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 113 章 续租

  • 作者:绿豆红汤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4-29 04:22:10
  • 字数:6470

二月中旬,又一路大军路过敦煌奔赴战场,敦煌的百姓眼神麻木地目送万众兵马离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座镇守西北的边城被声势浩大的兵马充斥着,沿路的灰尘都踏薄了一寸。见多了,最初的恐慌已经变得麻木,反应也变得迟钝,寻常百姓转过身又投入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为即将到来的春种做准备。

随着天气一日暖过一日,关中的商人带着骆驼涌进西北,他们带来了鲜艳的布料,精美的漆器玉器,以及南方特有的茶叶,随着他们的到来,集市上又恢复了热闹,隋玉的生意也跟着回温。

不一会儿,院子里进来七八个客商,院子里无风又有太阳,他们进去径直抬两条板凳出来,坐在太阳下聊路上的事。

赵小米又端一盖帘的扁食进去,出来问:“还有包子,你们吃不吃?”

商旅入住民巷,发现巷子里多了家能送饭上门的食铺,劳累了一路的商人不想出门走动时,就使唤巷子里的小儿跑腿去订饭。

“对,现在能开火吗?我们商队马上就要出城,我想来填个肚子。”拿着皮帽的客商看向盖帘上摆好的扁食,说:“烧水给我煮两碗,可还有卤蛋?”

“有,你进屋坐,我这就给你煮。”隋玉端上盖帘进去。

客商往外走,说:“我再去喊几个人,你多煮几碗。”

“官府应该有安排,或是派守城的驻军,或是差使旁处村里的应募士,肯定要派人过来帮忙种地。”隋玉不慌,军屯里的男人走了七七八八,官府不安排人帮忙耕种,戍卒名下的田地八成要荒着长草。反正种不种都不影响拿俸禄,留守的妇人肯定是先忙活自己名下能分到粮食的田地。

赵小米抬手用袖子蹭了蹭垂下来的头发,说:“那春种的时候我们就不用关铺子了?”

“到那时候铺子也到期了。”隋玉扭头看向隔壁,思索道:“我要不要续租?”

隋玉望着日光下跳动的灰尘,她握着手缓慢地坐下,怔怔地说:“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所以我才说他傻,好好的日子不过了。”赵小米忧愁地叹气。

隋良从屋里走出来,他望着空荡荡的门外,捧着脸蹲了下去,执拗地反驳:“我姐夫才不傻,他、他是……”他找不到词描述他的心情,只能很敬佩地说:“我姐夫很厉害,他上阵杀敌去了。”

赵小米追出去,但只来得及看个急匆匆的背影,她气得跺脚,转回去跟隋玉说:“我三哥就是个傻子,别人躲都躲不及,他还硬要往上冲。”

赵小米一喜,怂恿道:“续租吧,开铺比摆摊赚钱。”

有人进来了,隋玉起身问:“吃饭啊?”

过后,隋玉去驿站一趟,她想给公婆捎个信,奈何因为有战事,来往的公文甚多,军士们的家信驿卒没空发送。她只好又回去,正好遇到一队商旅要回长安,隋玉将写有口信的木板托给他们,劳烦他们捎带到酒泉驿站。

院子里安静下来,能听见蒸锅里水烧开的咕噜声,赵小米搓了搓手,走到隋玉旁边安慰道:“三嫂你别太担心,我三哥十五岁的时候就上战场了,他算是个老手了,不会有什么事。”

隋玉扯了下嘴角,缓缓说:“是我小看他了,没事,他有他的选择,我们在家等他回来。”

隋良为了赚跑腿钱,他经常跟民巷里的小孩混在一起,在商人开门时,他跑过去接住一把铜子,再跑回去拿上木牌做好记号送到商人手里。

隋玉跟赵小米坐在檐下包扁食,现在做饭方面有她们姑嫂二人一手包揽,至于外送生意,则是从巷子里寻了性情老实手脚麻利的阿婶阿嫂,每到饭点的时候过来,过了饭点再走,不会耽误地里的活儿。

“什么馅?”

“荠菜鸡蛋馅和猪油萝卜馅。”

“先不吃,我们走的时候买两笼走。”说着,客商大步走出去。不多一会儿,他拿个布兜子过来。

赵小米接过布兜子进去给他装包子,提醒说:“两笼包子六十个,两种馅都是一个价,三文钱一个啊。”

扁食煮熟,隋玉拿碗盛汤,一勺汤十二个扁食为一碗,每碗再加颗卤蛋,她探头往外问:“要不要吃葱花?”

“行,多加点。”

“八碗都要葱花?”隋玉又问。

“要,都要。”八个客商纷纷进来端饭。

“老板娘动作挺快,不耽误事。”最先过来的客商端碗,他闻到醋味,说:“给我来勺醋,我口重。”

隋玉让他自己舀,同时又说:“还有卤汤,也能浇卤汤。”

“给我来勺卤汤,闻着挺香。”碗递过去,客商抬眼多看她两眼,问:“卤汤要不要钱?”

隋玉摇头,“买卤蛋了,卤汤就不要钱。”

“挺实惠,等我们商队回来,还来照顾你的生意。”

赵小米闻言看过去,见隋玉点头,她心里一乐,哈哈,看来她三嫂是打算续租了。

八个客商,每人吃两碗扁食一颗卤蛋,外加两笼包子,一共三百六十文,隋玉收了钱洗洗手继续去包扁食。在这边开铺子是比回南水街摆摊更赚钱,这边商旅多,少则七八个人,多则一二十人,做一单抵她在南水街守半天。

“姐,一个大客商让你准备四百个卤蛋,连坛子带卤水他后天过来拿,二贯钱,卖不卖?”隋良激动地跑进来。

七文钱两个卤蛋,四百个卤蛋一千四百文,也就是说坛子带卤水卖六百文,怎么算都是她赚。不过隋玉暂时没做决定,她去隔壁一趟,找老秃商量续租的事。

老秃不肯,他伸出两根指头,比划道:“一个小院外加两间房,我做成大通铺能睡三四十个人,哪怕一个人只收三文钱,我一个月最少能收一贯钱的租子。不瞒

你说,我那个小院,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给我赚了二十二钱。”

隋玉想了想,说:“另外一间屋你可以租出去。”

老秃摇头,之前赵西平穿着甲胄过来时他也在家,赵西平的那一番话他听得清楚,着实震撼到他,想到将士在外杀敌,他不免对他的家眷多照顾些。

他解释说:“很多客商不讲究,进进出出不穿衣裳的不是没有,你长得好,你小姑子又是个未嫁的姑娘,怕冲撞到你们,在你们搬走之前,另一间房我不打算租出去。还有一个月,到了三月底,你们就把锅炉搬走。想租我的房子,等入冬了你再来,我还以这个价租给你。”

隋玉一时没说话,她想了想,将大客商买卤蛋的事说给他听,“你跟我续租,卖卤蛋的生意我还交给你,去年卖给你是四文钱一个,今年我以七文钱两个卖给你。至于你卖给商队多少钱我不管,我那里只卖零散的,不卖给商队。”

老秃心里盘算开来。

“至于卤水,若是有人买卤水带坛子,我只收你一百文一坛,按这单来说,仅是卤水和坛子你就赚四百文。”隋玉给他掰算,见他表情动摇,她继续说:“另一间房,我再加二钱银子租下来,往后若是琢磨出其他吃食,还是优先卖给你。”

老秃心里有数了,只卖卤蛋不卖卤水,四百个卤蛋他就按四文钱一个,他能净赚二百文,一个月做十单,房租钱就到手了。

“行。”他松口,“从四月份开始,隔壁的院子以每月七钱的租价租给你。”

他进屋又拿出一把钥匙给她,这是另外那间房的钥匙,他送她一个月的租子。

隋玉道谢。

晚上回去,隋玉敲响腊梅嫂子家的门,她让她今年多晒干菜,多少她都收。

另一间房暂时想不到用处,先拿来储存干菜,卖给过往的商队,将二钱的租子赚回来是没问题的。

进了三月,进城的商队越发多,战场在乌孙之西,只有大商队会跑那么远,对小商队影响不大,商队路过敦煌歇息两晚,将食粮补充齐全,再次动身往西去。

还有跟着商队西行的旅人,或是他们独自成伙,循着军队行进的痕迹往西去,抱着发战争财的打算,直奔乌孙。

隋玉铺子里的生意又红火起来,十单生意有八单是大单子,来铺子的客商和旅人吃完了还要外带上路,买包子少则一笼,多则五六笼。老秃那边的卤蛋生意也好,隋玉每天晚上还要炖好卤汤才能回去,累狠了,她直接睡铺子里,隔壁住着老秃,她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日子过得太紧促,隋玉忙得倒下就睡,累得做梦都梦不到赵西平。

一直到四月初,过往的商队传来消息,说西边的战争开打了。!

“三嫂,今年我们要种四十亩地,怎么忙得过来?”赵小米问。

“去去去,小孩子懂个屁。”赵小米很嫌弃地摆手,“大人说话,你一个小孩别插嘴。”

隋良瞪她一眼,他站起来往门外走。

阅读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