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71章 又挖

  • 作者:叫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07 23:26:18
  • 字数:11116

看到手下这些兄弟果然一脸茫然的样子,李自成就又笑了,不过这次是无声地笑,然后给出答案道:“这肯定是明国皇帝亲自领兵南下,所以那陈永福才可能投降回去的啊!”

一听这话,其他人一想,果然如此,要不然,那陈永福不可能投降朝廷的!

白旺这一说,顿时让大堂内的气氛冷了一些。

之前昌平之战的时候,只有少数人逃了回去,李自成知道后,立刻做出了南下的决定。因此,他们这边对于那些没有归队的大顺军军卒,都是归入失联状态的。

确认了这一点,刘宗敏当即大喜道:“哈哈,这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宋军师的计谋终于成了!”

就如同当年一样,他们当流贼的时候同样打不赢朝廷官军,然后四处流窜,把整个中原都搅乱了,慢慢拖着,朝廷官军就会越来越虚弱,最终的胜利,就属于他李自成的了。

宋献策见李自成给自己敬酒,连忙端了酒杯,正要说什么时,就听来禀告消息的白旺看着他们,插嘴说道:“据说,朝廷官军中发现了李来亨!”

李来亨是李过众多义子中的一个,但是也是最有名的一个。以前的时候,是李过最得力的臂膀。因此,在座的这些人,都是知道李来亨的。

“殿下,这次定然可以了!”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

大堂里的人听到声音,都转头看向李自成,不知道他笑什么鬼?

那个陈永福都投降朝廷了,这还笑得出来?

或者是觉得他拿来千斤买马,甚至可以不惜射瞎眼睛的事情都不计较的,结果表演了个寂寞,所以气极而笑了?

第173章又挖

李自成听了,也是高兴,同样举起了酒杯,不过他不是先自己喝,而是举杯看向宋献策道:“军师这计策,是绝了,果然把明国皇帝调动,领大军救应天府了。那等年后天气好转,孤就领军重新杀入北方,再搅他个天翻地覆!”

宋献策的计策其实很简单,既然打不过明国皇帝所领的军队里,那就调动明国皇帝的军队,攻打应天府,逼明国皇帝领精锐赶来救援,然后让左良玉在南方和明国皇帝周旋,他李自成领大军再杀入北方,搅乱北方局势,再度拖垮明国财政。

宋献策已经确认李自成要说什么了,不过他知道李自成要显摆,他也就不回答,就看着李自成在那装了。

其他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这还能说明什么?不就说明你这位大哥的魅力还不够,人家就叛变了呗,还能咋么?

“不是!”袁宗第听了,连忙纠正道:“这是攻敌之必救,所以那明国皇帝才会领大军南下的!”

李过听了,也是点头说道:“没错,当初的曲阜他可以不救,但是应天府是绝对要救的,要不然,殿下就打下应天府称帝得了,和明太祖一样,明国皇帝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不要说是战乱的年代,就是普通太平年间,消息的传递也不会快,更不用说类似李来亨等人的消息,又不会刻意传播。

因此,李自成这边,压根不知道李来亨他们的情况。

也就是这次崇祯皇帝领军南下,李来亨是负责一部分哨探,因此被人知晓了之后传出来,但是白旺的说法,也不是肯定,而是据说。

不过,有消息的话,一般都是真的了。

李过是李来亨的义父,平时器重这个义子,此时听到白旺的消息,自然最是尴尬了。他想起昌平之战前,李来亨问他的那些话和表露出来的态度,他便肯定,李来亨投降朝廷是不会有错的。

于是,他便恨声说道:“不要让我在战场上遇到,否则定然饶他不得!”

李自成的脸上也没了笑容,皱着眉头问道:“高一功呢,有高一功的消息没有?”

没有逃回来的人中,他最在意的,就是高一功了,毕竟是他妻弟来的。高一功失踪,他一直没有把消息传回陕西,让高桂英知道。

白旺听了,稍微犹豫片刻,然后如实禀告道:“听说……听说也降了朝廷,不过不能肯定,倒是李来亨是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见过了。”

一听这话,那就是有很大的可能了。李自成没想到,自己的妻弟都要抛弃他投降朝廷,那他这脸往哪里搁?真要属实的话,指不定自己得换个皇后了!

看到他的脸色阴沉下来,牛金星连忙打圆场道:“如今情况不明,一切都是听说而已,未必当真。就算他们真的降了朝廷,那也未必是真心。以前的时候,不就是很多人降过朝廷,然后又和朝廷翻脸的么!”

一听这话,昌平之战中负有最主要领导责任的刘宗敏,连忙附和道:“对,当时朝廷官军冲上来,很多兄弟来不及逃,可能都是迫于无奈才降了朝廷的。”

袁宗第听了,也是说好话道:“先不用管那么多了,既然皇帝已经南下,那我们就做北上的准备吧!”

李自成听到他们的话,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点点头说道:“如此,便按之前商议的,各部都抽调精锐,准备年后北上。”

他的话说完之后,就见宋献策微皱着眉头说道:“皇帝是领着他的精锐京营南下还是什么?这个还需要打探清楚再说为好!”

说到这里,他看到别人都看向他,便又解释道:“按理来说,皇帝领兵南下和我们打仗的话,不应该带刚投降的降军南下的。可李来亨既然在,那皇帝所部到底是多少兵力,又是哪些军队,还是要打探清楚才好,切不可自以为是!”

牛金星听了,也是附和,摇头晃脑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敌情如何,还是要打探的!”

这是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李自成听了,便吩咐白旺道:“多派探马,尽快打探清楚!”

“末将遵命!”白旺听了,立刻抱拳领命,然后匆匆离去。

打开房门的时候,又是一股冷风冲进了大堂内,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外面好冷!

三天之后,大年三十前一天,李自成等人又在喝酒作乐。

事实上,在这大雪纷飞的日子,天寒地冻的,热一壶壶的黄酒,一边喝酒一边等着过年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一如上一次,大堂内欢乐的气氛,又被白旺打断了。

这一次,白旺是先关上了大堂的门,脸上带着兴奋之色,明显是有好消息。

李自成这一见之下,便主动问道:“可有消息?”

“殿下,好消息!”白旺听了,连忙兴奋地回答道,“确认了明国皇帝领兵南下,但是只有五万,如今驻扎在扬州府那边……”

听到这话,刘宗敏不由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打断他说道:“多少?五万?没错么?”

要知道,他们这边有五十万之众,号称百万的。皇帝只领五万人马南下的话,怎么打?送菜么?还嫌不够塞牙缝呢!

白旺听了,连忙回答道:“没错,就是五万,探马一开始也不敢相信,就核实了一次。明国皇帝在徐州待了三天,然后才继续南下的,后面并没有军队再接着南下,一共就只有五万!”

确认了这个消息,大堂内的这些人都有些意外,互相看看,都有点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兵力的多少绝对是胜负的关键原因之一。兵力多了,耗都能耗死敌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可都是有经验的。

比如说,当初曹文昭领精锐的关宁军一千多,就追着他们打,打得他们东逃西躲,最后,他们暗地集合了各个山头,以远超曹文昭的兵力,耗死了曹文昭。

不可否认,崇祯皇帝所领的手下,那支京营确实能打,但是,兵力相差悬殊的话,信不信历史重演,耗不死他!

倒是见识过昌平之战的李过,皱着眉头说道:“小心没大错,我们也不可大意了。那支京营在明国皇帝的率领下,确实勇不可挡。不说别人,就说那周遇吉,以前就是个猛将,还有那贺赞,魏师贞什么的,都是凭战功被皇帝封了爵位的!”

一听他这话,刘宗敏也想起当初京营全军冲锋的那种无畏气势,便点点头说道:“确实,虽然只是五万人马,还是不能小看的。”

看手下这重要的两个将领都这么说,李自成的脸色也凝重了一些。不过,他还没说话呢,就听到白旺说道:“他们都没随驾出征。我打听听出了的,这次随皇帝南下的将领是吴三桂,唐通,马科,黄得功……”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李自成,然后才继续说道:“还有在徐州遇到的高杰,也跟着皇帝南下了。”

高杰和李自成的恩怨,所有人都清楚,一般情况下,是没人会在李自成面前提这个名字的,以免惹得李自成不快。

不过此时,李自成听了却是兴奋了起来,当即确认道:“真的是这些人,没有周遇吉他们?”

在他看来,周遇吉等人,最先跟随明国皇帝南征北战的那些,才是皇帝的根本,京营的精锐。

他有些忌惮的,也是这些人。

白旺听了,马上回答道:“确实没有他们,听说周遇吉是留在北方镇守长城一线,防止大清兵再入关的。”

李自成一听,高兴了,当即说道:“那就是说,随明国皇帝南下的这些人中,也就黄得功和吴三桂厉害一些,那唐通和马科,还有那高杰,都是败军之将。孤倒是有些想不明白了,皇帝为何带这些平庸之辈南下?”

黄得功是原勇卫营的三总兵之一,最开始的名声还在周遇吉之上。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打得李自成他们跑,只是到了后来,原勇卫营的将士消耗掉又没有精锐补充,最终实力就不济,一直躲在凤阳府那边防御了。

吴三桂的话,李自成其实没有和他交手过,但是毕竟是关宁军的将领,实力肯定还是可以的。

而其他总兵,到了近两年的时候,遇到李自成的大顺军,不是吃败仗就是闻风而逃,已经不被李自成看重了。

听到他的话,白旺稍微犹豫之后,又补充道:“末将还打听到,高一功……高一功也在南下的朝廷官军中,他和李来亨一样,都只是京营的参将。”

李自成一听这话,顿时脸色一沉,喝道:“活该!”

投降了朝廷,只是区区一个参将而已。要不投降,在大顺国的话,那可是李自成的小舅子,不就是皇亲国戚!

不过宋献策听到他这话,却是心中一动,当即问道:“皇帝所领之兵是些什么兵?”

一听他的话,刘宗敏和李过顿时明白他在问什么,立刻也露出了关心之意。

只听白旺回答道:“皇帝南下的军队中有以前我们的人,而且好像还不少。”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所有人再次面面相觑。

这个皇帝脑子莫非是被门给夹了?领兵南下和大顺军打仗,竟然带了原本迫于无奈投降过去的大顺军?

如果说,经过很长时间的整训,收买军心,那可能还行。可这才过去多少时间?一个季度吧,就等于是新兵,就敢领着南下打老兄弟?

想着这个,李自成立刻转头看向他的军师,认真地问道:“皇帝就只是领着五万杂兵而不是带他的精锐下属南下,我们是不是该改变策略,直接灭了明国皇帝,一了百了?”

宋献策听了,微皱着眉头说道:“微臣也是觉得可以,但是,那皇帝并不昏庸,为何敢如此南下,定然是有所依仗才是!只是一时之间,微臣想不明白这其中关键!”

牛金星是李自成的大管家,对于这个事情上,他反而有想法,当即便开口说道:“这还能是什么,还不是明国皇帝被我们打怕了,所以把精锐都留在北方,就防着我们再北上,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又弄得一团糟了!”

听到这话,李自成当即一拍桌子,指着牛金星说道:“对,就是这个理。那狗皇帝是被打怕了,所以被迫把他手下的精兵强将都留在北方坐镇!”

其他人听了,也是点点头,觉得有道理。

宋献策同样认可,然后眉头也松开了,再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皇帝领着这五万人马南下,该是不敢和我们直接对战,而是以守城为主。最有可能的,应该是去应天府,确保应天府不失,然后再想办法对付我们!”

确实,只是五万非嫡系军队的话,打野战肯定不敢,但是守城却是没问题的。这一切,就都能解释了。

李自成听了,点点头,当即追问道:“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明国皇帝如果缩在南京城内的话,也是难打!”

宋献策一听,顺着他的话说道:“除非引蛇出洞,把皇帝引出来,便可歼灭之!”

在野外,李自成已经有绝对的信心消灭皇帝所领的区区五万人马,因此,在听到宋献策的话之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便带着一丝兴奋追问道:“如何引出这条大蛇?”

听到这话,大堂内就安静了。

那明国皇帝肯定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又不是嫡系军队,不是特别的事情,绝对不敢冒险出城的!

这引蛇出洞,不好引啊!

一时之间,大堂内的这些人,都在想着怎么引?

好在,已经有先例了。

这不,就听牛金星先对李自成说道:“要不挖皇陵?”

虽然如今朝廷的都城是在京师,但是开国皇帝可是在应天府的。因此,大明开国皇帝和皇后的皇陵就在应天府,是为明孝陵。

要是挖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那绝对是每个明朝皇帝不能接受的了。

李自成马上想到,当初大清国那边建议挖昌平的皇陵时,明国皇帝真得领全部兵力出战,便立刻觉得有戏,当即拍掌喝道:“好,这个主意好!”

可谁知,他的话音才刚落,就听到有两个人双双抢着说道:“不可!”

李自成有些意外,闻声看去,发现说话的两人是刘宗敏和李过,顿时又是一愣。

这两个可是他最为心腹之人,怎么开口反对?

刘宗敏在说出话之后,看到李自成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便连忙解释道:“殿下,挖人祖坟的事情,太过……”

他本来是想说缺德的,但是,这是说李自成,肯定不能说,因此,才稍微停顿了下之后,他才继续说道:“……会让明国皇帝发狂的。殿下是没见过,昌平之战,那明国皇帝犹如疯子一般竟然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冲锋,然后他的手下也全疯了,跟在他后面冲锋!”

那个场面,一直印在他的脑海中,哪怕过去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法忘记。

那一往无前的气势,实在太吓人了。

李过听了,也是连忙附和道:“是啊,殿下,那样会让明国皇帝发疯,会让他们超常发挥,每个人都像疯子一样。就像一条疯狗一样,死都要咬到人,太危险了!”

他们说完之后,竟然一起端起酒杯,向李自成敬酒了。

唯独宋献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也是露出了微笑。

笑了一会之后,就听李自成收了笑声,但是脸上依旧挂着笑意,问道:“你们知道,这说明什么么?”

阅读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