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重生之宝莲宝莲

66章

  • 作者:柳虚颜莹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7-02 10:06:24
  • 字数:7100

在青岛市有一个象征着关*他人的符号——微尘。微小如尘,可“上善若水”的真意却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给困境中的人们送来希望,而他们自己却是如水流过,不曾留下任何痕迹。引用志摩的一段诗来形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只是青岛的一群普通的市民,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他们,也是一个充满*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他们,还是一个关*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他们,更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历史,它的所有资料被青岛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他们说";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

释迦牟尼有云:“一粒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刹海的含义是世界,微尘的含义却是宇宙。尘很小,很多的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但尘无所不在,而又不显山露水。这不正应和了“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大善境界么?

我一直很喜欢韦唯的《*的奉献》,这是一首用心才能听懂的歌。它的歌词朴实无华,但却是每一个奉献者最真实的感受:“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韦唯用她独特的嗓音唱出了奉献的真谛,而这,不也是慈善事业的真谛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朋友们,大*$*小说?*WwW.*class12/无形。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慈善家好不容易帮助某个青年治好了腿疾,没想到这个青年后来成了抢劫犯。听说这件事之后,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说:“我只想让他尽快走起来。却没有教育他应该往哪里走。”

当时便感觉这位慈善家的话很可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是已经发生的事,追悔也是无用,又何必故作感慨。可是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在当初做这件事时便想到以后的影响,大多数人也只能像这位慈善家一样,做些无用的忏悔,悔不当初。

其实,细细想想,这类事情也好像是无处不在,俯拾即是。很多人希望,同时愿意为他人献出*心,尤其是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连美国作家梭罗都说:“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德行善举”呢?像这位慈善家这样治好了青年的腿疾却忽视了他心理上的缺陷,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善?

重生之宝莲宝莲

泰戈尔有这样一段话:“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奉献与慈善之间或许并不能完全地画等号,两者之间那种微妙的联系也只有在亲身经历之后才能体悟。可真正献身于慈善事业的人必定有一颗甘于奉献的心。

想起了一则小故事:多年前,美国纽约市的?“红心慈善协会”为一家孤儿院盖房子。破土动工时,意外地挖到了一座男性墓主的坟墓。他们在报上刊出启事,请死者亲属速去办理移坟事宜,并将得到5万美元的补偿。当时,前去登记认爹的人,竟然达到了169人之多。新闻媒体将这些“认爹”人的姓名全部刊登在报纸上,并告诉人们,人再贪财,爹也是不能乱认的。原来,经科学鉴定,坟墓的主人已经有160年,死者的儿子岂能健在?这则故事,乍看起来,近似一幕闹剧,甚至被人们当成笑话。然而,这件事在美国上下却引起了震动,对不诚信的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时,它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贪蝇头小利而忘慈善大义的人,或假关注慈善事业之名而行欺世盗名之实的行为,在不少地方的很多时候都是屡见不鲜的。在慈善活动中,出现这类不诚信的行为,与慈善事业的主旋律是极不合拍的,这样的慈善自是不能称之为慈善的。

我相信盖茨不是那种为了名利而去做慈善事业的人,他的所作所为纯属发自内心的*;我也相信,盖茨捐献的每一分钱都不仅仅是将人拉出困境的“雪中炭”,更是能够激发人斗志的希望。就像他自己说的:“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在特蕾莎修女的默想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地给予,自由地*,直至它受到创伤。”因为心中有*,所以才会甘于奉献,因为甘于奉献,才会全身心地致力于慈善事业。刘皇叔在托孤遗诏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说的本是极好,慈善无大小,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便足够。

偶尔读到一篇关于“为小善”的文章,不禁感叹造物主的奇妙。文章讲的是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件小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急驰,途中,有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的翻译官下车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豪威尔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他们可能早就冻死了!”经询问,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豪威尔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此时的豪威尔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他命令停车的瞬间,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人震撼不已——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手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为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这次暗杀活动却流产了。事后他们怀疑情报不准确。但希特勒哪里知道,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有道是善有善报,此话当真不假。豪威尔的一个善念无意中救了自己一命,不能不说是大幸。

前些日子,海南遭遇了罕见的大暴雨,一时间各大媒体都对此事做了详尽的报道。灾难无情人有情,校园中也组织起了一次自愿捐款活动。平时热闹非凡的映雪长廊,因了这消息竟平添了一丝沉重。主持人哀婉的嗓音,配合着忧伤的背景音乐,几乎要让人落下泪来。小小的捐款箱,是用最最普通的硬纸卡糊成的,映衬着捐助台前长长的队伍,无端有些让人发笑。不过,我笑不出来。从不被那些自命清高的人所钟*的金钱,在这个时刻却成了*的体现,被赋予了人间最神圣的使命。不论多少,每一分善款中都是我们沉甸甸的心意。不惜求能够让他们完全走出困境,但却真心希望能够为他们带去安慰,带去希望,带去祝福。或许,这来自最广大人的*便是“慈善”的最真实的注解吧,简简单单,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数千年前,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了这样一句经典的论述,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李耳的原意本是传授他那一套“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意思是最完善的德性,好像水一样,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争私利。然而,若是用今时今日的观点来看,这句话解释为“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利益万物,不争盛名”却也是讲得通的。莎士比亚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真正的善行,就该像流水一般给予他人一丝鲜活的希望,催人上进,教会弱者如何才能真正摆脱困境,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只是将他拉出眼前的困境。

朋友曾经问过我,如果你成了世界首富,会不会像盖茨一样把钱全都捐赠出去?看着她很认真的神情,我只是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她,捐还是不捐,甚至是捐多少,这三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么?她愣了一下,然后用那双很漂亮的大眼睛注视着我,一字一顿地说,当然有差别了,盖茨捐出了他百分之九十五的家产,成了全球人都津津乐道的大慈善家,事业名利双丰收;可如果他分文不捐或者是只捐了一小部分,别人就会嫌他太小气,没有*心,这个全球首富的名号估计也叫的不会这么响亮了。她的语气出奇地认真,认真地都让我有了一种错觉。我微微摇了摇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种态度看待盖茨的话,那我宁愿不捐一分。慈善事业是不带任何功利成分的公益事业,若是为了赢得人们的赞扬或是自己的利益而去做“善举”,这便不再是慈善。

阅读重生之宝莲宝莲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