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 248 章 *朝堂以及赵炅的目光……

  • 作者:菖蒲君君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26 01:46:57
  • 字数:6940

姜烟从前对赵匡胤是没什么好感的。

甚至想过,那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会不会是为了押韵。

仅看到白藤江,姜烟都能想到接连几次的战败对全军士气的打击,更何况雍熙北伐?

事实上,高梁河之战后,辽国不断对边境骚扰。

不过, 后来也想通了, 那位的才华, 还不至于硬拉一个人来押韵, 赵匡胤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赵炅比起后来的一些皇帝,至少还知道要打。

只是人菜瘾大,将原本的士气打得七零八落。

若是赵匡胤的命再长一些,或许大宋会走向另外一个面貌。

赵匡胤肩头猛地一塌, 点点头道:“既如此,罢了。”

赵匡胤走到时候还顺带把赵恒也一并带走了。

姜烟继续走在皇宫的路上,看着赵炅回开封后, 次年又发动了白藤江之战,意在收回汉唐时期对交趾的控制权。

他不敢说自己治国有多厉害, 但打仗这件事情上,他只要代入一下那些被赵炅叫去打幽州的将士们就完全能够理解了。

不管是按照五代十国,还是以往所有战事经验。

打了胜仗之后, 除非是迫在眉睫的仗要打, 大多都是要论功行赏的。

赵匡胤只是用那张黑胖的脸扯出一个坚强的笑。

可最终还是以先胜后败的方式结束,交趾得以独立。

姜烟叹气,一时间门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想出去了,后面的我都能猜到是什么样子。可以选择不看吗?”赵匡胤面沉如水,双手背在身后, 挺着将军肚,眼神里透着一丝迷茫。

打得还是辽国精骑。

甚至辽国那边早就做好了准备, 刚进去就差点被对面包了饺子。

现在看看,过人之处是有的。

但赵匡胤这些年来一直不被大多人赞许和提及,大概也跟宋朝后续操作太迷幻有关。

赵炅也一直是积极迎战,甚至始终备战一次北伐的状态。

姜烟面前的画面破碎在宋军集结,分三路大军罚伐辽的一幕。

周围变幻,再出现已经是站在大街上。

姜烟环顾四周,才确定自己竟然出了皇宫,现在就在开封的大街上。

“听说了没?杨无敌死了。”

“这仗又输了。”

“可不是!唉,也不知道燕云什么时候能收回来。我祖籍便是燕云,如今年年祭祖都不敢回去。”

“不是,杨无敌怎么死了?我听闻他打仗极是厉害啊!”

“这我们小老百姓怎么会知晓?不过,我听说是死在了陈家谷,被辽兵所俘。被抓之前还杀了几百个辽兵呢!”

“嚯!果真是杨无敌。”

“可惜啊!重伤被俘,绝食三天三夜……啧!听闻,与杨无敌一同上战场的儿子也死了,好像是最大的那个。”

说话的那人压低了声音,伸出三根手指,叹息着摇头:“喝茶喝茶。也不知官家这次又要如何了。上次高粱河一战就打得不怎么好看,如今……”

坐在他身侧的男人也只是满脸郁色的摇着头说:“我倒是知道这杨家的大公子,叫杨延玉。唉。”

父子齐上战场,双双殒命。

留下孤儿寡母,日子怕是不好过。

两人话音刚落,前方传来一阵喧嚣。

“这干什么呢?”

自称知道杨延玉的那个男人赶忙起身抓了旁边一个小孩:“小娃娃,这是做什么呢?”

小孩六七岁的模样,指着前方说:“有人流放呢,我要去看。”

说完挣脱,穿着一双草鞋跑得飞快。

姜烟下意识要过去,身边却出现一个锦衣青年,抬手摁住她的肩膀:“姜姑娘。”

时年十八岁的赵恒虽不是老赵家祖传的微胖身材,却也是一张圆脸。

“前头流放的是王侁。”赵恒目视前方,口中轻叹:“此战战败……”

赵恒不知道该怎么说。

宋朝立国,除了在南方一系列的战争,以及攻打了北汉之外,其他战事上皆是战败。

当年跟随郭荣,又拥立赵匡胤的那批士兵早已老去。

新入伍的士兵原本还摩拳擦掌的想要赚军功,可一次又一次的战败,打得那群人也没了心气儿。

如今杨业将军一死,更是士气大减。

“王侁?”姜烟好奇的看过来。

赵恒在现代的时候也了解了不少自己所处时代的史料,虽然没有听完《杨家将》的评书和各类作品,但大致的内容还是去看了的。

他连忙给姜烟解释:“若非王侁相逼,又率军离开,杨将军掩护四州百姓离开,或许也不会死。”

姜烟虽然不那么了解这段时间门的历史,加上杨家将的演义故事流传太广,深入人心,的确是很容易被误导。但,姜烟又不蠢。

与那么多武将和帝王接触过,她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吗?

“王侁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原来一个王侁就能让杨无敌战死沙场?”

对面的赵恒只抿着唇不说话,显然是不想回答姜烟的问题。

一个王侁当然办不到。

可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潘美是老将,却无法钳制监军王侁,加上杨业为后汉降将。面对那些为了军功蠢蠢欲动的大军,潘美无法遏制,自然只能在一声声叹息中看着杨业在谷口等不到援军,重伤被俘。

“赵炅以为这个时候辽国大乱,该是主少国疑的不安之景。殊不知,萧太后铁血手段把控全局,辽国早已是固若金汤。宋军前往,也只能碰一鼻子灰。”

姜烟踱着步子走到赵恒面前:“而军中因曹彬的过失导致大败,王侁这般人等又想要占据最后的军功,最终导致了杨业父子和部将的死亡。”

潘美在其中或许是被连累的那个,但这足以说明这个时候的宋军内部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潘美与杨业作为正、副统帅,却在永熙战败后的转移四州百姓行动中,杨业为监军王侁激迫,潘美无法掌控军队,以至于大军跟着王侁离开,无人支援杨业。

姜烟一字一句的说着,说到赵恒连连后退,脸色极为难看,也不敢和她对视。

赵恒知道,姜烟的分析或许有些偏颇,但有一点说的不错。

宋军,许是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内部的问题。

可往后几代人都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做任何改进。

从前在赵匡胤手中不说所向披靡的宋军,穿着后来工艺精进制作趋向完美的铠甲,却被辽国打得连连败退。

北宋之后的国力不行,打仗差还情有可原。

但宋初,的确有内部原因导致。

姜烟看着面前不说话的赵恒,转身叹气:“算了,跟你说这些也没用。”

毕竟,这个时候的赵恒只是一个普通皇子,而非储君。

相较之下,赵恒前头的两个哥哥才是赵炅心中所认可的太子。

只是大哥赵元佐在四叔赵廷美死后,因病发狂而被废,居于南宫。

两人没有去看王侁流放,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姜烟感受到的是与历朝不同的景象。

尽管此时还是宋初,但民间门风气是完全不同的。

开封的确繁华,而赵匡胤之后,文风渐盛,赵炅在位时期,科举选拔的官员极多。只是北宋初年的开封,就已经有了之后的东京汴梁繁盛之景的雏形了。

不过,姜烟现在也没有看的心思。

跟着赵恒去了他的王府。

这一年的赵恒还是韩王,名字也被改为了赵元侃。

路上,赵恒对姜烟说:“大哥为人谦和仁善,又与四叔交好。得知四叔死后,大哥大病一场,几次昏迷醒来,却变得癫狂躁怒。”

对于这个兄长,赵恒是很尊敬的。

事实上,赵恒的少年时期甚至是青年时期都没有想过要成为太子,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皇帝。

回到王府,赵恒又请姜烟在自己对面坐下。

姜烟看着赵恒的一举一动,对比之前接触的赵匡胤,以及在幻境中见到的赵炅。

哪怕是祖传的圆脸也很难将这三个人联系起来。

赵恒说是儒雅,倒不如说是温吞。

性子不紧不慢的,说话也是如此。

“去年,大哥病好。爹高兴的大赦天下,原以为就此无事了。结果大哥重阳醉酒,又被人惹怒,竟然放火烧宫。”

赵恒回忆起那天的情况,现在想想都觉得心脏跳动得厉害,不可思议。

从小到大,他们兄弟几个中,大哥赵元佐是最受父亲喜欢的。

在他们心中,大哥必然会是太子,是储君。

“我到如今也只是想做个每日画画写字的闲散王爷。给我职位,我便好好的做。”赵恒说得诚恳,他的确没有别的心思。

至少,在头顶还有两个哥哥的情况下,赵恒的才能又不突出,谁又能想到他会是大宋的第三位皇帝呢?

“大哥被废后,爹又开始信重一哥。”赵恒语气悠悠,端着茶盏好半天喝不下去。

不过几年,赵炅的次子赵元僖无病暴亡。

朝堂以及赵炅的目光,第一次如此郑重的落在了赵恒的身上。

就算是这样, 姜烟还是冷静的拒绝:“不行, 幻境一旦开始, 只有结束才能离开。”

以此鼓励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小兵和将士们。

结果这边累得半死,还没有拿到奖赏,又被拉去继续打仗。

阅读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