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架空历史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79章 连环计

  • 作者:叫天
  • 类型:架空历史
  • 更新:12-07 23:26:27
  • 字数:10898

明国皇帝?

之前确实有过看走眼,被他亲自领兵打败过几次。但是他被烂掉的朝廷拖累,英雄难有用武之地,为了北方不再被大顺军进攻,不得不留了他起家的精锐在北方,只是带着五万人马南下,这就是他的短板!

答案便是追赃助饷,只是向那些官绅要钱要粮,不给杀全家,还真得支撑起了大顺军的军费开支,从而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一下便席卷天下。

只是他们没想到,那明国皇帝竟然也学他们的做法,虽然不是明确喊出追赃助饷,但是实际操作,却和他们没什么两样。

这个人,勇武过人,但是有妇人之仁,只能算半个对手!

刘宗敏听了,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地说道:“活该,皇帝老儿不杀,回头我们一样杀!”

袁宗第听到这话,立刻附和道:“大明朝世袭了几百年的爵位,不知道积赚了多少金银财宝,要是被我们大顺国所得的话,就又够支撑一段时间的军费开支了!”

从崇祯十五年开始,大顺军就提出了均田免粮,开始注重民心,不再像以前那样。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了,那么问题来了,不劫掠百姓,那钱财从哪里来?

李自成听得相当诧异,道:“孤都领兵要杀到他的家门口了,他竟然还在搞内乱?”

他是真的有点难以想象,百万大军杀奔南京的这个档口,那明国皇帝竟然在专心对付南京的勋贵,还宣布革新爵位。刚才还把他当作半个对手,结果他连事情轻重都分不清?

倒是边上的宋献策听了,便回答他的话道:“他这也是迫不得已,要不先对付那些勋贵,就如同锋芒在背,不敢全心和我们一战。”

三月份的天气,气温回暖,积雪早已融化,到处都是绿色,春意盎然。

阴天,正好适合赶路。

骑马而行的李自成,看着官道上的行军,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长江上更是遮天蔽日的船队,就感觉有一种豪情万丈!

第181章连环计

说到这里,他又是一笑道:“如今算是知道了,那左良玉其实是和南京勋贵勾结到一起,试图杀了当今皇帝。看,沉船不行,就又想借刀杀人,如果他不这么做,谁知道什么时候他又会落入危险之中……”

看到李自成等人都在看着他,宋献策便继续说道:“……他是分辨不出到底谁在害他,又迫于我们的军威,知道没时间了,所以才快刀斩乱麻,把所有南京勋贵都给办了。这里面,肯定是有无辜的。”

只会偏居一偶,耍耍小聪明而已,却不知道这天下,是要靠打出来的,而不是躲能躲出来。更不用说,那货好杀,如何能得民心?

那个时候,谁能想过,他李自成有今天:领百万大军,挥斥方遒,投鞭断流,试问当今之天下,还有何人能是他的对手?

张献忠?

如今这一次,就是领军会猎南京,干掉这半个对手!

从此以后,这天下便不再是姓朱,而是姓李了!

这不,南京这边,竟然又抢在他们面前,宰了一大群肥羊!

李自成听得有点羡慕,不过他在嘴上倒是说道:“那些南京勋贵算个什么,天底下能比他皇家有钱?他抢了那些勋贵的钱,我们就抢他的,杀了他,这天下都是我们大顺的了!”

一听他的话,他的手下将领顿时纷纷附和,就是这个理。

正在说着呢,忽然,他们纷纷抬头看向天空。

其中刘宗敏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他娘的,竟然下雨了!”

牛金星听到这话,却是笑着对他说道:“这只是细雨而已,在这个时候下,再正常不过了。有诗为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有点不吉利,便没有再说下去。

宋献策听了,也是点点头说道:“接下来该是至少十天半月都是阴雨天气,也就是梅雨季节到了。以前的时候,江南这边最愁的,就是会发霉。”

这雨倒是不大,毛毛细雨,但是谁也不知道,后面会不会下大?

李自成的眉毛皱了起来,当即说道:“传令,加快行军,多往前赶赶。”

看着传令兵骑马前后呼喊起来,队伍开始加快行军之后,牛金星却是笑着对李自成说道:“要是以往下雨的话,官道泥泞,行军就甚为不便。可这一次,我们用船只运送粮草辎重,就算连续下雨,也不会太耽搁行军了!”

他是负责后勤的,至今都还记得,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在京师那边下雨赶路,那叫一个遭罪。装着粮草辎重的车辆,往往陷在泥地里动弹不得,堵住了行军道路。甚至在路过保定的时候,还被那群乌龟壳里的大骂……

想到那骂的话,牛金星转头看了李自成一眼,见他脸色不变,便知道李自成该是没想起来。这样也好,要是李自成想起来的话,那脸色又该难看了。

李自成还确实没想起来,他关注的是其他,就见他转头看向牛金星说道:“军师说了,这梅雨季节容易发霉,你得注意下。”

牛金星一听,连忙回答道:“殿下请放心,粮草辎重走水路,本来就注意防水,虽然是到了梅雨季节,也是不碍事的。”

说到这里,他看到李自成的脸色好看了起来,便又说道:“真的是亏了那帮子南京勋贵,如果不是他们为了对付当今皇帝把南京水师搞没了,我们还没法这么肆无忌惮地用船运送粮草辎重!”

听到这话,李自成都笑着点头说道:“没错,孤给他们记一功,要不然的话,南京有长江天险,还真不是很好打了!”

刘宗敏听到,也跟着附和道:“那曹操来打孙权,不就是因为这长江,所以被火烧赤壁了么?如今好了,朝廷没有水师,就没法火烧我们了!”

“这个我知道!”袁宗第听了,马上接着说道,“先是群英会,让蒋干盗书,把曹操那边懂得水战的蔡冒等人干掉,然后又是黄盖的苦肉计,来了个诈降,最后又是连环计锁定了船只,这才有火烧赤壁。反过来看看我们,一个都不符合,我们这一次,就没法火烧了,哈哈!”

李过听到他们的这个对话,很有兴趣地说道:“那我们要不要把船锁起来,连接长江南北,这样直接过这船桥,都不用坐船了,怎么样?”

李自成的手下,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看到这滔滔长江就心里发怵。听到《三国演义》里面的连环计,李过就有了这个心思。

宋献策听了,摇摇头说道:“我们的战船虽然多,但是要把船这么连起来架设长江南北是行不通的,估计就这折腾的时间,我们早打下南京城了!”

说完之后,他看到李过似乎还想再说,便用手指着江面上的船只说道:“我们收集到的船只,虽然极多,看似遮蔽江面,但是这些船只大都只是渔船,大小不一,要想锁起来当桥面,是极其困难的。必须是一样的大船,甚至是专门打造出来的船只,才有可能做浮桥的。”

看到李过听完他的话之后,很是遗憾的样子,宋献策转头看向李自成,当即提议道:“亳侯也给微臣提了个醒,我们大顺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如果坐船过江的话,江水滔滔,起伏很大,特别是军中有大量的小渔船,很可能会有不少将士掉落江水中……”

他在说着,李自成也在认真听着。宋献策所说这个,确实是有存在的可能的。

并且,李自成自己在心底深处也有一丝担心,明国皇帝过江的时候都会沉船,事先肯定也是没想到的,那他过江的时候,会不会发生沉船的事情?

一想到这,旱鸭子的李自成心底也发怵。

此时,宋献策这边,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三国时候,曹操不是傻子,否则也不会统一北方,灭掉诸多诸侯。那庞统献上连环计,确实是能解决曹操的问题。而如今,微臣建议,我们也可以把相同大小的船锁在一起,就能有效减少江水起伏对军士的影响。”

明国那边,没有水师,也没有苦肉计,这边虽然把船锁起来,也不存在火烧的可能。更不用说,把船锁起来,只是方便大军渡河而已,又不是要水战。

李自成听着,心中想着时,李过却在那边点头说道:“军师这个法子好!”

刘宗敏和袁宗第等人听了,也都是附和。

李自成听了,看着他们,当即点头说道:“我们不是曹操,明国皇帝也不是周瑜,我们不是打水战,只是用来渡江而已,且长江南面也都是我们的人,和三国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分声音,断然道:“好,那就这么办!”

长江南面,是左良玉所部,如今也算是大顺军序列里面的,因此,李自成没说错。

听到他拍板,顿时,一众北方人皆是大喜。说真的,不要看他们造反这么多年,杀人无数,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真怕水,特别是怕这滚滚长江水!

这时候,细雨慢慢地变成了小雨,光靠斗笠蓑衣已经没法挡雨了。

牛金星转头看看,连忙给李自成说道:“殿下,先去前面镇子里避避雨吧?”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缺乏保养的原因,看着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特别是瞎了一只眼睛,更是给他带来了不便。

因此,他听到牛金星的话之后,便吩咐刘宗敏道:“让军队继续赶路,加快行军!”

刘宗敏听了,立刻遵命,然后让手下去传令督促,然后他陪着李自成等人先去了镇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依水而建,错落有致的房子,白墙黑瓦为多,当然,也有一些泥墙茅草顶,不过不多。镇中主要的道路都是石板铺路,雨天也不会泥泞。

只是一看这环境,李自成就感慨道:“江南之富,果然名不虚传啊!”

在北方的话,也就官绅豪强才有这样的宅子,但是这里可以看到,大部分百姓都是泥墙黑瓦。南北差距,果然不在一个层次了。

宋献策听到这话,便笑着说道:“这里已经靠近南京,又得长江水利之便,百姓富裕,也在情理之中。”

刘宗敏听了,却是豪迈说道:“那又怎么样,以后还不都是我们大顺国的了!”

李自成一边听着他们说话,一边四下打量。

他发现,镇中所见,全是他的手下,基本上看不到当地百姓。于是,他便问道:“这里的老百姓呢?”

李过听了,却是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看到我们大军到来,都逃了吧!”

这种事情,在江南这边很正常。

牛金星听到这话,看了下李自成的脸色,连忙说道:“这是当地愚民不知殿下仁慈,被明国所蛊惑,因此逃了去。等他们知道殿下之仁慈,自然是会夹道欢迎了!”

李自成听到这话,还是很不高兴。

当初的时候,他想在太原坑明国皇帝一把,结果没想到,明国皇帝不但没踩陷阱,反而把这事暴出来而天下尽知,更是嚷嚷说造反被逼可以赦免,但是他这种祸害百姓的就绝不赦免,一下把他好不容易养出来的名望都败坏了不少!

那些愚民也真是,难道就没听过均田免粮么?难道就不知道,他只是杀那些贪官污吏,地主豪强么?就算偶尔有一些事情影响到了普通百姓,那又不是经常这么干的,也非他本意,就是为了祸害百姓!

愚民,真的是愚民!

然而,此时的李自成,却是没想到,哪怕他只是特殊情况会做那种事情,属于比较特例的事情。可一旦这种事情落到具体的百姓身上,那就是一座要压死人的大山,谁也不想成为那种不幸,为此逃难,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到了镇中最大的宅子,更是这镇子中的豪强地主的家,李自成休息,他的亲卫自然会给他弄吃喝的,无需他操心。

看着外面的细雨绵绵,一块喝茶暖身子解乏的大顺军高层中,宋献策忽然开口说道:“殿下,左良玉虽是表面臣服,但其不臣之心仍在,还需小心提防为好!”

听到他开口,包括李自成等人不由得都转头看向他。

就见宋献策看着李自成继续说道:“他之前瞒着我们和南京勋贵勾结,一直不告诉我们具体事宜。微臣仔细想想,他怕是想效法汉高祖刘邦先破咸阳之举,先杀明国皇帝以获天下英雄之心。这左良玉,并没有甘心!”

袁宗第一听,不屑地说道:“就凭他,我领本部人马就能干他!”

宋献策听了,摇摇头说道:“刘邦之实力,一开始也差项羽远矣,可有破咸阳之功,天下英雄归心,实力便越来越强了!”

如果说,左良玉一开始就把计划给这边说,那宋献策倒不会疑心他,可左良玉是藏着掖着,要不是南京勋贵案爆出来,这边始终都蒙在鼓里。

李自成听到他们的对话,当即一声冷笑道:“此事无需在意,等过江灭了明国皇帝之后,顺手就解决了他便是!”

对于盟友,他也已经习惯了,真心听他的话,那还没什么,要是敢不听他的话,那就吞并了事。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干了。

听到他的话,见他确实有这个决心,宋献策便说起下一个话题道:“也是因为左良玉之故,我们挖皇陵伏击明国皇帝的事情,怕也是被明国皇帝知道了。南京之战,怕是会节外生枝!”

李自成倒是关心这个事情,便立刻看向他,连茶都不喝了,当即问道:“他知道了又怎么样,分兵把守皇陵么?那岂不正中孤意?”

南京的皇陵,其实是有孝陵卫把守的。

但是,这时候的孝陵卫,李自成连正眼都不会看一眼。如果明国皇帝把有限的兵力还分去守皇陵,那就正好可以给他各个击破的机会,反而更容易拿下那明国皇帝了。

可谁知,宋献策听到他的话之后,摇摇头,脸色有点严肃地回答道:“微臣仔细思量当今皇帝的做事,勇猛无畏,不但敢于以皇帝之尊和人阵前单挑,甚至还亲自冲锋陷阵。如此性格的人,微臣以为,他或许会主动出击,而后各个击破来破解挖皇陵之策!”

听到这话,刘宗敏和李过两人立刻想起了当初昌平之战,那明国皇帝手持一面大盾牌,就是第一个冲锋。那个印象,一直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因此,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附和了宋献策的猜测。

“没错,他肯定会这么做!”

“他就不是被动挨打的主,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李自成正在心中指点天下英雄之时,忽然,有快马来报,带回了有关明国那边最新的消息。

曾几何时,他只是一个驿卒而已,被南来北往的官员训斥吆喝,就如一条狗一样。

家里的媳妇更嫌他没出息,竟然和别人私通,给他戴了绿帽。

阅读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