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知世郎请看诗歌

  • 作者:木兰竹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2-29 18:26:55
  • 字数:10206

李玄霸抬头看了一眼清俊飘逸的长须青年道士,又低头看了一眼诗文册端正严谨的字迹。

真不搭啊。

李玄霸摇头:“没有不妥,只是看到魏玄成文质并举,想起了二哥。二哥直抒胸臆时如‘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等句十分豪迈,却偏偏爱作‘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无病呻吟。若他肯好好深耕豪迈诗文,当世该有他的文名。”

李玄霸越说越气。

魏徵的诗文册如当世文人常见举荐用的诗文册一样, 扉页先写了籍贯家世师从。

原本他以为二哥没有诗才。待看着二哥学了几年诗, 他才知道二哥不是没才华, 只是喜好骈俪奢华的辞藻, 特别爱写词华意少的宫体诗,放到后世就是华丽字词堆砌无病呻吟的青少年疼痛散文。

二哥直抒胸臆的诗都是不错的,但他就是不喜欢这么写。

魏徵听闻李玄霸叹息,刚松了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焦急道:“可、可是在下诗文有何不妥?”

魏徵见李玄霸将扉页翻过, 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眼眶又红了。

他是多久没见到有人把他的诗文册翻到了第二页了?

这诗文册翻出的毛边, 都是他每次自投遭拒, 自己一页一页看着自己写的诗文,悲郁交加地翻出来的。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李玄霸喝了一口温水压惊。

他强装镇定:“籍贯?”

青年魏徵道:“巨鹿曲阳……”

青年道士被李玄霸的反问吓了一跳, 结结巴巴道:“魏、魏徵,字玄成。”

魏徵虽然传世的文学作品不多, 但留下的寥寥数篇诗文就可以看出他的才情, 颇具初唐文质并举的气度。

李玄霸想起了自家二哥。

魏徵呈上来的诗文册的字迹端正严谨,与后世颜真卿所创颜楷近似。

为什么我会在泰山脚下遇到魏徵啊!!!

李玄霸接过陈铁牛递来的诗文册,翻书的手有点僵硬。

寒门士子在写扉页时特别难受,真是绞尽脑汁也编不出半页纸。

因魏晋遗风, 隋朝人也看家世。扉页几乎就决定了这个人能不能被举荐。看着魏徵这诗文册,扉页纸张比后一页皱许多,可见魏徵吃了多少闭门羹。

二哥明明有自己没有的诗才,偏偏就不好好打磨。若二哥能把斟酌宫体诗的精力用在直抒胸臆上,唐朝怕不是会早早出一位豪放派出塞风大诗人。

可他就不,就是不。

什么花啊雪啊云啊雨啊的堆砌一整首诗的华丽辞藻景物描写,再在最后抒发一点愁啊怨啊,李世民每每写了一首“好诗”都逼着李玄霸品鉴,李玄霸都看吐了!

李玄霸越想越气,一边继续看魏徵的诗文一边嘀嘀咕咕。

魏徵若有所思。

翻完魏徵的诗文册后,李玄霸将诗文册放到桌上:“诗文不错。若不介意,可否陪我同游几日?待我去了清河,就将你举荐给二哥。”

魏徵忙道:“在下愿意在三郎君手下为吏!”

李玄霸摇头:“你气势如刀,我镇不住。乖乖去我二哥麾下,只有他能镇得住你。”

魏徵惊讶:“三郎君还会看相?”

李玄霸道:“会看一点,不多。你是面相太突出。”

魏徵好奇问道:“三郎君观我面相是……”

李玄霸叹气:“跟随谁谁死,举荐谁谁叛。”

魏徵:“……”气血上涌,眼前一黑。

陈铁牛不敢置信扭头看向郎君:“郎君!那你还留他?!”

李玄霸失笑:“他克其他主,但能和二哥相辅相成,成就佳话。不过魏玄成,你应该再蹉跎十几年再遇到二哥,现在居然提前向我递了拜帖。要不要先在其他地方试试?说不定那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经历,才造就了你十几年后的才华?”

魏徵面色赤红,支支吾吾半晌说不出话来。他能不能不信这个相面?!

陈铁牛小声道:“郎君,你都相面他克主了,他还敢投奔其他人吗?”

李玄霸开玩笑道:“这房中就我们三人,我不说你不说他也不说,难道乌镝还能在外乱说?”

乌镝左右歪头:“啾啾!”

魏徵颤颤巍巍拱手:“三郎君,求别吓唬我。”

李玄霸见吓到了年轻的魏徵,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哈,好,不吓唬你,不吓唬你。你都到我面前了,我就不让你多折腾十几年了。先跟着我当一段时间文吏吧,让我见识见识你纵横术的本事。”

陈铁牛忙劝道:“郎君,你不是说他克主吗!那他跟着郎君不妥啊!”郎君说什么他都信,说魏徵克主,那魏徵一定克主!

李玄霸笑道:“有二哥在,他克不到我。”自己本来就命薄,还能被怎么克?

李玄霸吩咐道:“让里正派人给他裁身文吏的衣服,其他一应待遇先得你一半。这是位大才,不要亏待了。”

陈铁牛道:“是。”

李玄霸对魏徵道:“我虽然知道你是大才,但你还没有展露出自己的才华,只能从最低等的文吏开始积累经验。希望你不要生气。”

魏徵忙作揖:“怎么会!在下受宠若惊!”

李玄霸道:“先去洗漱整理仪容吧。记得把长须刮了,将来你是我和二哥身边的青年才俊,可别装得太老气。”

魏徵摸着自己的长须,苦笑道:“是,郎君。”

他再三拜谢后,晕乎乎地跟随铁牛离开。

乌镝落到了李玄霸腿上,腿一伸,坐在了李玄霸怀里。

李玄霸抱着撒娇的乌镝道:“对他很好奇?”

乌镝:“啾啾!”

李玄霸失笑:“我说了你能听懂吗?”

乌镝扑腾翅膀:“啾啾啾!”听不懂也想听!

李玄霸摸着乌镝的翅膀,像是真的和乌镝解释魏徵的事,又像是自言自语。

魏徵,字玄成,唐太宗的“铜镜”,著名刚直谏臣。

他祖父魏彦官至北魏光州刺史;其父魏长贤原为北齐著作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屯留令,在魏徵十几岁就去世了。魏徵少孤寒,又自诩志大才高不事生产,便落魄得当了道士。

论“成分”,魏徵的出身是标准的寒门士子。

寒门也有传家的“经书”,魏徵家族是以治史传家,杰出之辈皆有修史的志向。如比魏徵大几十岁的族叔魏收就是著名史学家,著有《魏书》,哪怕被当世人指为“秽史”也不妥协。

魏长贤的志向是修《晋书》。原本他已经快达成志向,却因讥讽时政被外贬与梦想擦肩而过,于是郁郁早逝。

“魏徵虽然没能主编《晋书》,但主编了《隋书》,也算达成了父亲的遗愿了。”李玄霸为乌镝顺着毛,对自己提前遇见魏徵唏嘘不已。

他观看魏徵的诗文册时,将魏徵的生平细细捋了一遍,发现魏徵此时在齐鲁晃悠的踪迹,其实在史书中也有痕迹。

魏徵前半生一直郁郁不得志,见天下大乱,属意纵横之说,一直在寻找投靠的势力。

史书中第一次记载魏徵的“官职”,是于大业十三年,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

武阳郡与济北郡比邻,泰山就在济北郡中。

魏徵籍贯是巨鹿郡,第一次做官却在武阳郡。

平常他这样的寒门士子没有机会为官,但在平定民乱的时候,各级官员都会招一些寒门幕僚。

显然,魏徵最先是前往了农民起义军最多的齐鲁,寻找为官的机会。

没想到现在才大业七年,农民起义军刚揭竿起义的时候,魏徵就已经在齐鲁四处晃荡。

李玄霸算了算魏徵的岁数,魏徵现在已经三十一岁。

三十一岁还贫寒潦倒一事无成,怪不得魏徵会冒险来齐鲁。

想到魏徵在齐鲁四处碰了六年壁,才得到武阳郡丞元宝藏的任用,李玄霸有些佩服魏徵的坚韧了。

若换作寻常人,心态早就崩了。魏徵是真的坚信自己很有才华,才怎么磋磨也不妥协。

“说起魏徵‘克主’,只是我在打压他,让还心高气傲的他别因为二哥年少就乱跑。”李玄霸轻笑,“其实他随李密归唐时已经是大唐的官吏,在窦建德麾下为官只是因为兵败被俘虏,所以算不上认窦建德为主。他只是比较倒霉和李建成绑在了一起。”

但能被太子厚待重用,当时谁会说他倒霉?

就像是魏徵推举侯君集和杜正伦有宰相之才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两人会卷入李承乾叛乱?

魏徵就只是单纯很倒霉而已。

不过他遇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霉运都变成幸运了。李世民再生气也就是把他的功德碑推倒,不和他当亲家了,后来还默默地把功德碑重新立了起来。

若换作寻常皇帝,他举荐的人涉及谋反,那就是坐罪祸及家人。

“没想到啊没想到。”李玄霸双手笑搓乌镝鸟头,“你和寒钩危险了!”

乌镝:“啾啾啾?”它只听懂了最后一句。什么情况?为什么危险?

李玄霸大笑。

……

一段李玄霸没想到的小插曲后,当夜,里正前来拜访李玄霸,恭敬地说“知世郎来访”。

李玄霸被迫半夜爬起来,灌了两杯蜜水,才把低血压低血糖提起来。

他打着哈欠道:“终于来了?”

里正伏地道:“知世郎听闻李三郎君对贫寒道人尚能礼遇,才相信李三郎君真心想与他见面。”

李玄霸对已经刮了胡子、换下道袍的魏徵笑道:“看来我还是托了你的福了。你敢旁听吗?”

魏徵谦恭道:“三郎君,我克三郎君和二郎君之外的主,只能待在三郎君和二郎君麾下。我什么都敢听。”

李玄霸失笑:“你胆子确实大。那就好好听,把今日之事告诉我二哥。我懒得自己说。”

也对,这位以后的刚直谏臣可是会上瓦岗寨的“反贼”。

魏徵道:“是。”

他心里十分激动。夜会民贼,这是会满门抄斩的事。他才刚来郎君麾下,郎君居然如此信任他?!

陈铁牛挠头。罢了,郎君总是对的,听郎君的。

他决定盯紧魏徵。如果魏徵敢逃跑告密,就一刀剁了魏徵的头。

李玄霸带着今天刚收的幕僚去见王薄,王薄和里正也吓了一跳,不由对李玄霸更加佩服。

里正在露天亭子中烧起一堆篝火。

李玄霸披着大氅走到亭子中的时候,一个穿着斗篷的中年人已经在篝火旁喝酒。

“‘义薄云天’李二郎,‘德重恩弘’李三郎,在下王薄,久仰。”中年人取下斗篷,对李玄霸拱手。

李玄霸满头问号。这是在拍《隋唐演义》吗?怎么还给自己和二哥上诨号了?

未来史学家魏徵眼眸一闪,将这两个“诨号”记在心底。

“不知道我和二哥什么时候有如此响亮的诨号,还是第一次听到。”李玄霸伸手做出请坐的姿态,好像这里是他的主场似的,“知世郎孤身赴会,真是好胆色。”

王薄苦笑:“孤身赴会的难道不是李三郎君吗?”

李玄霸坐在亭中已经被篝火烤热的石墩上,松了松大氅的领口:“这大隋还是陛下的大隋,我身为陛下的虎牙郎将,去哪里都不算孤身。”

王薄脸色一沉:“李三郎君是要招抚我吗?”

李玄霸摇头:“陛下有令,‘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

王薄骂道:“狗贼皇帝!”

李玄霸拿起酒碗,为自己和王薄各斟了一碗,将其中一碗递给王薄。

王薄接过酒碗:“那李三郎君特意来这里是为何?”

李玄霸笑道:“见一见未来的同僚。知世郎,你信命吗?”

王薄沉声:“你是说我命中仍旧会归服狗贼皇帝?不可能!他害我一家饿死,我只想亲手斩下狗贼的头颅!”

李玄霸摇头:“你当然不可能归服陛下。那换个话题吧,知世郎,你想过起兵后的未来吗?”

王薄直直地看着李玄霸淡漠的双眼:“没有。”

李玄霸道:“你倒是坦率。”

王薄道:“我只是不想死。所有跟着我上山的人都是只想着现在不死。所以李三郎君,你要和我说什么未来?”

李玄霸又转移话题。

他问道:“识字吗?”

王薄皱眉:“识得一些。”

李玄霸道:“你能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应当是识字的。”

李玄霸从怀里掏出诗册:“看看。如果看得上,就将这些诗歌传诵出去。”

“诗歌?”王薄一头雾水。怎么一会儿说什么命运未来,一会儿又谈什么识字诗歌?

魏徵好奇地看着自己刚认的主家。李三郎君对谁都是这么一副神神叨叨难以捉摸的模样吗?

虽然谜语人总会让人窝火地想要狠揍一顿,但谜语人又最能勾起对方的好奇心。

王薄把诗册放在膝盖上一手酒碗,一手翻书,借着篝火看了起来。

有落款为李白的诗人作《丁督护歌》,怜“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有落款为白居易的诗人作《卖炭翁》,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有落款为杜甫的诗人作《石壕吏》,悲“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更有那落款为屈大均的诗人作《菜人哀》,“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王薄诗未看完,酒碗落地,目眦欲裂,喉咙中发出仿佛受伤困兽般的嘶吼呜咽。

魏徵愕然地看向王薄,不知王薄读到了什么,竟不复镇定,涕泗横流?

李玄霸草草扫了一眼魏徵的自我介绍, 就翻到了下一页,品鉴起魏徵在史书上未曾记载的年轻时候的诗文。

李玄霸又喝了口温水压惊。

行了,不必说了, 就是他。

阅读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