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仙侠情缘 > 恰似明月照心尖

15. 大婚

  • 作者:明月春江
  • 类型:仙侠情缘
  • 更新:09-22 14:03:16
  • 字数:9764

宸妃极烦这种场合,心情烦躁的说:“那梳妆吧。”韵秋给宸妃梳的头很简单,连首饰戴的都十分简单。

宸妃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任凭韵秋摆弄。乐喜宫冷冷清清,只有一个宫女,一个太监。宸妃没日没夜的写信,好似写信能让她心安。

宴会中场,宸妃感觉有些闷,想出去走走,透透气,显庆帝允了。

“三十春秋年华已逝,又是一年芙蓉花开。”宸妃遣走韵秋去拿披风,独自走在御花园里,看着大片大片的木芙蓉有感而发。

晚宴这就开始了,各个臣子,亲王依次就坐。宸妃坐在显庆帝的左手边,太子和亲王坐在右手边。康宁皇后作为一国之母自然是坐在显庆帝身边,只见她身披朱红色拖地长袍,绣着栩栩如生、展翅欲飞的凤凰,衬得佳人端庄高贵。

凉王低头喝着茶,好像有什么心事,从宴会开始就感觉从对面有人盯着他,有些不自在。抬头不经意一撇,就撞见了文春火辣辣的目光,还是低头罢。

整个宴席,文春,皇后,梁博康,宸妃,凉王,太子各怀心思,每个人的神情都很微妙。

文春眼中的炽热,皇后脸上的喜悦,梁博康话中的赞赏,宸妃懒洋洋中透着失落,凉王的逃避,太子的嘲讽……

太子看见梁博康的作态,心里冷嘲热讽:“到底是真的关心梁博顺的死吗?若是真的关心,何必在宴会中表露。”

“这点心可合妹妹的胃口。”皇后和蔼的询问道。

宸妃低头回复:“臣妾非常喜欢,皇后娘娘有心了。”

直到晌午,和亲的队伍缓缓自西而来,文会骑着马走在队伍前列,他神情严肃,作为西魏的储君,颇有帝王风范。紧接着就是文春公主的鸾车,这车外面一圈红色的纱,车的四周镶嵌着红宝石,文春坐在车里,笑意盈盈。鸾车的后面跟的是西魏带来的礼品和文春公主的嫁妆,浩浩荡荡,有七十二辆马车。

显庆帝在皇宫接见了文会和文春。

“皇子和公主一路舟车劳顿,着实辛苦。”显庆帝礼貌问候。

西魏邵文帝本不愿意让文春来和亲,可是文春自小仰慕凉王,此次前来希望借和亲的机会,嫁给凉王,她绝食三天,邵文帝实在不忍心。文春的性子倔起来,谁都劝不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安兰皇后经常说她像倔驴一般。

康宁皇后确实能坐得住一国之母的位置,她细心体贴,从不干政,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宸妃怀孕后,隔三差五为宸妃送些吃食点心,养胎汤药。她有两个儿子,也不会嫉妒别的嫔妃得宠,称得上是母仪天下。

再看这些皇子,太子脱颖而出,逐渐深得民心,支持者越来越多。凉王是坚定地太子党,一心一意支持太子,从不争抢。吴王爱好游山玩水,但远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江王是吴王的双胞胎弟弟,两兄弟倒是没生过嫌隙。南王独树一帜,隐藏自己争夺皇位的心思。还有诺诺弱弱的白正惜,是皇后娘娘的次子,性格软弱。

“娘娘,怕是不妥,此次是西魏使者有意向大安朝求和,后宫都要参加,娘娘如果不去,怕是会落人口实。”韵秋提醒道,天气一冷,宸妃变得很懒,已经半月没出门了,韵秋也是怕再这样下去会憋出病来。

“娘娘,今晚是西魏皇子公主的接风宴,陛下下旨,邀娘娘参加。”韵秋低声说道。宸妃素来不喜欢凑热闹,住的乐喜宫也是皇宫里特别偏远的宫殿。

“就说我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宸妃躺在榻上,手里抱着暖炉,小腹微微隆起。

“各位,今天是举国同庆的日子,欢迎西魏使者前来拜访,让我们先敬文会皇子和文春公主一杯。”显庆帝举起酒杯面向所有人。紧接着大家起身举杯共饮,宸妃有孕在身,以茶代酒。

一杯酒之后,晚宴正式开始,大家举杯畅饮。宸妃吃着点心,这是皇后特意嘱咐小厨房做的,口味也是按照宸妃的喜好调的。

“娘娘,天寒,还是早些回宫歇息。”凉王慢慢走来恭敬行礼,他实在受不了文春公主的目光了,找机会出来了。

“凉王殿下,听闻文春公主肤白貌美,今日一见果然和传闻一样,凉王殿下好福气啊。”宸妃依旧是一脸从容,淡淡道。

“如意,我不想娶……”凉王急忙解释道。

“我也不想嫁,可是我们都没得选。”宸妃含笑:“凉王殿下以后不要叫我的闺名了,以免招惹是非。”

“我会把你从围墙中解救出来,带你远离长宁。”凉王坚定地说。

“凉王殿下说笑了,我是陛下的妃子,怎能跟他人远走。”宸妃不咸不淡的说。

“如意,你相信我。”

“李如意已经死了,十五岁就死了。”宸妃说完就看见韵秋拿着披风赶来,回头一笑说:“今天见到王爷,我很高兴。”然后去接了韵秋回乐喜宫。

凉王的眼睛里蒙了一层水雾,或许是深秋的夜水汽涔涔,从天而降,落入凉王眼中,化作相思泪。他能做的不多,守着她平安无事就是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了。

他转身回了宴席,看看能不能阻止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宴席结束后,他同文春公主行礼说道:“还请公主三思,大好年华别浪费在了无心之人身上。”

文春公主趾高气扬的说道:“王爷言重了,本公主决定的事情从不会改变。”

“公主,我与您年龄相差太大,婚后也无话可说。”凉王进一步解释,他希望公主能回心转意。

“本宫不在意,王爷总不会吃亏的。”文春捂着嘴说:“我是嫁定了。”

凉王是在没辙,回到王府,愁眉不展。如意说的没错,她不想嫁也嫁了,现在轮到他不想娶也得娶。所有皇子均已娶妻,公主不可能伏低做小,只有他正合适。

第二日一早,显庆帝就下旨到了凉王府,凉王跪地接旨。总管太监吴贵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皇子白正鸿,性行温良,谨言慎行,特与西魏文春公主结成秦晋之好,愿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两国至此永为交好,钦此。”

吴贵读完,笑眯眯的说:“王爷接旨吧。”

“儿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凉王行礼后,双手接旨。

婚礼定在了十月二十六,显庆帝很清楚凉王不情愿,不会亲自动手,所以就指派皇后操办婚事。康宁皇后带着桐秀和刘鹏把王府布置一番,张灯结彩,华灯初上。皇后还去使者府中看文春还缺少什么东西。

“皇后娘娘到。”随着一声通报,使者府的人纷纷起身行礼。文春也出门迎接皇后,皇后急忙拉起她说:“公主第一次来长宁,有什么不习惯的?还缺些什么吗?”文春说:“一切安好,皇上赏赐的够多了,什么也不缺。”皇后娘娘仔细端详着文春,满意的点点头,确是贤良女子。

“刘鹏,把东西都抬进来。”皇后一声令下,刘鹏带着几个宫女太监,太监抬了四个箱子,宫女端着双手盘子。刘鹏作揖说:“回公主,这些都是皇后娘娘的赏赐。分别是云锦六十匹,玉如意四柄,黄金二百两,玉器二十件,金银茶筒各两个,龙凤呈祥珐琅盘一套。请公主过目。”

文春谢恩:“臣妾多谢皇后娘娘,真是让皇后娘娘费心了。”皇后慢慢的说:“过了明天,公主就该改口称本宫为母后了。”文春低头,十分害羞说:“皇后娘娘就会取笑臣妾。”皇后先行离开使者府,并安排刘鹏帮忙把所有的赏赐都收放好。

刘鹏指挥太监宫女,他一边指挥,不小心踩空台阶摔了一跤,文春看到说:“刘侍卫不着急。”刘鹏起身行礼说:“不要紧,属下很快就会干好,请公主进屋休息。”一刻钟,刘鹏才安排妥当,随后向文春告退。

全城百姓都听说三十三岁的凉王娶妻了,这在长宁确实是一件新鲜事。显庆帝的众多皇子中,只有大皇子凉王还未娶妻,所以十月二十六一早,大街上挤满了人,都来看迎亲队伍。文春公主是在使者府出嫁的,由哥哥文会送嫁。

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两国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庆三多,具四羡。

此时,文春公主坐在镜子前,浓如墨深的乌发全都梳到了头顶,乌云堆雪一般盘成了杨凤发髻,两边插着长长的凤凰六珠长步摇,红色的宝石细密的镶嵌在金丝之上,轻轻地摇摆,碰到少女稚嫩的脸颊,似不忍触碰又快速离开。

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凑八音,歌九合,十全无缺羡鸾和。

王府欢歌笑语,凉王的脸却看不到一丝喜气。

入夜,宾客全都散去,文春在洞房里端坐着,等着夫君掀盖头,共饮合卺酒。此时的凉王坐在院中,抬头望着残月,他有些醉了。

张灯结彩迎新妇,残月高悬欲断魂。

今日同样望月的还有乐喜宫的宸妃,她倚在门框边,无声的眼泪密如麻线。那年她欢欢喜喜的在宫里等他归来,然而他归来时,她已另嫁做新妇,甚至连婚礼都没有,就一道圣旨。

凉王迟迟没进房,盼了二十年的婚礼,他多希望一墙之隔的洞房中坐的是李如意。可惜造化弄人,怕是这辈子都不会了却心愿了。

文春坐在喜床上等了一夜,凉王在院中站了一夜。

清晨,文春独自吃完早饭后来到书房找到凉王说:“王爷,事已至此,不如认命。”

凉王沉默了许久说道:“我无心争夺皇位,更不会卷入朝堂争斗中。公主跟了我,怕是要受一辈子委屈。”

“无妨。”文春说的很随意。她十二岁那年,凉王正值风华正茂,代表大安庆祝西魏的荷花节。文春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这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皇子。父皇似乎有些惧怕他,对他异常恭敬,邀请他一同打猎。文春偷偷溜进猎场,一睹他骑马的风采,从此她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一定要嫁给他。

养在深宫十八年的公主,是体会不到两国微妙的气氛的,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想得到的就一定是她的囊中物。

凉王不再理会她了,他可以保证她锦衣玉食,但给不了她一点温存,他怕如意介意……

皇宫的和谐永远都存在于表面,真正的波涛汹涌都藏在暗处,长宁热闹了几天后就是深夜一般的沉静。

康宁皇后或许和太子有什么深仇大恨,从来没放弃过追杀他。而太子好像对康宁皇后的做法全然皆知,可是他也从没揭穿过。

十一月初,长宁居然就开始飘起了雪花,这雪比以往早来了一个月。没有风的吹拂,雪落得极慢,像柳絮一样,飘飘洒洒,奔赴人间山河。

长宁的雪下了一天一夜,那柔软,轻盈的雪花,像是老天爷看不下长宁的污垢,特意用一场大雪掩盖一些人心里的恶臭。

就在雪花纷飞的夜晚,显庆帝伏案批奏折,突然一口痰好似卡在了喉咙间,猛地一咳,一口鲜血涌出,浸染了奏折。

吴贵见状,连忙给显庆帝擦拭了嘴角,叫来太医。

“皇上要注意休息,否则咳疾会愈来愈重。”王太医开了些药,显庆帝的咳疾越发严重了,只恐怕时日无多啊。当然后面的话太医没敢说出来。

显庆帝一直向外界掩饰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快帮太子稳住根基。皇后与太子的恩怨太不太清楚,但是梁博康是不欢喜太子的,他得尽快把梁博康的命脉掐断。否则就算太子坐上王位,梁博康早晚有一天也能反了太子,自立为王。

在太子根基稳定之前,显庆帝不能出事,他要帮太子扫清所有障碍。文武百官也都以为显庆帝龙体安康 ,各自本本分分。

不知李榆在青州都发现些什么,这些年青州一直都不老实,青州知州寇盘捞了不少银子,显庆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州太多秘密了,得翻过来好好拾掇拾掇,这也是他派李榆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信任。

想起来李家,显庆帝不由得皱起眉头。李哲海在前线赴汤蹈火,皇宫却圈养着他的幼女。他亏欠李家太多了,有的时候甚至想,李如意如果背叛他,他也会放她一马。可是将军的女儿怎能背信弃义,养在深宫三十年,从不逾矩,一方偏殿守了十七载,守得住寂寞,自此也封情绝义,不染世俗。

并不是显庆帝贪图美色,强娶李如意,是形势所迫,造化弄人。他要给李如意拟一道圣旨,以弥补对她的一点亏欠。

为您提供大神 明月春江 的《恰似明月照心尖》最快更新

15. 大婚 免费阅读.[www.]

梁博康十分豪爽,先是向显庆帝恭贺新喜,顺便提醒了梁博顺一案要尽快查明真相。他很欣赏文会的谋略,连敬三杯酒。在他看来,大安朝的皇子不及文会的一半,所以他一直不喜欢太子。梁博康虽没有明显表露喜悦之情,但是言辞中都暗含着高兴,好像弟弟梁博顺的死不曾发生似的。

“回陛下,只要我们两国友好相处,辛苦些没什么。”文会的回答让人挑不出毛病。

一番寒暄后,文会和文春就回到临安街的使者府中先行歇息,等晚上显庆帝在御花园前面的永和殿摆了宴席,为公主和皇子接风洗尘。宴会要到晚上开始,前朝大臣,后宫妃子都得参加。

阅读恰似明月照心尖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