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第1185章 李安年真是藏了好大的一个瓜

  • 作者:水果抹茶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11-27 06:57:13
  • 字数:4802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有几个黑衣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货栈之中。

柳白知道,这是冯盎埋在各地的暗桩。

“少爷,冯盎要对冯智玳动手了。”

柳白打了个哈欠。

性质和泰记差不多。

月光很亮,走出居住的小院子,依稀可以看见,斜对面的小院子里,还亮着灯。

看来,冯盎也没有休息,估计还在听他的那些暗桩们禀报。

今晚当值的沈威,鬼魅一般的出现在柳白身后。

距离约定好,返回长安的日子,只剩下三天了。

这天夜里,柳白刚过丑时就睡不着了。

把八爪鱼一样缠在自己身上的柳蓉儿,轻轻抱到一旁。

差不多每天,冯智彧都会向他禀报,岭南发生的大事小情。

对这个儿子,冯盎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就像只蜘蛛,盘踞在岭南这张大网的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感知。

冯盎这几日过的还算舒坦。

披上一件外衣,走了出去。

年关将近,岭南依旧不怎么冷。

甚至对于冯智彧,他也不是完全的放心。

岭南因朝廷的政策,而变得四分五裂。

那些当了刺史的儿子,还不知道抱着什么鬼心思。

他照样没管。

只是让王守仁他们,多多安排些人守夜。

“动就动吧,趁着兵权还没有完全交出去,好好折腾几天,这老家伙也是个恨不得天下大乱的人。”

他没有去找冯盎。

反正也睡不着,干脆在院子里一边溜腿,一边听沈威说,近来长安城中发生的趣闻。

自打来到岭南,柳白的睡眠质量愈发的差了。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南方潮湿的气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晚上很少有睡足三个时辰的时候,一般白天都要补上一觉。

听沈威说了书院发生的几件大事,柳白笑道:“这群人倒也挺爱折腾,不过,也该收收心了,年后朝廷就会举行科举,李义府他们鬼心眼再多,也要注意书院的体面。”

“太子对如何安置李安年,很是头疼,从书院看来,他是有功之人,可是于朝廷而言,这人却犯过错误,连房相他们,都不知该不该答应让李安年参加科举,担心会引起天下士子的不满...”

柳白当然听说过,这个近期搅动长安风云,把李纲他们坑惨了的年轻人。

事实上,李安年早已名震天下。

这个年轻人,就像条鳄鱼。

别看在陆地上行动慢吞吞的,一到了水里,立刻就会漏出他锋利的牙齿,将猎物狠狠撕碎!

“记得在蜀中的时候,不是让你们去查过此人的底细吗?”

沈威笑了笑。

“是刘仁轨亲自去查的,结果令人颇为意外。”

“哦?”

“少爷有所不知,这李安年善于藏拙,他总说出身不好,才会不顾体面的给弘文馆挖坑,实际上,他的出身并不简单。”

说着,沈威从怀里掏出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密信。

柳白撕开封条,看了几眼之后,不由得微微一怔。

“李安年...竟然是李春的孙子?”

李春,就是修建赵州桥的那位名匠。

在修建赵州桥之前,也不过是普通的匠人罢了。

修建完赵州桥,声名鹊起,大业年间已经是前隋的将作少监了。

在喜欢大兴土木的杨广面前,建筑行当的人才,绝对是红人。

不得不说,李安年真是藏了好大的一个瓜。

也不知,李义府等人知不知道李安年的底细。

柳白一贯的宗旨,是不能埋没人才。

他相信李义府等人的眼光,至少,可以确定李安年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那也就是自己人了。

既然是自己人,当然要给他发挥才能的舞台。

爷爷会修桥,想必孙子也不会差到哪去。

在家学占据传承方式重要一席的年代,这种情况相当常见。

“若是他真有李春的两把刷子,那就给他个青云直上的机会,再去查一查,可行的话,将他送到蜀中,帮着李恪他们一块干活。”

“是,少爷!”

沈威把柳白的吩咐记下来,准备天一亮,就安排人着手去办。

说话的工夫,斜对过小院子里的灯,忽然熄了。

隐约可以看见,几道身影从房顶之上一闪而过。

柳白嘿然一笑,对沈威道:“去倒茶。”

沈威刚走,冯盎就出来了。

老淫棍的瘸腿还没好利索。

走路一扭一扭的。

偏偏性子刚强,死活都不拄拐。

来到柳白跟前,找个了石头墩子坐下。

“老夫却是不知,你还有听墙根的习惯...”

柳白嗤笑一声,道:“离着这么远,你听一个试试。”

冯盎忽然叹了一口气,表情变得有些落寞。

“智玳反了...”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伤透了老淫棍的心。

虽然孩子多了点,虽然他对这些孩子都不怎么在乎。

但那终究是他的孩子。

柳白不想听他说冯家的家事。

既然冯盎已经知道了,那就说明,冯智玳成不了任何气候。

“等岭南安定之后,就把兵权交出来吧,想必你也知道,朝廷的容忍度,是极其有限的...”

冯盎看了柳白一眼,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

“家祖母尚在之时,就总说,有朝一日朝廷必定忍无可忍,反倒不如率先将兵权交上去,当个闲散国公,总好过家破人亡...”

柳白拱了拱手,以示对冼夫人的尊敬。

那位逝去近三十年的老人,几乎为岭南付出了一生。

即便势力再大,也从没有想,割裂和中原王朝的血脉亲情。

正是由于她的影响,冯家的历代家主,都肯精忠报国的好汉子。

如果不是李二在玄武门做的事情,把冯盎恶心着了,八成冯家早就把兵权交出来了...

“三日后,柳某便会启程回返长安,正巧晚上睡不着,不如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规划,好好给你讲一讲,柳某提醒你,就算倭国人来了,也不许傻乎乎的冲上去把人砍干净,柳某在人家的国书上,可是签了字的...”

,

女眷们都在,安全第一。

自小就生活在豪门贵族家庭之中,冯盎很清楚,有时候,亲情这东西同样靠不住。

尤其是在家大业大的前提下。

阅读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