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朱由检魏忠贤

第13章 013天启皇帝的怨气

  • 作者:深水的咸鱼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0-23 14:42:09
  • 字数:6670

育种,可以考虑,但是不能报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农民虽然实际经验丰富,但确缺少理论经验。

育种可能需要走很多的弯路,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朱由检估计,如果合理运用的话,每年最起码能增加大明5百万石的粮食。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肥料问题,朱由检也想过很多,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城市中。

这样不禁白白的浪费了这些肥料,还给城市埋下了卫生隐患。

京城这么大的城市,有着百万人口,每天要产生多少农家肥。现在大都被都被白白浪费掉了。

在加上其他城市浪费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人会直接把生活垃圾运送到城外,再买给农民赚取一点微不足道的生活费。

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再加上很多农民手中也没有多少钱,所以他们清理城市垃圾并不积极。

而农民呢?当然知道肥料能增加产量的,但是没钱,也没辙。只能靠自己集肥了。

但是对朱由检确愁坏了脑袋。

朱由检前世可是正儿八经的农村人,北方哪怕是旱地,一年亩产达七八百斤还是比较正常的。

那怕是遇到自然灾害也没有见产量低于500斤的啊。

皇庄亩产2石的消息,虽然让那些农户乐开了花。

所以大明现在的肥料行业就是一片空白。

就这样,城市的生活垃圾,只能堆在城市角落里,慢慢的腐败。

化肥,农药不用说,没有进入工业化时代,想都别想。

朱由检心里清楚,后世的高产和使用高产的种子,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分不开。

现在事实士兵,依靠大明现在的水平,这三样一样都实现不了。

上次从京城出去,朱由检就清楚,大明缺少系统的卫生管理手段。

再加上这段时间,从手下汇集的情报来看。

如果大明每年增加5百万石的粮食,只要有一半落入自己的手中,大明今后日子就会好过的多。

明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归根到底不就是被粮食给逼的吗?

如果朝廷有粮,再做好赈灾监督,农民闲的没事了干了才造反?

最主要的是还是肥料这一行业没有竞争。不会触动别人的利益。

制作肥料也很简单,不过就是把粪尿和轧碎的草料混合好,堆积起来,再用泥土一盖就行了。

说做就做,朱由检直接让王承恩找来了魏忠贤。

魏忠贤虽然有点嫌弃,但是碍于朱由检的面子,还是答应了下来。

在朱由检的建议下,魏忠贤的东厂很快就整顿了京城的夜香郎,同时族组建人手在京城修建了一些茅房。和垃圾堆放点。彡彡訁凊

同时下令。3天后将会对京城中随意丢垃圾的,随意大小便的进行现金处罚加整理京城卫生的处罚。

于是魏忠贤的弹劾文书上,又加了一条,欺压百姓。

虱子多了身上不养,债多了不愁。现在的魏忠贤深得天启皇帝的信赖,再加上和信王的关系也特别好,还真不怕这点弹劾。

不得不说,罚钱这一举动那是真的有效。

处罚定的不高,乱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都是3文钱外加打扫打扫京城一个时辰,收罚款的收1文钱,余下的2文归东厂做其他用途。

如果百姓抓到随地乱丢垃圾和大小便的人之后,可以直接送到东厂,可以领取1文钱的奖励。

有了利益,那些底下的东厂番子和老百姓们彻底的活跃了起来。一时间到处都是打扫卫生的人。

大明的街道卫生焕然一新。

除了一些漆物之外,无数的生活垃圾被夜香郎们送到了城外的一处荒地堆积了起来。

在一批老农的带领下,

一堆堆的肥料堆积了起来。上面再用泥土覆盖了起来。

虽然味道刺鼻,工作也比较辛苦,甚至连钱都没有,但是每个农民脸上都流漏出了会心的笑容。

无他,只是因为干这活,不仅管吃饱,每天还能领10斤制作好的肥料。

管吃饭,家里就能剩下点粮食,家里的小娃子,就能多吃一口饭。到了冬天就能过的更好一点。

每天10斤制作好的肥料,干个个把月,那就是几百斤的肥料,运用得当的话,也能增加百十来斤的粮食产量。来年的日子就会更好。

对于这个肥料厂的主人,这些农户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朱由检和魏忠贤都不知道,仅仅因为这件事,东厂在百姓口中的名声有了一丝变化。

肥料厂一事,虽然利国利民,但是确严重影响了地主吞并百姓农田的计划。

东厂他们惹不起,但是那些没背景的百姓他们可不放在眼里。

肥料厂没开多久,就有农户被打伤。......

。。。。。

最近朱由校最近很少去上朝,一般都是叫魏忠贤代去。他感到自己实在受不了那些文官的嘴脸。

5月山东爆发白莲教妖人作乱。在文官们口中,这些都是因为皇帝不修德行,任用內宦造成的。

朱由校就不明白,自己修不修德行,用不用内宦和这妖人作乱有什么直接关系。

山东去年和今年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灾害。朝廷也没对山东过多征税。山东发生的叛乱,是纯粹的白莲教妖人作乱。

自己用阉人才多久,妖人为了造反准备了多久?

徐鸿儒这个妖人在山东传教传了整整20余年,朕才登基多久?

明明是下面官员监察不到位,咋能扯到朕身上呢?

这种朕都能想明白的事,文官们为什么就不明白?

若是明白,为什么他们还总是扯七扯八,文绉绉的拐着弯说叛乱的责任都在朕身上?

现在山东局面刚刚开始好转,文官们又马上出来抢功,在他们口中,这些都是那个袁可立、赵彦的功劳。好像就算没有那些浴血奋战的武将,单凭文官动动嘴也能说降对方。

战事快要了结了,仗也要打胜了。总要犒赏一下大军吧?

文官给朕来了句没钱,朕也不知国库的钱他们都弄到哪里去了。

泱泱大明万万之众,为何国库空空入野?

连个犒赏士兵的钱都没有?

但是犒赏又不得不进行,不然再有乱子,还怎么指望官兵尽心尽力的平叛?

好在前段时间,魏忠贤给自己内库增加了500万两白银,不然还有麻烦呢?

再加上孙师那边还需要大把的银子,靠那些文官还真的不行。

远远地,朱由校看到小五跑了进来,精神顿时就是一振。这个小五总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小五自己开的那个排卖会,一次就能赚5万两白银,如果不是小五一个月只开一次拍卖会的话,朱由校哪里还需要担心银子?

朱由检跑到朱由校面前,匆匆行了一礼。不等朱由校开口,就直接开口道,:“大哥,借我点人用用。”

“奥,那你要什么样的人,要多少?”朱由校笑嘻嘻的问道。

“借我100个锦衣卫,10个能写会算的人”

“100个锦衣卫?10个能写会算的人”朱由校感觉人数不多,他随口就答应了。

“行,没问题。我一会就吩咐下去,叫他们安排一下,明天就去你的信王邸报道。小五,你到底是个什么计划啊?还需要这么多人?”

“大哥,我不是让魏忠贤开了个肥料厂吗。这些天听到有人威胁在肥料厂工作的农户......。”

朱由校虽然不知道,为啥清理掉城市的垃圾之后,会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在听到,肥料厂能给大明带来500万石的粮食产量之后,朱由校动心了。

当听到有人捣乱的时候,朱由校生气了。增加500万石的粮食产量,税收的时候最起码能收上来20万石的粮食,敢断大明的收入,朱由校岂能不生气?

“这件事不用你管了,肥料厂的事情,我会下令全国各大县城成立肥料厂,谁敢捣乱就抄家。”

“好的,大哥。”见状朱由检也没有在说什么。

毕竟朱由检的目的就是这个。索要锦衣卫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大哥理所当然的把这件事以圣旨的名义下下去。

毕竟自己可是大明现在还不是皇帝,只是大明的一个藩王,天生就自带嘲讽光环,正是那些御史言官们最喜欢的靶子。

.....。

“混蛋,混蛋一群混蛋,肥料厂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内阁居然不通过。”长寿宫中,朱由校大骂道。

“陛下,这件事......。”

京城中处理生活垃圾的,都是最底层贫民。

现在2石是什么鬼?加起来仅仅300斤,哪怕明朝的一斤是近600g,换算成后世的单位也不过是360斤的产量。(对于明朝1石到底是多少斤粮食有很多的解释,这里采用的是1石大概150斤,www.youxs.org)

和后世一比那是低的可怜。

阅读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朱由检魏忠贤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