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抗战:最强军工,开局手搓火箭弹

第39章 震惊陈更的冬季迷彩作战服

  • 作者:世界不缺我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1-05 06:05:50
  • 字数:4612

比如说撞针,弹簧,瞄准器,还有导气管这些。

明天下午,三挺五六式重机枪,十一挺五六式通用机枪的制造,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大多数迫击炮弹是水滴形或者枣核形弹体,弹体后面有尾管,尾管上有尾翼。

尾管里面插着一个纸或者塑料做的基本药管,是迫击炮弹最基本的发射药。

要是工人们愿意加班晚一点,轻重机枪的数量,估计还可以多几挺出来。

而现代的蓝星上,任何一个堂口,也全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六十毫米迫击炮。

穿越前,陈言奚不但见过种花家现代的六十毫米迫击炮,而且还专门使用过,当然,那只是尝试了一下。

六十毫米迫击炮的设计相当的简单,同时也十分轻便,这也是现代陆军,依然还在使用的原因。

从难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也没有轻重机枪的复杂结构。

因此制造一款迫击炮,对陈言奚来说,那太简单了。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上手制造系统要求的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迫击炮。

李云龙和赵刚,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李云龙需要亲自去实地看一看,赵刚则是要去发动一下群众。

至于陈言奚,并没有跟着李云龙去,而是前往了鬼哭岭,协助工人们,将铁拳一型火箭弹的生产线组装起来。

决定具体的行动细节。

而是打算先制造一款六十毫米的迫击炮。

在现代的各国陆军当中,哪怕是拥有强大支援火力的鹰酱陆军,依然也装备有传统的六十毫米迫击炮。

因此正在手工制造五六式通用机枪和五六式重机枪的工人,有一些零件,可以从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线上获得。

鬼哭岭的生产线中,步枪生产线已经在源源不断的开始制造步枪。

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一些零件,和五六式通用机枪以及五六式重机枪,是可以通用的。

至于迫击炮的设计,陈言奚当天晚上就开始了。

迫击炮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技术难度,包括炮弹也是如此。

基本药管底部有底火,当炮弹滑落到炮管底部撞击击针时,底火点燃基本药管里的发射药。

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冲破基本药管侧壁,从尾管侧面的孔中喷出,在弹体的后方产生压力,把炮弹打出去。

当然,想要将炮弹打出去,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闭气。

不管是普通的炮弹,还是迫击炮炮弹,都需要闭气。

普通的后装炮炮弹腰部有一圈紫铜的弹带,依靠弹带嵌入膛线来闭气。

尾翼稳定的滑膛迫击炮弹没有膛线,而且由于是前装炮,炮弹直径必须略小于炮管内径,否则滑不下去。

所以对滑膛迫击炮来说,用金属弹带闭气的办法行不通。

二战时期的迫击炮弹是用闭气环槽来闭气的,这些炮弹弹体中部都有一圈一圈的沟槽。

这个是闭气环槽,让气流在通过炮弹和炮管内壁之间空隙时产生涡流,阻止燃气泄漏保证膛压。

当然,这个环槽只是大大减少了漏气,不可能彻底密封,所以还是会有少量火药燃气泄漏出来,但是问题不大了。

如果是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基本上都是使用尼龙圈。

只要将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和老旧的迫击炮炮弹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到,老款的迫击炮炮弹中间有好几圈,而现代的迫击炮炮弹,只有一条白线,白线部位就是尼龙圈。

尼龙有弹性,在发射时被高压燃气挤压膨胀,封闭弹体和炮管内壁之间的空隙,起到闭气作用。

陈言奚现在没有尼龙材料,所以也只能选择闭气环槽,用来保证迫击炮可以顺利的发射出去。

而使用迫击炮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兔子军来说。

战争时期,铁打营盘流水兵,很多士兵几乎训练不到几个月,就要面临战场,甚至有些不到几天的新兵,都要面对小鬼子。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的训练部队,培养士兵的专业作战技能。

尽管迫击炮使用很简单,训练几个小时,就可以派上战场了。

但是迫击炮也有一个很危险的地方,那就是重复装弹。

重复装填是迫击炮特有的一种事故,就是第一发炮弹装进去还没击发,又装了第二发。

这种故障非常危险,如果第二发装进去的时候第一发突然击发了,炮弹就会在炮膛内爆炸,炮毁人亡。

这个问题,在二战时期的所有军队之中,都出现过。

其中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二战时期的毛熊了。

偏偏在嘈杂的战场上,炮手可能听不清楚哪个响声是自己的火炮击发了,再加上炮手精神紧张,可能会机械地反复装填,酿成大祸。

在二战之中,毛熊军队就发生过多次莫名其妙的迫击炮班伤亡事故,经常是一声巨响火炮炸毁,炮班人员全部或大部阵亡。

一开始毛熊军以为是遭到了汉斯虎军反炮兵火力的袭击,后来经过现场勘查检验才发现,这是重复装填酿成的悲剧。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士兵的训练,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陈言奚想到了一种技术,那就是机械式防重装装置。

该装置装在迫击炮炮口,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活动挡板。

只有当前一发炮弹击发后,挡板才会被出膛的炮弹推回去,打开装填通道,让第二发炮弹顺利装填。

如果前一发炮弹没有击发,这个挡板就没有缩回去,装填第二发的时候就会挡住第二发炮弹,无法装填。

这种装置,在后来苏联的八十二毫米迫击炮,还有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炮口,可以看到类似装置,那就是机械式防重装装置。

不需要在炮管内刻膛线,就是一个简单的炮管,里面安装了弹簧和撞针,炮弹从迫击炮炮管口滑进去,然后击发装药,从而让炮弹发射出去。

铁拳一型火箭弹的完整生产线,其实有两条,一条是生产发射筒,还有一条是专门生产火箭弹的。

有了生产线,再有材料的话,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铁拳一型火箭弹,每天最少可以制造一千枚的火箭弹,一百支的发射筒。

阅读抗战:最强军工,开局手搓火箭弹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