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 252 章 *可以说,是应天书院……

  • 作者:菖蒲君君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26 01:46:58
  • 字数:4792

“为何要担心?”晏殊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

宦海浊浪这么多年,晏殊不说完全了解如今的官场,官家和大娘娘的想法,但也足够他对自己的未来如何心中有数了。

榜上有名后,范仲淹外调泰州,主管盐运,在当地修筑海堤,后来又为兴化县令,政绩颇佳。

只是次年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也是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将朱说之名,改为范仲淹。

更何况……

晏殊大概猜到姜烟这话的意思, 没有直接回答她,只神秘一笑,说:“待你见到了希文,便会知晓了。”

范仲淹?

在开封的时候,范仲淹其实被外放了。

姜烟一手托着下巴, 架在膝盖上, 说:“看你们。”

她见过许多朝代的官员。

权臣、忠臣、直臣……她都看过。

毕竟,被贬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可晏殊却一路都显得极为淡定,甚至还有点高兴。

“先生,您就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回不来吗?”姜烟坐在马车里, 趴在看外面的风景。

姜烟跟着晏殊从开封出来, 这一路上原以为会看到一个颓丧的晏殊。

可姜烟就是觉得, 晏殊的身上有着她从前不曾看过的气质。

又或者说,如之前见到的丁谓,还是曹利用,都是如此。

晏殊坐在马车上看书, 摇摇晃晃的马车里,他也跟着摇摇晃晃, 只手中的书拿得稳稳当当。

姜烟看着这一幕, 只觉得心好像都静了下来。

粗布麻衣, 一日三餐, 却是最质朴的人间烟火。

“我说要见众生, 只在开封, 又如何见众生?”

姜烟听着晏殊平淡的语气,靠在马车边仔细的看着。

晏殊大概是怕晏殊误会,放下手里的书卷解释:“我们这个时代,与姑娘你自幼生活的时代不同。父系氏族依然是为人之根本。或许你会觉得希文如此是迂腐,可天地君亲师,希文在你们眼中再如何的优秀,他此刻也不过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之一。”

“他不为范家家产,对朱家也一直都是心中感念。如此,已是做到为人子该做的了。”

亲父,他不曾忘记。

继父,他亦有回报。

姜烟若有所思,其实是能理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对亲缘关系的理解和依赖与现代不同。

但正如晏殊所说。

其实范仲淹两边都没有辜负,他早在得知继父不是亲父的时候,就已经搬出家门,自行念书了。

在晏殊先贬宣州,再改为应天府知府时。

历史上的晏殊和范仲淹才第一次相遇。

姜烟大概永远都会记得那一天。

应天府阴雨绵绵,路边的店铺大开,烧饼的香气穿过湿冷的空气,一直钻入她的鼻腔。

拱桥上,晏殊带着人快步下来。

在他的对面,是一个粗布麻衣,戴着斗笠的中年男人。

看起来不像读书人,倒是像一位老农。

姜烟看过二十六岁一袭绿袍,带着幞头,上面还簪着娇嫩鲜花的青年范仲淹。

虽不是什么浊世佳公子,却也是风度翩翩,自有气度。

看到如今的范仲淹,姜烟坐在饼铺门口都冷不丁的窜起来。

泰州兴修水利如此折腾人吗?

如今三十八岁的范仲淹,看起来就如同四十八岁。

愈发靠近姜烟在现代时见过的范仲淹。

“早就听闻希文大才,此番邀请,也是盼着希文可以早日到来,为天下学子做引路灯!”

晏殊态度真切,言辞诚恳。

他是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应天书院,这般才能令学子们解惑,为大宋培养更多人才。

范仲淹连连推辞,谦虚道:“引路灯不敢当。”

他看着前方,拱桥后便是应天书院:“惟愿有所帮助,不负这莘莘学子的期盼。”

“不错!”晏殊眼前一亮。

他之前还是有些担心的。

姜烟走在人群后面,看着他们往应天书院走。

其实姜烟也是到了幻境才知道。

原来北宋的应天府竟然不是南京,而是河南商丘。

而这里的应天府与北宋大部分书院都建在山林之中不同,是唯一的一所建在闹市区的书院。

放在现代,那就简直是在市中心的重点学校,连带着周围的房子都是抢手的学区房。

晏殊和范仲淹在桥上等了姜烟一会儿,两人一左一右的站在她身边,指着前方建筑古朴的书院大门。

“应天书院是五代时后晋杨悫创立,那时还叫睢阳书院。只可惜,五代时文脉衰败,这书院都差点遭了战火。后多亏本地善心人曹诚以三百金重修,这才保住了这座书院。”晏殊很是心疼。

抚摸着书院大门明显的裂痕,说:“自我来应天后,见到这书院,又想着如今科举还在,却无官学。长此以往,有弊无利,人才要想出头,难上加难。”

范仲淹抬头仰望书院,脸上只露出含蓄的笑,什么也没说。

可姜烟站在他身边,却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应天书院啊。

在未来,这座书院只剩下残垣断壁,根本找不到当年盛况。

要知道,北宋年间,应天书院是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后世更为人津津乐道的白鹿洞书院、岳麓和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兴盛时多达千人来此求学,更是引发了国内四处兴办书院的热潮。

可以说,是应天书院掀起了宋朝文学热潮的一角。

“只可惜,毁在了靖康之乱。”姜烟才叹气,一回头就对上了两双如刀子一般的目光。

晏殊压着怒火,磨牙道:“姜姑娘可以不说这话的。”

他们在现代也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些。

就算没有刻意去找,只看南宋后来偏安一隅的地界,想也能够想到应天书院的结果是如何。

范仲淹也下意识捂着心口,喘着气说:“姜姑娘,你这……你……”

说话的时候指着书院大门,又指了指周围,最后还是颓丧的落下手臂。

姜烟站在门口,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却无意中深深的扎了这两人两刀。

毕竟,应天书院的崛起,与他们的努力脱不开关系。

“看什么?”被这样的视线盯着, 晏殊也有些不能专心看书。

出了开封, 繁华不再。

远处能看到托着耕牛的老农, 光着脚在田野里奔跑的孩子,提着篮筐的妇人站在田垄上招手。

阅读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