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26章 野战无敌

  • 作者:叫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07 23:24:55
  • 字数:5366

但是,满清却不一样,辽东就是他们的地盘,隔三差五就从关内掠夺人口去充实辽东。打服了蒙古草原,组建了蒙古八旗,又收编了很多汉人军队组建了汉军八旗,关内已有的火枪火炮,满清都能自己造,并且他们造出来的火器,还很精良。

武事方面,满清以他们本族军队驱使蒙古和汉军八旗,文事方面,则也有洪承畴,范文程,宁完我等一众人等辅助。

文华殿内,朱慈让身边太监读了圣旨,然后便对底下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说道:“听到没有,父皇正在晋中赈灾救人,你们就不要再让孤转奏章去救山东了,父皇根本无法脱身。如今建虏还要入侵,父皇根本不可能再领兵拿下!”

顿了顿,他又说道:“父皇说了,只要军民一心,流贼粮草无多,打不下的话自然会走。卿等如今要关注的,是建虏入侵之事!”

掌权的,从野猪皮努尔哈赤开始,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都是满清里面最精明的。

他还需要在太原这边坐镇,看着晋北抄家自八大晋商的物资,转移一部分到晋中来救济,一直到卫景瑗把晋中地区完全接手才行。

………………

京师这边,监国的太子朱慈很快就收到了崇祯皇帝发过来的圣旨。

真要说缺点的话,满清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口太少!

但是这其实也不能算多少缺点,因为在历史上,辽、金、还有铁木真建立的帝国,最初的人口都是少的,通过兼并其他部族壮大,进而足以威胁中原。

崇祯皇帝仔细回想了他记忆中的历史,再结合当下的情况,最终决定,不管怎么样,就当满清要集结全国之兵入侵关内这种最坏的情况来对待。

如果没记错的话,多尔衮好像就只有一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也没有第二个女儿。

从这点上来看,这个女儿肯定是多尔衮的宝贝女儿。

因为后世有名的鹿鼎记,崇祯皇帝曾查过,吴三桂的儿子所娶媳妇是皇太极的第十四女,也就是所谓的建宁公主。这个时候,皇太极都死了,他留下的女儿,当然不及多尔衮的女儿宝贝。

第128章野战无敌

于是,他立刻让方正化拟旨,给山海关、京师以及晋北都发出了圣旨。

而崇祯皇帝自己这边,立刻加快了组建地方兵的速度,把撒出去的京营军队都撤回太原,并且抓紧时间训练这支京营。

甚至李自成才刚有自己的老窝,还没有自己的兵工厂之类的,一切还全靠抢。

要说这个时候东亚这边的军力谁最强?毫无疑问该是满清军队。

李自成的军队,刚刚才从流贼属性开始转化,不管是李自成自己,还是他的手下将领和文官,都没有从流贼的思维彻底转化成争夺天下的思维。要不然,他就不会一直追赃助饷,而会有意整顿军队,吸收读书人为己用。

这样的势力,绝对比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要厉害得多。

更不用说,他们就盘踞在辽东,看着关内互相争斗而能置身事外,有好处的时候再进来捞一把。

范景文等人听了,皆是无奈。

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说得也是有道理的。

流贼大军囤积粮草的真定被皇帝攻下,没了粮草的流贼大军只能不断地转移补充粮草,如果停留一地久了,后勤补给不上,那必然会因为大军饿粮食而崩溃。只要兖州府那边能坚守住,贼军自退!

于是,范景文很快转移了注意,表情严峻,向朱慈奏道:“陛下说建虏很有可能入侵关内,微臣以为,当速派人马前去打探消息,如此才能有合适应对!”

朱慈一听,连忙问道:“何为合适应对?”

他知道,范景文这个首辅是懂兵事的,他说的话,该是能听的。

只听范景文马上回奏道:“如若建虏真能提前知悉建虏入侵,当加固京畿之地各城城防,并实施坚壁清野之策,建虏远道而来,一旦粮草得不到补给,自会退去。”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在一片石战败之后,也是采用了坚壁清野之策。但是,他只是这么吩咐下去,他手下人不但没有执行这个策略,反而纷纷反叛他,投降了满清,以至于一败再败,根本没有重整军队喘息的机会,就被满清给打死了。

此时,范景文说了之后,不等太子说话,就马上又解释道:“坚壁清野之策下,坚固城池外的房子,庄家都要毁掉,自身损失也是极大。就算建虏随后退去,赈灾和重建家园亦是花费巨大!”

朱慈算是听明白了,确认道:“所以要确认清楚建虏是否真得入关?”

“殿下圣明!”范景文听了,马上回答道。

其他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一个个脸色都是非常严峻,纷纷跟着劝谏,就怕太子年纪小不懂事会乱来。

“殿下,建虏野战无敌,千万不可轻敌啊!”

“是啊,殿下,建虏入关,皆是纵横无敌,须得坚壁清野才成!”

“朝廷对建虏之胜,皆只是守城而已。野战,建虏无敌!”

“……”

朱慈听到他们的话,很是不满,皱着眉头,不高兴地问道:“建虏有那么厉害,难道就不能直接打败建虏么?”

说到这里,他从御案上拿起一份文书说道:“父皇一战便灭了保定城外六万贼军,一鼓而下贼军囤积粮草,重兵把守的真定城,又单骑破关,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固关!我父皇都打不过建虏?”

随着圣旨一起到的,就是有关崇祯皇帝的事迹介绍。这份文书是以方正化为视角,介绍了崇祯皇帝的勇武。当然,这肯定也是得到了崇祯皇帝本人的同意。意思也很明显,鼓舞士气,竖立皇帝的威信。

范景文等人听到他这话,特别是说皇帝单骑破关,他是一个字都不信。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单骑破关!

倒是保定之战和真定之战是真的,这是事实。

或许是朱慈看他们的表情,大概猜出来了,便让太监把文书转给他们,同时自豪地说道:“孤就知道你们不相信父皇的武勇,你们自己看看吧!”

范景文最先看,他一看之下,看到的不是皇帝的武勇,而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和民心。

看完之后,他把文书转给身边的蒋德,然后一脸佩服地对朱慈奏道:“陛下所领之军,当能和建虏一战!”

作为知兵的文官,看过的书又多,这一看之下范景文就能肯定,如今皇帝麾下的朝廷官军,绝对会为皇帝效死的那种。

拼命的时候,最怕的是不要命的!更不用说,这支军队有周遇吉等一些能打的勇将统领,又有保定真定的战绩,皇帝指挥下,令行禁止不是问题。

这样的军队战力,绝对不用妄自菲薄,哪怕和建虏交战,也不一定会落下风。如果武器、训练能跟上的话,再现大明朝开国之初明军的风采,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个时候,满清要是倾全国之兵入关的话,就算没有原本历史上的吴三桂献关,也是足以改变关内势力的一股力量。

这份书信中,虽然是祖大寿的口吻说这事,但明显是多尔衮的意思,连自己女儿都拿出来当价码,可知多尔衮对山海关的急切性。

该不会满清真的倾全国之兵,要来攻打关内了吧?

阅读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