些官军吧。”

宋二摇摇头。听百姓们说,鞑靼兵凶神恶煞,来去如风,就像地狱的恶魔。天知道官军是不是他们的对手。

“二哥,你说的是。还是躲到城里面,官府不会不管咱们的!”

宋五连连点头,随即嬉皮笑脸说道:

“将军,鞑靼兵来,你们怎么总是防守,不出去打他们呀?”

“你瞎问什么?现在这官军不知道多好!要是以前,谁搭理咱们这些贱民!”

宋二用衣服抹了把头上的汗水,继续向前。

“丁亥年,官军让躲到城里去,很多人都偷偷藏起来,结果怎样,家破人亡,白白丢了性命。”

“那你们能打过鞑靼兵吗?”

宋五又大声问了起来。

“这不是你操心的!赶紧走吧,鞑靼兵随时会到!”

旭日初升,官道上,小径上,田地间,原野上,无数的大宋百姓,男女老幼无数,拖家带口,肩挑车推,驱赶着牛羊,向着沔州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不断有官府的马车接应,更有彪悍的宋军游骑四下巡逻,查漏补缺,确保迁移的顺利。

滚滚的人潮中,宋二车上推着粮食和年幼的女儿,随着乡亲们一起向前。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金秋十月,西北边陲,利州西路,将利县。

军官打马离开,并没有回答宋五的问题。

上面的军令,所有城外百姓都要迁往城中,越快越好。他才没有兴趣搭理宋五。

一旁面容愁苦的宋五问道。他也是兰皋镇的幸存者之一。兰皋好不容易聚集了上千百姓,又要散了。

这些该杀的鞑靼兵!

“二哥,这以后还回来吗?”

宋五大着胆子,向路旁马上的宋军军官问道。

“出去打?我也想去,但军令如山,我只能遵从!”

“二哥,你家兄弟要是在就好了。自家人好说话不是!”

“我兄弟去了河西,要不然,还真能帮帮乡亲们。他现在是统领,手下管着上千号人,威风着呢!”

提起了金陵讲武堂毕业的弟弟,宋二立刻是精神抖擞,满面红光。

“统领,那不是跟杨大全兄弟一样?厉害,厉害!”

宋五心里不舒服,面上依然笑容亲切。

“二哥,你那鸡都杀了,弄好以后,也分我一点。”

宋五指了指宋二车上已经宰好的两只老母鸡,脸上都是笑容。

“少不了你的!记得到时候过来帮忙。”

宋二苦着脸说道。也不知道,到了城中,有没有做饭的地方。

“二哥,谢了!不过你也别愁眉苦脸的,官府都说了,饿不着咱们!”

宋五哈哈一笑,倒是潇洒。

现在的官府,让人信服,不怕饿死。那些官军龙精虎猛,也绝不是样子货,不会任由蒙军作恶。

“都听好了,所有百姓,全部迁往城中,违者严惩不贷!”

利州两路,大小村镇,尽是奔驰的大宋骑兵,他们四处奔波,和官府的衙役们一起,让百姓迁移。

“军爷,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很多百姓都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饿不着你,冻不着你!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回来!”

他们听到的,同样是一模一样的大实话。

还有人不愿意离开。承平日子过了三四年,忽然说要打仗,坚壁清野,这不是开玩笑吗。

结果就是一顿暴揍之下,鼻青脸肿,乖乖离开。

沔州城墙上,看着无数的百姓进入城中,吕文德眉头紧皱,脸色难看。

鞑靼大军还未到,境内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看来,三四年没打大仗,对士气也是一种消磨。

“将军,鞑靼大军真会来吗?”

利州西路安抚使郭正孙,狐疑地问道。

坚壁清野,闹得鸡飞狗跳,百姓怨声载道。也不知道,蒙军会不会来?

赵竑来兴元府,只有崔与之、曹友闻这些封疆大吏知道,而且对外保密。他并不知道这是赵竑的旨意,也不知道是赵竑一手策划。

“郭相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鞑靼大军来袭,骑兵来去如风,后果不堪设想。”

吕文德心头狐疑,面上却是镇定。

皇帝亲自坐镇,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皇帝的预测,还是很准的。

“将军,听说兴元府也是同样坚壁清野,百姓尽数迁入城中。这样一来,利州两路八万户,三十万军民,可是把城中都挤满了。战事一起,百姓受苦,山河动荡啊!”

郭正孙的话里,带有许多的无奈。

利州两路鼎盛时期,原有近三十七万户,经过宋金连年战争,以及丁亥年蒙军烧杀抢掠,利州两路只剩下区区十万户左右,三十来万人口。利州两路又是边陲,一直未能迁移人口,成了名副其实的军镇。

而利州两路三十多万人口,再加上七八万大军,仅十来座大城就能装下,可见蜀口边塞人口的缺失。

“郭相公,百姓入城,良莠不齐,还请颁下军令,实施宵禁,以免城中骚乱。自入城之日起,所有百姓严禁出城,有敢违抗政令军令者,律法从事!”

吕文德传下军令,郭正孙立刻领令。战时状态,都以军方的军令为准,政令只是辅从。

吕文德看了看东面方向,也不知道,兴元府那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吕文德正在沉思,军士匆匆上了城墙,上前抱拳行礼。

“将军,鞑靼游骑进入大散关窥探,已到凤州地界!”

吕文德心头一惊,大声说道:

“严令各州军,加快坚壁清野!再探!”

看来,这一场期待已久的恶战,恐怕真要来了。

兴元府城外,官道边、驿站旁,看着汉中百姓拖家携口,推车赶牛,有条不紊进入兴元府城,利州东路安抚使陈隆之愁眉不展,满脸的阴云。

田野间麦苗青青,刚刚露出地面,若是蒙古大军前来,万蹄蹂躏,明年的收成,恐怕就没了。

民以食为天。这可是300多万亩的收成!没有了粮食,百姓恐怕就要挨饿,就要闹事,军心也会动荡。

“陈相公,只是风吹草动就坚壁清野,这未免有些太过杯弓蛇影了吧?”

转运使赵彦呐,轻声咳嗽,跟着说道。

“杯弓蛇影?”

陈隆之摇摇头,目光示意了一下远处的兴元府城。

“陛下圣旨,谁敢造次?鞑靼大军来去如风,几百里朝发夕至,不可草率。况且,鞑靼大军如果不来,百姓各回各家,麻烦一点,总比丢了性命强吧。”

皇帝就在兴元府城中,皇帝亲自坐镇,亲自过问,难道要抗旨吗?

“陈相公所言极是。”

赵彦呐点点头,随即指着南北的山林。

“不过,山里那些村民,固执刁滑。官府坚壁清野,让他们进城,许多人都藏了起来。这要是被鞑靼大军抓到,可就如相公所言,白白丢了性命!”

汉中平原,南是大巴山,北是秦岭山脉,中间一道汉水分开。汉水以南还好,有汉水隔绝,山林陡峭,或许还能保命。

汉水以北的秦岭山脉,蒙古大军若是南下,首当其冲,那些不愿进城的山民,能逃过蒙古大军的追杀吗?

“自作孽,不可活,这也是没有办法。随他们去吧!”

陈隆之面上阴云密布,心头很是无奈。

汉中五六座城池,都是大城,安置一二十万百姓,还是勉强可以。坚壁清野,能救绝大多数的百姓,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至于那些逃匿的山民,总不能和他们在山里捉迷藏吧。

“陈相公,听说陛下钦定你为陕西安抚使,可有此事?”

城固县知县高国绪,满脸赔笑问道。

“陛下确实是有言在先。不过,陛下恐怕是为了激励人心,不必当真。鞑靼大军会不会南下,还是拭目以待吧。”

虽然皇帝任命时热血沸腾,但下来后,陈隆之也觉得有些可笑。蒙古大军还没有来临,已经想着陕西事,无论是皇帝,还是他本人,都上太乐观了些。

“最好不要来!要不然,明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高国绪摇摇头说道。

“高相公,你就不必杞人忧天了。现在大宋好几路用的都是海外的粮食,还能让汉中百姓饿肚子吗?陛下高瞻远瞩,事无巨细,他难道看不出来吗?”

赵彦呐微微一笑,镇定自若。

朝廷经营海外,粮食多有进口,怎么可能让汉中缺衣少食。

“话虽如此,要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就好了!”

陈隆之心里安稳了些,对高国绪叮嘱一句。

“高相公,你和赵相公继续维持城外秩序,我去洋州东线看看。”

皇帝在兴元府城召集边将边臣,调兵遣将,其势汹汹。他只是疑惑,蒙古大军真会南下借道宋境吗?

皇帝,真的是未卜先知?

尽管已是八月,尽管是早上,但甲胄贯身,军官额头汗水密布。

四年前丁亥年蒙军入侵,他和女儿因在城中访友吃酒,而逃过一劫。但他在兰皋的父母和亲邻,却大多被屠杀殆尽,只剩下他和女儿,以及在军中服役的弟弟。

如今,兰皋镇刚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又要颠沛流离了。

阅读穿越南宋当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