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一十九章:朱标、朱雄英未来分歧,朱元璋做媒!

  • 作者:早餐羊奶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06 02:24:50
  • 字数:14504

啪!

脸瞬间阴沉,合上密奏,拍在案牍上。

标儿不喜欢老四,不想听人说话,就恫吓让人不敢说话的霸道作风?

担心雄英学老四?

蒋瓛被吓的一激灵,抬头,就迎上一双淬了冰,锐利的眼神。

朱元璋眼神渐渐缓和。

重新拿起密奏阅览。

看着,看着,不由皱眉。

上次杖责五十警告后。

他就是监视朱四郎,也不可能向皇帝汇报。

太子妃中午在徐府用饭。

深吸气。

大声:“皇爷,臣蒋瓛求见!”

“进!”

蒋瓛一路疾步,行至御书房外。

被眼线偶然听到一些消息。

……

闻言。

蒋瓛忙伸手将密奏捧到朱元璋面前,“陛下,这是徐府传来的密奏,今天太子妃去徐府,谈及了教导太孙的问题……”

朱元璋刚展开密奏……

“咱没告诉你,往后不用监视朱四郎?”

噗通!

糊涂!

广开言路的目的,不是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而是让怀着一颗公义之心的人,有说话渠道。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如果广开言路,就是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充斥着一堆没用的、或者别有用心的废话。

让朝堂今天刮西风,明天刮东风。

那还不如不开言路!

老四的霸道,只是让别有用心之人不敢说话。

类似宋濂、刘伯温等人不但说了,老四也欣然采纳了。

一个人,鉴别言论好坏的能力,其实并不强。

他都经常被下面官员蒙蔽。

当年,杨宪那畜生,就蒙蔽戏耍了他。

所以,用一些办法,让一些心怀鬼胎,别有用心之人,不敢发言,没什么不好。

真正为国为民的。

心中无私,无所畏惧,根本不会被恫吓。

何况老四的行为,并不是不准发言。

只是单纯让所有人意识到,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

……

还好,大儿媳不糊涂!

……

片刻后,朱元璋缓缓合上密奏,“这件事,你汇报的很好,很及时……”

蒋瓛低着头,眼中得意笑意一闪而逝,‘这事办对了!太子妃一个妇道人家,竟敢插手这种事情!’

“来人,去内帑府库,取一些珍宝绸缎赏赐给太子妃……”

啊?

蒋瓛闻声,瞬间傻眼。

赏赐太子妃?

难道不应该责罚太子妃吗?

太子妃的行为,往,就是一个母亲干预孩子的成长教育。

可朱雄英是皇太孙!

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他的教育问题,是国事!

太子妃行为,完全可以扣上后宫干政的帽子。

这不是皇爷最忌讳的吗?

悄悄抬头,余光窥探朱元璋……

朱元璋看了眼蒋瓛,“此事,你汇报的很及时,下去吧。”

虽然被夸赞。

可蒋瓛离开时,满腹失落。

走出御书房。

抬头,望着漫天星辰。

皇爷没将太子妃行为,归结为‘后宫干政’。

实则是认可太子妃的行为。

希望太孙学朱四郎,掌握、拥有朱四郎的所有品性!

包括,朱四郎霸道作风!

其实他想提醒皇爷。

太子不喜欢这种霸道作风。

太孙学会,将来太子可能因此而不喜太孙。

不过话到嘴边,他又没说。

这对他,未尝不是件好事。

朱四郎和朱雄英感情必然会很好。

太子不喜太孙。

太孙极有可能求助于朱四郎,这会加剧太子对朱四郎的厌恶。

他和朱四郎本无冤无仇。

可朱四郎手太长,多管闲事,收留毛骧。

毛骧是他亲手扳倒的。

没死,还跟着朱四郎水涨船高。

只要毛骧存在,他和朱四郎就不可能有和睦相处的可能。

……

夜很深了。

朱元璋从御书房来到坤宁宫。

马秀英笑道:“今天没乘机暗示老四,让老四给你洗回脚?”

哪壶不开提哪壶!

朱元璋本来哼着小曲,满脸笑容,闻言,脸刹那变黑,“咱会让混账老四,主动给咱洗,咱提出来,没意思!”

马秀英含笑走过去,帮忙脱外衣,“那我可要好好活着,看你能不能等到老四主动给你洗脚。”

哼!

朱元璋气哼一声。

马秀英笑笑,询问:“老四没问,你让他对付倭寇,让他控制东番,却为何把他任命为建安县令吗?”

“没问。”朱元璋摇头,笑骂:“混账聪明着呢,多半猜到了……”

马秀英瞥了眼朱元璋自鸣得意的模样,没好气瞪了眼,“老四真要走,你这点小把戏能留住他?”

重八任命老四为建安县令。

还会任命辉祖为福州府闽县县令。

临海口的闽安镇,军事权会交给老四,地方行政权归属辉祖。

让他们姐夫、小舅子配合。

军事方面,辉祖肯定不会给老四设置障碍。

重八搞这么麻烦,为什么呢?

为何不直接把老四任命到临海县府?

说白了,就是怕老四跑了!

若在海边,老四就可坐镇东番,然后遥控管理县府。

重八怕老四在东番久了,就不想回来。

以老四的责任心。

现在这种安排,老四至少会花费一半时间在建安,也没办法遥控管理建安。

“不可能!”朱元璋信誓旦旦道:“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他只要做一天建安县令,就不会不负责任,直接跑到东番,不管建安。”

中间隔着好几个县府。

他就无法坐镇东番,遥控管理。

……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幸亏你这回折腾他,是怕两孩子飞了……”

老四和妙云丫头,都是聪明孩子。

肯定能看出重八这片父辈心思。

只会感到温暖,而非失望。

若非重八这次折腾行为,本质目的是怕两孩子飞了。

她都不答应!

朱元璋得意笑笑,来到床边坐下,拍着膝盖……

哎……

突然叹了口气。

马秀英刚在梳妆台前坐下,闻声,好奇转身,“怎么了?”

朱元璋怔怔出神片刻,才转头,“咱今天,看到老四头上长犄角了……”

马秀英脸色变了又变。

一个皇子,头上长犄角。

她知道,重八在暗示什么……

朱元璋见马秀英眼中流露忧虑,笑笑:“放心吧,咱不会因此对老四做什么,不光咱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咱以为自己感觉错了,还询问了在场宫女太监……”

……

他只是有种强烈预感。

他希望老四成为大明靠山柱石,恐怕到头来,只是一厢情愿。

今天,自信豪迈说出‘儿臣敢’三字的老四。

标儿敢用吗?

这种自信,再加上老四的能力,完全有能力,去开创,开拓一个王朝。

历朝历代,继承者身上,不可能有这种气象。

……

“算了,不想了。”朱元璋话锋一转,笑笑,“咱两走之前,如果大明真的容不下老四,就放他们一家走吧。”

马秀英不由错愕看着朱元璋。

重八这两年,变化真的挺大。

懂得尊重老四了。

“你能这样想就好,我们做父母的,不能要求孩子们,只能按照我们指的路走……”

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父母安排的道路。

不在乎父母给的资源。

就好像老四。

只要老四的选择,是干正事。

没有伤害大明、伤害这个家,作为父母就应该支持。

“前三十年,父敬子,后三十年,子孝父,继续保持,好好努力,这么发展下去,未来,老四有可能,主动为你洗脚……”

哼!

朱元璋笑哼一声,“咱不在乎!”

马秀英笑着,透过镜子,观察朱元璋。

不在乎?

哼声中,还透着一丝得意?

……

翌日。

朱棣、徐妙云启程回村。

既然去处已经定下来。

他们也想早点出发。

回村要安顿的事情还挺多。

他要走了,村长的位置要让出来,主持选出新一任带头人。

还要和乡亲们沟通。

问一问乡亲们,愿不愿意让孩子们跟着他们走。

这一走,往少说,都得三四年。

身为一地县令,路途这么远,也不可能回来。

……

两辆牛车缓慢行进在江宁至土桥村村道上。

距离村子越来越近。

廖妙贤看着前面一家四口,笑笑,扭头,“这回,殿下去福建,陛下准许带孩子们,原吉他们……”

夏时敏扭头看向廖妙贤,“你呢?孩子们离开你,你放心吗?你要放心,就让殿下带着原吉他们……”

殿下提前点状元。

他作为本届春闱第二名,顺位成了第一名。

殿试还得等一段时间。

但可以肯定。

即便殿试不能被点状元。

至少也是个探花、榜眼。

殿下已经和他们说了,殿试后,陛下准备让他先去翰林院干一阵子。

读书人高中状元、榜眼、探花先去翰林院,这才是正常流程。

殿下这种直接去地方担任县令,反而是特例。

……

“原吉他们跟咱们留在京城这个复杂环境,学不到真东西,反而容易学坏,还不如跟在殿下身边,殿下、王妃可比我们优秀,也更会教孩子,学知识同时,他们还能亲身参与到乡土村社建设中……”

“我也是这么想的。”廖妙贤点点头,“就是担心,这么多孩子,太麻烦殿下和王妃。”

……

“四郎,你说,你是燕王的消息,传回村里了吗?”徐妙云发愁拧着眉头。

她希望土桥村,还是以前的土桥村。

乡亲们只把她当徐大丫。

婶子们没有拘束的和她开玩笑。

取笑她,送四郎去服徭役,把鞋都跑丢了。

……

过去,土桥村给了她太多美好回忆,她不希望这些美好发生变化。

朱棣笑笑,“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变化。”

其实,他也不清楚。

只能回村后才知道。

……

临近天黑。

马车缓缓驶入村口。

远远就看到,从东面田边小路,扛着头回来的叔伯婶子们。

“四郎!大丫!”

“真是四郎和大丫!”

“大丫!”

……

激动喊声传来。

朱棣、徐妙云看着快步走来的乡亲们,松了口气,笑了。

八婶儿等人率先围上来。

“四郎,真给咱们土桥村争气!”

“小雍鸣,你阿爹可考了状元,将来,你也得考个状元,再给咱们土桥村争口气!”

……

朱棣、徐妙云见叔伯婶子们,连点状元之事都知道了。

可并未发生他们想象中的拘束,顿时笑的更高兴。

一群人边聊边来到朱棣家院子门口。

朱棣笑着说道:“各位叔伯,我被皇帝老头子任命去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担任县令,老头子同意我带上孩子们,这次回来,就是和你们商量这件事,你们回去想想,愿不愿意让孩子们跟我走……”

“愿意!”

“四郎肯教孩子们,那是他们的福分!”

“可不嘛!当初蒋县令就说,咱们土桥村遇到四郎,就是土桥村所有人祖辈冒青烟!”

……

叔伯婶子笑着开玩笑,好一会儿,才散去。

夏时敏夫妇也赶着回家去了。

提前好几天回来的毛老六,这才凑上来,“少爷、少夫人你们这么累了,我来抱小雍鸣、小祈婳吧。”

朱棣含笑瞪了眼,把两小家伙递给毛老六。

朱棣没好气问:“老头子把东番许给我了,这回离京,把家人都带上吧。”

因为种种原因。

毛骧一直有家不能回。

毛骧眼眶微微发红,不过天黑,朱棣没看到,哽咽道:“谢谢少爷。”

“少煽情,我不是体恤你!”

毛骧发妻是母后以前的贴身侍女。

尽心尽责照顾母后。

就是这个原因,现在有机会了,也应该让他们一家团聚。

大概率,父皇不会阻拦。

……

数日后。

皇宫。

李文忠满脸激动,步履匆匆入宫。

来到御书房外,大声道:“陛下,辽东捷报!”

朱元璋正在批示奏折,闻声,手微微停顿,随即抬头,笑着冲门口招手,“进来。”

话中,放下朱笔。

李文忠入内后,简单行礼请安,忙把手中捷报递给朱元璋:“陛下,在汤总兵支持下,大辽河卫动用一万兵力,一个千人火铳营,一个五十门小炮营,配以若干弓箭兵、步军、骑兵,从岫岩城出发,连续经历野战、攻城战,攻克凤凰城、宽甸,如今已经把丹东五千元兵包围……”

实战检验。

老四这套步骑、冷兵器、火器协同配合操典,真的可以让朝廷军队,迸发出更强大战斗力。

要知道,辽阳王纳哈出在这些地方布置的嫡系精锐,再加部落兵,最少也有三万。

大辽河卫,真正的正兵只有6500人。

剩下3500人,都是从卫所选一些善射猎户之类充数。

当然,中山侯派兵封锁了纳哈出北面援兵。

可即便如此,一万人连续作战,攻城拔寨,击溃三万敌军,也很了不起了!

如果朝廷所有军队,平均水平都达到这个水准。

不出十年。

朝廷就能彻底打垮北元!

之所以要这么长时间。

不是将士们的原因。

是粮草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制约军事行动的,都是钱粮。

……

“好!”

朱元璋看完后,高兴大赞一声,吩咐:“你以大都督名义,给辽东发一份命令,让丘福、朱能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老四那本操典,完成后,第一时间送回来,让东宫卫率和京营率先照着操练,等标儿北征时,京营也要跟着动一动……”

……

李文忠认真听着。

京营的确应该动一动了。

不然,再养上几年,真要养废了。

而且京营是天子亲军,跟随太子北征,绝对信得过,一定会用命保护太子周全。

……

“臣遵旨。”李文忠领命后,小心翼翼道:“陛下,此番送信报的几个人,跟随殿下转战草原,好陈察哈尔突围时,受伤掉队,然后死里逃生,逃回来,这次回来,向臣提出,不想回辽东,想跟着老四……”

朱元璋微微皱眉,“确定这些人靠得住吧?都有些什么人?”

“指挥使丘福担保,这几名兄弟靠得住,绝对没背叛朝廷,丘福还在信中介绍,为首的张武和周浪一样,跟老四学了很多,在辽东时,就天天吵着要回来,他本不想把这些精锐苗子送给老四,可实在被烦的没办法,而且这回得益于老四的兵书,打了胜仗,不好再拦着……”

李文忠说着笑了。

别说丘福。

换他,他也不想放人。

跟随老四闯过草原这些将士。

即便是普通士卒,胆魄、眼光、见识,对战争的理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稍加培养,就能成为麾下悍将!

一些苦战恶战,让这些人领兵顶上去,绝对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

“可以。”

朱元璋笑着答应,“从他们心心念念想回来跟着老四,也能看出,是忠勇之士。”

老四去辽东送粮草时。

他还在严密监视老四。

土桥村锦衣卫汇报过,老四和一个叫张武的木讷实诚小兵,走的很近。

……

“你去把张武给咱叫来。”

李文忠领命离开后。

朱元璋吩咐:“去把皇后叫来。”

片刻后,张武未到,马秀英赶来御书房。

好奇笑问:“什么事,叫我来你的御书房?”

朱元璋听出了挤兑,没好气瞪了眼,“明霞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你规定的出宫年纪,咱给明霞选了个夫婿,问问你的意见。”

明霞脸不由变红,低声道:“娘娘,我想跟着你。”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

跟着她,变成老姑娘,一辈子留在宫里,孤苦伶仃?

“是谁?”

“张武,就以前咱监视老四时,密奏中汇报那个实诚木讷,和周浪一起,跟着老四学习的张武。”

张武现在也才是个总旗。

身份是低微了点。

可张武人实在。

明霞嫁给这样的人,首先,宫内那些辛密,不会传播出去。

张武的为人,以及老四盯着,可以确保。

其次,张武人实在,明霞不会受欺负。

……

“张武、谭渊、周浪这些人,往后跟着老四,不论是离开去外面闯一番事业,还是留在大明,只要跟着老四,他们的前程少不了,明霞现在看,是下嫁,将来就是妻凭夫贵!”

马秀英认真琢磨着。

重八安排的太突然了。

不过,重八倒是没说错。

张武、谭渊、周浪这些人,无论跟着老四离开,还是跟着老四留在大明。

将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转头,含笑问:“明霞,你怎么想?要不,见见这个张武?”

明霞像个鹧鸪鸟,缩着脖子,红着脸,小声道:“婢子听皇爷和娘娘安排……”

她没见过张武。

可张武能让殿下和王妃欣赏,品性肯定不错。

她倒不在乎富贵与否。

只要张武是个可靠的、有责任心就行。

她舍不得娘娘。

可也想像殿下、王妃在土桥村那样,远离皇宫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过点平平淡淡的生活。

哈哈……

朱元璋爽朗一笑,“这丫头,想嫁了!”

……

片刻后,一名小太监,领着张武进入御书房。

张武十分紧张。

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大人物,就是殿下了。

当时还不知,殿下的真实身份。

现在却有机会……

“草……草民张武拜见陛下!”

明霞站在马秀英身后,听张武紧张的都自称草民,不由抿唇忍笑。

同时,怀着好奇,暗暗观察张武。

不能算英俊。

但也不丑。

虽然在皇爷面前紧张,但脸上刚毅,到不像皇爷口中说的木讷,更像是一名纯粹的将领。

朱元璋、马秀英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暗暗评价一句脱胎换骨。

锦衣卫的信报不可能出错。

之所以看不到信报中的木讷,多半是跟着老四,在草原转战,脱胎换骨了。

这很正常。

朱元璋询问了张武一些关于转战草原的事情。

从张武口中,听到的朱棣,别有一番不同。

某刻,突然询问:“张武,可曾婚配?”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来想写完张武和明霞这个情节的,时间太紧,这章5900字,六千差一百。

(本章完)

蒋瓛脸瞬间苍白,无比恐慌跪倒在御案前,音调颤抖,“皇爷,并非监视朱四郎,是徐府的锦衣卫细作……”

准许声传出,蒋瓛整理衣着,推门而入。

朱元璋抬头,目视蒋瓛靠近,放下折子,“什么事?”

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