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74章 招安

  • 作者:叫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07 23:26:22
  • 字数:10996

想想看,一个皇帝啊,掉水里却不顾自己安危,反而还救别人,这种事情,就算是普通人,也未必做得到吧!天下人听了之后,会怎么想?

那探马听了,连忙回答道:“殿下,扬州府的人都在这么说的。说是当时有扬州府的人撑船,看到皇帝座船沉没,就赶紧过去救人,然后就看到了皇帝在江水中救人。这个事儿,不只一个人见到,都是有名有姓的。”

卢九德听到他抢话,便看了他一眼,又急忙奏道:“奴婢对这匠人的事情,都下了严令让他们保密,相信那些反贼肯定还未知他们害人的手段已被知晓。”

一天时间,去发掘尸体,查验尸体,三四十具,确实挺花时间的。

听到这话,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面面相觑,竟然有这样的皇帝,不顾自身安危,在冰天雪地的天气中,在滔滔江水中救别人,而不是赶紧先上船?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心中还有一丝疑惑,皇帝这个弓到底是摆设,还是日常所用?

如果是日常说用的话,那皇帝的力气,真得是他生平所见最大的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不错了,等回头,和龙威营统领陈卿切磋下看看。”

可谁知,两个太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憋不出话来了。

他真要这么说,作为大顺军的智囊,就等于承认大顺国建国失去了合理性了。

崇祯皇帝一听,心想果然如此!

一直过了好一会,问话的人才少了,所有人都看着探马,等着说出他们以为的结果。

但是,探马却对他们说道:“皇帝没死,掉江里后据说还救别人了!”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大堂内又炸了。

第176章招安

这不可能啊!

忍不住之下,他便拦了一个路人问情况,当然,是比较婉转的那种。

这种事情要是传开的话,那明国皇帝的声望肯定会更高!

“……”

在众人声中,李自成更是皱了眉头,当即喝道:“谣言休得乱报,那明国皇帝掉水里没死也就罢了,如何还能传他救别人?”

他看到,守城的军卒,竟然不是躲在避风角,而是该在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这又让他有些诧异!

殿内的将领,皆是有点好奇,不知道这个身穿常服的人,如何会在这大年三十被皇帝召见?

街上遇到的南京百姓,不管穿得如何,都是开开心心,见面就说过年好,就连他这个路人,都遇到几次别人给他说过年好的了。

这一接过玄铁弓时,阎应元立刻郑重了起来。这弓竟然比他所用还要沉!

看着皇帝对这些京营将士和蔼可亲,看完营地的将士又去看轮值的将士,也不嫌麻烦,不嫌他们低贱,他便知道,传说中的那些有关皇帝的事情,绝对都是真的!

这些将士都能为皇帝效死,战场上又如何能不打胜仗?

甚至阎应元想想自己,不知不觉间也被皇帝的魅力所折服,想着这样的好皇帝,如何能不为之用心尽力?不说别的,招安顾三麻子这事上,自己都会竭尽全力!

入夜,阎应元回驿站,等明日便赶回江阴,图招安顾三麻子的事情。而崇祯皇帝,自然是回宫了。

坐船到江心,那么大一艘福船迅速沉没,要说是自然事故,那可能性比他穿越过来还低!

有人要自己死!

可谁知,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听路人哈哈笑着打断了他的话道:“陛下查抄了所有粮店米铺,所有南京百姓都能按平价限量买粮,没钱可以先赊欠。你说,能不开心么?”

只要让郑芝龙看到他郑芝龙服从朝廷,服从他崇祯皇帝,那他的利益就能最大化,这样的话相信能够收服郑芝龙。

不管这个新来的箭术到底如何,皇帝的弓,岂是一般人能开得?

阎应元早听闻说皇帝也是神射手,他也好奇,如今有机会试试皇帝的弓,那是最好不过了。

于是,他便离席,到了殿中之后便接过皇帝的玄铁弓。

原本他这个时候应该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但是临近过年,崇祯皇帝派锦衣卫去查了,发现他已经回福建过年去了。

在这一年中,面对面交手也不止一次两次了,明国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有多次接触了解。仔细想想,好像当今皇帝就是这么一个人?

比较麻烦的是,水师不比陆军,如果是陆军的话,打乱重编重组军队,基本上能够去掉原有将领的影响力。但是,水师的话都是技术兵种,船上的水手、将领,都是出自于郑家的人,目前朝廷根本没有足够的后备水兵、将领,能够打乱郑芝龙的水师进行重编重组。

武无第一,没有比试之前,谁能服气?

其他人听了,纷纷附和。

因为此时,朝廷在海上的实力基本上等于0,没有能够制约郑芝龙的手段。

李自成一听,当即哈哈大笑起来,举杯说道:“来,为明年的大顺国干杯!”

因为崇祯皇帝想要的是朝廷能够绝对控制水师,而不是通过郑芝龙去控制水师。

看到崇祯皇帝终于接见他们两人了,便连忙大礼参拜,山呼万岁。

于是,他便见识到了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有多高!

因为南方大乱,从郑芝龙的角度上来看,指不定什么时候明朝都要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郑芝龙效忠于朝廷,要么压根理都不理朝廷,要么就是敷衍,或者是向朝廷开高价。

可是,在随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到南方,似乎可以确认,皇帝真的领兵亲征。可随之而来的消息又说什么皇帝单挑,神射什么的,他就又不信了。

一听这话,所有将领顿时露出了莫名的笑容,一个个都是期待了起来。

韩赞周恼卢九德说他想着,这不是两人商量的结果么?于是,不等卢九德把话说话,就抢着奏道:“奴婢想着也要调查南京水师中接驾的那些人,看是否有可疑之处!”

原本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个郑芝龙并不是历史上的吕不韦,他没有那么毒的眼光!

这个时候如果去和郑芝龙接触,答应他提的条件,那就有可能养虎为患。郑芝龙这海上的实力进一步加强,不是崇祯皇帝想看到的。

等阎应元坐回席上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又笑着问道:“不知阎卿可能联系上那个叫顾三麻子的海贼,朕知他心中有忠义,欲招安于他!”

皇帝哪来的这么多钱?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便大概又明白了。

因为他自己就是神射手,知道要成为神射手要有多高的天赋,付出多少努力才可以!就皇帝日理万机的,怎么可能成为神射手?

然而,消息越来越多,打得李贼大军南下却是事实,如果不是皇帝领军取胜,李贼大军又怎么可能南下!

如此种种,可以确认皇帝是真的能打了!这和他以前的认知,真的是大相庭径,有点让他难以想象。

本来是有南京水师的,表面上是因为一场风灾,导致南京水师只有一些小船了,唯一的大船就差点坑了皇帝一把。而要打造新的水师,是有一个周期的,最简单最快能拉起水师的,便是招安这条路。

崇祯皇帝见了,便把脸一沉,喝问道:“没了?”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天大的喜事,这是救命啊!

“???”卢九德和韩赞周听了,不由得一脑门的问号。保密都来不及,怎么还传得满城风雨?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于揪出真凶并不是特别关心,他是想把南京这边的所有勋贵和一些官员都修理一遍。之前逼他们捐钱只是第一步而已,岂会因为交钱就放过他们了。

崇祯皇帝不是不讲理的人,便问道:“那你们下一步如何查,可有想法?”

此时,听到皇帝先问,韩赞周便连忙禀告道:“万岁爷,奴婢亲自查验了那些匠人的尸首,发现他们并不是被大雪压塌而亡,而是被人用长钉钉入脑门而死,头发掩盖,极难察觉。”

他在江阴典史任上时,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被他神射惊退,又平定盐盗,平服民乱,守护一方安定,在这乱世中,或许是比较少见吧。

如此,审问出了他害自己叔叔和祖母的事情,这不是崇祯皇帝关心地,便继续看了起来。

探马见一向好脾气的军师都冲他瞪眼睛,有点被吓到了,虽然他确实是想再解释的,不过还是不敢再说,当即下去了。

想着这些,他就有些激动了!

于是,他不敢大意,连忙气沉丹田,摆好架势才开始拉弓。

但这个时候如果要去说服郑芝龙的话,代价会比较高。

明末乱局,归根结底是财产分配出现了问题。如今江南这边的财富已经集中到了极少部分人手中,才是动乱的根源,也是崇祯皇帝要打击的重点。

时间过得真快,不过事情也做了不少,从目前来看,北方局势算是稳住了,接下来这一年,再平定南方乱局,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贼军再四处乱窜,把大明朝又重新搞乱,这还得从军心、民心上花功夫才行!

就这么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崇祯十八年。

崇祯皇帝自己也有点好奇,听到之后,便笑着说道:“来啊,把朕的玄铁弓拿来,让阎卿开弓试试?”

皇帝在京师,在扬州府如何筹钱,估计在南京城就是如何筹钱了!

他宁可面对十个,百个贼人厮杀,也不想掉水里去!

卢九德和韩赞周在来见皇帝之前,自然是有商量过,此时一听皇帝问话,便连忙回奏道:“奴婢想着,调查那些匠人周边的人,看看是否有可疑事情,然后进一步追查……”

“为明年的大顺国干杯!”大堂内,没有人不识相,当即举杯高呼。

他是通州人氏,就在京师边上,算是知道当今皇帝是怎么样的人!

后来到南方为官,远离京师,却不想,陆续有消息传来,说什么皇帝竟然亲自领兵出征了,还打胜仗了。

那马儿呼哧着,喷着一股又一股的白气,似乎是有些疲惫了。

区区典史而已,竟然会被皇帝召见,真是奇了怪了!

华夏人一般都有一个毛病,或者说是传统,那就是谦虚。阎应元敢说自己略知一二,那其实就是懂得水战。

方正化听了,连忙回奏道:“抓进大牢之后,一直昏迷。”

阎应元:“……”

结果没想到,李贼大军又一次南蹿,建虏也被打出关了。

因此,他就是要让人都知道,那一号战船在江心沉没的事情,不是巧合,而是真有人要谋害他这个皇帝!

卢九德和韩赞周虽然平日里可能能猜测出皇帝的心意,但是这位具有后世思想的皇帝,不是他们刚接触就能猜出来,如此,自然就对皇帝的吩咐摸不着头脑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阎应元说道:“朕准备重建南京水师,如卿能招安顾三麻子的水师,那朕便以顾三麻子的船队为基础,重建这南京水师,卿暂代南京水师副将一职,那顾三麻子可为南京水师游击。”

……………………

正当他对皇帝非常好奇之时,竟然见到了皇帝派出的锦衣卫,奉旨召见他的。

近在咫尺之间,很多消息就能明朗。

探马没理解,看向说话的军师,就想又解释一遍,却见宋献策瞪了他一眼道:“还不下去?”

听到这话,阎应元感激到皇帝的亲和,便连忙谢恩,然后在席上回道:“陛下过誉了,微臣箭术,只是小有成就,是那海贼知道江阴防守森严,见识了微臣箭术之后不敢强攻,便退去了。”

阎应元听了皇帝的话,不由得一愣,连忙回奏道:“微臣不知其在哪?但陛下有旨,微臣自当竭力寻找,招安于他!”

他其实是非常想查出凶手的,害得皇帝差点没命,也害得他差点没命,亏了是皇帝救了他!

当时如果皇帝自己绑了绳子先上船,他掉水里的话,哪怕他身手好,可他是旱鸭子,不会水的,估计是难逃一死的。

另外,在南方和李自成、左良玉这些贼军的作战中,虽然也需要水师,但是终归只是内陆湖河,并不像海战那样非水师不可,可以视情况而定。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想了下说道:“先找郎中把他治好。”

武英殿内的将领,皆是盯着眼睛看着,就见阎应元慢慢地拉开弓弦,但是未及拉满,便又慢慢放回,随后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之弓,弓力怕达五百斤,微臣无能,最多只能拉四百斤弓力之弓!”

抬头看看远处高大的南京城头,这人便拍拍马脖子,吐着白气道:“很快就到了,让我们一起见识下当今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阎应元的话,便微笑点头说道:“不知阎卿可精通水战?”

南京城里,似乎家家户户都是炊烟袅袅,都在做年夜饭?

阎应元走的其实是文官路线,先是典史,然后为主簿。不过他不是进士,普通情况下,他干一辈子,最多也是去偏远小县当个县令便到头了。

就冲这个顾三麻子在江阴被满清兵马重重围困之际,还能领舟师去救,就已经好过这个时代大部分文官武将了。而如今,崇祯皇帝又极需要水师,因此就有这个心思,招安这个顾三麻子的船队。

随后,宋献策便看向李自成,笑着说道:“殿下,如今可以确定明国皇帝确实领兵前往应天府,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可按计划行事!”

实际上,那海贼顾三麻子被他折服,有认他当大哥之意,不敢再犯江阴。如果是在原本历史上,江阴之战时,这顾三麻子还率舟师来援江阴,苦战三日后失败,才不得已扬帆远去。

而他们呢,却在造这个皇帝的反!

想着这个,有人沉默,有人却赶紧说话道:“此乃谣言,休得出去传。”

过年,对汉人来说,就是最大的节日,最重要的时刻,也是最为看重的!

当然,李自成和左良玉所部贼军也没有像样的水师,这点也很关键。否则的话,如果一定要用到水师才能决定胜负,那就算代价再大,崇祯皇帝也必须要去联系郑芝龙,让他为朝廷效力,然后事后再想办法收编郑芝龙的水师。

随后的国策,一条条地通过邸报传到南方,更是让他看到,这似乎不应该是以前印象中的那个皇帝能做出来的事情啊?

对于当今皇帝,他有太多的疑惑了!

然后,皇帝领兵南下,在扬州府驻守了一阵,然后过江,这离他所在就近了。

阎应元的典史官职已经免去,新任命的主簿又未去上任,因此处于无官状态。

“什么,这大冬天的掉水里还没死?这怎么可能?”

“明国皇帝不是掉水里都容易死的么,怎么这个就不死了?”

阅读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