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三国:兵痞横行

第七十八章 华佗

  • 作者:导线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9-28 14:08:11
  • 字数:9206

就前两天,那位王家的三爷,中毒之后逼不出来!

可他服用我的解毒丸之后,没一会儿就变得生龙活虎!

接下来众人又是喝酒,可是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焉,因为大还丹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等酒宴散去,大还丹的事也随之传出去几百里。

所以说,你得在身上备一些,别被那些刺客算计了!”

在场众人闻言下意识赔笑,可一个个却笑得十分不自然。

很明显,这几个家伙都觊觎大还丹,因为一颗大还丹就等于一条命。

然而那是人家曹彰送七星刀的回礼,谁也拿不出那种名贵之物。

又比如金创丸,在失血过多时服用一枚,那绝对可以吊命。

还有最名贵的大还丹,可以确保一个人在七天之内不断气。

其他药丸,在场之人都没怎么在意,可这大还丹却让所有人眼睛发直。

曹彰笑道:“姐夫,他们都想请您在总决赛露一手,可又找不出好的理由,这才想着献宝来引诱您!

我觉得吧,要献宝就早点献,不必非得等您到场才抠抠搜搜把宝贝拿出来,那样实在太寒颤了!

所以,我现在请姐夫在决赛时到场一观,也好为我等助威!”

在场之人都是行家里手,所有人都能听出七星刀的不凡。

夏侯懋笑道:“这些药丸制作不易,你们可别想打我家郞舅的主意啊!”

呵呵呵......

比如这个......解毒丸、益气补元丸等等,全都是好东西!

他说完之后,又假装说悄悄话。

“其实我一早就给你准备了小礼物,都是难得一见的好药丸!

曹彰点点头,因为王三毛中毒的事,他确实听说了。

等太监提上来一个手提包似的匣子,夏侯懋又一一跟他介绍一遍。

与此同时,曹彰与徐盖回到客栈,立即开始谋划,如何将大还丹送出徐州城。

大还丹一共七枚,按照徐盖的建议,派死侍分批次送回邺城。

为了不让人生疑,曹彰又往木匣中放了另一批假药。

果不其然,当夜就有人潜入他们的院子,并且直奔曹彰的卧房而去。

一场厮杀在所难免,最后又惊动了衙役和徐州大狱,甚至连城卫军的人都来了。

曹彰没说,其实被抢走的药丸全是假的。

他现在只盼着盗贼晚一点发现真相,否则他的死侍还是可能被截杀。

曹彰这边的事很快传遍全城,于是那些江湖游侠个个都来了兴趣,都想抓住盗贼来扬名立万。

这边的事注定没结果,可是徐州城却引来了另一位名人。

华佗,东汉著名医者,传闻对外科手术十分在行。

又因为他最近几年在钻研解毒药方,所以听说徐州有神奇的解毒丸,故此他立马直奔徐州而来。

几经打听之后,这才知道解毒丸来自海王宫。

他递上了拜帖,扬言要于夏侯懋探讨医术。

然而守门卫兵见他不是官方人员,根本不给他递拜帖。

华佗无奈之下,又寻找徐州一些老友,这才经过多人介绍,见到了正在处理公文的夏侯懋。

华佗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看上去满面沧桑的样子,拐杖上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葫芦,里面应该都装着药丸。

古代游医大多如此,所以夏侯懋也是见怪不怪。

“神医见谅,那解毒丸并非我制作,而是我的妃子精心研制!

倘若神医要置换药方,我可以代为询问!”

华佗一听,夏侯懋竟然自称我,而并非寡人,所以顿时心生好感。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官吏眼中的医者与奴仆差不多,没有多少人尊重。

所以通常情况下,华佗是不愿与官方人员打交道的。

“海王雅量,老朽确实很想知道解毒配方,故此愿意用毕生所学置换。

只希望海王得《青囊书》后,找一悬壶济世之人将其传承下去,也不负老朽苦心钻研半辈子!”

夏侯懋一听“青囊书”三个字,立马就来了精神。

于是,他赶紧让侍女去传话,让蔡娴写出解毒丸配方。

不一会儿,侍女回来了,并且带回来一本羊皮书,看上去就像字典,实在是太厚了。

夏侯懋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伤寒杂病论》。

忽然,夏侯懋想到了什么,医圣张仲景也是荆州人,所以蔡娴可能曾跟他学过医。

夏侯懋当着华佗的面对侍女说道:“你去问问蔡妃,可曾留下底本?”

侍女走后,他又对华佗道:“我家妃子是个实诚人,对于悬壶济世之术从不藏私,我担心她今后自己没有医书参照,还请见谅!”

然而华佗根本没听夏侯懋说话,因为他已经被《伤寒杂病论》几个字吸引。

“敢问海王,此物从何得来?”

看着华佗那激动的表情,夏侯懋似乎猜到了什么。

华佗是游医,他曾多次去过荆州,所以他多半与张仲景相识。

“我家蔡妃来自荆州,儿时居住在长沙郡,应当与张太守有些渊源,故此才能得到真传!”

华佗一听,随后猛的一惊。

“是了,是了!仲景兄确实与我提过,他十年前收过一名聪明绝顶的女药童,后来被家里嫁去了外地!

没想到啊,当年的药童已经功成名就,当真是可喜可贺!”

夏侯懋笑了笑,随后道:“我家蔡妃有孕在身,而且即将临盆,不便之处还望海涵!”

“无妨,无妨,倒是老朽唐突了!”

两人都是心思通透敞亮的人,所以聊起来还算愉快。

夏侯懋提到了瘟疫,因为史书记载,建安年间的瘟疫将会带走许多历史名人。

而华佗不愧是当时名医,他对瘟疫的见解,至少超越这个时代上千年。

他甚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夏侯懋听完后感慨不已。

于是,夏侯懋开口邀请他留在徐州,并且说要给他设立一个医者官名。

华佗听见这话,想也没想直接婉言拒绝。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医者一旦当官,就无法安心的钻研医学。

夏侯懋无奈,又说要设立一座医学院,专门研究与探讨医学疑难课题。

这回华佗动心了,因为这个时代像样的医者很少,有很多医者都是半吊子,自己医死了人还不自知。

在夏侯懋的竭力劝说下,华佗终于答应试行半年。

于是,夏侯懋赶紧命人建立一座医学院,并且给坐诊大夫开出高额薪资,甚至有各种休假,以及养老金待遇。

为了不让各方大夫相互挤兑与诋毁,他直接将各种病症化分开,有点类似后世的大型医院。

比如伤寒科、骨科、肠道科、妇产科等等,他甚至邀请医女和产婆来医院担任医者。

为了办好这件事,夏侯懋也算煞费苦心。

有些科室不实用,他又设法与医者们商议改革。

有些科室太笼统,他又设法细分开来。

幸好徐州文臣不少,否则夏侯懋能直接把自己原地累死。

要说华佗的名声还是相当响亮的,仅仅五天时间,慕名而来的医者就多达上千人。

尽管有很大一部分人只会看一种病,但是华佗与夏侯懋都不在乎,因为那些人会的多半是疑难杂症。

比如糖尿病、狂犬症、癫痫、蛇毒、风湿等等,所以徐州医院很快开业,而且名声相当响亮。

另一边,武林大会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每天都有一大批人被淘汰。

有人欢喜有人愁,毕竟有不少人眼光不错,直接靠下注就变成了中产阶级。

再看童渊,他最近郁闷得半死,因为徐州百姓的意志力真的很强,一直没忘掉他这个刺客。

而且城门守军也是差得相当严苛,基本上每时每刻都在盘查过往行人。

所以他最近根本不敢出勾栏,只能一直待在茅厕附近的小柴房度日。

又因为徐州城越来越热闹,导致各大勾栏生意无比火爆,所以他的工作量也是逐渐飙升。

被那些老鸨子和龟公喝骂,他也只能咬牙切齿的忍着。

再说彭子豪,为了抓住杀父凶手,他正在一点点排查童渊的藏身之处,勾栏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手下锁定了不少人,但目前都没有打草惊蛇。

不仅如此,他还在比武场那边准备了不少陷阱。

就在徐州这边忙得热火朝天时,一直驻守在徐州港口的郭嘉突然来信,说是东吴四老将与甘宁,以及关羽、张飞几人联手,拿下了整个倭国。

卑弥呼女王和她的臣子们,正在被押来徐州的路上。

还有一件事,郭嘉用十分秘密的方式,向夏侯懋报告了夏侯霸的动向。

这货带着他的几个弟弟,以及夏侯渊的一些旧部,正在联合百济、伽倻、新罗攻打高句丽。

根据郭嘉的判断,夏侯霸明显是想自立,因为他已经一年多没向徐州这边汇报动向了。

夏侯懋笑了笑,随后回复郭嘉,给夏侯霸的队伍安插高阶暗子,并且暂且不要阻挠他行动。

郭嘉一看到夏侯懋的回信,立马猜出他想干什么。

他心中感慨不已,因为夏侯懋的心计隐隐有超过曹操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夏侯懋还年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曹操和刘备一死,整个天下肯定归于夏侯懋。

至于东吴孙权,郭嘉越来越看不上他,因为他总是算计自家臣子。

再说黄盖、关羽等人,因为拿下整个倭国,夏侯懋想要给他们在那边划分封地。

可是,他们都想要内地的封地,都说哪怕小一点也无所谓。

夏侯懋很无奈,只好在兖州和青州划分地盘给他们。

至于倭国那片地方,就连徐州那些大小官员都看不上,所以暂时只能派郡守与县令过去治理。

鉴于倭国人的特性,夏侯懋当即下达了一条命令,每年至少往南洋一带迁徙百万倭国人。

郭嘉因为不明白夏侯懋的用意,于是赶紧写信询问。

按照郭嘉的想法,留着倭国人当奴隶,既可以种植粮食,还能给当地官员消遣,简直是两全其美。

然而这次夏侯懋却一反常态,诉说倭国人骨子里的卑劣性,并且扬言原本的计划是屠灭那个民族,如今改流放已经是仁慈。

郭嘉看到回信,当即苦笑不已。

原来,郭嘉养了几个倭国女宠,所以动了恻隐之心。

郭嘉知道,夏侯懋一旦决定的事,凭他是根本劝不动的。

所以他只能告诉他的女宠们,让她们的族人尽量表现的温顺一些,这样就能在南洋重新建国。

原本郭嘉也只是随口一说,怎料这话很快传到倭国,所以许多倭国贵族纷纷设法去南洋。

如此一来,原本是一场强制性迁徙,现在变成了黄盖等人做买卖。

战船变成了客船,黄盖等人的舰队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煤炭量的消耗那是相当惊人。

到后来,还是夏侯懋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就在倭国境内寻找煤矿。

因为穿越者的身份,夏侯懋知道煤矿大概位置,所以那边很快也开始开采煤矿。

而此时的南洋,还处在茹毛饮血的半原始社会状态。

那里的原住民身高与倭国人差不多,可皮肤却比倭国人黑很多。

双方一见面,因为语言不通,直接就打了起来。

以他们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倭国人的一合之将,毕竟他们没有形成军队,战斗时就是一盘散沙。

倭国各贵族很快复国,并且不断向南推进。

可他们却不敢轻易出海,因为整个倭国都被夏侯懋的舰队打怕了。

南洋原住民也是有国家的,后世称之为麻逸国。

因为屡战屡败,所以麻逸国的王室也逐渐学乖了,他们逐渐开始训练军队作战。

如此一来,双方兵力逐渐拉平,并且在某片区域开始僵持。

南洋的事,夏侯懋只是听到只字片语的描述,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再说武林大会,最近突然冒出许多黑马,所以中原游侠逐渐开始抱团。

突发事件是马超被一名魁梧大汉徒手击伤,而马超看上去毫无还手之力。</app></app>

比如益气补元丸,可以让人补足元气,你能让老汉金枪不倒。

夏侯懋闻言点头道:“嗯,子文你说的有道理,姐夫答应你了!

那个......来人,给子文准备一份小礼物!”

阅读三国:兵痞横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