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113章 我诸葛闻德非毒士!

  • 作者:别叫我上帝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05-19 05:21:33
  • 字数:6078

诸葛明将第一泡茶倒掉,重新沏上一壶,分别给诸葛明和马良倒上,淡淡的说道。

诸葛亮急忙起身弓腰,接过诸葛明递过来的茶,笑着说道:“本末倒置,蔡瑁在日,只管同僚氏族,收买上层人心,从来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可是到最后,所有的氏族,也与他分道扬镳,弃之如草芥。”

马良见孔明面有差异震惊之色,不知为何,起身来到诸葛亮身后,一同观看。

二人各自震惊,呆立半晌。

“这岂不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我想此刻,子龙已经依计而行,和孟获合演了一处妙戏!”

诸葛明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

诸葛亮好奇心起,伸手摸在掌中,拆开来看,正是半月之前,发给赵云的那只锦囊的副稿,落款的日期,还是十五日之前襄阳大会的日期。

但南蛮之兵,到底能否败退曹操的五十万大军,依旧是个未定之数。

但所有人都心里清楚,即便是南蛮兵凶悍无匹,但毕竟是人少势危,想要取得大胜,势必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南蛮王孟获倾巢而出,鼎力相助,若是把他的所有家底打光了,恐怕也回不了南蛮之地了!

襄阳,已是阳春二月,草长莺飞。

军师府的院子里,更是如一个大花园一般,滕树架上枝繁叶茂,搭成了一个绿色的林荫通道。左右两侧靠墙的花架子上,高低并排放着几十盆各色各样的花树,一个个枝叶绿的油亮,青翠欲滴。

院中的古槐树下,诸葛明与诸葛亮,马良围坐在一方小桌前,正谈论着着荆州的军马政务等事项。

第112章我诸葛闻德非毒士!

只因蛮荒之地,并未开化,所有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孟获能与杨锋、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突兀骨等成为密友,也是因为孟获的实力最为雄厚,其他各洞的洞主,仰慕他的威望,敬畏他的兵马!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要定天下,先定其民。蔡瑁所以覆亡,也是因为他不知抚恤百姓,荆州上下市民,莫不欲肯食其肉,寝其皮。纵然无刘皇叔,蔡瑁早晚也必亡。”

“直到今日,刘皇叔执掌荆州,军师辅佐,荆州方才重见天日,再现荣华!”

马良世居荆州,目睹了荆州多年的繁荣与衰落,感慨万千,叹息说道。

马良哈哈大笑,但转瞬之间,一缕忧愁飘上眉梢。

“若无北方的战事,我荆州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必能达到昔日的鼎胜。可惜曹贼弄权,假借天子之名,横征暴敛,四处用兵,如今百万雄师,鏖战樊城。我真担心子龙……”

信中不但已料定曹操不能下樊城,必会围攻。甚至料定了孟获到达之日,曹操一定会趁机再次发起进攻。

而南蛮大王,则会出奇制胜,出师告捷!

只是后面的锦囊之计,才是重点,也是命令赵云即刻执行的方略!

借曹营使者游说顺降之机,如此如此……

“兄长,亮有一事不明。”

“南蛮王的藤甲兵,象阵营,利在出奇。若奇谋被破,命门悬于敌手,恐怕便发挥不出效力了。”

诸葛亮缓缓的将信纸折叠工整,放入信封之中,皱着眉头说道。

诸葛明并未言语,示意孔明继续说下去。

“南蛮王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前来驰援。为何兄长不令其建功立业,反而将南蛮兵的命脉透漏给了曹操?这既不利于我荆州取胜,于孟获身上,也是不公啊!”

“若南蛮兵因此而遭受损失,我心何安……”

马良也点头,深表对孔明看法的支持。

“南蛮王出战告捷,一战灭其十万精锐,如此战力,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乘胜追击,将曹操赶出荆州,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为何军师不思进取,反而自废武功,将南蛮王的精要,透露给曹操的使者?”

“若曹操得知了这个秘密,大举进犯,不但守不住樊城,还会把孟获的兵马坑陷在樊城。”

诸葛明等两人说完之后,忽然转头看着二人:“你们可知,曹操所差游说孟获投降倒戈的使者,当是何人?”

诸葛亮摇了摇头,他思绪敏捷,知道的事,立刻便知,不知道的事,纵然是苦思三日夜,还是不知道。

马良略一迟钝,试着说道:“我在荆州的时候,曾记得有一人名蒋干者,昔日在江东效力孙权,曾为使者携重礼入南蛮,拜访孟获,作结好之意。此人还是周瑜的同窗,归来之后,因嫉妒周瑜的高官,憎恨孙权处事不公,反出江东,投入了曹操的帐下,但多年来不得重用,只做了一名幕宾。”

“莫非是此人不成?”

诸葛明点了点头:“以季常之见,蒋干此人如何?”

马良语态坚定的说道:“此人极为自负,行事飘浮,虽有才学,但言过其实。”

诸葛明哈哈大笑,轻摇折扇,伸手将头顶的树枝上一枚槐树叶摘在掌中,淡淡说道:“我虽假借孟获之手,将南蛮三军的机密透漏给了蒋干。但依蒋干的自负聪明,绝不会照实转告给曹操!”

“所以曹操所听到的秘密,已经不是个秘密了!”

马良面色一变,躬身下拜:“军师知人知彼,谋定无常,天地难测。属下拜服!”

诸葛亮似有所悟,缓缓的点了点头:“曹贼多疑。不管信息是否属实。兄长的这一条计,恐怕都会令他暂时不敢轻易进攻了!”

诸葛明站起身来:“曹操不日便会退兵宛城。”

“然而军师为何不能趁此良机,让孟获主动出击,扩大战果呢?”

“天赐良机,兄长却忽然裹足不前。岂不浪费了孟获的二十万南蛮铁骑的锋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出战,士气正盛,想不打胜仗都难啊!”

诸葛亮和马良虽然明白了诸葛明的计谋,却不知道为何要如此行计。

诸葛明叹息了一声,并未直接回答他们,而是缓步而行,往前走了几步,抬头望着浩瀚蔚蓝的天空。

一阵风起,吹动他布衣飘带,伫立在风中的诸葛明,忽然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凄凉。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诸葛明将折扇背负在身后,忽然高声吟诵起来,声音凄楚悲凉,令人听之动容。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原来军师并非痴迷于功绩,却已经清晰看透了功名伟业的背后,是无尽的杀戮和死亡!

甚至在他的心中,已经厌倦了战争,期盼着和平……

“军师……”

“兄长……”

诸葛亮和马良面面相觑,各有愧色,看着仰然而立的诸葛明,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只是悲痛,不论是北方的将士还是荆州南蛮的将士!”

“我不喜欢杀戮,不喜欢战争。只是多数时候,只能以战止战!”

诸葛明的话里,带着几许的无奈和悲凉。

诸葛亮和马良恍然大悟!

原来军师的心里,一直挂怀百姓,垂念众生。

樊城一战,所以不会并立火拼,也是希望能尽少的缩减伤亡。

这一战,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许昌,皇宫里。

此刻的献帝刘协,每日只顾着钓鱼嬉闹,天天与伏皇后以及宫内的宫娥们打在一起,一副参透生死,躺平享乐的样子。

但私下之中,却是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赵云在太守府内奉军师将领,带五万兵马入樊城,必要坚持十五日。如今算来,已有十七日了。三日之前,孟获的军马自赤壁经由水路转移至樊城,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接管荆州不过月余,但诸葛明连下三十道政令,荆州治安稳定,百姓安居,商业恢复。荆州的氏族逐渐归附,早已断了投顺曹操之心,一心拥护刘备。上下一心,蓬勃向上。

“自蔡瑁执政,荆州朝政日非,百姓离心离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正因如此,我一直隐居,不肯出仕。”

阅读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