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短篇文学 >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

17、傲慢产生偏见,校园爱情由此起步

  • 作者:现代剑客
  • 类型:短篇文学
  • 更新:02-28 23:11:44
  • 字数:4782

教室内坐着五十多个年龄不一的男女学生,最小的嘴上没毛,看上去二十出头的样子,最大的满脸胡渣,显然已经快四十了。

学生中的一大半朝前坐在看着24寸的黑白电视,另一小半朝后坐看着19寸的彩色电视,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认真地做着笔记。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听着郑绪岚宛转悠扬的歌声,心想这歌词也真是:面对着这么多泳装的姑娘,这小伙子还带着猎枪干嘛?到底是打野兽还是“猎”姑娘啊?

教室中也没有人走动,甚至连上厕所的都没有,因为怕错过了上厕所时电视里老师的讲课内容。

幸福的热望在青年心头燃烧,

甜蜜的喜悦挂在姑娘眉梢,

带着真挚的爱情,带着美好的理想,

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带着垂钓的鱼竿,带着露营的篷帐,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的校园爱情就在我的傲慢与偏见中拉开了序幕。

爱,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刻骨铭心。

在爱的岁月中,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待是最温暖的港湾,这一年,我等来了Z——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女孩......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简·奥斯汀。

小伙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

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心爱的猎枪,

教室中没有老师,只有前后两个高高的电视机架,电视机架中放着一台24寸的黑白电视,一台19寸的彩色电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分校,老湾区教学点,四楼的一间教室,冬天的暖阳从教室东面的窗户照在教室西北面的墙角上。

教室西面的墙上贴着一排菱形的一尺见方的红纸,上面用白色的水彩写着“努力学习,为‘四化’贡献我们的青春!”

除了电视机中老师的讲课声和学生们笔尖掠过纸面的沙沙声,教室中静得连地上落下根针都能听见。

一节课结束了,没有铃声,随着电视中的老师一声:“同学们下节课再见”,教室中顿时热闹起来,机架中的电视机开始播放歌曲“太阳岛上”:

“太阳岛上”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创作大师王立平为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创作的主题曲,后来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王立平创作了这首“太阳岛上”,但本人却从来没有去过太阳岛,按理说,创造的源泉来自生活实践,那么王立平没有去过太阳岛,怎么会创作出这么优秀的歌曲?以致后来很多人就是因为听了这首歌而去了哈尔滨的太阳岛?

这是因为“太阳岛上”这首歌将当时年轻人向往美好明天的情怀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寄托在了“太阳岛上”这首歌里!

就在我一面听着电视里郑绪岚的《太阳岛上》一面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教学点的教务主任张老师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同学们,今天楼下三班的教室意外停电检修,因此三班的男生被分流到三楼的二班,而女生则被分流你们四楼的一班。”张老师用她那大喇叭似的嗓门大声喊道。

当时,我们班的同学大多和我差不多年龄,都正值青春期,而我们班的女生极少,只有区区六个,还都是大年龄的老三届!

这是因为由于生理的原因,女生到了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就渐渐赶不上男生了,而老三届的女生是在1966年之前上的中学,因此基础很好,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才有可能胜出而进入老湾区教学点成绩最好的一班。

因此大家一听是楼下三班的女生被分流到我们这里来,都来劲了,其中一个高高个子的男生调侃说:“嘿,可能是我们班的成绩好,因此奖励我们了,把女生分流到我们这里!”

另一个戴着眼镜,脸上有着一些斑点的男生则干脆说:“来了就不要回去了,合并算了!”

这时一个叫老李的同学,他是我们这班上年龄最大的,三十七岁,儿子都十岁了,听了前面两个同学的话,就笑着说:“如果是我,才不把女生分到你们这里来!”

这时前面那个高高个子的男生就好奇地问老李道:“为什么?”

“就是因为你们成绩好,才不能把女生分到你们这里来,省得你们上课分心了,光顾着看女生,不看电视里的老师了!”老李笑着说出了他为什么说不把女生分流到我们班的理由。

结果这话被张老师听到了,大笑着说道:“老李的这话讲得有道理,等会我找潘老师反映一下,看要不要调整调整。”

“哎呀,这可不要,我们保证不看人,看电视!”那个戴眼镜脸上有些斑点的男生一听,急了,忙拉住张老师保证了起来。

“张老师,你也不用去潘老师那里反映情况,我给你出个主意,等会楼下女生来了,全部坐前面,这样要看也只能看个后脑勺!”老李是个幽默的人,听张老师说要去潘老师那里反映情况,就笑着对张老师说道。

实际上,张老师知道这都是大家开玩笑说说,而她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甚至有点大大咧咧的北方人,因此刚才说去向潘老师反映反映情况也是在和大家开玩笑,于是就笑着说:“好了,好了,大家赶快收拾吧,等会楼下的女生要来了!”

于是我们开始忙着整理课桌椅,准备给楼下三班的女生们腾挪出一些空位子来。

渐渐地,门外楼梯处传来阵阵笑语声和叽叽喳喳的女生说话声。

突然大家感到眼睛一亮:

一个女孩默然无声地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只见她穿了件浅天蓝色的中式棉袄,一点不显得臃肿,反而衬托出她丰满的胸部和细柔的腰身;

烫着短发的头上扎了条白底内嵌一缕红色丝线的绸带,并优雅地系了个蝴蝶结;

脚上的高跟鞋更显现出她阿罗多姿和妙曼挺拔的身姿;

弯弯的柳眉下一双略带傲气的大眼睛清澈而又冰冷,仿佛看你一眼就会马上把你凝结成冰块......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

1979年的中国,那时还没有实现双休制,因此一周六天,平均每天六节课,我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机械”——每天兩点一线,从学校到家,再从家到学校。

但是我并不感到枯燥,因为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求的么?“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阅读人生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请关注热血小说网(www.oaksh.cn)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章(快捷键 → )